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內助”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1-09 03:45:00

導語:“廉內助”活動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內助”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200*年初起,我們會同區婦聯等在全區開展了以“爭當‘廉內助’,樹立好家風”為主題的“廉內助”活動。為更好地總結和開展該項活動,筆者對此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開展“廉內助”活動的原因

在對*年區紀委自辦案件剖析中,我們發現“八小時以外缺乏有效監督”日益成為一些領導干部走上違法違紀道路的重要原因,比重分別占到25%、33%、50%。由此,*年底,我們對全區領導干部配偶思想狀況進行了抽樣摸底。通過對回收的270份有效問卷的梳理分析,我們發現“內助”們的“助廉”意識還存在三點不足:一是“熱話題”不熱。只有18個家庭“經常談論”有關廉政話題,僅占調查總數的7%,80個家庭“有時討論”。而這98個家庭中,通過電視劇、小說等非主流廉政教育渠道獲得感觸,進行交流的有87家,占89%。二是“高壓線”不高。176人認為廉政是配偶的個人事情,占65%;202人覺得廉政教育是黨組織責任,與己關系不大,占75%。三是“緊箍咒”不緊。165人對配偶的廉政情況不了解或基本不了解,占61%;經常對配偶進行廉政提醒的僅有23人,比例不足一成。因此我們感到,要從根本上解決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問題,除了繼續加強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內監督,必須把監督觸角延伸至八小時以外,落腳到領導干部的家庭,以健康的家庭細胞繁殖健康的社會肌體;必須以一種行之有效的栽體將“內助”請出來,出任“家庭紀委書記”,以特殊親情和特殊方式,發揮出特殊作用,共同構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

二、開展“廉內助”活動的基本情況

活動以“入腦入心”和“選賢樹廉”為主線,貫穿于宣傳發動、深化教育、總結表彰三個階段,通過它們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達到“見賢思齊”效果。

其一,造聲勢,定規矩,“廉內助”活動虛功實做。“廉內助”活動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關鍵在于能否形成共識,產生共鳴。首先,精心部署,保證活動的周密性。層層建立相應的活動領導機構,形成自上而下健全的組織網絡。其次,講究方法,增強活動的實效性。重點抓好五個“字”:一“知”。向全區4000余名干部家屬發放了《致全區干部家屬的一封信》,號召她們自覺地做一名反腐倡廉的宣傳員、監督員、守門員和戰斗員。二學。組織“內助”學習《鄧小平論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和《以案施教,警鐘長鳴》兩本必讀書及《60個不準》等有關政策法規、黨紀條規等;三看。組織觀看《生死抉擇》、《枕邊鐘》等多部反腐倡廉影視片;參觀反腐敗成果展、書畫展;參觀龍潭監獄;陪同領導干部走訪慰問部分困難家庭等。四談。全區舉辦了“攜手看《抉擇》,牽手話保廉”等97場(次)座談會,2031人參加。五簽。與干部配偶簽定《廉政公約》,“約法五章”:一不利用領導干部的關系和影響經商辦企業;二不利用領導干部的關系和影響為子女、親友就業、升學、提干搞特殊化;三不干涉領導干部工作;四不接受禮金、禮品;五不利用與領導干部的關系分享領導干部的各種待遇。再次,廣泛發動,堅持活動的普遍性。各單位既高標準完成“規定動作”,更結合實際發揮出“自選難度”。公安分局黨委組織新黨員到雨花臺烈士陵園宣誓,專門安排新黨員配偶一同參加;檢察院黨組完善了領導干部家訪、家屬定期情況反饋等制度;區法院與全體干警家屬簽訂了“廉內助”責任狀;紅花街道開展反腐倡廉專題片“展播月”活動;夫子廟街道創作“廉內助”之歌《自律曲》傳唱;文化局自編小品《嚴內助》;區教委自制教育錄像片,以身邊人教育身邊人;區房產局干部配偶向領導干部發出了情真意切的“勸廉信”;建設局舉辦了專題知識競賽;多家街道將“廉內助”活動延伸到社區,開展“送片入戶”等系列活動。

