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培養研究報告

時間:2022-09-21 03:51:00

導語:青年干部培養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干部培養研究報告

**同志曾就學校領導干部的重要性有過精辟的闡述:“一位好校長,帶一批好教師,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我區教育系統校級領導中青年干部占主體,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他們都是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管理主力軍。因此,加強對校級青年干部的培養,造就一支“作風好、業務精、善管理”的青年干部隊伍,是教育行政部門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責任。

一、全面分析青年干部現狀,不斷增強培養意識

我區中小學青年干部比例較大,政治和業務素質較優,事業心和責任感較強,在教職工中的威信較高,是一支能讓組織放心、教師滿意、社會認可的優良隊伍。

(一)基本情況分析

1、青年干部占主體,干部隊伍年青化得到體現。我區現有校級領導112人,其中45周歲以下的青年干部為93人,占校級領導總數的83.04%;40周歲以下為55人,占49.11%;35周歲以下為24人,占21.43%。在主持工作的38位校級領導中,45周歲以下的青年干部有29人,占76.32%。

2、任職時間普遍較短,大部分干部處于成長階段。在93名青年干部中,任職時間在5年以下的有57人,占61.29%;5-10年的有31人,占33.33%;而10年以上的僅有5人,占5.38%。

3、學歷和職稱層次較高,干部隊伍知識化得到保證。本科以上學歷的有56人,占青年干部總數的60.22%;大專學歷的有37人,占39.78%。具有高級職稱的有26人,占27.96%;中級職稱的64人,占68.82%;初級職稱的3人,占3.23%。

4、專業技術能力較強,引領教育教學發展的作用明顯。青年干部中有市特級教師后備人才和市“831二期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2人,占青年干部總數的2.15%;獲得市、區兩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稱號的53人,占56.99%。

5、教職工的公認程度較高,崗位能力和實績得到認同。從本學年考核的民主測評情況來看,稱職率在80%以上的有85人,占青年干部總數的91.40%;優秀率在50%以上的有80人,占86.02%。

(二)優劣勢剖析

與年齡偏大的校級領導相比,青年干部的優勢比較明顯,劣勢也客觀存在。

其優勢主要表現為:①干勁大,工作熱情高。青年干部朝氣蓬勃,有理想,有抱負,把上級組織和教職工的信任作為動力,積極施展自己的才能,常常是不分上下班,不分寒暑假,堅持早來晚走,一心撲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上。②重學習,角色轉換快。由于學歷較高,年齡較輕,接受新生事物較快,自覺學習、更新知識的意識較強,通過自身刻苦地學習和實踐,能較快地完成從合格管理者到較為成熟的校級領導的轉變,實現從職業向事業、從職務向職責的提升。③有魄力,創新能力強。青年干部思想活躍,有開拓進取精神,敢于破除學校舊的傳統弊端,勇于創造性地處理長期難于解決的棘手問題,在學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上具有較強的創新思維。④重內涵,學校發展快。重視學校自身發展,不僅體現在努力提高師資隊伍水平上,同時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育特色和加快課程改革等多方面上下功夫,在引領學校發展上取得了較為明顯的實效,學校的自主發展得到了保證,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教育質量與市區差距逐步縮小,特色項目建設取得較大成績。在2003年區組織的行風評議中,教育系統名列前茅,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不足之處在于:①依法行政的意識相對不強。對教育法規學習不夠,理論功底欠扎實,運用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較欠缺,缺乏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黨性觀念欠強,在治理教育亂收費、吸納外來工子女入學以及執行公辦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等問題上有時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成熟。②管理經驗相對不足。駕馭全局的能力有所欠缺,由于受到生活閱歷、任職的學校單一等限制,在解決突發事件以及復雜問題和矛盾上暴露出工作經驗的缺乏。③層次相對不高。沒有在全市叫得響、排上號、具有較深學術造詣和系統教育思想的名校長,大部分青年干部停留在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功底、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對辦學有一定的理性認識層面上。④工作情緒相對不穩定。在工作中往往表現為開始干勁實足,遇到困難和挫折則士氣低落,缺乏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二、采取多種措施,促進青年干部健康成長

近年來,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的有關精神,在培養青年干部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以崗位學習為基礎,夯實青年干部教育管理理論功底。

