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收費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10 04:50:00

導語:高中收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收費調研報告

**,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兵團發展改革委、教育局和**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組成教育收費政策調研組,赴烏**就高中收費政策等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調研組為了確保此次調研全面并取得第一手資料,特別選擇了當地有代表性的學校,即自治區級示范性學校、普通中學、兵團所屬學校等17所學校。

(一)高中收費基本情況

我們調查四地市高中收費標準分別是:**地區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90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3750元。普通中學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6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500元。**市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60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1800元。普通中學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4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1500元。伊犁州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40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2000元。普通中學(含縣級)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3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1500元。巴州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48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2000元。普通中學(含縣級)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3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1500元。

**地區的學校認為,目前的學費和計劃外生學費收費標準應該保持現有水平,不能再提高,可以對現行收費體系進行進一步的細分,同一級別的示范性學校,可以分別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這樣做的原因是在取消重點中學稱號以后,示范性中學的評比工作開展的進度較大,許多普通學校經過自身努力和發展,被評為示范性中學,但教學質量上,教學硬件、軟件上還有不少的差距,在制定收費標準時應該適當考慮到實際情況,拉開收費檔次,但收費標準的檔次不應差距過大,這樣可以調動各收費級別較低的學校,有不斷向上的動力,促使學校積極主動的改善教育教學水平。

其他三地、州高中收費標準比**地區平均低50%,兵團學校高中收費標準更低,加之地方財政能力有限,學校辦學存在非常大的困難。地州所屬學校希望將收費標準適當上調;部分普通高中認為普通高中接收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校管理工作的難度加大,教學成本同示范性中學的付出是一樣的,學校教師付出的心血比示范性中學還要多,由于收費標準低,學校收費總額少,教師收入少,長此以往將不利于普通中學的發展,在制定收費標準時,應為普通中學和示范性中學收費標準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二)目前高中生均教育培養成本水平

**~**年三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最高的是**第一中學為8026元/生,其中平均三年學費4293元/生,占總成本的53.49%;財政性撥款三年平均3733元/生,占總成本的46.51%;最低的是**市高級中學為1987元/生。**~**年**地區高中平均成本為5500元/生、**市高中平均成本是3472元/生、伊犁州高中平均成本是3969元/生、巴州地區高中平均成本是5282元/生。四地區三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平均為4556元/生。

從調查情況看,國家對學校的經費是有所降低的,尤其是高中階段國家的經費投入過低,造成教育成本由學生家長承擔比例過大。

(三)高中教育階段貧困生、特困生比例有所增加

每所學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家庭經濟困難產生的貧困生,經調查,在地州縣各級學校中貧困生比例在15~20%之間。對貧困生影響最大的是衣食住行,尤其是吃飯問題,有的貧困生為節約伙食費,一天只吃兩頓或甚至只吃一頓。現在貧困學生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當前,我國貧困生狀況不僅嚴重影響著貧困生個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自身發展,也制約著我國教育的整體質量,更關系著我國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進而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健康和諧發展。

二、高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我區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與國內其他先進省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普通教育的總體規模和水平仍然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

(一)政府教育投入嚴重不足。**對所屬高中除財政全額撥發教師工資以外,按每生每學期150元撥公用經費,同時學校暖氣費的60%由財政承擔。而此次調研的其他三個地州及兵團所屬學校除教師工資由財政撥付外,其他費用均由學校自行解決,有極個別的學校財政撥付生均每學期3元左右的費用。

(二)班額過大的問題比較突出。由于我區在校學生人數增幅大,而學校基礎建設相對滯后,致使高中學位嚴重不足,大班額問題非常突出。在我們調查的17所學校中最大班額為105人,最小班額也有50人。有的學校最前排的學生課桌同教師的講臺平行,后排的學生將后門完全擋成死角,存在安全隱患。經調查,現高中平均班額在65人,如果按教學規定班額的管理,50人的班額是教育教學的良好環境,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得到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較好的標準。

(三)學校債務負擔沉重,經營舉步維艱。新疆大部分縣是吃飯財政,由于公共財政無法滿足高中教育的需求,導致我區諸多地區的教育基礎設施仍十分落后,為了彌補教育經費的不足,許多學校是舉債搞建設。如巴州華山中學總投資1.2億元,其中1500萬元是學校向銀行貸款,其余1500萬元是教師集資。其他大部分學校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貸款,有的學校是完全靠教師集資修建教學樓、學生住宿樓。為了學校的發展,各學校采取不等、不靠、依靠自我發展,但沉重的債務負擔嚴重影響了部分學校的正常運作。

(四)住宿費收費標準偏低。寄宿制公辦學校普遍反映目前寄宿生住宿費標準偏低,現行收費辦法已不能適應當前學生公寓建設快速發展,也不能滿足學生住宿需求多樣化的需要。

(五)教師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師資隊伍水平差異較大。教師隊伍建設與教育改革發展不相適應,師資力量水平下降,總體教學質量也有下降趨勢。地州、縣骨干教師流失現象比較嚴重,教師流向全國和我區經濟較發達地區。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南北差距明顯,城鄉教育差距過大,師資力量分配不均,教育發展極不平衡。由于地方政府對教育投資在地區間、城鄉間差異過大,造成了原重點學校的師資水平和教學條件明顯優于非重點學校,城鎮學校的師資水平和教學條件又明顯優于鄉村學校。

