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黨員電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
時間:2022-02-23 02:25:00
導語:新時期黨員電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電化教育堅持貫徹“二為”方向,即“為宣傳、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服務,為提高黨員素質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服務”已經10幾年了。這么多年來,由于各級黨委高度重視,黨員電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點到面,從弱到強,逐步壯大,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經廣大電教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工作碩果累累,也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但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電教機構不健全。全市五個縣(區)僅一個縣設獨立電教科,只
占0.2%;從事電教工作人員力量薄弱,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專職電教工作人員僅9名,很難完成拍攝電視片和行政指導工作任務,只能借助外力;電教人員業務培訓力度不大,專業技術能力不強,一定程度影響作品質量;設備陳舊老化,與現代化的數字設備不匹配,指標不夠,效果不好,完成任務阻力重重;經費投入不足,市場經濟條件,一些好的電視作品,要想在更高級別的新聞媒體播出,需投入一定的欄目經費,做起來十分吃力。
二是黨員電教網絡建設水平較低,工作發展很不平衡。城市街道社區黨員電教網絡普及率不如農村;一些國有、集體企業和事業單位黨組織的電教網絡建設不如機關;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電教網絡不如國有、集體企業和事業單位,有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應建而未建立黨組織;一些經濟條件好的黨組織網絡建設不如經濟薄弱的;有些黨組織制片缺乏積極性,供片不及時,基層缺少教材,設備利用率不高,播放收看制度沒有落實好。
三是黨員電教管理機制不完善。一些應建的黨員電教播放收看制度和完善的黨員電教目標管理制度沒有建立;如黨員電教“六有”目標機制,即專人負責制、操作規范制、播放收看制、內容講解制、座談討論制和心得體會匯報制等貫徹落實的不好;有的黨組織沒有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門、本單位黨員電化教育中長期規劃和計劃,存在較強的隨意性;有的黨組織缺乏因人施教的自覺性,在開展電化教育工作中,沒有做到根據不同層次黨員的不同特點,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分類進行,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針對性,教育效果不佳;有的黨組織培養、選樹典型力度不大,選題站位不高,精品意識不強,不具有先進性和代表性。
四是黨員電教主題實踐活動效果不明顯,與實際情況聯系的不緊密。一些農村黨組織對農民群眾急需的黨政教材和科技致富教材,沒有進行有效整合,征訂又不積極,工作缺乏主動性和超前性;有的黨組織黨員電化教育與實際工作相脫離,就電教抓電教,單打一,作用不大,效果不明顯;黨員電教主題實踐活動開展的不靈活,沒有抓住全黨的中心工作,創造載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活動,以豐富黨員電化教育工作內容。
以上問題的產生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因素,但主觀是主要的;既有政治的,又有經濟的,但政治是主要的;既有宏觀的,又有微觀的,但宏觀是主要的;既有內部的,又有外部的,但內部是主要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一些黨組織對黨員電教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主要表現在對電教機構的設置漠然視之,認為可有可無;確定一人兼職完成上級交辦任務,敷衍了事;舍不得投入足夠資金培訓電教工作人員、更新設備和培養、選樹、拍攝和推廣先進典型,工作標準不高;對待黨員電教總沒有象對待其它工作那樣態度積極,高度重視,認識到位,敢于投入一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存在著推著干的現象。
(二)、一些黨組織工作者對黨員電教工作缺乏事業心、責任感,工作推一推,動一動。主要表現在有的行政村“雙機”保管維護的不好,存在損壞、遺失和偷梁換柱的現象,組織收看不及時,作用發揮較差,農村黨員群眾受益不大;有的城市街道社區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的黨員電化教育陣地、設施及相關資源和制度沒有及時跟進,致使黨員電教網絡建設存在“空白點”;有的國有、集體企業黨組織對黨建工作認識不高,黨員電教“兩機一室”應建而沒有建立;有的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對離退休黨員的電化教育工作抓的不實。一些下崗失業黨員、流動黨員的電化教育工作存在較大漏洞;黨員電教網絡建設普及率按90%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
(三)、一些黨組織工作者對黨員電教工作研究不夠、缺乏創新和服務意識,作風飄浮,工作抓的不實不細。主要表現在有的農村黨組織借種種理由根本不開展黨員電化教育活動;有的即使開展,也存在形式主義,一些規章制度應建而未建,應上墻而未上墻,“六有”目標落實的不好,使干部經常受教育的載體不活,使農民長期得實惠的政策沒有得到應有的落實;有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不注重發揮黨員電教陣地優勢,廣大黨員接受電化教育面較窄。
