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地區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22 02:13:00
導語:發達地區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科學發展觀是宏觀的指針,完全可以闖出具體的實現途徑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一完整的思想體系,對于我國任何地區的任何發展都是同一的要求,但對不同地區而言,實現這一要求的路徑與方式無疑是具體的、個性的。不同的發展環境需要不同的發展模式,不同的發展任務需要不同的發展辦法,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發展策略,必須立足本地的實際,找到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而現實的實現形式。
××的實踐已表明,絕不能形而上學地視科學發展觀為原則性、籠統化。幾年來,××全面實施“依托江海、崛起蘇中、融入蘇南、接軌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發展戰略,探索出了一條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跨越趕超、全面協調之路。他們堅持一切從××的實際出發,不追求形式、不照本宣科、不人云亦云,創造性地實踐科學發展觀。做決策、定舉措堅持以人為本,依托民力、民智、民氣共建和諧,突出民生、民安、民富,讓人民共享和諧。在工作的推進中,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統籌兼顧的方針和原則,不顧此失彼、不急功近利、不單打一,做到“四位一體”共同推進:首先是重建精神家園,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熔鑄于780萬××人民共謀跨越、振興家鄉的集體實踐;其次是不斷轉型升級,構筑“長三角”北翼獨具特色和競爭力的經濟高地;再次是創新體制機制,鋪設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區域發展平臺;最后是整合社會關系,形成政通人和、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和諧奮進局面。
“××現象”揭示了一個實踐真理:科學發展觀的扎實落地與見效,關鍵在于真正吃透本地區的特有情況,找準本地區的特殊矛盾,用足本地區的特別優勢,順應本地區的特定需要。而所有“特”質,只要通過因地制宜地創新、因時制宜地運作,科學發展觀就必定能走出現實途徑,結出惠民碩果。
(二)“好”與“快”是主次的選擇,完全可以統一于現實的發展實踐
質和量是事物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辯證統一。就經濟發展而言,“好”是其質的規定性,“快”是其量的規定性,二者相輔相成,互為條件;“快”離不開“好”,“好”可體現“快”。馬克思主義者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論者,在實際工作中既應堅持兩點論,又要堅持重點論。對于后發地區,由于受歷史條件、自然環境、區位因素的制約,生產力水平較低,經濟總量偏小,不加速經濟的發展,就難以解決發展上的物質條件,因此,“快”是欠發達地區首當其沖的現實問題。
××作為“長三角”城市的“雁尾”,處于“追兵”的地位,因此“快”的問題尤為突出與緊迫。然而,××的發展不是“無序冒進”,而是“求快有道”,這個“道”就是堅持“好”字優先,科學發展。他們深知,發展的速度決定跨越的步伐,但發展的方式最終決定跨越的成敗?!痢潦冀K把全面發展而不是片面增長放在戰略首位,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注重把產業培育與生態建設、促進就業有機統一起來,在城鎮化的進程中注重把塑造物質空間形態與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有機統一起來,在市場化的進程中注重把釋放區域發展活力與調適各種利益關系有機統一起來,在國際化的進程中注重把吸納外部要素與科學開發資源、統籌區域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正是依賴于統籌發展的“好”,才實現了區域發展的“快”。
××的實踐充分表明:推進區域的趕超發展,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把握和運用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態度行政,按客觀的規律辦事,使資源配置的效率達到最高,那么“好”與“快”完全可以統一于現實的發展實踐,使高速度與高質量、工業化與城市化、城市文明與農村文明統籌協調、相得益彰。
(三)區位條件是自然的稟賦,完全可以創建本土的比較優勢與后發強勢
××市位于江蘇省最東部,東枕黃海,南倚長江,三面環水,形同半島,區位條件可謂得天獨厚。100年前,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因在民族工業、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設等領域中有諸多開創性成就,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20多年前,曾與蘇南的蘇、錫、常三市并稱為“江蘇四小虎”。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尤其是區域經濟的競相發展,×ד有江有?!钡淖匀环A賦卻受制于“有江無橋、有海無港”的瓶頸,使××成為偏居江北一隅的交通末梢城市,從江蘇“第一方陣”掉隊,在“長三角”趨于邊緣化。
面對激烈的區域競爭,如何創建本土的比較優勢并藉此后來居上,××市委、市政府可謂蹊徑獨辟。他們圍繞重建精神家園,以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匯集民智為突破口,積極唱響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主旋律,著力構筑全市上下團結奮斗的共識基礎,注重引導干部群眾正確地認識市情、判斷形勢、把握規律,沖破“思想上的長江天塹”,促使區域發展的氣候不斷升溫,理念不斷刷新。市委、市政府深諳人文因素對區域發展的巨大作用,通過重塑“中國近代第一城”形象、弘揚“包容會通、敢為人先”的××精神,用“凡人善舉引領文明風尚”等一系列舉措,充分發掘和弘揚本土創業文化及其蘊含的優秀人文精神,內凝民心、外樹形象,并將這些精神要素轉換為城市競爭力中最核心、最持久的動力,將共同理想落實到闖新路、辦大事的創新實踐上,從而實現了發展的持續跨越。
××的實踐證明: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快慢,雖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區域位置、自然資源等要素,但人文因素的發掘和弘揚尤為重要。致力凝煉起創業文化以及跨越精神,并將其內化為城市競爭力中最具意義的軟實力,是××科學快速發展的根本所在?!痢潦星榕c很多后發地區情況類似,其代表性足以啟示我們,對于相對滯后的欠發達地區,只要也只有立足現有的基礎,充分挖掘潛在的優勢資源尤其是蘊涵的人文資源,完全可以創建出本土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強勢,走出符合本地特色的發展道路。
(四)事在人為是辯證的思想,完全可以轉化為趕超發展的實際成就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根本的決定性因素,只有人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激活,方能轉化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不竭動力。人們往往習慣于從自然資源的稟賦如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等來分析優劣勢,并由此形成一系列機械的、僵硬的發展觀念。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無不表明,發展的機遇往往就在抱怨的等待中、畏懼的猶豫中、慣性的無為中失之交臂。實際上,資源稟賦不同,只是表明多樣化發展道路的選擇,人的主觀努力程度才真正決定著發展的快慢與好壞。發展需要先天的客觀條件,而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必定是人的主觀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
××光耀的發展景象背后,是跨越發展的氛圍濃、干部肩上的壓力大、務實開拓的勁頭足、攻堅克難的辦法多、各項工作的組織程度高。多年來,××市委結合實施黨建上的強干、強基、強堤“三強”工程,切實推動干部隊伍系統建立起與發展事業相匹配的知識、素質、能力結構,各級干部想干事、干大事的激情,會干事、干成事的才情,競相迸發出“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濃厚氛圍,大家感悟到干慢了不行,干不好更不行?!痢翉V大干部不僅有追求卓越的遠大理想,而且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他們在戰略上著眼于跨越趕超,在戰術上則立足于攻堅破難,靠一個又一個的突破、一段又一段的推進,集小勝為大勝,最終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跨越。
××的實踐再次啟示我們:事在人為。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區域經濟競爭無處不在,區域經濟發展的潛質也正是在這種競爭中顯現和迸發。地區間的無情競爭表明:敢闖者先,善為者勝。后發地區的趕超式發展,就是在這種“地位”的不確定性中,既承擔著“慢進就是退”的巨大壓力,也充滿了“后來者居上”的無限希望,而成功的選擇權與主動權,永遠掌握在有志之士手中。
- 上一篇: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匯報
- 下一篇:鎮衛生監督工作情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