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交流共建:強化黨建網站的導向作用

時間:2022-02-27 02:17:00

導語:服務交流共建:強化黨建網站的導向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務交流共建:強化黨建網站的導向作用

互聯網橫空出世,意吞八荒,心納四海。雖不便急于用鐵器時代之于石器時代的變革照套網絡時代之于非網絡時代的變革,但每個國家每個政黨都明白:誰能利用好互聯網,順網而為,興利除弊,誰就能擁有未來。作為互聯網上馬克思主義陣地重要組成部分的黨建網站,肩負著興利除弊、正確導向的歷史重任。

在市委的高度重視和市級部門大力扶持下,我們于2005年底創建了《重慶機關黨建》網站,建立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特別是黨務工作者的交流互動網絡平臺,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介紹機關黨建情況,推廣先進經驗。不到兩年時間,《重慶機關黨建》已在全國省級以黨建(含機關黨建)冠名的網站的Alexa排名中名列第三,在西部名列第一。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強化黨建網站的導向作用不能單向的宣講灌輸,不能簡單枯燥,而要在服務交流共建上下功夫。

一、在服務中強化導向作用

黨建網站的導向作用反映在影響力、反映在點擊率。我們堅持“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網絡,網絡中的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理念,在服務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中增強網站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親和力。

(一)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增強凝聚力。在建設“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永續工程中和今年的“作風建設年”活動中,《重慶機關黨建》開辟了專題網頁,發揮獨特優勢,助推市委中心工作的開展。一是積極打造信息平臺,著力實現資源共享。專題網頁廣泛收錄有關信息,使其成為一個集政策宣傳、動態反映、學習交流、新聞、社會監督于一體的信息平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較好地實現了資源共享。二是積極推廣特色經驗,著力擴大社會影響。專題網頁積極促進我市與外省市在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和效能建設方面的學習交流,推廣一些單位在活動中創造的特色經驗和有效作法,促進了各級各部門的相互學習,擴大了社會影響。三是積極開展典型宣傳,著力營造良好氛圍。專題網頁充分發揮信息量大、受眾面廣、更新及時、使用方便的優勢,通過刊發簡報、選登信息、摘錄新聞等形式,對成效明顯的區縣和部門(單位)進行宣傳,對個別作風不正的反面典型進行適度曝光,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二)圍繞提高效率服務,增強吸引力。一是削文山。市直機關黨工委平均每月產生幾十件下行公文,收到約幾百份基層黨組織和群眾組織報送的上行公文,這些公文99%都是不涉密的,辦文工作頭緒多、強度大、資源浪費嚴重、辦理周期長。應用網絡技術后,凡是不涉密的文件,都通過網絡下發上傳,縮短了公文辦理周期,提升了效率。二是填會海。市直機關黨工委需要召開的會議不少,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我們一方面盡量減少會議,能不開的堅決不開,另一方面,能在網上開的盡可能在網上開,小規模的研討會、經驗交流會使用網上圖文可視會議系統、MSN群聊系統來完成。基層組織參會人員可以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通過配備攝像頭與耳麥的計算機來收看收聽會議內容,發表意見、下載會議資料、參與投票。三是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在去年的抗旱救災及今年的抗洪救災中,市直機關黨工委及時在網上發起捐款號召,并通過手機短信群發、電子郵件群發、MSN群發等方式輔助通知,短時間內即得到市直機關的積極響應。今年抗洪救災,市直機關102個單位(含直屬單位)捐款共154萬余元,市直機關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動員力得到充分顯現。

(三)圍繞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需要服務,增強親和力。《重慶機關黨建》匯集了大量的真實案例、詳實的情況簡報、豐富的經驗總結,匯成唾手可得的參考資料,深受基層組織和黨員特別是黨務工作者喜愛。從網站瀏覽統計來看,每天有近4000人訪問網站,從開辦至今,累計已有120萬人次訪問,單篇文章最高點擊量已達4152人次。

二、在交流中強化導向作用

網絡的迅猛發展給傳統的黨的宣傳工作方式提出新的嚴峻挑戰,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廣播”式的宣傳教育,將轉變為既有自上而下的教育灌輸又有“互播”方式的平等交流討論的宣傳教育;傳統的較慢的宣傳教育信息傳播,將轉變為既有逐級傳達又有“一竿子到底”、網上面對面的迅捷方式宣傳教育。我們注重順應新情況,在互動交流中加強溝通、加強宣傳教育的感染力

