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藥品兩網活力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14 02:03:00

導語:農村藥品兩網活力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藥品兩網活力的問題及對策

為加強對偏遠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藥品的監督管理,幾年來**市各縣食藥監分局在農村藥品“兩網”建設中不斷尋找對策,探索出許多新思路新方法,取得較好的成績。如**市**縣分局于20*年10月率先在無衛生室無村醫的行政村設立農村藥品專柜,又在村衛生室推行“一室兩用”的形式規范其藥品管理使用辦法。**縣分局率先引導當地藥品批發和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開展藥品配送業務,掀起偏遠山區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熱潮。同時各縣陸續建立縣、鄉、村農村三級藥品監督網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藥品監管網絡體系。到20*年底,各縣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覆蓋率均基本達100%,這些網絡建成后提高了食藥監部門對藥品市場監督管理的覆蓋面,逐步規范了市場秩序,解決了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用藥方便實惠的實際。但這幾年從網絡作用來看,發揮不均衡,有一部分作用不明顯,有少部分沒有作用,使網點活力發揮不出,影響整個網絡的鏈條運行,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藥品監督網絡方面。一是工作熱情高但不能持久。各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藥品監督網絡,人員除了食藥監部門本身外,還有從縣鄉村中聘請部分人員義務參與協管,沒有任何酬勞,部分經不起時間考驗;二是效力不高。部分人員本身尚存在對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知識掌握和理解不夠的問題,有的甚至在經營使用藥品過程中自身出現違法違規的行為,起不到監管和指導的作用;三是制度監督不嚴。少部分站點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不發揮作用,要求填寫上報的信息資料幾乎停止不報,信息上報脫節,管理工作跟不上。

藥品供應網絡方面。一是群眾居住分散,經濟基礎薄弱,消費水平太低,有的網點建得起但立不住,最邊遠行政村建不了網點。20*年底有部分零售藥店、藥品專柜和村衛生室就因此停業。如凌云縣20*年原有零售藥店35個,當年放棄申報GSP認證就達10個,占28%,開辦的67個農村藥柜中有15個停業,有執業許可證的70個村衛生室,正常開診在60個左右而已。二是部分鄉村網點購貨渠道比較亂;三是部分網點不按照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法律法規的條款項目要求進行購進驗收記錄,應建立的各種檔案也不健全;四是部分網點對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意識比較差,藥庫藥房貨柜貨架上還出現有過期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現象。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作參考

一、充分認識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重要性,發揮網絡人員的活力。從目前情況來看,藥品監管的形勢依然嚴峻,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藥品供應渠道較為混亂,假劣藥品案件還時有發生,藥品質量還沒有完全得到保障。深化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就是要切斷如“齊二藥”等假藥、劣藥流入農村市場對老百姓的危害。作為一名農村藥品監督網絡工作者,一定要深知,“兩網”建設是農村藥品市場的一場重大革命,是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偉大事業,是一項神圣而光榮的使命,一定要進一步增強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監督職責,確保監管到位,為農村藥品“兩網”建設保持活力貢獻力量。

二、組織實施者要充分依靠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幫助,體現組織領導的活力。開展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工作,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的支持是關鍵。組織實施者應爭取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從服務“三農”,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加強干部職工思想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全面提高政治思想、業務素質和團結協作精神,為業務部門提供一系列的利民政策和優良的工作環境,才能協調解決好“兩網”建設中的一切問題;另外要充分取得人大、政協、公安、衛生、工商和各鄉鎮政府等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加強溝通,密切協作,揚長避短,在協管工作中杜絕有“事不關已”的思想。把藥品監督網絡建設工作提升到黨委政府工作日程上來,使組織領導活力發揮出來了,各部門就自然積極配合,工作人員就會努力搞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