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2022-04-04 02:58:00
導語: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按照中央紀委的要求和部署,市紀委研究室每年在全市范圍抽樣選取四個不同區縣,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民意問卷調查。20*年,共發放調查問卷1200份,并全部收回。涉及到宣武、朝陽、房山、延慶四個區縣14個街道(鄉鎮)44個居委會(村)。為了更準確的估價反腐敗斗爭的形勢,全面把握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狀況,客觀地反映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的工作的意見、看法及變化情況,我們在對20*年數據重點分析的同時,對問卷中相同調查項目,進行了年度間的比較和分析,以期為進一步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供更有價值的啟示和參考。
一、對反腐敗形勢和工作的認識
近七成的群眾認為,黨政機關和干部隊伍中消極腐敗現象得到遏制,群眾對遏制和克服腐敗現象有一定的信心,對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滿意度四年上升了24個百分點。
1、64.5%的人認為所在地區和單位黨政領導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重視和較重視。認為十六大以來通過反腐敗斗爭,黨政機關和干部隊伍中消極腐敗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和在一定范圍內得到遏制的占68.8%,這一數據比20*年,提高了14.1%。
2、62.1%的人對黨和政府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所取得的成效是滿意和比較滿意的,比20*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
3、65.3%的人對通過開展反腐敗斗爭逐步遏制和克服腐敗現象有信心和較有信心。認為今后一段時期,發生在領導干部中腐敗現象將會大幅度減少和有所減少的人占41.3%,認為大幅度增加和有所增加的只占13.3%。
二、對反腐敗措施的評價
群眾對中央和市委部署的反腐敗措施的評價越來越好,對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認可度穩步上升。但在有些方面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變化不大,甚至不滿意,說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距離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差距,任重道遠。
1、切實解決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取得成效。認為當前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很高和較高的有56.3%,認為較差和很差的20.6%。
認為打著領導干部的旗號辦私事的現象明顯減少或有所減少的為46.1%;差不多的18.3%;有所增加或明顯增加的9.8%。
認為當前向領導干部送錢和有價證券的現象明顯減少和有所減少的44.1%;差不多的14.4%;有所增加或明顯增加的為10.4%。
認為當前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同前幾年相比有明顯減少或有所減少的47.7%。差不多的18.3%,明顯增加或有所增加的8.9%。
2、加大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和監督力度方面群眾認可度有較大提高。59.1%的人認為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很有力度和力度較大,比20*年提高20.4%。認為力度較小和沒有力度的26.4%。46.1%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利的監督非常有效或比較有效;認為效果較差和沒有效果的23.9%。
3、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取得一定成效。52.6%的人對今年以來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工作是滿意或較滿意的,分別比20*年、2002年提高11.9%和9.5%。認為一般的27.0%,不太滿意或不滿意10.5%。認為今年以來在就醫過程中醫生索要和收受“紅包”問題同往年相比明顯減少或有所減少的為37%,差不多的18.1%,有所增加或明顯增加的為9.1%。
認為今年以來教育亂收費問題同往年相比明顯減少和有所減少的占53.2%,差不多的20%,有所增加或“明顯增加的9.1%。
4、政府機關辦事效率有所提高,工作作風有所改進。50.8%的人認為到政府機關辦事非常方便或比較方便,比2002年提高6.3%。40.2%的人認為對政府辦事的結果很清楚和較清楚,比2002年提高4.9%。
三、對當前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看法
群眾認為腐敗現象發生的高發人群主要在縣處級以上領導;易發部門排在前五位的是公安、國土、學校、交通、法院;易發的領域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工程建設、國企改革、行政審批、財政撥款、土地批租。認為腐敗現象最突出的問題是貪污受賄。
