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民工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報告
時間:2022-07-11 05:55:00
導語:淺談農民工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特別是9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在農村的縱深發展,農村大批青壯年農民走出家門,向沿海地區涌流,形成了中國波瀾壯闊的“民工潮”?!?a href="http://www.uv63h8.cn/article/zhongjibaogao/dybg/200807/119385.html" target="_blank">農民工”這一現象已經成了廣大媒體和業界人士關注的焦點。攸縣作為一個擁有60多萬農業人口的農業大縣。早就以“萬名的哥闖深圳”的勞務輸出現象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目前全縣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達到15萬人,其中農民工黨員近5000人。農民工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經成了各級基層黨組織的重大課題。帶著這一課題,筆者就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的意義、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了一些調查走訪,撰寫了調查研究報告如下。
一、基本動因
(一)加強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職責所在。
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重要內容和職責所在。一方面村級黨組織受地域限制和農民工黨員自身狀況的主客觀條件的因素影響,各基層黨組織放松有的甚至放棄了農民工黨員的教育管理,使農民工一度成了當地組織管不到,務工地黨組織不愿管的“兩不管”黨員,成了黨員管理中的一片空白地帶。另一方面,農民工黨員由于經常外出,有的甚至長期在外工作,不能參加黨組織活動,不能參加村里工作,有的甚至連黨費都無法交。盡管是黨組織的一員,卻無法感受黨組織的溫暖,聆聽黨組織的教誨,盡管是一名黨員,卻無從感受到自身的特殊身份,行使黨員的權利。因而如何加強對農民工黨員的教育,消除黨員管理盲區,真正實現哪里有黨員,那里就有黨組織的活動,這是農村黨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加強農民工黨員的教育管理是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工作所需。
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村干部人選問題成為了制約農村穩定和發展的一大障礙。村干部年齡偏大,知識偏低,能力偏弱等狀況始終無法改觀,一方面與村級工作環境、村干部的待遇緊密相關。另一方面,與基層組織忽視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不注重培養發展青年農民工黨員,培養農民工后備干部有很大的關系。從農民工隊伍自身素質狀況來看,其思想觀念、經濟意識、文化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均應強于普通農民和普通黨員。這些優越條件無疑成為村干部人選的首選對象。加強對農民工黨員發展的教育管理,使他們熱心村級工作,關注家鄉發展,并將他們培養成村干部后備力量,是解決村干部隊伍建設問題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是保持和體現黨員先進性的重點所在。
從農民工黨員的狀況來年看,其思想觀念新于在家黨員,文化水平高于在家黨員,經濟意識強于在家黨員,年齡也輕于在家黨員,可以說是集中了黨員中的精英分子。加強對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他們的黨性意識和組織觀念,有利于保持和體現黨的先進性,同時,通過他們的影響和帶動,培養發展年輕的農民工入黨,有利于改善黨員隊伍結構,也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二、問題探究
近些年,我縣從探索建立流動黨員管理中心入手加強流動管理上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但對于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由于受地理條件和黨員自身狀況等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的積淀,也有現實的葕生;既有政治體制的缺陷,也有經濟條件的制約;既有個人的主觀因素,也有組織的工作疏忽。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不容忽視的輿論環境
當前,基層干部對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上主要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有的認為農民工黨員流動性大,情況復雜,教育管理難以組織,費用較多,無法實施,存在畏難思想;有的認為農民工黨員跨地域性流動,作為村級組織鞭長莫及,屬于縣鄉兩級黨組織和流入地黨組織的工作,因而產生推委思想;有的認為農民工思想過于開放,政治上靠不住,不愿在農民工中發展黨員,存在排斥思想;有的擔心農民工黨員參與村級工作,惹來麻煩,甚至會危及自己的地位,因而產生逃避思想。由于這些模糊思想的作怪,影響農民工黨員的發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不可推卸的主體責任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育方式上失之于寬。對農民工黨員的教育接“自來生”的辦法,采取分散式甚至放任式管理,坐等農民工黨員回家接受教育,而不是主動地溝通聯系,加強管理。二是教育內容上失之于偏。一些村干部存在重經濟輕政治的思想,只局限于農民工履行經濟手續,比如交納農業稅、公益事業費、黨費,或者為村集體捐資捐物作貢獻上,而對他們的思想政治的表現過問不多,教育不夠。三是教育的手段失之于軟。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教育和懲處也是緊密聯系的。由于受好人主義思想的影響,對于農民工黨員管理上疏于監督,疏于管理,黨組織生活會流于形式,民主評議走了過場,有的農民工黨員長期外出既不參加黨組織活動,不履行黨員義務,甚至連黨費也不能按時交納,喪失了一個黨員的起碼條件。村黨組織也不聞不問,任其發展。
(三)不可回避的隊伍狀況
