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成年人壽險限定問題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23 03:41:00

導語:對未成年人壽險限定問題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防止道德風險,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許多國家和地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保額和投保年齡設立了諸多限制。借鑒國外成熟的做法,結合我國國情深入研究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限定問題,有利于規避風險,促進此類業務健康穩定發展。

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進行限定的原因

保險合同成立的前提條件之一是投保人必須對被保險人或保險標的具有可保利益。對人壽保險而言,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某種利害關系而享有法律上承認的經濟利益。未成年人的預期教育費用、醫療費用等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家庭的經濟狀況,產生了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生存、健康的可保利益。但是,未成年人不能為家庭、社會創造經濟價值,其不幸死亡一般也不會對家庭經濟收入造成影響,因此,為保護未成年人權益,防止道德風險,不同國家、地區往往會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進行各種限定。

二、不同國家、地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規定

從世界范圍來看,不同國家、地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規定有所不同,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政府部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投保年齡進行限制。二是政府部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保險金額進行限制。三是政府部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沒有相關規定,但當地保險行業或保險公司在具體業務操作中有一些限定。具體如下:

(一)政府部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投保年齡進行限制

典型的國家有澳大利亞和法國。澳大利亞有關法律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投保年齡做出了明確規定:0-10周歲(不含10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允許擁有任何保單;10-16周歲(不含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可由其父母或監護人為其投保;16-18周歲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擁有同樣的權利。法國政府規定,保障型壽險合同的最低投保年齡為12歲,即不允許12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擁有死亡保險責任的壽險合同。

(二)政府部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保額進行限制

典型的國家或地區有美國紐約州、德國、中國臺灣地區。美國紐約州《保險法》規定:對0-4.5歲的未成年人,其人壽保險的死亡保險金額不得超過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9萬元)或保單簽發時投保人保額的1/4,以高者為限;對4.5-14.5歲的未成年人,其人壽保險的死亡保險金額不超過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8萬元)或保單簽發時投保人保額的1/2,以高者為限。德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人壽保險死亡保險金額不高于1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1萬元);意外險死亡保險金額不高于1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10萬元)。中國臺灣地區法律規定:14周歲以下兒童人壽保險的死亡給付金額不超過新臺幣200萬元(折合人民幣約50萬元)。

(三)政府部門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沒有相關規定,當地保險行業或保險公司在具體業務操作中有一些限定

如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英國保險業會根據父母財務狀況判斷保險需求,通常不會接受父母以兒童生命為保險標的的投保;在未成年人死亡保額較大時,加拿大保險業往往要求未成年人死亡保額不高于父母保額的1/2;日本未成年人死亡保額一般不超過500萬-2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33.5-134萬元),不允許為未成年人投保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香港未成年人保單以生存保險和健康保險為主,身故保險金通常是返還保險費;馬來西亞人壽保險協會要求:年齡為1、2、3、4歲之下的未成年人,其死亡保險金給付分別降至保險金額的20%、40%、60%、80%。

總體來看,境外成熟保險市場的監管部門和公司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持謹慎態度,并不鼓勵為未成年人投保人壽保險;即使允許投保,要么監管部門規定可操作、相對合理的保額限制,要么保險業自身進行嚴格的財務核保,以防范道德風險。美國紐約州兼顧投保人(父母)壽險保額的監管規定,在有效防范道德風險的同時,向市場傳遞了“先保大人,后保小孩”的信息,對我國開展未成年人人壽保險具有借鑒意義。

三、我國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現行有關規定

我國《保險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投保人不得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保險人也不得承保。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不受前款規定限制,但是以死亡給付保險金額總和不得超過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限額”。按照中國保監會《關于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死亡人身保險限額的通知》(保監發[1999]43號)以及《關于在北京等試點城市放寬未成年人死亡保險金額通知》(保監發[2002]34號)規定,在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和深圳市投保的未成年人人身保險死亡給付保險金額上限為人民幣10萬元,其他地區投保的未成年人人身保險死亡給付保險金額上限為人民幣5萬元。

四、對我國未成年人人壽保險規定的幾點思考

(一)未成年人死亡給付保險金額上限不宜進一步提高

與發達國家、地區相比,我國目前未成年人最高死亡保險金額與人均年收入的比例為5比1,已經處于中高水平。美國紐約州、韓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或地區未成年人最高死亡保險金額與人均年收入比例均不超過5/1。因此,衡量我國國情,不適宜進一步提升我國未成年人死亡保額上限。

(二)應根據《保險法》對未成年人人壽保險的規定進行分類細化,并全國統一

《保險法》規定,“死亡給付保險金額總和不得超過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限額”。儲蓄類、投資類產品死亡保障成分較低,產生道德風險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此,進一步細化保障類、儲蓄投資類產品死亡保險金額的規定并統一標準,有利于識別風險,促進相關業務的健康發展。

(三)未成年人人壽保險保額應與投保人(通常為父母)保額掛鉤,從而引導正確的保險理念

目前,父母在為未成年子女購買保險產品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對自身的保險保障。而父母作為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和支柱,往往需要更加全面的保險保障。因此,對于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來說,家庭的第一份保單,特別是保障類保單,應當是父母為自己購買,而不是未成年子女。因此,建議結合美國紐約州、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經驗,綜合考慮投保人(父母)經濟能力和保障程度,進一步完善我國現行未成年人人壽保險金額的有關規定,對父母沒有投保人壽保險的未成年人,統一規定較低的保額限額;如父母投保了人壽保險,則未成年人人壽保險保額為父母有效保單總額的一定比例。通常來說,父母的保額與其經濟狀況是相對應的,上述規定既可以滿足各種不同經濟收入人群對保額的要求,也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風險,同時改變“保小孩,不保大人”的消費傾向,引導正確的保險消費理念,促進人身保險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