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農村黨建資源創新黨內服務體系
時間:2022-11-30 05:33:00
導語:整合農村黨建資源創新黨內服務體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核心在黨的組織,關鍵在黨員隊伍。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宜豐縣委從整合農村黨建資源入手,著力解決黨組織為黨員服務不夠、黨員歸屬感不強、黨員作用發揮不顯和黨員權利保障不力等問題,初步建立起了上級黨組織為下級黨組織服務、黨組織為黨員服務、黨組織和黨員為群眾服務的黨內服務體系,給農村基層黨組織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措施一: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建立資源共享、互為補充的聯動服務機制,注重解決基層黨委、基層黨支部“想做做不了、要做做不好”的問題,形成黨建工作合力。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特別突出的是,由于受計劃經濟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資源條塊分割的限制,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著資源缺乏與資源閑置并存的矛盾,造成農村黨建工作的許多“盲區”和“斷層”。針對這一問題,宜豐縣委對全縣可利用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比如,建立黨員先進性建設服務網絡,搭建資源整合平臺;完善部門協調動作程序,形成資源整合模式;健全考核評估體系,注重資源整合效能等。通過整合,突出解決了職能部門在服務黨建工作中責任不明、互相推諉的問題,延伸和拓展了縣委及組織部門的工作職能,形成了“上下聯動、良性互動”的服務機制,從而開辟了農村黨建工作的新領域,提升了農村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
措施二:加大關愛黨員力度,建立黨員為本、黨內互助的情感服務機制,認真解決一些黨員對黨組織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的問題,激發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原動力。宜豐縣委從解決“誰來關愛黨員,怎樣關愛黨員”的問題入手,加大對黨員的情感投入力度,做到“平時有人訪、難時有人幫、老時有人念、病時有人探”。
措施三:加大對黨員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建立統籌管理、強能聚力的智能服務機制,切實解決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引領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力不強的問題。黨的先進性要靠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成效來體現;黨的執政能力要靠每一名黨員的執政能力來體現。因此,宜豐把黨員作為執政的“第一資源”,引入“人人是人才,人人有責任,人人要作為”的人力資源開發理念,對黨員進行素質普查,有針對性地進行多層次的培養和開發。比如,實行數字化管理,建立黨員人力資源庫;實施按需定教,開展“訂單式”培訓、“菜單式”教學活動;進行重點開發,發揮“能人黨員”的引領作用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措施四:加大對黨員權利的保障力度,建立渠道暢通、公開透明的陽光服務機制,著力解決一些地方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難以落實,選舉權、監督權難以到位的問題,進一步發展了黨內民主。黨內民主發展不夠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基層黨組織黨內民主渠道不暢、信息溝通機制不順等方面。為此,宜豐縣委積極探索發展黨內民主的途徑,增強黨務工作的透明度,為黨員在黨內生活充分發表意見搭建平臺,如開展咨詢指導服務,推行縣鄉黨代表常任制,推行黨員質詢會議制度等。
實踐表明,通過整合農村黨建資源,創新黨內服務體系,使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升到先進性建設的層面,較好地順應了農村黨建工作的新走向,提高了黨員的能力素質,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推進了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啟示一:必須準確把握當前農村黨建工作的新走向,建立和完善黨內服務體系。當前,黨員的生產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黨員民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黨員更加渴求組織的關愛。針對這些新情況,農村基層黨組織應更加注重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黨建工作的全局,建立和完善上級黨組織為下級黨組織服務、黨組織為黨員服務、黨組織和黨員為群眾服務的黨內服務體系,這是黨的先進性建設取得實效的必然選擇。
啟示二: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強大的農村黨建工作合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核心在于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關鍵在于不斷增強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此,需要各個黨務部門齊抓共管、齊心協力,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形成推進黨建工作的整體合力。整合資源,集中調控,有利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農村黨建工作合力,這是黨的先進性建設取得實效的有效途徑。
啟示三: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必須重在建設,著眼于長效。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一個永恒主題。要積極尋找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黨員經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探索使廣大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建立長效機制,關鍵在于把握當前農村黨建工作的新走向,在解決帶有傾向性、根本性的問題中發現規律、順應規律,建立實際實用、操作性強的制度。確保長效,核心在管理。就是要尋找一個有效的載體和抓手,形成制度落實的合力,優化制度落實的環境,提高制度落實的效果,以保證制度執行的長期性、堅定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