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8 10:07:00

導語: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調研報告

1、我縣農民科學文化水平現狀

我縣80%人口為農業人口,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縣農民科學文化水平現狀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①農民科學文化水平相對偏低,觀念守舊,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慢。

②55歲以上的農民,有相當一部分還處于文盲或半文盲狀態,他們讀書時正值“”時期,特別是女性居多。

③35—55歲的農民,科學文化水平相對較高,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對新品種、新技術掌握適應快,其中少部分人已發展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及運輸業等,還有少部分人進城經商,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老板、企業家等。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農民還在耕種國家發給的一畝三分地,這類群體人數較多,他們科學文化素質亟待提高

④35歲以下沒有升入大學的青壯年農民,文化水平較高,思想意識超前,特別是近幾年來,在政府的宣傳引導下,大部分外出創業或打工。

2、我縣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所取得的成果

幾年來,縣委、縣政府重視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加大力度,拓寬領域,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取得了顯著成果。

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縣委每年專門召開農村工作會議,特別是近二年來還以縣委、縣政府名義下發了科技培訓的相關文件;同時保證了全縣高級知識分子全額工資,其中含農業專家。

②利用黨員活動室、新農民之家、農民書屋、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等,為農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活動場所。

③隨著職教中心大樓的落成,科協、農業、安監、勞動等部門不定期地培訓了農民,實現了農民免費進城學習的夢想。

④積極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近幾年來,由縣科協牽頭,農業局、牧業局配合,深入全縣各鄉鎮村屯進行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訓。

⑤利用縣電視臺舉辦了科普講座。

⑥組織科技領導干部、支部書記、大王能手、科技帶頭人去山東、長三角等發達地區參觀學習。

總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縣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3、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增加,只有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農產品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農民收入才能增加,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農村經濟才能又好又快發展。

①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

我國已經進入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縣委張書記在十二屆四次全委會上提出了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力推廣先進實用農業科學技術,發展農村經濟,首先要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我縣的農業經濟區、牧業小區、專業合作社、協會、農民經紀人等都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保障,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必需有較高的科技含量,才能站得住腳,適應市場發展變化。所以現代農業的發展首先是科技的發展。

②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是全面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需要。

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前提。多年來,我縣涌現出了很多農民科技專家、大王能手、科技帶頭人等農民科技精英,他們有自己培育適合當地生長的新品種,發明了多項新技術,成為遠近聞名的鄉土人才,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③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是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普及、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需要。

科技進步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途徑,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是科技進步的最終實現形式。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普及,必須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農民接受農業技術的能力,所以要采取多種形式對農民開展科技培訓,為農村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科技明白人、科技致富帶頭人。

4、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幾點建議

①進一步加大政府宣傳引導力度,相關部門建立培訓機制,形成上下合力攻堅。

②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利用現有村級黨員活動室、新農民之家、農民書屋、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等基礎設施,充實功能,建立管護機制,長期為農民開放。

③利用職教中心積極開展科技培訓。科協、農業、牧業、安監、勞動等部門要有計劃地對全縣農民開展系統地集中培訓,做到全縣共性問題集中解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積極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采取部門聯合,堅持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對全縣各鄉鎮村屯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培訓。同時在全縣農業經濟區、牧業小區、專業合作社、協會、科技示范村等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培養科技帶頭人,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乃至多鄉一品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⑤鄉鎮自辦培訓。各鄉鎮根據各村產業發展特點,組織當地鄉土人才深入村屯培訓,也可以到縣級以上科技、農口等部門聘請專家培訓。

⑥建立經紀人聯系網。在全縣同一專業經紀人之間建立信息聯系網,便于技術交流,溝通市場信息,達到大戶帶小戶,小戶帶四鄰,輻射周邊,發展專業村屯的目的。

⑦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利用縣電視臺、鄉鎮插轉臺、遠程教育等宣傳陣地,根據農民需要,組織專家按季節舉辦科普講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⑧有目標地組織科技領導干部、支部書記、大王能手、科技帶頭人等參觀考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同時推介*特色品牌,達到宣傳*、展示*的目的。

⑨建立縣鄉村社四級科普活動服務網絡。完善科普服務體系,達到一戶一個科技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