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域經濟發展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2022-07-28 03:20:00
導語:鄉域經濟發展調查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鄉域經濟發展面臨著經濟總量較小、特色產業少、民營經濟發展慢、全民創業意識不強、創業的氛圍不濃、鄉鎮干部更新觀念不夠等難題,這是我們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鄉域經濟發展方面必須破解的:
一、抓好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抓工業的思維來抓農業,用發展企業的理念改造農業經營模式。一方面要調整農業生產布局,重點抓好優勢農產品基地的建設,突出特色,擴大規模,形成品牌,大力搞好農產品的轉化增值,重點是從資金、技術、信息和人才等方面培育農副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帶動鄉鎮經濟的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抓科技興農,抓基地扶農,抓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加強產業實用技術培訓推廣,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和訂單生產等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大力發展專業協會組織,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增強主導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堅持“基地化、市場化、品牌化、生態化”的發展方向,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是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實施土地整理工程,確保按時間高質量完成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農田林網等建設內容,改變土地零碎、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生產成本高效益低的現狀,為農業現代化夯實基礎。二是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建設優質、高效農業生產基地。著力打造農產品加工銷售、畜禽養殖、無公害蔬菜、特種林果加工等農業生產基地,加速推進市場農業建設。三是加大品牌農業建設的力度,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實施品種創新、品質創優、品牌創響工程,強化農業項目招商引資,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積極培植有規模、上檔次、品牌響的農產品,讓特色更特,優勢更優。
二、抓工業經濟發展壯大堅持工業立鄉。鄉鎮經濟實力的提升,關鍵要靠工業經濟的支撐,鄉鎮必須堅定不移地把工業強鄉作為第一方略,堅持大招商、上項目、擴總量、增效益,加快工業化進程。一要招商引資,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把推進招商引資作為鄉鎮發展的強力支撐,力量上要聚合,措施上要激勵,要素上要傾斜,環境上要優化,實現招商工作的良性循環和引資層次的不斷提升。堅持“大中小項目一齊上、突出招引重大項目”的思路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以項目的支撐和帶動,促進鄉鎮工業經濟發展。對已經簽約和在建的項目,要強化服務推進,克服要素制約,千方百計促進早竣工、早投產、早達效,打造鄉鎮經濟新的增長點。二要做強載體,以園區帶動鄉鎮。多渠道籌措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除政府投入外,還應積極探索多種籌資方法,例如引導扶持民間投資和外來投資;爭取上級部門的項目補助和財政轉移支付等。三要培大鄉鎮企業,增強工業競爭力。積極鼓勵現有企業重組擴能、投大靠強,著力培植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三、支持發展民營經濟。把壯大民營經濟作為鄉鎮發展的根本出路,“抓大促小帶中間”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群體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導規模企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過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結對聯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勵支持更多的農戶介入務工經商,壯大民營經濟群體規模,擴大富裕面。“帶中間”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戶群體的發展,激勵促動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同時還要充分開發人力資源,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在務工中,學會務工經商的本領,扶持有技術、有信息和有實力的“小能人”回鄉創業,發展鄉鎮經濟,掀起“人人忙創業,戶戶忙增收”的熱潮。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特色是品牌,是市場,是競爭力。要結合鄉鎮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等綜合因素,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整體推進,打造自己的特色,擴張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經濟發展的“坐標系”,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本鄉鎮發展的新路子,形成布局合理、區域集中、專業化程度高的產業格局。公務員之家:
- 上一篇:執法人員培訓心得感想匯報
- 下一篇:師專女生公共體育質量提高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