(一)實時互動交流,溝通更直接。在推進“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永續工程建設中,我們利用網絡開辟了四條渠道收集網民意見建議:一是通過“網上民意調查”,收集網民對重點整改單位的反映。二是通過“問政于民服務平臺”,由網民不記名填寫在機關辦事曾遭遇的問題與事例。三是開放文章評論功能,收集網民的看法與期望。四是開設公開郵箱,接收群眾來信。以上渠道實現了宣傳教育過程的雙向互動,讓溝通更直接有效。

(二)開展主題活動,宣傳更生動。今年重慶大事多、喜事多。我們利用網絡開展了多項生動活潑的主題實踐活動。在市三次黨代會召開前,在網上過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以“迎接黨代會、共謀新發展、永葆先進性”為主題的專題組織生活,市發改委、市國稅局、市人事局、重慶社科院等多家單位的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通過MSN展開群聊,交流各自的做法經驗。今年開展的“作風建設年”網上知識競賽,吸引了全國25個省區市的近500人參加網上答題。最近正在開展“貫徹黨代會精神加快新重慶發展”網絡征文活動,已收到來自區縣、市級各機關、群眾的300多篇投稿。

三、在共建中強化導向作用

網絡的基本特征是“個人的全球化參與”。我們在確保網絡安全的前提下,動員市直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區縣黨建研究會共建共享網絡。

(一)與傳統媒體合作,加大正面宣傳。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各有優勢,可以緊密配合,形成宣傳教育的聯動。《重慶機關黨建》網與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協調配合,與新華網重慶頻道、華龍網、中國當紅網、重慶黨建網等相互合作,不定期對我市“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永續工程、“作風建設年”活動中探索和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效進行總結和推廣。在今年4月底召開的“重慶市直機關黨委書記會議”上,我們就采用了“網上直播”、報紙電臺采訪聯動的方式,增大了覆蓋面,提升了影響力。《重慶機關黨建》網對報紙、電視的黨建最新信息及時轉載傳播,并利用網絡互動的優勢,開展博客、論壇,對重點話題、熱點話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從正面作積極引導。

(二)與基層組織共建,引導積極參與。我們采取與110家市直機關基層黨組織和40家區縣黨建研究會合作共建網站的模式,在網絡上實現網站共建、信息直上、雙向交流,定期對各基層組織和區縣黨建研究會成員的信息上報情況進行統計。共建共享網絡,極大地調動了基層組織和區縣黨建研究會成員的積極性,潤物細無聲地強化了黨建網站的導向功能。

(三)與全國其它黨建網站聯合,強化網上紅色陣地。目前,全國省級黨建網站建設處于起步階段,遠遠落后于政務網站的建設。一是觀念需要轉變。對黨建網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思想觀念、舊的黨務工作運行機制、程序難以適應。信息網絡技術與傳統黨務工作機制、方式“兩張皮”,應用技術開發不夠,傳統工作機制、方式轉變不夠。二是缺乏整體規劃和統一標準。沒有中長期總體規劃和統一的技術標準。三是起步較晚、應用水平低。大約比政務網站晚5-10年。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7年9月,全國31個省區市共有省級以黨建(含機關黨建)冠名的網站24個,Alexa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北京黨建、上海基層黨建、重慶機關黨建;西部省區市共有省級以黨建(含機關黨建)冠名的網站7個,Alexa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重慶機關黨建、重慶黨建、貴州黨建。不少黨建網站在質量上遠遠落后于政務網站,僅局限于辦一個黨組織的形象窗口,黨務信息交匯平臺,而作為網絡在日常工作中的便捷優勢未能發揮;僅是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網站,未能形成體系,未能開發利用網絡資源,遠未實現交流與互動、共享與統一的網絡目的。不少黨建網站沒有明確的辦網思路,沒有與下屬黨組織互動共建;都相對獨立,沒有實現省際交流;在內容上,黨建信息類占主體,黨員干部教育等功能基本具備,無明顯差異;在特色上欠缺,流動黨員的管理、網上黨校、黨課等內容少;網絡優勢挖掘不夠,聲頻視頻少、信息互動與交換貧乏。部分黨建網站應用單一,未能利用互聯網優勢,沒有在宣傳、教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黨的基層組織主要依靠落后的報表、公文等紙質或軟盤、U盤等磁介質間接傳遞信息。缺少網絡與黨務兼通的人才。四是基礎較差,重項目建設輕網絡運用。基礎技術、基礎設施不健全,“最后100米”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夠。項目建設分散重復嚴重,整合不夠。日常管理較差,維護、更新不好。不少黨建網站在互聯網上備受冷落,大多數點擊率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加注重與全國其它地區的黨建網站信息互通,已與幾十個黨建網站實現了互鏈,集中各方聲音,集合各家優勢,共同構建成網上紅色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