(四)、一些黨組織工作者對黨員電教工作的主題實踐活動理解的不深不透,與中心工作結合的不緊密。主要表現在有的黨組織不愿開展活動,服務黨員群眾的自覺性不高;有的雖組織開展黨員電化教育活動,但就活動抓活動,與黨員自身實際缺乏有機結合,效果不好;有的載體不新,方式方法不活,收效甚微。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新時期黨員電化教育應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新時期黨員電化教育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各級黨組織一定要加強對黨員電教工作的領導。思想上要重視。要把黨員電教工作擺上應有的位置,納入組織工作目標責任制內容和基層黨建工作考核中,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分管領導要認真履行職責,分而管、管而實,定期聽取匯報,定期研究工作。只要有利于工作,應建的機構要建立,應有的編制要配齊。工作上要支持。對黨員電教提出的一些好想法、好思路,要放手讓他們去做,對他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難題,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只要是對工作有利,落后的設備要更換,該培訓的人員要定期培訓。經費上要保障。按照“財政給一點、黨費撥一點,成本收一點、其他籌一點”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增加黨員電教投入。只要是有利于工作,該投入的一定要投入。
第二,要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切實提高黨員電教網絡建設水平。
要繼續抓好播放網點的普及。在農村,有條件的要動員社會力量,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不斷擴大覆蓋面,消滅空白點。沒有條件的要積極發揮村民小組和黨員示范戶的帶動作用,建立播放點,力爭年底實現農村黨員電教建點率90%的目標;在城市,要以街道社區為重點,逐步普及黨員電教播放網點。要適應黨建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積極推動黨員電教向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以及社會中介組織等領域延伸。要繼續提高播放網點建設質量。既要注重點的普及,又要注重質的提高,積極推進播放網點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注重增強播放收看效果。年初要有部署,每月要有安排,平時要有督查,年底要有檢查,嚴格播放程序,豐富播放內容,搞活播放形式,把播放收看和學習實踐結合起來。
第三,要統籌考慮,周密謀劃,努力構建黨員電教管理教育的長效機制。
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黨員電教目標管理制度,緊緊圍繞機構設置、經費保障、教材制作、網絡建設、播放收看等工作任務,對目標管理內容進一步細化、量化,明確應該抓什么,怎樣抓。制度要統一標準,規范上墻,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目標。要注重黨員電教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目標清晰、任務明確、要求具體、切實可行的工作規劃,并抓好組織實施,按照規劃分解任務,制定措施,落實責任,使黨員電教努力有方向,奮斗有目標,工作有動力。黨員電教片要樹立精品意識。所謂“精品”,就是思想性、政治性與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從內容上來講,應有鮮明的黨性,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從手法上講,應有較高的藝術性、觀賞性。從選題上講,要緊扣時代脈搏,增強政治敏銳性。從形式上講,要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充分吸收電視行業新的制作手段,借鑒相關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通過提高制片水平,增強黨員干部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坐得住、愿意學,并且學得懂、用得上。
第四,要結合實際,創新載體,不斷強化黨員電教主題實踐活動效果。
在農村,要緊緊圍繞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繼續推進黨員電教科技致富主題實踐活動向縱深發展。要因地制宜,區分層次,講求實效,廣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市場經濟知識和種、養、加工及勞動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科技素質和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進一步加強黨員電教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戶建設,推廣農業實用技術,推動培訓成果轉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在城市街道社區、國有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及機關、事業單位等,要充分運用黨員電教手段,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崗位標兵、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提高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勞動技能和生產經營能力。要以豐富多彩的黨員電教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實現黨員電教與傳播知識、發展經濟、活躍文化、服務群眾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黨員電教工作的社會影響力。要結合黨內開展的重大活動,充分利用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設欄目,創新活動載體,切實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努力營造黨員電教工作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