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流通行政執法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07 11:31:00
導語:糧食流通行政執法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公布施行,在我國糧食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志著我國的糧食流通管理正穩步邁向法制化軌道。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自此在糧食流通管理上有法可依,并被賦予了行政執法權。隨后,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管理糧食流通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各地也相應制定了實施細則和相關配套措施等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糧食流通的法規體系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然而,糧食行業是受傳統計劃經濟影響最深刻、最持久的領域之一,通過行政命令方式實施糧食流通管理的傳統工作方式和方法并未隨著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而徹底消失,糧食流通立法和依法行政也剛剛起步,糧食行政執法事業任重道遠。
糧食行政執法,是指糧食行政執法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將普遍適應的糧食法律規范應用于具體的人和事,并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這是狹義的概念,廣義的還包括糧食行政立法活動和制定一般規范性文件的行為。糧食行政執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是當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行政職能轉變不快,還沒有從傳統的行業內部管理轉變到面向全社會依法管糧的軌道上來,糧食監督檢查工作進展緩慢。二是糧食行政執法體系不健全,存在著機構、人員、經費不落實現象。三是糧食法規體系不健全,糧食法律制度建設嚴重滯后。四是執法人員缺乏執法經驗,專業素質不高,執法水平亟待提高。
要快速推進糧食行政執法工作,必須解決好下面幾個問題。
一、建立健全糧食行政執法專業隊伍
建立執法隊伍,對糧食行政執法來說至關重要?!疤煜轮?,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薄都Z食流通管理條例》賦予了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行政執法權?!秶鴦赵宏P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穩定和加強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機構和人員,切實履行對全社會糧食流通監管的職責,……”國家6部委頒布的《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暫行辦法》規定:“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制度的建設,充實加強監督檢查人員隊伍?!庇捎趪覜]有出臺組建行政執法隊伍的具體規定,因此各地在建立執法隊伍問題上,采取各自為戰、各行其是的做法。主要的有這樣幾種:一是增設機構,增加編制,添加人員;二是增設機構,不增編制,人員在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內調用或兼用,三是在其它處(科)室掛監督檢查處(科)室牌子,人員由被掛牌部門人員兼:四是機構和人員都不落實。
有的地區甚至沒有了行政執法主體。因為在機構改革中,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變成了事業和企業單位,也就不具有行政執法主體地位。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法律體系再完善,沒有執法主體,法律制度也形同虛設。沒有法律的約束,糧食市場決不會自然成為統—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糧食行政執法隊伍,首先要成立專門機構,國家應對專門機構的名稱、規模、職能等作出明確規定。若考慮全國各地隋況差異較大,,也可由國家作原則規定,各省政府作明確規定,沒有行政執法主體的應要求其盡快恢復行政執法主體地位。其次要抽調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業務素質的人員進入專業隊伍,同時考慮引進法律人才,以提高執法隊伍的法律素質。再次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政策、法律和業務的培訓。培訓要注重實效,并有時間保證,要強化法律基礎知識培訓,必要時可對執法骨干進行3—6個月的正規培訓。培訓不能全部采用以會代訓形式,那樣會使執法人員認為行政執法很簡單而草率行事。最后要落實行政執法的專項經費。執法隊伍要嚴格執法,就不能搞創收,自收自支,而要有納:人財政預算的專項經費供其使用?;蛟S有人認為建立行政執法隊伍要增加政府管理成本,但與糧食市場混亂而需要政府宏觀調控的投入相比,專項經費要少得多。
二、加快糧食法規體系建設