(六)教育資源被壟斷已是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在師資力量的壟斷、優質生源的壟斷、教育高投入的壟斷。各地區原重點中學每年從各市縣挖走大量優秀教師。學生流失現象嚴重,學生流向形成趨勢,以農村向城市、小城市涌向大城市,一方面,在當前我區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地市所在地的示范性高中教學質量比縣城、團場的學校質量好,另一方面,各級示范性中學紛紛派出招生人員前往各基層學校以優惠的條件吸引好學生到異地就學。這一趨勢還在進一步擴大。生源流失的學校教學質量下降,因而出現了當地高中上線率逐年下滑的現象,這一結果又影響了教師教學熱情,形成惡性循環。

(七)計劃外生學費導致高中教育資源嚴重不均衡。目前計劃外生學費收費標準是政府出臺措施來改善教育亂收費這種不正常現象的一種選擇,只是對這種不正常現象進行了規范,使之合法化。但這使得高中教育資源不均衡現象進一步嚴重,因此,這種做法本身是否合理,還值得各級部門進行認真研究和思考。

(八)自治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向下級部門攤派任務。現階段的高中辦學經費本來不夠的情況下,自治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勤工儉學辦)向下一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收取勤工儉學統籌金,而各地州市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向學校收取,各學校按小學每生0.7元、初中每生1元、高中每生1.5元標準從學雜費中向各教育主管部門上繳勤工儉學統籌金,使學校辦學有限的經費更加緊張。

三、對策建議

為有效化解教育難題,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以創新的思路為動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新疆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區域經濟薄弱,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歷史包袱沉重,加上教育管理體制的調整,教育收費政策不斷規范,籌措教育經費渠道不斷更新。面對困難不觀望、不等待,要求真務實、積極有為,通過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辦學體制,激發教育自身的活力,促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為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發展基礎教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政府組成的職能部門,只有做好政府決策的參謀,多匯報工作,多提供信息,多出點子,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才能為教育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加強對教育行業的規范管理,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機制。應建立起科學的價格決策機制,合理地制定我區高中教育收費標準,既有利于減輕國家對教育的投資重擔,又合乎當地居民的承受能力。

(三)建議將現行高中收費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是國家級示范性高中,第二是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第三是地區縣級示范性高中,第四是普通高中收費。收費標準在保持現行標準不變的前提下進行細分。**地區為全疆最高收費標準,其它地區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成本核算分別制定。**地區的高中收費標準分別是,國家級示范性高中,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9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500元,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8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400元,第三是地區級示范性高中,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7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300元,第四是普通高中收費,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6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000元。學校的收費標準每三年評定一次,實行學費動態管理。

(四)進一步規范高中收費管理權限,充分調動基層價格主管部門的工作積極性。我區地域遼闊,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財政收入不盡相同,群眾收入水平差異較大,允許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收費標準和政策措施,以更好地發揮收費這一經濟杠桿的作用。

(五)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收費公示制度的工作力度,確保各級各類學校在入學前通過各種形式,將學校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投訴電話向社會公示,增強學校收費的透明度。

(六)取消或規范教育行政部門向學校攤派的勤工儉學統籌金。

(七)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和地州市縣示范性高中應與所在地薄弱高中建立對口支援關系,并劃出一定比例的計劃內招生計劃,對口招收所在地薄弱初中的畢業生。

(八)呼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從根源上解決當前我區高中教育出現的困難。從四地州調研情況看,影響我區高中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投入嚴重滯后,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成為我區高中教育發展的瓶頸,逐漸顯現出以收費代替政府對教育的投入的趨勢。

(九)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獎學金、助學貸款,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制度,合理確定優撫濟困機制。要不斷完善教育領域法律、法規,強化主管部門的管理手段和監控機制,建立起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辦學和求學環境,國家財政性資金對示范性中學的投入和對普通中學同等待遇,從源頭上杜絕兩極分化現象。針對當前貧困生比例有擴大的這種趨勢,建立起符合客觀實際的學費減免政策尤顯重要,各學校將收費總額的5%作為獎學金,要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文字資料,向在校生進行公示,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也將此項工作納入考評學校收費等級工作程序中去。國家可以在扶貧政策做一些特殊的傾斜政策,撥付專項資金,把貧困生的上學問題納入國家的社保預算中,盡快解決低收入家庭在讀書問題上的不可承受的壓力。多渠道籌措資金扶持普通高中的發展,采取措施逐步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合理確定各級示范性中學撫優濟困普通中學的資金比例。國家級示范性中學從當年學費總額拿出2%,自治區級示范性中學學費總額的1%,地區級示范性中學學費總額的1%。統一上交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集中起來,統一使用,以逐步完善普通中學辦學條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