其二,立典型,弘正氣,“廉內助”形象內強外樹。樹好“廉典型”,才能營造出以“賢”為貴,以“廉”為榮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們將選準、唱響“廉典型”作為活動的重要環節來抓。一是精心評選“廉內助”。組委會統一制定了“廉內助”評選“五好”標準:即愛黨愛國,政治思想好;揚善懲惡,自身品德好;崇尚廉潔,個人形象好;自尊自強,工作表現好;夫妻和睦,勤儉持家好。評選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已評選出本單位“廉內助”。我們將在各部門自評基礎上,適當時候采取群眾評選與組委會評選相結合的辦法產生全區首屆十佳“廉內助”。二是廣泛宣傳“廉典型”。《新華日報》、《南京日報》、《江蘇商報》及南京有線電視臺等6家省市級新聞媒體宣傳了我區“廉典型”。同時通過板報、演講會等,開辟“廉內助”宣傳陣地,使“內助”們學有榜樣,趕有方向。

三、進一步深化“廉內助”活動的思考

結合實踐中遇到的熱點和難點,筆者認為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開拓工作思路:

(一)精神內核要逐步深化。面對可能出現的權力家庭化傾向,“廉內助”的外延和內涵應隨之進一步深化。外延上,“廉內助”中的“內助”不僅僅指領導干部的配偶,還應包括家庭所有成員;“內助”不僅僅要監督、教育好自己的配偶,還要管好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這也是黨中央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題中應有之義。基于此,要在抓好領導干部配偶“主角”同時,通過召開家庭廉政會、家庭聯誼會、子女就業情況登記等加強對其它家庭成員的教育、監督力度。內涵上,“廉內助”中的“廉”也不僅僅是“潔身自好”。必須以江總書記提出的“以法治國”、“以德治國”為指導,做到“以法治家”和“以德治家”統一。如要將“廉內助”活動與文明創建、巾幗建功、依法治區等活動相結合,大力宣傳“以德治家,以儉持家,以廉保家”,在強調廉潔教育主題同時,輔以家庭美德和文明素質來夯實思想基礎,形成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民主廉潔的家庭氛圍和良好高尚的家庭道德三道防線。

