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思考
時間:2022-12-07 10:52:00
導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國有資產是指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包括:國家撥款、補貼、貸款、生產性資金和固定資產等。通過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保值是基礎,增值是目標。
*糧食系統經過流通體制改革后的國有資產,主要表現形式為土地和房產。其主要特點,一、從形態來看:總量較多、庫點分散、年久失修、配套不全。據測量,基層存量土地有33萬平方米,房屋14萬平方米,倉房大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原來每個鄉鎮都設有糧庫,在當時能滿足了國家糧食收購和城鄉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二、從規范角度來看,兩證不齊全,基本上無房產證,土地證有但土地屬國家劃撥性質,未辦理補出讓手續。這種情況給交易變現資產帶來不便,給拆遷補償帶來損失,給資產重組和投資開發帶來了難度。目前資產管理模式:資產租賃經營。原來糧管所全面實施了改革改制,員工全體起立,先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再擇優返聘或出資入股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糧油購銷企業。局與新組建公司簽訂資產租賃合同,新公司除保留自己需要資產外,對外出租并通過一定租金收入來彌補公司的運轉。通過幾年的運作,基層國有資產基本上實現了保值和增值。同時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情況:一是擅自搭建現象比較普遍,導致與儲糧倉庫環境不協調,甚至產權關系不明晰;二是日常維護資金不落實,造成房產漏雨,破舊現象越來越嚴重;三是租賃期限不一致,租入時間短,租出期限長,給政府拆遷和項目開發搬遷工作帶來難度;四是租金標準偏低,有少數單位個別人員對此反映強烈,給整個系統資產管理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針對上述情況,從“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入手,采取扎實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更加注重保值增值。具體在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機構。局成立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受國資委和局行政委托負責全系統國有資產監管,承擔起資產管理者的義務,履行起資產管理者的職能,要強化責任,監管到位。資產經營發展公司今年5月正式注冊登記,資產管理和投資是經營范圍。目前從管理原局屬單位資產向管理基層糧管所資產拓展,并以投資形式進行開發,注重“發展”上做文章。
二是建立和健全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的產權管理,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特別需要指出的:轉租倉庫、門店需向局報告,經批準后方可對外承租,但租期不準超過一年,出租合同一年一簽,報局備案。
三是在資產保值基礎上實行差別租價,推動糧食工作穩步發展。糧食收購、糧食銀行、放心糧店,儲備糧儲存這些都是糧食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對于核定存儲糧倉放繼續實行優惠價,其他倉房逐年調價。對于門店用于“放心糧店”和辦公樓用于“糧食銀行”的不僅給與硬件裝潢,還要租金優惠,鼓勵和推進糧食工作發展。
四是以科學發展觀,立足長遠,推動資產運作。抓住港區、新區和南郊新城區建設發展有利契機,利用現有土地及房產處于有利地理位置的優勢,多方爭取,運用資產經營發展公司平臺,投資開發新資產,盤活做大資產盤子,真正做到保值增值。
- 上一篇:外國水電開發研究論文
- 下一篇:給水工程建設監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