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基礎o,《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相蝴怖實施,是糧食流通立法取得的階段性突破。但是我國當前糧食法律制度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是糧食立法工作嚴重滯后于糧食流通的市場化改革,迄今為止國家還沒有出臺—部綜合的糧食基本大法,系統全面的《糧食流通法》還在研究制定中。二是糧食立法缺乏系統性、穩定性。糧食立法基本上都是圍繞當時政府的政策需要進行的,帶有濃厚的政策背景,整體硼小陛差。更由于多年來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在不斷地探索,許多糧食法規因政策的調整而失效。三是有的糧食行政執法依據制定得不盡合理、規范,需要進行修訂。目前,糧食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出臺數量為歷史高峰,然而,有的規定只考慮糧食工作的片面性,沒有從法理的高度去推敲,邏輯不嚴密,可操作性差。如有的規范陛文件規定:糧食收購經營者的水分超過安全儲存標準的糧食不得銷售出庫。水分要低于安全儲存標準才能銷售出庫的理由何在?依據何在?這在執法實踐中很難操作。諸如此類不符合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客觀實際的規定影響了糧食行政執法依據的嚴肅性。四是有的行政執法依據只做了原則規定,配套的實施細則遲遲沒有出臺,缺乏解決行政執法中具體問題的法律依據。五是有的規范性文件作為行政執法依據的條件不完全具備。有與上位法的基本精神和具體規定相抵觸的,有同國家以及上級機關的現行方針、政策相違背的等。規范性文件是在當前法律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對法律的一種過渡性補充,所以規范性文件要在具備作為行政執法依據的條件時方可出臺。
要加快我國糧食法律體系建設,一是要確立糧食法律體系建設的目的,圍繞目的制定建設規劃,使糧食法制建設具有延續性、前瞻性,從而建立系統、整體的糧食法律體系。二是制定糧食法規規章要分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進行。由于糧食依法行政剛起步,不管是糧食行政執法主體,還是糧食市場主體,或者糧食生產者、消費者,都有逐步適應的過程。糧食購銷市場化后,糧食市場主體多元化,入市的門檻和要求不能過高,否則,糧食市場就缺乏競爭性。因此,有些規定在現實中一時難以做到,就不必做明確細致的規定。可先做原則要求,待時機成熟或積累實踐經驗后,再作明確要求或調整,如最低、最高庫存制度等。三是對已出臺的糧食行政執法依據,要密切關注其在實踐中的實施效果,用實踐來證明其正確與否,不斷修訂和補充執法依據,使之完善。要學習吸收市場經濟國家制度建設的先進經驗,同時要結合本國實際,加快建設與完善我國糧食法律制度。
三、切實轉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職能
由于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糧食行業是一個與人民生活和國家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重要行業且長期受計劃經濟影響,在市場經濟體系還不完善,各項經濟法規還不健全的時候,一旦出現糧食相對緊缺或糧食市場混亂狀況,政府采取強制管理方式頗為多見,很難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深刻變革,是建立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主要由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新體制。建立新體制,需要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實現職能轉變?!缎姓S可法》的頒布實施,要求政府部門必須依法行政,因此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必須轉變職能,實行依法行政,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
首先要實現由管理國有糧食企業向管理全社會糧食流通行業的轉變。要將以往直接控制、直接管理國有糧食企業的行政性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盡陜轉向以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法制手段和經濟手段為主、間接調控的模式。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依照國家的糧食政策法規,按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全社會不同所有制性質的糧食經營者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和行業指導。其次要重新定位糧食行政職能。按《條例》的規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糧食的總量平衡、宏觀調控和重要糧食品種的結構調整以及糧食流通的中長期規劃,負責糧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業指導,監督有關糧食流通的法律、法規、政策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圍繞新職能,重新設計糧食行政機構的組織結構和具體管理職能。最后要實現由依靠行政命令管理向依法管理轉變。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來管理,今后要按法定的職權、義務、時限、程序對全社會糧食流通行業依法進行管理,因此要盡快完成從一般行政管理部門到行政執法部門的轉變。
糧食行政執法對糧食行業來說是一個新課題,需要精心組織普法活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積極營造遵法、守法、依法辦事的良好環境,逐步形成與依法管糧相適應的社會氛圍,需要進—步的實踐和探索,不斷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需要糧食行政執法主體的不懈努力和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配合,從而使糧食行政執法工作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為維護糧食流通秩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糧食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資產減值核算研究論文
- 下一篇:市收購政策的調查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