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法制體系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12 09:29:23
導語:新農村法制體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省人大、市人大關于開展新農村建設法制支撐體系專題調研文件精神,我委積極深入鄉鎮、村莊切實有效地開展了新農村建設規劃和新農村建設和舊村改造情況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找出辦法。
一、新農村建設規劃
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總要求,我委參與了全縣的新農村建設村莊布點規劃、鄉鎮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在充分聽取村民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強制性規定,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受到了廣大村民的好評。今年我們將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協助各鄉鎮人民政府將村莊規劃編制好,實施好,切實保護好群眾利益。
2011年,我縣除已委托省第一測繪院完成了全縣22個鄉鎮(城關鎮除外)政府所在地的1:2000地形圖的補測工作以外,還委托建苑規劃設計院、阜陽規劃設計院和規劃設計院、合肥規劃設計院等完成了等11個鎮的總體規劃和張村鎮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此外,我們還完成了90個村莊建設規劃。
2012年,按照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村鎮規劃編制工作要求,我委擬協助各相關鄉鎮編制完成11個鄉鎮的總體規劃和228個村莊建設規劃。具體時間安排如下:1、2012年3月上旬招標文件,4月上旬前完成這次規劃的招標工作,目前這項工作已完成。2、2012年9月底前完成這11個鄉鎮的總體規劃和228個村莊建設規劃的專家評審稿。3、2012年10月底前召開專家評審會。4、2012年12月底前完成這11個鄉鎮的總體規劃和228個村莊的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存在的問題
1、村級規劃建設處于“各自為政、自我發展”的狀態,缺乏整體和長遠規劃,有的雖然有了規劃,但過于簡單,或是適用性不強,難以指導建設;或是有了規劃不按規劃建設,存在亂搭亂建、建設水平低、雜亂無章、重復建設現象,并且大多農民受封建迷信等陋習的影響,不靠科學規劃,而是依靠風水先生選址定向,嚴重阻礙了村莊科學規劃和有序建設,也增加了農村管理的難度。
2、農村環境日益惡化。由于農民的環境自律意識差,農村大部分村莊普遍存在柴草亂堆、垃圾亂倒、蒼蠅亂飛、污水亂流、攤點亂擺、牲畜亂放等臟、亂、差現象,農村生活垃圾、廢水處理等問題較為嚴重,同是,由于在農業生產中不正當使用化肥、農藥等,也造成農村環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3、農民思想觀念落后。隨著現代文明不斷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化,農村居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化水平也不斷提高。但部分農村居民封建思想、宗族觀念及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農意識濃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法律知識貧乏、法制意識淡薄,違法違紀行為仍有出現,與社會主義現代和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村民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4、農村建設資金匱乏。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巨大,縣鄉村財力薄弱,尤其是在農村“三減免二取消”后,鎮、村二級只能夠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維持運轉,根本沒有財力投資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幾點建議:
1、加大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力度。新農村建設需要以大量資金的投入作為物質保證,逐步實現公共財政覆蓋農村并向農村傾斜。一方面要加大中央、省、地級市財政對新農村建設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農村改水、改廁、改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確保新農村建設所需的各項資金投入。
2、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要加大對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有效處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做好農業與農村環境保護規劃,加大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和可降解地膜的力度,加強規模化養殖場排污情況的監督管理,減少農業自身導致的污染。
3、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當前,大多農民素質不高,觀念陳舊,思想落后,對建設新農村缺乏足夠認識,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不高,不少地方存在干部熱、群眾冷的現象,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民的宣傳力度,讓農民充分了解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轉變農村居民知足長樂、固步自封、怕冒風險、不講效率的生活生產態度,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讓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
4、要細化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標準和基本內容。要細化和明確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和內容,如何建、怎樣建,建些什么、建成什么樣才算是新農村,結合各地實際,要有一個指導性標準。同時,要強化示范,實行打造亮點和整體推進相結合,不能急于求成,要建立新農村。
二、新農村建設和舊村莊改造
我縣在新農村建設和舊村莊改造同步進行,著眼于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富裕和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狠抓工作落實。
在新農建設中我縣結合實際,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試點先行、突出重點、穩步推進的原則,充分尊重群眾意見,考慮區位、地形、生態、環境、耕地等因素,編制和完善村莊布點規劃,有針對性地推進新農村示范點建設。
我縣的新農村建設,注重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最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如,我委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年—2012年我委共完成1800戶的農村低收入困難群眾的危房改造任務,今年計劃危房改造1200戶很大程度解決農村經濟最困難、住房最危險困難家庭的居住安全問題。
存在問題:近日我們在農戶家中調查中,在與農民的交談中發現,農村建房中原有的一些問題表現突出。
1、規劃管理缺位,村莊建設較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民有了錢就想建房,建起房來,依舊是各占各的地,各占各的山頭,許多村莊“只見新房,不見新村”、“只見新屋,不見新貌”。不少農民建房只顧自己喜好,自行零散建設,無序建設。不少農民建房喜歡建在公路兩側或向村外延伸,往往呈“線性擴張”、“環狀擴張”或向“村外村擴張”,農民建新又不肯拆舊,舊房子、破房子、空置房不斷增多,“空心村”現象比較普遍。
2、基礎設施缺乏,配套建設滯后。村莊內路面泥濘不堪、管道亂埋、電線亂拉、污水亂排、垃圾亂倒,居住環境臟、亂、差。
3、違章建房現象多,依法處置難度大。由于有關部門疏于監管,農民建房隨意性強,農村普遍存在未批先建、少批多占、一戶多宅、擅自加層,亂占耕地等違章建房情況突出。既影響村容村貌,又增加了今后征地拆遷難度。
4、無圖紙施工,農房質量欠佳。農民建房一般沒有設計圖,用材不講質量,施工無合同。施工隊多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缺乏施工技術,又無資質,僅憑經驗“口頭設計”,或模仿他人住宅建造。這種建房,不僅外觀“千奇百怪”,而且內部構造也存在設計缺陷,施工的質量難以保證。建筑人員不僅自我保護能力差,建房施工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農民建房中存在的這些問題與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在新一輪農民建房熱潮中,應當予以重視并迫切需要正確引導和加以解決。
幾點建議:要盡快成立專門的村鎮建設管理機構和人員,防止私房建設管理失控,未批先建、私搭濫建現象。優化執法環境惡劣,不斷提高執法隊伍素質。
我委已向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建議抓緊出臺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實施細則等規范性文件,為依法依規履行村鎮建設管理職責提供依據。同時健全巡查網絡,加大違章建筑查處力度,對城鎮和村莊各類違章建筑物進行集中整治。凡違反城鄉規劃,影響居住、市容、交通,損害公共利益的,堅決依法予以拆除,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在配套設施建設方面,我委2012年完成6個鄉鎮垃圾中轉站建設,環衛車輛各1-2臺,力爭使這6個鄉鎮的衛生環境有一個大提高,推動農村清潔工程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