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1 03:09:56
導語:行政村脫貧攻堅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學習貫徹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央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為進一步摸清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強化問題導向,向最難處用力,確保貧困群眾順利脫貧,我鎮科級、副科級領導干部組成調研小組,分赴鎮所轄行政村展開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共有46個行政村,總人口18147戶55242人,2017年共有貧困人口1435戶2891人,占總人口的5.2%,其中未脫貧人口780戶1533人、已脫貧655戶1358人。2017年未脫貧人口中60歲周歲及以上人口的有808人,占未脫貧總人數的53%;殘疾人口246人,占未脫貧總人數的16%。
2017年底計劃脫貧人數1330人,2018年初預計社會兜底人數203人。
2016年鎮建成扶貧車間17座,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2017年新建扶貧車間5座。
鎮共有5個扶貧項目,分別為。
二、主要存在問題
(一)我鎮大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有的根本沒有集體經濟,為“空殼村”,對貧困戶救助無能為力。
(二)有的貧困戶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御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
(三)有的貧困戶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資金投入缺口大,俗話講“救急難救貧”,短期的給予資金、物資救助,很難達到使他們脫貧的目的。
(四)很多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弱。多數貧困人口為留守老人,無勞動能力或勞動能力較弱,只能政府兜底。
(五)有些貧困戶還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是自己倍加努力,只是等政府救助,資金投入難以滿足他們需求。“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現象時常存在。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繼續深入產業扶貧,著力實施就業扶貧。圍繞“一村一品”、“一戶一案”、“一人一崗”發展規劃和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立足貧困村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和種養習慣,加快培育壯大特色產業規模,培植龍頭企業。對具有一定學歷、有勞動能力、有一定技術技能、有創業愿望的貧困戶、貧困群眾,要深入開展創業培訓,幫助選擇創業項目,落實幫扶政策資金,提高創業就業成功率。
(二)以扶貧車間為依托,鍛造扶貧產業帶。下一步我鎮著力推進“就業扶貧車間”升級改建和5處新車間建設及項目入駐工作,分類分批打造成為“精品扶貧車間”。為實現小產業形成大品牌的產業格局,我鎮將來對現有入駐加工項目進行梳理、調整。以現有服裝加工產業為基礎,著力打造兩個服裝加工產業帶:以德商路沿線以現有服裝加工項目隨西、代垓、三合東三個扶貧車間來輻射帶動正在建設的河東扶貧車間形成一個服裝加工產業帶、以能源大道沿線現有服裝加工項目王坊扶貧車間來輻射帶動正在建設的東張、大馬、徐莊、王莊扶貧車間形成一個服裝加工產業帶。未來,兩個產業帶將有力推進我鎮服裝加工產業優勢,推動我鎮服裝行業集約化、合作化、規模化發展,幫助參與勞動的貧困人口盡快全部脫貧,為全鎮產業精準扶貧工作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加強項目資金監管,發揮資金最大效益。我鎮嚴格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的管理。財政扶貧資金堅持專戶運行、專帳核算,專人管理,封閉運行,嚴格執行財政報帳制。嚴格按省、市、縣批復的項目組織實施,做到資金到項目、管理到項目、核算到項目、檢查到項目,按項目實施進度核拔資金。
(四)加強村級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加強村級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健全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對各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文書加強貧困戶精準識別辦法、金融扶貧政策等的培訓;每月舉辦1期以設施農業、農產品購銷、加工為主要內容的村干部培訓班,著力引導扶貧對象樹立“脫貧不等不靠,致富敢闖敢冒”意識,幫助他們開闊眼界,解放思想,增強致富帶富能力。
- 上一篇:致居民群眾一封信
- 下一篇:液化石油氣安全整治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