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離退休干部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18 09:51:00

導語:基層離退休干部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離退休干部調查匯報

近年來,市堅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大力探索實踐,積極引導基層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基本情況

市現有離退休干部黨支部85個,其中,離休干部黨支部4個,離退休干部合建黨支部81個;鄉鎮(辦事處)離退休干部黨支部19個,市直及上級駐文單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66個。離休干部1011人,退休干部5234人,根據離退休干部的身體狀況、特長優勢和興趣愛好,通過組織推薦、行政機構、社會、事業、企業聘請,有10%的離休干部、60%的退休干部直接參與黨的建設、經濟建設、文明建設、社會建設等方面工作。2008年來,1700多名離退休干部捐款10萬多元資助200多名貧困學生,并與他們結成了幫扶對子。200多名離退休干部長期擔任各中小學校校外輔導員,教育指導青少年4000多人。2300多名離退休干部抗震救災捐款42萬多元。離退休干部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問題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200多條,有50多條好的意見和建議被基層黨委、政府采納。處理各種矛盾、糾紛820多起,有力地推動了新農村建設。

二、引導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基本做法

(一)注重組織領導,營造老有所為氛圍。按照李源潮同志“從全局考慮、從我們黨的執政資源考慮,需要把老干部組織起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問題”的指示,堅持縱橫協調,全面覆蓋。縱的方面,堅持上下同步,市委專門成立離退休干部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離退休干部工作的研究部署;組織部門加強對離退休干部工作的具體指導,每季度與市委老干部局共同對基層離退休干部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檢查指導、考核表彰;各鎮(街道)黨委成立由鎮黨委書記、政工書記、組織委員和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組成的鎮級離退休干部工作領導小組,具體領導各鎮離退休干部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黨委高度重視、組織部門具體指導、老干部局抓落實、基層黨委大力支持的良好局面。橫的方面,注重引導帶動,發揮市委老干部局統攬協調作用,先后出臺《關于在全市離退休干部中開展“我為‘十一五’發展做貢獻”活動的通知》、《關于在全市離退休干部中開展“關愛下一代”活動的實施方案》、《關于在全市離退休干部中開展“三學三講”活動的實施方案》等,加強對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組織引導,加大檢查指導力度,營造老有所為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支部建設,提高老有所為覺悟。堅持把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的“大盤子”中考慮,與在職黨支部建設同規劃、同部署、同指導、同考核。根據基層特點,深入開展“五好支部”創建活動,規范組織關系,健全組織生活,加強班子建設,按時換屆選舉。2008年來,各鎮(街道)新選舉產生10名支部書記,34名身體狀況好、思想作風硬、組織能力強的老同志進入各支部班子,退居二線同志擔任基層支部書記的支部占65%,支部班子的年齡結構和身體狀況得到了優化,有效提高了班子的整體素質和戰斗能力;創新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新形式,在農村劃片組建黨小組,建立“”、報告工作、聯系黨員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把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成為引領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戰斗堡壘和堅強核心。各基層黨委還通過定期組織召開老干部情況通報會、座談會、觀摩會等形式,讓離退休干部開闊眼界,了解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長遠規劃,增強老同志們發揮余熱、奉獻社會、參與基層建設的熱情。

(三)組建兩支隊伍,構建老有所為網絡。結合離退休干部實際,以鎮(街道)離退休干部黨員為主體,采取廣泛宣傳、支部動員、黨員自愿的方式,組建“兩支隊伍”,一支是常規隊伍,即按照全市離退休干部書畫協會、體育協會和老年藝術團的部署,以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為單位,發動熱愛和熟悉文體工作、黨性觀念強、身體比較好、有奉獻精神的老同志成立文體活動小隊,按照市級離退休干部文體協會的要求,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豐富基層離退休干部生活,全市共成立離退休文體活動小隊190支;另一支是特色隊伍,即結合鎮(街道)實際,發揮離退休干部政治素質高、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威信高等優勢,組建“特派團”、“智囊團”和“調解團”等特色隊伍。市張家產鎮組建離退休干部“特派團”和“智囊團”,“特派團”由身體素質好、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離退休干部組成,直接到聯村黨總支中擔任成員,根據各自分工,正常參與聯村黨總支的日常工作,接受鎮村黨委的統一調度,完成各項工作目標,“智囊團”由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的離退休干部組成,成員以爭作“三員”為工作目標,在農村進行巡回調研,主動獻計獻策,處理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穩定。市葛家鎮按照自然村區劃,把全鎮劃分成六個人民調解片,組建離退休干部“調解團”。“調解團”成員由每片所管轄的各村調解主任組成,每片推選1名片長,每三年聘任一次,可續聘連任,六名片長組成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形成了一種由村到片,由片到鎮的組織形式,有效的化解了鎮村矛盾和糾紛。

