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兩網”建設自查總結報告

時間:2022-03-03 11:37:00

導語:農村“兩網”建設自查總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兩網”建設自查總結報告

一、自查驗收

現場檢查和查看資料相的辦法,對照甘肅省《食品放心工程管理指標綜合評價細則》及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食品安全督查》中要求的工作任務,逐項評價驗收。

二、情況

崆峒區現有食品生產經營1885戶,:餐飲業1085戶(包括學校食堂42戶,建筑工地食堂43戶);食品經營656戶;食品生產加工144戶。持衛生許可證1584戶。有從業人員4865人,持健康培訓合格證4583人。衛生許可證和健康培訓合格證的持證率分別為84.1%和94.2%。

三、主要工作及情況

(一)組織。市衛生局和市衛生監督所非常食品安全工作,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平衛發[20*]353號)、市直衛生系統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平衛發[20*]403號)和平涼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平衛發[20*]94號),局、所主要和分管主持食品安全工作會議達4次。主要和分管及衛生監督所分別做了講話,將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列入議事日程,將食品安全內容納入管理,市衛生局與市衛生監督所簽定了管理責任書,規定了的考核要求和辦法。市衛生監督所本市情況,制定了《食品放心工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和《平涼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實施方案》,,責任,操作性強。20*年,被過濾廣告對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實施量化評分,量化分級達100%;“五類”食品(面粉、食用油、大米、食醋、醬油)衛生許可合格率達80%,大中型食品超市(3個)散裝食品規范銷售達100%。市衛生局及市衛生監督所會同市工商、商務、質監等互相,執法檢查、督查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達5次。

(二)監管保障。制定了《平涼市食物中毒應急調理預案》和餐飲業衛生管理工作制度,向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報送食品安全信息;制定了《食品安全信用評價制度》、《食品安全信用監管制度》、《餐飲業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制度》等綜合監管工作制度;制定了《20*年食品衛生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了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制定了《市直衛生系統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實施方案》,了行政執法獎懲和責任追究;食品放心工程實施經費未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三)措施。了食品衛生專項整治工作。了農村食品衛生整治。農村食品衛生經營狀況,對崆峒區農村食品市場無衛生許可經營、餐飲經營摻雜使假、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地點和無產品合格證食品了整治。無衛生許可證經營38戶,不符合餐飲業許可條件21戶。沒收銷毀“三無”食品(包括無產品合格證的兒童食品)431kg。對無證經營經現場審查符合許可條件的12戶,依法予以許可;符合衛生許可條件的餐飲了限期整改意見,整改后驗收許可要求的8戶依法辦理了食品衛生許可證。對經整改生產經營場所和經營過程衛生無法衛生許可條件的13戶餐飲分別依法予以警告或取締。了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兩網建設的要求,制定了《崆峒區餐飲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了試點工作,聘任了崆峒區鄉鎮助理衛生監督員40名,由助理衛生監督員農村食品市場的輔助協查職責,收集無證經營、制售假劣食品等信息,舉報經營,規范“兩網”建設資料。截止,發放“兩網”建設資料分別為《餐飲業衛生管理制度》1038份、《餐飲業明示公約》860份、《餐飲業安全責任書》860份和《農村餐飲經營戶(承辦經營紅白事聚餐)備案登記表》432份。了保健食品的專項整治。衛生部的通報,了保健食品添加藥物、虛假宣傳的;對片劑、膠囊劑普通食品的標識了檢查,未假冒產品。了以餐飲餐飲具消毒為的專項整治。對餐飲具的消毒、方法、消毒劑濃度的配制、消毒設備的使用和從業人員消毒衛生知識情況了檢查。大多數大中型餐飲均配備了熱力消毒設施,消毒制度;小型餐飲配備了電子消毒柜,絕大餐飲采用化學消毒方法消毒。經對餐飲具的消毒情況抽樣監測,共監測采樣2485份,合格2112份,消毒合格率85%;對監測不合格的均依法予以處罰,并限期消毒措施,采樣直止監測合格。了學校食品衛生整治。共監督檢查學校(包括托幼機構)42所(中學9所,小學1所,托幼機構31所、技校1所)。食堂43戶(學校食堂12戶,托幼機構食堂31戶)。持衛生許可證13戶,共有從業人員1*人,持健康培訓合格證95人。要求對每一學校食堂逐一量化評分,對關鍵監督項目的監督檢查。對持衛生許可證的13戶的衛生問題了意見,要求整改。對27戶食堂因基礎設施、衛生設施配備不全、食品原料采購、貯存不符合衛生要求等不符合發放衛生許可證條件的則未許可,并了限期責令整改監督意見,督促整改措施。3戶幼兒園食堂因不具備條件則予以取締。已將整治結果通報崆峒區教育行政。六是了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衛生專項整治。崆峒區共有建筑工地食堂43戶,6戶經現場衛生審查符合衛生許可條件予以許可,其余食堂均未食品衛生許可證而擅自經營,有14名從業人員未健康培訓合格證從事食品加工活動;35戶建筑工地食堂均未成立食品衛生管理組織,無衛生管理制度;10戶食堂建在建筑樓群之間,受到建筑灰塵的嚴重污染;20戶食堂的操作間屋頂與四周墻壁未完全封閉,既不遮風又不擋雨;灶臺、操作案臺周圍未硬化。7戶食堂操作間內設床住宿。上述的衛生問題,市衛生監督所了限期整改監督意見,督促。七是衛生許可證專項清理整頓。抽組30名衛生監督人員,對城區和鄉食品生產經營登記和監督檢查,對無證現場審查和量化評分,符合衛生標準的督促整改,整改后發放衛生許可證322戶,督促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和培訓610人。對整改后仍達許可條件的餐飲檔案化管理,監管頻次和監督,監測,在一年內整改許可條件;對拒絕監管的,將工商依法取締。

