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經濟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9 02:30:00
導語:非公經濟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公有制經濟是縣域經濟的重要組織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了解**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現狀,剖析其存在問題,選準突破口,切實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比例和地位。筆者通過深入非公有制企業走訪、座談調研之后,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始終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措施抓緊抓實,先后出臺了《**縣關于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決定》、《**縣鼓勵投資興辦企業的若干規定》、《**縣鼓勵工業園投資的若干規定》、《**縣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暫行規定》《**縣關于外來投資“一卡通”試行辦法》等政策措施,積極創造寬松、平等的競爭環境和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占據了全縣經濟的“半壁江山”,并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經濟總量增長快,主導地位日益凸顯,對社會的貢獻率明顯提高。到20**年底,全縣個體工商戶達到27196戶,從業人員43899人,注冊資金28233萬元,私營企業達到480家,從業人員達到7437人,注冊資金達到4.2255億元,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總產值8.342億元,上繳稅金達到2.07億元,占全縣財政收入比重61.7%。無論是從財政增收,還是擴大就業上看,非公有制經濟所占的比重都日益增大,貢獻突出。
二是規模企業發展較快,產業集群逐步形成。許多家族制民營企業已由“前店后廠”向公司制企業過渡。全縣年納稅超50萬元的民營企業47家,全縣初步形成了建材、絲綢、釀酒、化工、編織等六大特色產業。頗具代表性的有:以大玉余甘果、紅心、三桂為代表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以泰源、樺海、惠萬家為代表的商貿流通企業;以富藝、寶馬、新馬等為代表的出口創匯外向型企業等。這些企業迅速成長為有實力、有影響的民營企業,并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對保持我縣經濟持續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三是知名產品日益增多,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依托市場大力發展工貿業,形成了化工、儀器機電、建材、獸藥等區域性優勢產業,化工農藥、建材石灰、汽配橡膠等在廣西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安泰化工、紅心食品、益民獸藥被評為廣西著名商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我縣的對外影響,起到了較好的宣傳作用,為今后我縣非公有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二、非公有制經濟對**縣域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一)非公有制經濟拉動加速工業化進程,帶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非公有制經濟拉長了**工業的短腿。2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實現43.23億元;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也由單純的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斷提高,并帶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廣西**縣紅心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廣西三桂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大玉余甘果有限責任公司等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區域性的規模效益和特色優勢,拓寬了農民的增收空間,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二)非公有制經濟激活了社會閑置資本,社會投資額占投資總額比例不斷增大。**縣非公有制經濟正處于朝陽期,招商引資的政策優惠和高回報率,把許多閑置的社會資金激活起來,不僅緩解了財政壓力,在建設資金上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的格局,而且改變了擁資者怕擔風險不敢投資的思想觀念,把“攢錢”變成了“投錢”,把“死錢”變成了“活錢”。20**年,**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8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5倍多。
(三)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就業機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穩定。一批具有相當實力和競爭力的非公有制企業,吸納了一定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有的企業也安置了一部分下崗職工,緩解了各種社會矛盾。僅20**年,非公有制經濟就新增就業人員6600多人,有效解決了部分農村富余勞動力及城鎮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穩定。
三、**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思維定式制約,小農經濟意識仍然濃重。表現在發展觀念上,有的沒有大發展、大開放的意識,沒有跳出**看**的思維,小富即滿,小富即安;表現在企業利潤分配上,部分經營者消費多,積累少,不愿用于擴大再生產;表現在企業管理上,一些企業維持家族式、作坊式管理,不愿向現代企業管理邁進;表現在企業科技水平上檔升級上,有的不愿引進人才,不愿采用新技術、新工藝;表現在創業氛圍和創業文化上,有的企業雖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經濟實力,但由于不注重宣傳,致使企業外界影響力不大,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表現在產品的銷售上,不敢大膽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二)非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還不夠大,缺乏產業集群,沒有形成規模優勢。雖然目前我縣非公有制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較以前大幅提高,但仍遠遠低于全區水平,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更大。加上缺乏合理定位和整體規劃,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定數量的具有產業鏈的產業集群,沒有形成規模優勢和龍頭優勢的企業。如大安鎮服裝加工業起步比桂平木樂、玉林福綿還早,但由于上述原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錯失了黃金發展時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壯大,至今仍處在家庭式作坊和粗加工階段,甚至有萎縮的危險。
(三)企業技術力量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低。有句話說得很形象:“一流企業賣品牌,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我縣非公企業大多集中在建筑、商貿、餐飲服務、房地產開發、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行業,產品科技含量較低,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科技型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少,缺乏核心競爭力;絕大部分企業屬賣產品的三流企業,無核心技術,更無知名品牌。
(四)企業存在融資難、用地難、招工難現象。一是融資難。銀行對非公有制企業貸款門檻較高、限制太嚴,企業貸款難度大。加之社會融資渠道狹窄,相當數量的非公有制企業投資總量不足,缺乏流動資金,發展缺乏后勁和“底氣”;二是用地難。我縣不少工業企業用地非常緊張,很多外資企業想落戶**都因用地難解決而流產。一些企業雖有擴大生產的能力和計劃,但因土地瓶頸制約無法壯大發展。如平山富藝公司想建一個月產量100萬支、利潤10萬元的鋰電池廠,就是因土地問題無法實施該項目。全縣許多民營工業企業都同樣面臨土地瓶頸問題;三是招工難。我縣近幾年來工藝品廠、電子廠等工業發展比較快,但由于我縣大量勞動力外流,不少企業有訂單招不到工人,專業技術人員更是緊缺。
