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監督服務經濟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22 04:55:00

導語:審計監督服務經濟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監督服務經濟建設調研報告

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經濟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特別是西部大開發國家財政投入大量的資金,這為內地經濟建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為使國家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審計機關應充分利用審計手段加強對國家財政資金的監督,服務于經濟建設,以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筆者認為,加強審計監督服務經濟建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宣傳,充分認識審計監督的重要性

審計監督是依法獨立行使檢查會計賬目,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的行為。加強審計監督,對于保證經濟健康有序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市場經濟的本質需要。只有堅持加強審計監督,才能真正維護國家和集體的經濟利益。二是廉政建設的需要。通過審計,對貪贓妄法者予以揭露和依法處理,從而給世人以警示,促進部門、單位和個人為政清廉。三是加快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經濟建設中,國家主要采取項目和資金相結合的辦法,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拉動形式,促進內地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堅持審計監督,就會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做到物盡其用,充分發揮其最大效益。四是加強部門和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需要。通過審計監督,發現和糾正那些違反財經法紀以及危害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行為,促進單位和部門加強管理,以此為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保證。為此,必須切實加大審計執法監督宣傳力度,除審計機關自身要不失時機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法律法規,擴大審計監督的影響外,還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輿論工具全方位地宣傳審計工作職能職責,特別是做好《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及國家財經法規等有關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高行政經濟工作者依法接受審計監督的意識。做到全面知曉審計,支持審計,擴大審計的影響面,以建立適應和促進審計事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

二、認真履職,努力樹立審計監督權威

審計監督是行政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制裁和打擊經濟工作中違法亂紀行為,維護正常經濟秩序的主要力量,審計工作者是國有經濟領域里的衛士,要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進一步提高審計監督的權威性。一是社會各界要大力支持審計部門依法審計,嚴格執法,為審計人員撐腰壯膽,有關部門和領導要注意了解和解決審計部門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幫助排憂解難,為審計部門依法審計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二是審計部門內全體職工要自尊、自愛、自我約束,堅持按照法定程序和有關行政經濟工作紀律行使審計監督權,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廉潔從審,實現有位、有威、有為。三是要杜絕防礙審計機關履行職能的現象發生。審計機關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是憲法賦予審計機關的神圣職責,依法獨立地進行審計監督,開展審計工作,任何單位無權拒絕,如遇防礙和阻撓審計工作的人和事,審計機關有權按照有關法規對其行為依法處理或提請有關部門追究法律責任。四是對事關經濟工作全局的大事,從方案的制定到實施,審計部門要首先介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審計監督,防患于未然,既可增強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又可樹立審計監督的權威性。近十多年來,區審計局始終堅持了單位重大項目立項審計、財政預決算執行審計和各部門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干部變動、國有企業法人代表離任的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經過審計,嚴厲打擊了行政經濟工作中的違紀違法行為,維護了財經法紀,規范了審計秩序,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經過審計,為領導道了清白,為群眾說了明白,為單位強化了管理,進而樹立了審計監督的權威性。

三、嚴格執法,全面規范審計監督程序

由于市場經濟機制逐步健全、行政經濟行為面臨更加錯綜復雜的新形勢,審計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更增大了審計監督的難度。為此,一是要認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上級審計機關的規范文件及現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嚴格按照審計的程序和規范文件實施審計并進行審計監督。二是審計機關的計劃及實施審計和審計決定、意見,要及時向黨委、人大、政府匯報,以取得支持和重視,以減少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偏差,規避審計風險。三是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中,在程序上必須嚴格按照《審計法》履行職責,嚴守審計規則;在行為上必須秉公執法,使審計監督的公開、公平、公正性能充分體現;在用語上必須規范,要嚴格按照審計的行文規則起草印發相關的文件。四是要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業務精、能力強的審計隊伍,提高審計整體素質,使審計工作減少偏差和失誤,做到被審計單位和個人心悅誠服,減少審計風險,促進審計監督向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健康發展。

四、突出重點,極力提高審計監督效益

審計機關要緊緊圍繞政府工作中心,堅持以真實性為基礎,以服務經濟建設為重點,嚴格審計執法,加大監督力度,促進經濟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要按照中央領導提出的加大審計力度,突出重點,研究熱點,解決難點,注意疑點。一是要及時安排對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也最容易引發社會矛盾和影響經濟發展的問題進行依法審計,弄清問題,化解矛盾,為黨政分憂解難,為群眾辦實事。二是要加大重點項目的立項、開發資金運用等方面的專項審計監督,確保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三是要通過審計監督,切實解決經濟管理工作中的混亂問題,堵塞跑冒滴漏,揭露損公肥私、終飽私囊的行為,加大違紀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審計監督的效益。近十多年來,我區審計局共審計項目620余個,審計總金額15億多元,查處違法違紀總額1億多元,收繳財政收入1000多萬元。既增加了財政收入,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準確、真實的經濟運行情況,減少了政府行政經濟決策失誤,促進了全區經濟工作健康快速發展,也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五、煉好“內功”,全力樹好審計監督形象

審計機關要內強素質,外塑形像,做到依法行政,廉潔從審,煉好“內功”,樹好審計形象。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領導班子要做到以身作則。要堅持用良好的品行修養和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團結和影響周圍的同志,樹好旗幟,做好表率。要做到有所為,也要做到有所不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領導風范的感召力。二要加強職工隊伍建設。首先是強化職工的學習教育。學習政治及政策法規,使其具有認清法與非法的識別力。其次是學業務知識及高科技技能,掌握現代化審計手段,使其具有勝任審計工作的本領,鑄就一代審計新人。三是搞好局內制度建設。用制度去規范職工的言行,在愛護職工的前提下,時時事事處處警醒廣大職工在行政執法中自重、自勉、自警、自省,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做好思想不愿為,制度嚴格不敢為,嚴厲獎懲不得為的好局面。數年來局內未出現一起行政訴訟案件。使審計機關逐步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