(二)活動價值要繼續擴張。對“廉內助”活動的價值要有正確的定位和評價。筆者認為其價值就在于潛移默化式的作用、補充完善式的舉措和系統工程式的思路。即其直觀價值、目標價值和派生價值。首先,直觀價值體現在全區形成“廉政是福,助廉是德”的共識。在今年組織的問卷調查中,89%的調查對象認為通過“廉內助”教育自己“很有提高”或“有所提高”;78%覺得配偶“很有提高”或“有所提高”;91%認為活動“行之有效”或“比較有效”;82%認為活動“有必要繼續開展下去”。“內助”們也能真正把握愛的“準則”,以當好“家庭紀委書記”為榮。司法部門一位干警妻子發現丈夫有違紀苗頭,在《廉政意見反饋表》中主動要求組織打招呼,幫助制止不良傾向。旅游股份公司一位副總的愛人在檢察院工作,把“以案說紀”“搬”回家,夫助妻學,妻助夫廉。其次,目標價值體現在完善了我區領導干部的“立體監督網”。如何監督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行為一直是我們監督工作熱點和難點。“廉內助”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種把對領導干部權力監督制約做到家庭,努力使家庭成為反腐倡廉的重要陣地的作法,無疑能彌補組織監督的一些空白。但同時也應看到,“廉內助”的監督就其地位而言,只是領導干部權力監督制約機制的一種補充形式,只是“立體監督網”上的重要一環。它既有其它監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不能替代其它監督形式。三種沖突制約著“廉內助”監督作用的發揮。一是“利益”與“利害”的沖突。選擇“配偶若有違紀行為會立即向組織反映”的調查對象僅為3%。這是因為“內助”與領導干部是天然的利益共同體,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具有相關性、共益性和牽連性特征。“利益”與“利害”比例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內助”們的行為趨向,“誰廉誰吃虧”、“告訴組織會影響丈夫進步”等片面認識還不同程度存在。這就決定了“內助”的監督一般采取“內部消化”的方式展開,不太可能告知組織,客觀上限制了監督權。二是“合理”與“合法”的沖突。有些同志認為管好領導干部于理于法都有依據,而監督“內助”雖勢在必行,但是否有侵權之嫌。又如我們與干部配偶簽定的“廉政公約”,雖以合同形式明確規定了“內助”的權力、義務,但執行如何還主要取決于其道德水準和我們的教育力度,缺乏必要的強制力。同時,作為監督客體的領導干部權力主要集中在“八小時以內”,相對應“內助”對領導干部的監督作用也只能體現在影響力上,強制力大小同樣取決于領導干部本人的自律性和自覺性。三是“家事”與“國事”的沖突。公開化是監督行權的本質要求,但家庭生活相對封閉,人們普遍不愿過多宣揚“私人空間”。調查中,70%以上的領導干部配偶甘當“廉內助”,不愿當“廉典型”,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對此,要啟動“陽光法案”,對領導干部收入情況進行公示,時機成熟將對領導干部家庭成員任職工作情況、工資收入情況、兼職兼薪情況予以公開,接受監督。第三,派生價值體現在開拓了建設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系統工程的思路。承認腐敗問題的復雜性,就必須承認解決腐敗問題需要手段的多樣性。“廉內助”活動的深層意義,就在于它用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觀點來看待和解決領導干部的腐敗問題,從“就干部抓干部”的定勢思維中解放出來,把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當作系統工程來抓,“情、理、法、紀”相互交融,這才能在家庭內部形成相互教育、相互監督、相互激勵、相互提高的良性機制。通過“廉內助”活動的開展,我們舉一反三,相繼進行了爭當“四廉”活動。即:以各單位各部門“一把手”為重點的“廉班長”活動;以領導干部配偶為對象的“廉內助”活動;以副職領導、辦公室主任及領導干部秘書、司機等為范圍的“廉參謀”活動和以財會人員為主體的“廉管家”活動,不斷擴張“廉內助”活動價值。

(三)實踐走向要不斷拓展。“廉內助”活動的走向還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對象的分散性。“內助”們分布在各個家庭,集中教育較難。二是管轄的區域性。雙方都在本區管轄范圍內較好組織活動,進行管理。反之亦然。三是素質的層次性。“內助”綜合素質的參差不齊,很大程度上導致“廉內助”活動進展不平衡。四是效果的表層性。夫妻說的都是“悄悄話”,“內助”的效果如何體現和衡量難以準確把握。為擺脫以上因素的制約,必須不斷拓展活動的實踐走向。我們認為,“廉內助”活動不僅僅是黨風廉政教育的有效載體,更是黨風廉政建設的一種創建活動。既是創建,就與創建文明社區、創建黨建工作先進區一樣,需要精心策劃、多方論證;需要建立起一套抓落實的機制;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需要緊抓在手,常抓不懈。尤其要注意堵疏結合,即嚴格堵住“后門”,合理疏通“前門”,建立健全家庭廉政利益機制。這主要由三個要素構成。一是政治榮譽要素。如評選十佳“廉內助”等。二是職務晉升要素。與組織部門配合,將“廉內助”情況作為領導干部述廉、考廉、評廉的重要依據之一,記入廉政檔案,與職務晉升掛鉤。三是廉政專獎要素。作為對評選“廉內助”補充,實行一事一獎。筆者認為,由于評選“廉內助”主觀色彩較濃,“廉內助”更應是“涌現”而不是“評選”出來的,一事一獎更具操作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