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27 11:07:00

導語:鄉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一、修橋鋪路,變閉塞為便捷通道,打開象州縣北大門。

“要致富先修路”。由于*鄉地處偏僻,路況很差,道路交通極為不便,目前,*鄉較好的路段為水羅柏油路(*——羅秀)和兩條村級水泥路,即*至竹山、平田至龍團。東西南北相鄰的六個鄉鎮中只有四個鄉鎮勉強通路,由于沒有路,鹿寨縣的導江鄉、四排鄉,本縣的*鎮,基本上與*鄉無經濟貿易往來,即便是路程最近的桐木鎮、運江鎮,到*鄉做生意,搞發展的也寥寥無幾,這是因為水桐路、水運路的路況實在是太差的緣故。以水桐路為例,全程不過15公里,行程卻需近1個小時,有幾個外地老板,欲到*投資考察,來時從桐木入*,去時則愿從羅秀經*拐個大彎回桐木,用時不過45分鐘。由此可見,路是制約*鄉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豐富的資源卻因路而調不出鄉,引進的部分企業因路而留不住,往來的客商同樣因路都不愿進駐*。這都是因交通不便而造成的嚴重后果。為此,當地鄉黨委、鄉人民政府2009年年初制訂了相應的道路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力爭在兩年內,爭取資金全面修建三條鄉級油路和四條鄉內村級水泥路。三條鄉級油路即水運路(*——運江)、水桐路(*——桐木)、和水江路(*——江南[四排鄉的一個行政村]),四條鄉內村級水泥路為*至法村,*至迷塘村,*至馬旦,*至甫上。只有把道路認真建設好,才能搞活鄉域經濟,才能真正意義上地打開象州的北大門。

二、利用山區優勢,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1、打造立體養殖業。*地處丘陵山區,充分利用山塘水庫多的優勢,進一步打造立體養殖業。走東方紅山塘養殖基地模式,全鄉572張小魚塘,12座小型水庫全面鋪開,在水面上、魚塘邊大做文章,構建立體養殖鏈條,做大做強立體養殖業,促進農民增收,使之成為鄉域經濟發展的的一條重要支柱。

2、大力發展甘蔗生產。由于近年來外出務工的人員較多,20*年-20*年間,*鄉平均每年產原料蔗不足10萬噸,有很多的荒地沒有得到進一步開墾和利用。2009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入蔓延,返鄉的農民工逐漸增多。要充分利用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有利時機,大力宣傳種植甘蔗的優惠政策,引導農民開墾荒山,多種甘蔗。力爭在2009年進廠原料蔗突破10萬噸,達到15萬噸。

3、穩糧強糧,打響*優質大米品牌。*鄉土壤肥沃,土墑良好,大米柔軟適口。要加強宣傳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種糧直補政策,鼓勵農民多種糧,多產糧,穩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鄉所產的三和緣牌大米遠近聞名。要進一步加大三和緣牌大米的宣傳力度,跟進做好三和米廠的服務工作,為企業排憂解難,做大做強三和米廠,打響三和緣優質大米品牌。

4、扶持桑蠶業,實現“短、平、快”增收。桑蠶業近年來在*鄉異軍突起,逐漸成為農民經濟收入的一大亮點,要以桑蠶村——寬塘村桑蠶基地和小蠶共育基地為示范點和培訓點,以養蠶能手現身說教和專家講課相結合,加強養蠶實用技術培訓,引導農民種桑養蠶,實現“短、平、快”增收。從而走上致富的道路。

三、以資源為依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以優越的環境、優惠的條件吸引八方賓客。建立健全招商引資責任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營造人人都是招商人的良好氛圍,創造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建立項目跟蹤服務制度和獎懲激勵制度,做到每個項目都有一套人馬跟進服務,使項目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鄉重晶礦資源較為豐富,在做好龍團、馬旦礦山開采的安檢工作的同時,要認真做好龍團、馬旦選礦廠的跟進服務工作。

四、抓住機遇,推進城鎮化建設

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要抓住這一有得時機,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要及時平整好馬道尾開發區龍團新村、*石頭嶺新村和馬旦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好三通一平工程,新村建設要及時上馬,按圖紙規劃進行建設。要加緊搞好*鑫業園的開發,爭取年內建成品牌小區。對于市場的遷移,既要做好選址,又要做好農民思想工作,及時落實市場用地和用地的征收。改造舊街道,爭取資金硬化*財政所——六家港——馬道尾的道路,方便群眾出行,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