1、當前腐敗問題高發的人群,主要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其中縣處級最多17.5%、省部級15.2%、地廳級6.5%、鄉科級7.7%和基層站所7.5%。
2、當前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突出的部門,排在前五位的是公安37.2%、國土30.9%、學校30.2%、交通27%、法院23.8%。
3、當前腐敗問題的突出領域排名依次是工程建設65.3%、國企改革59.5%,行政審批44.8%、財政撥款42.2%、土地批租27.8%。
4、當前消極腐敗現象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貪污受賄。依次是貪污受賄46.7%、弄虛作假26.2%、生活作風腐化墮落26.1%、人事工作上的不正之風25.8%、接受禮品與禮金21.3%、
5、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腐敗問題主要是貪污賄賂33.5%、侵吞國有資產22.8%、利用職權為配偶、子女牟利22.2%、不按規定選人用人20.9%、不按民主程序決策17.8%。
6、農民認為當前農村的首要腐敗現象是亂收費、亂集資、亂攤派22.9%、村干部公款吃喝玩樂21.6%、工作不負責任20.3%、財務管理混亂18.9%、村干部貪占18%。
7、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居民和農民的回答有一定的差異,但都認為“食品安全缺乏應有的保障”是損害他們切身利益的首要問題。居民的看法依次是:食品安全缺乏應有的保障62%、城鎮拆遷中侵害居民利益57.7%、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侵害職工合法利益41%、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28%、看病難27.8%;農民的看法依次是:食品安全缺乏應有保障42.7%、看病難42%、征用土地中侵害農民利益37%、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34.5%、打官司難30.3%。
四、對反腐敗工作的關注及參與狀況
在當前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中腐敗問題已不在前五名之列,對反腐敗工作關注度有所下降。大多數群眾愿意積極舉報和揭露腐敗問題。
1、當前廣大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按百分比排在前五位的是下崗及就業49.8%、醫療制度改革46.3%、社會保障38.7%、青少年教育28.5%、收入分配不公23.8%。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由20*年的第三位、2002年的第五位和2003年的第四位,退到第六位。一方面說明去年全市反腐倡廉工作確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另一方面可能是其它社會問題更加突出,與群眾的關系更密切。調查表明,當前群眾最關注的是下崗及就業問題,特別是市民達57.3%,說明了廣大群眾對下崗、就業的擔心。
2、假如了解掌握一些具體涉及腐敗問題的線索,63.6%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舉報,13.9%的人怕打擊報復不敢舉報,9%的人涉及自己利益才舉報,1.8%的人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舉報。
3、對反腐敗工作有意見的,愿意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的42.3%,向本單位領導反映的比例為31.9%,向信訪部門反映的26.6%,向新聞媒體反映的25.7%,直接通過互聯網發表意見7.8%。
4、對腐敗問題的看法來源于國內書報、電視報道的63.2%,來源于親身經歷的8.8%,聽別人說的7.8%,來源于境外媒體報道2.7%。
五、對懲治腐敗問題的對策建議
人民群眾對加強反腐敗斗爭的建議與黨和政府解決腐敗問題的方針政策是一致的,既堅決懲治腐敗,又加強教育、完善制度、強化監督,注重從源頭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
1、群眾認為加大反腐敗斗爭需要采取的措施,選擇最多的是對腐敗分子用重典(包括死刑)64.7%,其次是:對腐敗案件予以新聞曝光57.3%,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45.3%,加強法治建設35.5%,改革和完善監督體制26.0%,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23.8%。
2、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方面,41.2%的群眾建議建立健全黨風廉政教育制度,34.3%的建議采用靈活多樣的黨風廉政教育形式,26.8%的人認為應擴大黨風廉政教育的范圍(如擴大到黨員、公務員和市民),24.4%的人認為要積極探索新的教育途徑,23.8%的人認為要擴大黨風廉政建設教育領域(如教育進社區、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3、在強化監督問題上,45.6%的被調查者認為新聞輿論監督比較有成效,其次是人大監督40%,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36.1%,群眾監督26.3%,審計部門監督25%。
- 上一篇:探索廉政風險防范機制
- 下一篇:農村黨員問題調查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