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黨員管理教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6 10:48:00
導語:流動黨員管理教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人才流動中的黨員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如何做好市直機關中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結合工作,筆者近期對市支所屬三家黨組織:市人才交流中心黨總支、市個私協會黨委、市勞動就業局流動人員黨總支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1、建立組織理順關系。市直機關共有流動黨員342名,流動支部32個。其中,市人才交流中心黨總支有流動黨員105名,流動黨支部9個;市個私協會黨委有流動黨員134個,流動支部14個3市勞動就業局流動人員黨總支有流動黨員103名,流動支部9個。現有專職黨務工作者6人,其中,市個私協會黨委1名專職副書記,工商分局個協黨支部4名專職副書記,市勞動就業局流動人員黨總支1名專職書記,其余均為兼職。
2、多種形式抓好教育管理。在學習方面對于外地流動黨員采取打電話、發慰問信、郵寄學習資料、在網上開辟黨員之家欄目等形式布置學習任務,把流動黨員的思想統一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在組織生活上,不死搬原來固定模式,委托所在單位黨組織發展黨員,預備黨員轉正采取先放在直屬支部轉正后再將關系轉到流動支部的做法。
3、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對流動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上,不光講大道理,而是著手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開展一幫一活動、聯誼活動、送溫暖活動等溫暖系統工程,機關黨員和流動黨員結對,幫助培訓找工作,一起參加活動,每年定期慰問流動黨員中的困難戶,解決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
二、存在問題
1、黨員流動性大,關系接轉難。有的黨員不愿讓原單位知道自己在個私企業工作,有的外地黨員認為在個私企業臨時打工,沒有必要回原籍轉關系,部分黨員既未轉組織關系,又未持黨員證明信,“口袋”黨員現象普遍。
2、黨員分散,教育管理難。由于分布地域廣闊,務工經商繁忙,給黨員學習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目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相對滯后。
3、黨組織覆蓋難。目前全市城區有私企2000多家,建立黨組織的20多家,只占企業總數的1%,許多流動黨員找不到黨組織,也就自然影響到流動黨員的管理質量。
4、專職黨務人員缺,活動經費落實難。市人才交流中心黨總支管理流動黨員105名,沒有一名專職黨務干部,市勞動就業局流動人員黨總支每年的節日要組織慰問困難黨員,平時還要幫助特困黨員解決問題,經費很難得到落實。
5、做流動黨員思想政治工作難。部分流動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開始淡化。有些流動黨員關系在口袋里,故意不尋找組織,有的下崗黨員工作無著落、生活困難,逐漸疏遠黨組織。
三、思考與建議
1、集中力量,幫助個私企業成立黨組織。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市符合成立黨支部條件的私營企業還有20多家,針對這種情況,要組織力量成立指導組,集中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成立黨支部,對哲不具備建立黨支部條件的,按區域成立臨時黨支部,待條件成熟時(即黨員人數達到3名),可考慮獨立成立黨組織。
2、采取措施,抓好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工作。所有個私黨員都應有證實其黨員身份的證明,沒有轉移組織關系的,要持《流動黨員活動證》或黨員證明信,對無法說明自己黨員身份的“黑戶”黨員要限期辦理有關手續,需要組織出面協調的,黨組織應幫助協調解決。
3、強化職能,加大對流動支部管理力度。一是對在外省市的流動支部應以流動黨員工作單位、所在城市為基礎,化整為零,使流動支部精干得力,便于流動黨員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二是機關黨委、總支要與各流動黨支部建立定期聯絡制度。定期指導、幫助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分析黨員的思想狀況,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新途徑,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指導性。三是大力宣傳流動黨員中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激勵流動黨員自強不息,奮發努力,有所作為,服務社會。
4、增加專職干部,幫助解決經費。凡流動黨員中人數達到50人或成立黨總支的建議配備一名專職黨務干部,具體從事流動黨員的日常管理教育,活動經費可采取上級黨組織下拔、財政拔款、本單位行政經費支出的辦法解決。上級黨組織每年可按流動黨員數按一定的比例下拔專項經費用于慰問特困黨員。政府財政解決表彰活動、重大會議等專項經費。平時的一些小活動可從行政經費中解決。
- 上一篇:三個代表四化體會
- 下一篇:黨員八小時之外調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