農民工黨員外出打工,經過一番市場的摸爬滾打,許多人發家致富,甚至成為富甲一方的業主、老板。從經濟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農村生產力的代表。然而許多人卻忽視了自身政治學習和世界觀的改造,在思想上與黨員先進性的標準尚有差距。表現之一是思想作風不純,頭腦里滿是市場經濟意識,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滋長。表現之二是組織觀念不強,黨性原則喪失,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嚴重,不服從組織安排,只講權利,不講義務。表現之三是表率作用不強,缺乏“富而思進、富而思源”的思想,個人致富了,個人發跡了,而不能很好地帶領鄉親們致富,有的甚至為富不仁,家鄉公益事業分文不予,在外花天酒地,一擲千金,大耍派頭。
三、對策研究
(一)以開展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努力營造重視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的工作氛圍。
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下半年將要全面鋪開黨員先進性集中教育活動。要以這次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教育為契機,切實加強農民工黨員的教育管理。要深化工作認識。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農民工黨員作為農村先進黨員的代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結合主題教育活動,認真研究在農民工黨教育管理方面可操作性強的辦法和措施,確保工作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要理清工作思路。農民工黨員的管理必須從有利于黨員合理流動,有利于流動黨員及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既要加強管理,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又要兼顧流動黨員的實際情況,遵循黨員流動的客觀規律,管而不死、放而有序、活而不亂。要明確工作職責。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以村為主,縣、鄉、村三級聯動,共同承擔,縣委組織部、各鄉鎮黨委、村黨支部要切實承擔各自職責,明確工作內容,各職能部門如公安、民政、計生等單位要配合協調,齊抓共管。
(二)以構建流動黨員管理中心為切入點,靈活設立農民工黨組織。
近年來,我縣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深圳的士行業,探索并建立了深圳流動黨員管理中心,實現了對當地流動黨員有效管理,也為加強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創造了成功的經驗。今后,要按照“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的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靈活建立農民工黨組織。一是單獨成立黨組織。對農民工相對集中、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生產經營穩定的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均可以單獨建立黨組織。教育管理以鄉鎮黨委管理為主,村里協助。二是聯合組建黨組織。針對農民工比較集中的行業,比如我縣的深圳的士業、株洲的服裝業、長沙的商貿業,為方便黨員的相互聯系和統一管理,采取成立行業聯合黨組織,由縣委組織部指導管理。三是掛靠黨組織。對僅有個別黨員或者黨員流動性頻繁,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采取掛靠、派入、依托等形式成立黨組織。通過多種形式構建黨組織,確保農民工黨員離鄉不離黨,處處都有家,為黨員的教育管理打好基礎。
(三)以實行黨員分類化管理為模式,不斷完善農民工黨員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分類目標管理制度。根據農民工黨員的年齡、文化、崗位和外出從事職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年度目標考核、目標管理制度??己藘热莘滞瓿杀敬骞ぷ魅蝿涨闆r和在外表現情況等。對本村工作考核主要考核其完成稅費任務、參加重大活動及對村所作貢獻。對流入地黨員活動主要查看其《流動黨員證》上的記錄。根據年度考核結果,進行相應獎懲,并對流入地黨組織反饋信息,以加強教育管理。二是建立《流動黨員活動證》制度。由縣委組織部統一制作《流動黨員活動證》,活動證根據農民工黨員教育的特點,設置組織關系接轉記錄、黨員參加活動記錄欄、黨員參加學習記錄欄等,在黨員外出時連同組織關系下發給每個黨員,將每個黨員參加流入地黨組織活動記錄,作為黨員年度考核和民主評議定檔的依據。三是建立登記、匯報制度。對外出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農民黨員,外出前必須向所在黨支部提出申請,說明去向和時間。每兩個月向所在黨支部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如實匯報一次思想、工作、生活情況,使其不脫離黨組織的管理和監督。
(四)以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為手段,不斷創新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方式。
要堅持“小型、業余、分散”的原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增強了教育的實效性。第一,在教育內容上突出針對性。根據農民工黨員的不同需求,借助遠教設備進行教學,內容上既要有黨員教育的內容,又要有專業性知識和各種信息;既要有經濟管理知識,又要有法律法規知識。尤其要廣泛開展稅法宣傳教育,使個體經營者黨員樹立了守法經營、依法納稅、多做貢獻的良好形象。第二,在教育方式上突出靈活性。按照“實際、實在、實用”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育。以黨小組為單位出行前準備好電教資料、黨報刊、業務書籍等,由黨小組長負責組織黨員學習,還要充分利用遠教互聯網跟蹤教育管理,做到“黨員隨處走,教育隨人行”。在組織學習上,要堅持做到“小、短、勤、多”四個字。及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第三,在主題活動上突出多樣性。在農民工黨員中廣泛開展先鋒崗、先鋒車、文明戶評選活動。對“遵紀守法、無私奉獻、團結互助、文明經營的黨員經營戶和業主授予光榮稱號;針對農民工黨員不斷增多的實際,開展黨員愛鄉回流活動。利用農民工黨員見識廣、信息多的優勢,主動幫助家鄉發展經濟,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