(四)宣傳教育。市衛生局和衛生監督所制定了《宣傳工作實施方案》,了宣傳內容、方法和實施措施。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9月,在的以“食品安全關乎你我他”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中,制定了宣傳計劃和實施方案,成立了宣傳月活動,細化分解了工作任務,把食品衛生知識引進校園、社區、建筑工地、農村。市衛生局攝制了《保障食品衛生、社會》專題片,電視臺“你吃得放心嗎”攔目播放,撰寫《夜市消費,悠著點-不可不知的食品衛生常識》在《平涼日報》“食品安全”專欄刊登。在宣傳月活動中,出動衛生監督員800多人次,制作大型宣傳展版2塊,組織餐飲懸掛橫幅30余幅。《食品衛生法》宣傳周活動。市衛生局和市衛生監督所組織人員上街宣傳,印制了《食品安全系萬家》、《怎樣識別摻假食品》、《馬路餐桌,威脅健康的敵人》等宣傳資料20000多份,累計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單10000多份,咨詢10000人次。并向消費者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安全防范意識、監督意識。年內向媒體、網絡報送信息30多條。多層次人員的培訓。對45名衛生監督員了經常性培訓,重在責任意識、意識、團結協作意識,執法技能和執法的;對40名助理衛生監督員了16個課時的培訓,主要助理衛生監督員的工作職責、重在培訓衛生監督知識、技能、執法程序和各環節的監督關鍵;對企業法人、人及從業人員了培訓,重在法律責任意識、食品安全意識,由專人授課,組織考核,合格率達90%。共舉辦培訓班對從業人員現場培訓40。

四、做法

(一)宣傳,營造全民食品衛生安全的濃厚。

自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市衛生局和市衛生監督所報紙、電視、廣播、宣傳櫥窗、宣傳品發放等多種載體和途徑,地《食品衛生法》和食品安全宣傳活動,普及食品衛生知識,的食品衛生意識,營造濃厚的食品衛生、食品安全工作。特定的衛生宣傳日,宣傳教育養成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食品衛生知識,食品安全意識;好典型事例引路,對安徽阜陽毒奶粉、銀鑫樓“蒼蠅事件”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剖析,和經營業主學法懂法,其識別偽劣的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反饋監督信息。對檢查中的衛生安全隱患通報和反饋,業主的法制意識和衛生意識;創新宣傳載體,的宣傳活動。,因地制宜地開創了“食品衛生宣傳周、宣傳月”、“食品衛生知識講座”、“食品放心工程”等宣傳工作載體,累計散發食品衛生宣傳資料4萬余份,地了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的宣傳覆蓋率,了生產經營食品衛生法的自覺性,了食品衛生知識的知曉率。