學校是文化傳承和創造的重要場所,校級領導作為學校重要決策的制定者和各項工作的推動者,理應成為學習的典范,只有牢固樹立終身學習、自覺學習的觀念,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成為有為有能的校長。為促進青年干部學習,我局以“書”為媒,開展了贈書、談書、點評一系列活動。一是向青年干部贈書。為了引導青年干部重視教育實踐積累,贈送《帕夫雷什中學》這本書,通過一位著名教育家的親身經歷來闡述實踐在成就一名好校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為了使青年干部了解教育改革的歷程,理清學校發展的思路,贈送《**教育訪談錄》;為了讓青年干部更好地學習課改理論,引領課改實踐,贈送《新教學論》。二是與青年干部談書。形成不定期的談書制度,在與青年干部的接觸過程中,不僅了解其工作情況,更關心其理論學習的現狀,近階段讀的新書、獲得的收益等,都是談話的生動內容。三是為青年干部點評。通過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和自學,各位校級領導每兩月完成一篇學習實踐一得,每學期撰寫一篇管理論文,這些文章并非長篇大論,而是內容短小精悍,重在解決實際問題,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局領導親自逐篇點評,認真反饋意見,佳作匯編成冊。

2、以培訓為手段,提升青年干部教育管理水平。

為了提升青年干部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的能力,為他們了解域外信息、系統掌握管理知識和積累經驗創造平臺,局黨工委切實加強了對青年干部管理思想和管理策略的培訓,形成了從任職資格到高級研修的培訓體系。通過任職資格培訓,使青年干部掌握勝任崗位的基礎知識,實現從專業技術人員到以管理為主的干部的順利過渡,知道校級領導該做些什么、怎么做以及應達到什么標準;通過高層次理論研修,組織青年干部到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教科院等名牌師范大學參加高級研修班,運用成功管理案例分析、專家講座等培養青年干部較熟練地運用教育管理理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目前,青年干部均參加過任職資格培訓,參加過校長高級研修班的已達46人,占青年干部總數的49.46%。

針對青年干部管理經驗相對欠缺的現狀,我們又采取了專題培訓的方法,對主持工作的青年干部進行人事、財務知識培訓,對所有校級領導進行計算機基礎培訓,今年還將組織校級領導管理基礎知識考核。同時,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組織參加了省重點中學、省示范初中、省實驗小學、省農村初中、基礎教育專題和暑期校長專題研修等各類專題式培訓,不斷創造機會開闊青年干部視野,進一步提高了青年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管理水平。為擴大培訓效果,在重要的培訓后即行組織報告會,由參加培訓人員分專題結合所學理論和工作實踐,向全區校級領導進行匯報;組織研討會,先由參訓人員選擇一個專題,結合工作實際,撰寫論文,然后進行集中交流,交流中還穿插答辯。無論是報告會還是研討會,都實行雙向互動,質疑研討,氣氛活躍。

3、以創建為契機,促進青年干部在實踐中成長。

創建是提升干部管理水平、促進干部隊伍成長的良好契機。把青年干部置身于各類創建的實踐中,對增強團隊精神,刷新教育理念,提高辦好學校、辦成名校的意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以創建“團結、廉潔、開拓”好班子為常規活動載體,引導青年干部奮發向上,團結協作,實事求是,勤政愛崗,廉潔自律,發揮表率作用;大家圍繞創建目標,建機制,抓規范,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提高了班子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2003年全區共有21所中小學被授予“團結、廉潔、開拓”好班子稱號,創建率達到58%。同時,我們還抓住學校創重創優、提升品牌辦學優勢的機遇,以鼓勁、加壓和點撥等手段使青年干部認清現狀,發現問題,整改提高,不斷向理想境界攀升。目前,全區已創建“三星”高中2所、省級示范初中5所、省級實驗小學6所、市級德育先進學校8所、省級綠色學校2所、市級綠色學校6所。

