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加強能力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2 05:00:00

導語:領導干部加強能力作風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加強能力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這一要求抓住了當前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落實這一精神,重在把握用人、決策、社交三個關鍵環節。

干干凈凈用人。為政之要,唯在用人。用人,是領導者的基本職責。干凈用人,就是用好的作風用人,用作風好的人。用人凈否,關乎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諸葛亮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當前,有的領導者熱衷于“用人一言堂”,賣官買官時有發生。用人不凈是最大的腐敗,將嚴重危及黨的執政地位。

干凈用人,凈在制度。“慈于子者不敢絕衣食,慈于身者不敢離法度,慈于方圓者不敢舍規矩”。同志在十七屆中紀委二次全會強調預防用人腐敗時指出,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可見,制度建設對于干凈用人帶有根本性。一要凈化公推公選制度。規范領導者用人的動議、提名、醞釀、討論決定四個關鍵環節,防止程序空轉。二要凈化干部考察制度。“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防止帶病提拔。三要凈化責任追究制度。按照“十個不準”,嚴肅查處用人腐敗行為,力避“拔苗助長”的“超車”現象、后備人才得不到及時使用的“候車”現象和浪費人才的“誤車”現象。

干干凈凈決策。決策,是領導者的基本功。干凈決策,就是科學地決定干工作的策略方法。它有利于提高效率、少走彎路,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全局性作用。不凈決策必然導致勞民傷財、重大損失。審計署去年審計全國36429名領導干部,查出的72億元損失浪費,多為不凈決策所致。可見,決策不凈是最大的失誤。

干凈決策,一要“陽光決策”。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決策程序,讓決策權始終在陽光下運行,杜絕長官意志隨意化。二要“爭議決策”。要倡導不同意見爭議。“言能聽,道乃進”,商代思想家伊尹的這一千古名訓,意為只有能夠聽得進不同意見,才能使治國之道不斷完善。不同意見的爭議,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有利于互攻它短,各揚其長,以長補短。三要“民意決策”。“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是智慧之源,廣集民智是干凈決策的必經之途。鄧小平同志強調民主決策時指出:“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唐太宗鼓勵民諫,從善如流,造就了舉世矚目的“貞觀之治”。

干干凈凈社交。社交是領導者施政的主陣地。干凈社交有利于開闊視野,廣察社情民意,

更好地履行領導職責。不凈社交必然帶來消極影響,甚至被套住陷入腐敗深淵。同志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慎重對待交往,堅持擇善而交,注意凈化自己的社交圈。

干凈社交,一是擇善而交。領導者掌握權力,主動結交攀附的大有人在。若不加選擇而交友過濫,勢必為“友”所累,權力失范。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要多同群眾、基層干部、專家學者交友,見賢思齊,取長補短,夯實功底。二是健康而交。領導者身份特殊,若交往不健,極易受到腐蝕。那種花天酒地、拉扯不清的庸俗之交,空耗時日、虛于應酬的泛泛之交,投桃報李、互相利用的勢利之交,于己于國有害無利。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淡并非冷淡,而是一種淡泊儉樸的境界。要講黨性、講原則、講紀律,不赴不清不白的宴請,不去不干不凈的場所,不做權錢交易等違法亂紀的事,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三是光明而交。領導者的社交不少是公務交往,即便私人來往,也難免瞄準權力、盯著位子攻關。因此,應光明正大地交往,自覺提高社交透明度,堅持友在明處交、話在明處說、事在明處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這既是為政者胸懷坦蕩的體現,也是規避不凈社交的必經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