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需要從哪些方面提高黨性修養?
時間:2022-12-03 05:48:00
導語:領導干部需要從哪些方面提高黨性修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性教育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永恒主題,是黨的干部教育的永恒主題,其目的在于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黨拒腐防變的能力,實現黨的奮斗目標。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黨性修養:
第一,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近年來,在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中,反映出有些領導干部對馬列主義、思想知之不多,運用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較弱,對鄧小平理論與馬列主義、思想的繼承發展關系認識不清。因而存在把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割裂開來等問題。加之我國所處特定歷史階段,一些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在理想信念問題上發生了動搖,對共產主義持懷疑和悲觀的態度,有的黨員領導干部甚至推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這說明在黨內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務是十分艱巨的,也是相當迫切的。各級黨委必須在先進性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理論學習力度,加大反腐力度,并運用典型案例加強全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只有認真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教育,才能使全體黨員和領導干部提高理論素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價值標準,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思想統一到正確方向上來。
第二,要加強現代科技和現代管理知識的學習。中國共產黨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教育自己的黨員干部,不懈地了解掌握當今世界先進生產力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當代中國,什么是先進生產力?工業化的生產力、市場化的生產力、社會化的生產力和智能化的生產力是先進的生產力,支撐這些先進生產力的是現代科技知識和現代管理知識。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成為人類文明的基石和動力,深刻而迅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改變著當代人類社會的面貌。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執政黨的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掌握必備的科技知識、管理知識,否則在經濟建設指揮中,將喪失領導權,更談不上代表先進生產力。
第三,加強依法治國、民主政治理念和理論的學習。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強調“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進一步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但現實生活中,這種統一遠非易事,一些領導干部曲解民主集中制,對上要民主、對下講集中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加強民主政治與依法治國教育,讓每一個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人懂得,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國家的權力,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黨校教學中民主與法制教育日益發展,但還須加強,還須更有針對性,還須更有力度。希望把樹立正確的法治觀作為黨性教育、黨性鍛煉的重要內容安排到黨校教學計劃中。
第四,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政德”修養。以往的黨性教育,不能說沒有“政德”教育,但相對較弱。往往比較重視理想、信念、宗旨、作風、紀律等方面的教育,這無疑是重要的,今后仍要在這些問題上著力。但是,也應看到,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等價交換原則也侵蝕到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來,我們黨一向倡導的奉獻精神被一些人丟掉了。隨之而來,在一部分黨員和干部中存在的卻是講實惠多,講精神少;講權力多,講義務少;講索取多,講奉獻少的傾向,甚至一切向錢看,把金錢當作搞工作的唯一動力。一些領導干部片面地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忽視了抓精神文明建設,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致使相當一部分黨員和干部組織紀律觀念淡薄,有的甚至喪失黨性原則,干出種種違背黨的紀律的事情。因此,要在大講黨的理想、信念、宗旨、作風、紀律的同時,大講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政德修養,以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人格,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擁戴。
精品范文
10領導任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