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長效機制的思考

時間:2022-06-05 03:36:00

導語:干部考察長效機制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考察長效機制的思考

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干部考察長效機制,對于全面考核和準確評價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工作實績,積極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健全科學合理的干部考察長效機制,要注重工作創新,通過考察,識別和發掘一批又一批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好干部。干部考察工作必須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精心組織,練就內功,創新工作方式,運用科學的考察方法,才能“慧眼”獨具,真正識別和發掘廣大群眾公認的好干部,充實到領導崗位。全面準確地考察干部,可以采取“五看”的方法,即:一是看政績上的“實與虛”。對干部的政績,不能只片面地看到一些數字,還要看到隱藏在數字后面的實際內容,要能夠對政績的判斷客觀、準確、實在。二是看作風上的“說與做”。不光要看被考察對象平時說得怎么樣,更要看他(她)做得怎么樣,是否真正做到求真務實。三是看交友上的“親與疏”。要不斷拓寬干部的考察范圍,不僅要在干部工作的所在單位考察,還要把考察范圍向干部以血緣為基礎的親屬圈、以地緣為基礎的生活圈、以朋友為基礎的社交圈延伸,看被考察對象平時在交友等方面是否嚴格要求自已,是否自尊自重自愛。四是看時空上的“內與外”。針對目前干部考察范圍一般局限于被考察對象所在單位、考察面不寬、信息來源不廣的問題,在干部考察時,要拓寬考察了解的范圍,加大干部考察的深度和廣度,不僅要看到被考察對象八小時工作時間以內的情況,還要全面考察其八小時以外的情況;既要向考察對象所在單位了解情況,也要向其服務對象和業務相關部門了解情況。五是看發展上的“遠與近”。就是進一步拓展干部考察內容。

與此同時,在具體的考察工作中,為了使考察工作能真實、準確,還可運用一些方法。“深入法”,當談話對象對被考察對象作某種評價性意見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而應通過對評價性意見的“刨根問底”、“追根溯源”,盡可能多地收集具體的信息,全面、深入了解被考察者在具體事件中的行為表現。“例證法”,可讓談話對象列舉一些具體事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由考察組通過對具體事例的討論分析后,再得出對考察對象的評價意見,防止結論表象化。“印證法”,通過詢問其他人來印證比較集中的反映或評價,結合量化線性分析結果印證面上談話的結論性意見。“綜合分析法”,綜合運用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等結果,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在聽取紀檢監察、綜合治理、人口計生、審計等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綜合分析,避免先入為主、以偏概全。

健全科學合理的干部考察長效機制,要嚴肅工作紀律,在加強考察隊伍的監督管理上下功夫。干部考察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嚴明的紀律與有效的監督是規范干部考察行為、提高考察質量、防止用人失察失誤的保障。首先,要嚴明工作紀律。教育、引導干部考察人員樹立為黨和人民選人才的思想觀念,采取電話、訪談等形式督促他們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及工作程序,切實做到“五個不”:不得憑個人好惡了解或反映情況;不得借考察之機謀取私利;不得泄露考察機密;不得夸大、縮小、隱瞞、歪曲事實;不得接受可能影響公務的宴請。其次,要健全監督機制。要建立健全干部考察工作的監督機制,凡紀檢監察、信訪等部門遇有干部考察方面的群眾反映或舉報的,及時向組織部門反饋,以發現和糾正考察工作中的違規行為。再次,要強化責任追究。對不遵守考察工作紀律,違反考察程序及有關規定,對考察中弄虛作假,隱瞞實情,泄露考察情況導致考察失真失實的,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