(四)健全機制保障,激發老有所為熱情。一是經費保障制度。將為各鎮(辦事處)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和支部書記發放的辦公經費和個人補貼納入財政統籌,財政局每年按照每個支部1500元辦公經費和每個支部書記1800元個人補貼的標準撥付給市委老干部局,由市委老干部局進行發放;市委組織部每年將離退休干部按標準上交的黨費按50%的比例留成,每年年底前一次性撥給市委老干部局,作為支部建設工作經費;各鎮(辦事處)基層黨委也都為離退休干部參與新農村建設提供大力支持,實現了鎮黨委統一安排車輛接送老干部到村工作,中午統一在鎮機關食堂免費就餐;統一對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離退休干部發放工資補貼,為老干部開展工作提供保障。全市上下形成了財政支持一部分,各基層黨委支持一部分,黨費留成支持一部分的“三支持”經費保障制度。二是考核表彰制度。市委老干部局將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情況納入各鎮(街道)全年老干部工作考核。每月編印工作簡報,通報進度;每年年底進行考核,評選老干部工作先進單位;次年年初召開表彰大會,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樹立典型,促進工作。各鎮(辦事處)黨委將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情況列入年終考核,設立專門年終考核獎,對工作突出、發揮作用顯著者給予表彰,予以物質獎勵,充分調動了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培訓學習制度。依托老年大學和老干部黨校,每季度組織舉辦全市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培訓理論骨干;依托遠程教育網絡,拓寬學習覆蓋面,擴大離退休干部參與人數,發揮黨支部書記帶頭作用,實現支部成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市委老干部局堅持每月向支部傳閱文件和時政教育資料,每年投入4萬多元為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訂閱報刊和學習資料,補貼2萬余元,組織離退休干部自費訂閱各類學習材料2200多份。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每月至少組織集體學習一次,并實行學習聯絡員制度,通過結對幫學、上門送學等方式,確保每一名黨員都能參與支部學習,感受黨的溫暖,提高老有所為本領。

(五)依托陣地建設,創建老有所為平臺。一是加強基層老干部活動中心建設。深入開展標準化老干部活動場所創評活動,通過完善檢查考核機制、加強配套設施建設、依托開展活動促進,提高各鎮(街道)的重視程度、建設力度。2007年以來,全市新建、改建、擴建活動場所23處,累計投資達210萬元。市委老干部局為各鎮、辦事處、各部門配套桌椅、健身器材、娛樂設施共計20多萬元。有11個標準化老干部活動中心(室)被評為市優秀活動中心(室)。二是加強老年大學建設。堅持深化教學改革,制定寬嚴適度的管理制度;充實教學內容,增設書法、戲曲等專業,增加辦學班次;創新教學方式,探索實行有償教育。截至2009年,全市老年大學學員達到2000多人次。三是開展多種活動。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以基層老干部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為陣地,依托離退休干部文體協會,組織各文體小隊開展形式多樣的書畫展、門球比賽、老年人運動會、文藝演出、建言獻策、關愛下一代和抗震救災等活動,豐富離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引導離退休干部發揮余熱,有力地推動了新農村建設的大發展。

三、引導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存在的不足和意見建議

盡管市在引導基層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一是一些基層單位對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落實不到位,對離退休干部缺乏關心,消弱了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部分基層單位對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缺乏正確的組織引導。三是引導基層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經費保障、陣地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四是部分離退休干部受思想觀念、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社會關系、生活環境等影響,發揮作用的意識、程度、內容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時,隨著社會發展的突飛猛進,科技的日新月異,部分離退休干部的文化知識和技能水平已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針對以上不足,今后應當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尊重關心老干部是前提。尊重關心老干部,就是要把老干部當著自己的長輩,認真落實老干部的兩項待遇,多征求老干部的意見與建議,取得老干部的關心與支持。具體說來,就是要加強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落實情況通報、閱讀文件、走訪慰問等制度,落實好老干部政治待遇;完善老干部離休費、醫藥費保障機制,落實好老干部生活待遇,讓老干部共享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成果。只有尊重關心老干部,才能使老干部深感組織的關懷,才能更好地得到老干部的關心、支持和配合,各項工作才能得到順利開展,老干部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才能極大的調動起來。

(二)領導重視是關鍵。領導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程度。離退休干部有著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而且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有很強的號召力。實踐證明,哪里的領導重視,哪里的離退休干部整體作用就發揮得好,哪里的社會就穩定,社會就進步,經濟就發展;哪里領導忽視發揮離退休干部的作用,哪里的社會矛盾就多,工作就難開展。只有領導重視,把發揮離退休干部的作用列入工作議事日程,圍繞中心,統籌部署,抓好落實,才能更有效地發揮離退休干部的作用,卓有成效地開展新農村建設。

(三)陣地建設是載體。離退休干部活動場所和老年大學是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重要載體,是離退休干部進行學習和活動的重要場所。要不斷推進離退休干部活動場所和老年大學建設,加強對各離退休干部活動場所指導檢查,實現離退休干部活動場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創建標準化離退休干部活動場所;完善老年大學課程設置,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育形式,通過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和實施老年教育工作,發揮輻射力、增強吸引力,構建離退休干部活動場所和老年大學網絡,滿足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學習、活動的需求。同時,要依托載體,積極組織和開展適合離退休干部自身特點的文體活動,豐富離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引導離退休干部發揮經驗、政治等優勢。

(四)教育培訓是重點。只有結合離退休干部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加強對離退休干部的教育培訓,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離退休干部對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新農村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才能充分調動離退休干部參與基層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提高離退休干部服務基層的綜合素質,才能引導老同志選準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使離退休干部政治、知識、技能和經驗優勢得到有效發揮。

(五)健全機制是保障。要堅持把建立具有根本性、長期性、穩定性的發揮作用機制作為強力抓手,把組織引導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與加強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老年協會建設、老干部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建設緊密結合,建立健全經費保障、考核表彰、培訓學習和組織管理等制度,為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提供了制度和機制保障。要注重抓典型、樹榜樣,對發現的典型要積極鼓勵,給予指導,大力扶植,并組織離退休干部實地參觀學習,使他們受到啟發和教育,借鑒他人的經驗。與此同時,以點帶面,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報刊等媒體,大力宣傳老有所為的先進典型,召開表彰大會,總結交流經驗,表彰先進,激勵更多的離退休干部發揮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