(五)一些部門主動服務企業的意識不強。總體來說,我縣近年通過抓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職能管理部門的作風有了明顯改善,“三亂四難”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仍有一些部門主動服務企業意識不夠強,執政為民觀念和科學發展觀念淡薄,對非公有制經濟重收費輕服務、重處罰輕管理,對企業指導服務的少,收錢罰款的多,追求部門利益最大化。一些工業企業反映,有的部門要么不到企業中去,要么一到企業就收錢罰款,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置之不理,沒有真正做到放水養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
四、促進**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途徑
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分析貴港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全面把握當前貴港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基礎上,明確地提出:“發展靠經濟,經濟靠工業,工業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招商靠環境,環境靠作風”的“六靠”工作思路。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如何突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難點,讓非公有制經濟在實現“六靠”目標中大有作為,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實際,筆者認為,要認真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整體規劃,強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保障。
從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好的浙江、廣東等地的經驗來看,凡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得快的地方,政府的推動力就越大,凡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得好的地方,政府的導向作用就越明顯。因此,我們要加強整體規劃,充分挖掘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優勢互補、信息共享、資源互供的特點,發揮集聚效應,延長產業鏈條,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除了認真貫徹執行上級出臺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外,還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出符合實際需要,可操作性強,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諸如細化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與管理的若干規定,提交地方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使執法人員在管理中有章可循,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經營中有據可依,以利于把非公有制經濟引入健康的軌道。
(二)加強產業引導,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現階段,我縣的非公有制經濟在經營結構上仍存在著“傳統項目多,新興項目少;第三產業多,基礎產業少;小本企業多,龍頭企業少;粗放經營多,集約經營少”的嚴重失調現象,特別是在經營模式上以“家族化”的組合方式依然存在,導致一些非公有制企業成長率低,發展后勁不足,經濟效益不佳,發展前景堪憂。因此,有關部門要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出謀獻策,做好對非公有制企業在選準項目和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幫助引導,逐步改變“不用能人用親人”的“封閉式”經營模式,使非公企業能掌握信息、注重人才,步入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促進產品結構和經營項目的合理調整。與此同時,要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和合作,不斷開發具有科技含量的新產品,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改造傳統產業,實施名牌戰略,著力培植一批知名度高,附加值大的優勢產品。在制度創新上,要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實行產權從一元化向多元化邁進,實行一定范圍的改組、改造,走產權多元化道路,通過不斷引進資金、人才和技術革新,提高企業的自身素質,增強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
(三)拓寬招商方式,激活載體,凸顯非公有制經濟在“六靠”實踐中的作用。
發展靠經濟,經濟靠工業,工業靠項目,項目靠招商。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發展的載體,發展抓項目也是硬道理。一要切實提高抓項目的認識,在全社會形成領導帶頭、率先垂范、多方聯動、齊心協力抓項目的濃厚氛圍。二要深入開展抓發展和項目情況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在項目特別是工業項目建設方面的思路、辦法、措施,研究提出體系完整、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強的項目建設方案,提高抓發展項目的水平和能力。三要進一步做好項目工作的篩選和推介工作,按照在建項目抓進展、建成項目抓帶動、儲備項目抓立項的原則,認真篩選、論證、申報一批國家政策扶持的農產品加工、農業產業化、出口創匯和科技創新等重點項目。四要拓寬招商方式,通過以企業招商、以商招商、以鄉賢招商的招商方式,實施多元化招商。五要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步伐,打造招商引資平臺。要依托區位優勢,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投入,抓好平山、丹竹、新橋三個工業集中區的建設,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以優惠的市場準入政策,有目的地吸引那些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環境污染少,具備產業帶動優勢和有產業關聯效應或配套協作功能的項目進入工業集中區,逐步把工業集中區建設成為縣域經濟的增長點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主戰場。
(四)整合各方力量,強化服務,營造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招商靠環境,環境靠作風。一要抓好政府職能轉變,增強政府部門的服務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廣泛開展“我為非公有制經濟做什么”、“奉獻在崗位,服務創一流”等活動,以優質的服務提升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二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建立健全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服務的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中介組織。三是持續不斷地抓好輿論宣傳工作,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要為非公有制經濟開辟專題節目,廣泛進行宣傳,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營造輿論氛圍,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網上非公有制企業介紹、項目推介、招商引資、人才用工信息等,以正確的輿論導向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四要注意發展貸款擔保體系,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要放活融資政策,并帶有一定的傾向性,金融部門應消除思想顧慮和認識上的偏見,把信貸投入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來抓,要盡可能多擠出資金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城市和農村信用社要向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放貸。要加快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逐步建立以政府財政資金為引導、非公有資本為主體的多元出資的中小企業信用提保機構。五是建立健全長效監督機制。要以作風效能建設為契機,切實解決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老三亂”和亂檢查、亂評比、亂培訓的“新三亂”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維護企業權益。
精品范文
10非公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