走入農村了解農民(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時間:2022-07-13 09:52:00

導語:走入農村了解農民(學生社會實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走入農村了解農民(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在學院的組織下,我們級管理系、化妝系和表演系來到了延慶縣沈家營鎮后呂莊進行了從月日至月日為期八天的社會實踐。學院組織的這次下鄉活動,主要是為了讓我們這些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體驗一下農村生活,同時針對農村的經濟狀況和電影市場進行調查。通過各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對當今中國農村的經濟狀況、文化水平、電影市場及農民的觀影方面都有了一些了解。

(一)經濟狀況及主要生產方式沈家營鎮是延慶縣一個中等經濟狀況的鎮,共有二十二個村,總人口數約一萬二千多人,共有二萬八千多畝土地,后呂莊村是所屬沈家營鎮一個相對富裕的村,有一百八十多戶,五百多人。居住在這里的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和養家畜為主,左右的村民外打工。鎮內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四千五百元左右。

(二)改革開放前后的農村沈家營鎮長期干旱少雨,極不利于作物的生長,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人民處于辛辛苦苦忙一年,到頭來溫飽問題卻解決不了的狀態。在時期,規定農民必須種植水稻,而水稻在這種氣候條件下成活都是問題,就更不能高產。鎮里的經濟和生產的發展都受到了巨大影響,人民則處于更加貧因的環境中。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原創:沈家營鎮的農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國家政策的扶持,科學種田逐步解決了溫飽問題。現在沈家營鎮后呂莊村家家都能吃飽飯,但卻存在著貧富的差距,近年農作物銷售市場尤其玉米供大于求,所以在出售時相當廉價,使得農民在豐產的喜悅之后卻不能有很高的收入,農民的生活水平還很低,這樣也大大地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造成大量勞動力的外流,留在家中種地的往往是一些中年人。民以食為天,如果大家都出外工作而無人在家種田,這種后果是難以想象的,所以應鼓勵農民種田,并提供一些政策扶植。但在采訪中也發現,農村人有一種很強的習慣性,缺少創新精神,有些農民已經認識到玉米種植產量的供大于求,卻不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改種其它作物。農民不敢創新不愿嘗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科學理論的指導,而一些科教片在農村放映時無人看的最主要原因是遠離農民生活和超出大多數農民的文化水平,他們看不懂。這就要求我們廣大的電影工作者,走入農村了解農民的生活,知道農民真正需要什么,從而通過電影這一重要媒介使農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農民的文化水平及觀影的方向“文盲”這個在城市中已不多見的詞,在農村卻很常用,因為確實還有許多不認字或識字很少的人就生活在廣大農民中,這是一個無意的發現,在我們和老鄉合影留念之后,他們很高興我們能把洗好的照片寄給他們,卻苦于不知如何留下地址,這也許是個別現象,但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農民之所以生活水平提高緩慢與其文化水平太低是否有關,原創:也使我們不得不關心起青少年的教育事業。我們去了后呂莊村小學,那里的校舍由于是部隊與村政府合建的還可以,但設備卻相當簡陋,在冬天,學生們只能在冰冷的教室里上課,教師的待遇也很差,由于學校里的老師一般都是鎮里的,所以其吃飯問題的解決是哪個老師沒事哪個老師做,使得有時下課了,累了,餓了,卻沒飯吃。

為此,我們全班同學捐款為學校買了一些教學用品和文具,希望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讓孩子們能獲取更多的知識,為農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調查顯示,農民們愛看一些貼近生活的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如《劉老根兒》《康家大院新媳婦》等,中青年人對一些綜藝節目也比較感興趣。

(四)農村的電影市場狀況

農村的電影市場相當蕭條,在延慶縣只有一家電影院,而其上座率相當低,電影院的主管和我們講:“現在是放一場賠一場,要沒有政府的支持早倒閉了。”

農村電影市場蕭條與其生活水平不高有相當密切的關系,農民有點收入都想買點物質生活品,而忽視了精神生活,其次是電視的普及使許多農民在不出家門的條件下就可以看電影就更不愿到影院去,再次是農村盜版現象也相當嚴重,農民們可以花少于電影票的價錢買盜版在家中看,第四,影院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