(二)學法懂法,公民食品衛生安全意識。

在工作中,不同群體,有、有計劃地了《食品衛生法》及法律知識的培訓、教育。對企業管理者,重在理論教育,分析,牢固法制觀念和食品安全為先思想,管理者食品衛生安全責任人的意識,工作擺上本的工作議程;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重在其素質培訓,傳、幫、帶的,理論與實踐相、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的好食品衛生法律法規的培訓,依法行政和食品衛生監管;對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培訓、講座、現場、食品衛生法律和衛生知識考試答卷等,其衛生知識知曉率。,市衛生局和市衛生監督所共舉辦食品生產經營人培訓班3期計1000余人次,食品從業人員上崗前衛生法律法規培訓達5000余人次,培訓率為98%。監督員培訓班每周。

(三)整章建制,規范食品衛生工作。

1、職責,各負其責。市衛生局和衛生監督所對食品安全工作,分析當前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現狀,理順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心,對監管區域內的食品生產經營誰主管、誰的原則,層層責任,職責,靠實責任,監管措施,責任追究制度。

2、規范規章制度。食品衛生法的規定,市衛生監督所分別制定了餐飲業、副食經營、生產加工等企業的衛生制度和標準,制訂和了食品放心工程“兩網”建設工作制度,市衛生局和衛生監督所設立了監督舉報電話4部,地規范了企業。

3、制定應急預案。為食物中毒的預防、調查、工作,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市衛生局制定了《平涼市食物中毒調理應急預案》,市衛生監督所成立了食物中毒調理和應急工作,隨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食物中毒的食品生產經營依法。三年來未集體性重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

(四)執法,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監管。

為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執法,了日常監督與專項檢查相、衛生執法與企業自律相、單項執法與相、日常工作與創建工作相的方法,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1、抓整治。,有計劃、有對面粉、植物油、大米和調味品、桶裝水、散裝食品、學校食堂衛生、建筑工地食堂、食品攤點等工作了專項整治。在專項整治中,均能執法,依法監督,依法,限期整改,驗收。了。

2、抓。重大節慶和節日活動,地毯式食品衛生執法大檢查,元旦、春節、五一、十一、中秋節等節日期間對食品生產經營的整治,糾正和了食品衛生問題。“機器人足球賽”、“創優”等重大活動,衛生意識宣傳、衛生設施建設和衛生執法檢查,衛生監督工作,衛生監管。受到了省、市的好評。

3、抓關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食品生產經營食品衛生監督量化評分關鍵項目的,嚴把食品生產、采購、貯存、加工、流通和消費各環節的衛生,規范經營,對依法,食品衛生安全。

五、的問題

(一)食品安全意識仍待。在食品生產經營者辦證意識不強,衛生法制觀念淡薄,經營戶先開張、再辦證,新參加、臨時幫忙上崗服務的從業人員不用辦理健康證的思想和不規范操作,易產生管理漏洞,工作盲區。

(二)小型餐飲業衛生問題。小型餐飲經營場地要求簡單,投入較少,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衛生意識不強。被過濾廣告是早、夜市和食品攤販,衛生條件差,人員混雜,衛生隱患。是建筑工地食堂,農村聚餐(紅白事)等,衛生設施差,管理,是食物中毒的高發場所。學校后勤社會化管理后,食堂由大變小,各功能間缺如,衛生設施配備位,達衛生許可條件,長期無證經營,安全隱患嚴重。

(三)食品衛生參差不齊。為“三好”、“三差”,即大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衛生狀況,小型的差;定型包裝食品衛生狀況,散裝食品較差;城食品衛生狀況,鄉、差。

(四)預防性衛生審查滯后。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的規劃、設計、施工及驗收未經衛生行政的審查而投入使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規劃配套和功能設計先天,難以衛生標準,如食品市場小餐飲業,就整體設計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