4、以考核為抓手,建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

堅持一年一度的民主評議干部制度,下發了《常州市新北區中小學校長(園長)年度考核實施辦法(試行)》。要求領導干部認真撰寫述職、述學、述廉報告,并在區考核小組和所在鎮(街道)黨委(黨工委)的組織、監督下,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宣讀,接受民主評議,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為了更加全面、公正地評價校級領導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我們還組織全區中小學校級領導工作交流會,讓每一位校級領導對一學年來主持或分管的工作情況、取得的成績以及自身的素質、實踐等情況進行分層交流,交流后根據學校類別和分管工作分組進行年度考核優秀等次的民意測驗。區考核小組結合平時考核、民意測驗等情況集體研究決定考核等次,并以書面或個別談話等方式及時將考核情況反饋給個人。實踐證明,這一舉措有助于提高青年干部的民主意識、自律意識和進取意識,加強學校的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促進辦學水平的提高。

5、以定期談話作點撥,提高培養的針對性。

堅持同領導干部談話,是干部管理教育工作的優良傳統,是加強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和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了加強對青年干部的管理,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局領導堅持每月定期到學校現場辦公,一方面幫助解決有關問題,另一方面同青年干部進行溝通,建立定期談話制度。在干部談話工作中,始終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思想作風建設上存在的問題,作為談話的重點內容。首先,注意抓普遍性和傾向性問題。比如,在當前義務教育階段即將實行教育收費“一費制”,校長的思想難免有些波動,針對這些問題及時進行談話教育,鼓勵和幫助他們找準學校發展的基點,著力在強化教師素質、豐富學校內涵上找出路。其次,注意抓苗頭性問題。比如,針對個別單位的青年干部在創重創優后出現思想松懈等苗頭問題,及時引導他們克服自滿情緒,戒驕戒躁,有所作為。

6、以廉政建設為重點,加強青年干部思想作風建設。

廉政建設是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大事,青年干部更應樹立好自身形象,提高自我約束能力。為了防止青年干部職務犯罪,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去年十月,我局與區人民檢察院共同制定了《關于共同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實施意見》,將九大項目列為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重點環節,聯合成立了協調小組,制定了具體的工作制度,并和業務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一起考核,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管網絡。同時,為了更好地教育青年干部勤政廉政,我們組織校級領導赴常州監獄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以犯人的現身說教,使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深切感受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另外,信訪作為黨和政府發揚民主,體察民情,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們及時了解學校校級領導違規操作,從而發現其內部管理問題的較好方式。對于反映學校青年干部的信訪件我們尤為重視,做到有信訪必調查,有調查必有結論。如果群眾反映的情況不實,我們要求被調查人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正確對待群眾的信訪和組織的調查;如果發現工作中確實存在某些問題,則及時進行批評教育,責令整改。近幾年來,青年干部中無一人發生違法違紀行為。

三、積極改進培養方式,不斷提高培養效果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在今后培養青年干部工作中要進一步完善培養方式,側重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1、改革選拔任用方式。在堅持“黨管干部、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原則的基礎上,除了選聘、直接聘任方式外,更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競爭上崗,增強干部內驅力和危機感。通過創造公開、平等、擇優的用人環境,拓寬用人視野,為優秀年輕干部的大批涌現搭建舞臺,實行青年干部自薦和群眾、組織推薦相結合,加大推進選拔任用工作的科學化和制度化。

2、加大榜樣宣傳力度。要通過報刊、網絡、報告會等多種宣傳渠道,加強正面引導,樹立一批在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優秀青年干部典型,用他們的先進事跡來鼓舞青年,堅定青年干部的專業發展信心,教育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加強高層次培養。目前校長的培訓主要集中在理論方面,從明年起,我們將加大對青年干部實際能力的培訓力度,通過組織市區名校長面對面的帶教活動,聘請名校長擔任導師,指導有發展前途的青年干部,把學校作為實驗和案例的研究基地,診斷辦學理念和策略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其個性發展,提升學校的品位,加快高層次教育管理人才的成長。

4、強化實踐鍛煉。掛職鍛煉和多崗位鍛煉是培養青年干部的有效途徑。一是選送到復雜環境中鍛煉。堅持定期選派素質好、有培養前途的優秀青年干部到條件比較艱苦、工作環境比較復雜或偏遠、薄弱學校任職,磨煉其意志,增長其才干。二是有計劃地選派青年干部到市區辦學理念新、教育質量好的名校對口學習,幫助他們開闊視野,豐富管理閱歷,提高宏觀思維和決策能力。三是把干部交流、輪崗與培養青年干部結合起來,對在同一崗位上工作九年以上的干部科學地進行崗位輪換,以促進全區教育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