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綜辦財政獎補工作報告

時間:2022-03-12 04:14:00

導語:農綜辦財政獎補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綜辦財政獎補工作報告

一、基本情況

全縣23個鄉鎮,347個行政村,農業人口143.6萬人,申報項目446個,審批項目446個。其中:農田水利156個、道路修建244個、植樹造林25個、安全飲水2個、環衛設施8個其它5個。

二、取得的成績

全縣347個行政村,按照縣要求及時召開了鄉鎮黨政聯席會議和村干部會,傳達縣有關會議精神,學習有關的政策和要求,并利用各種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按程序科學規范地完成規劃、審批、實施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

1、完成任務

全縣審批的446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全面完工。

2、宣傳到位

利用農村廟會、廣播電視、標語口號、橫匾條幅、文藝宣傳、報刊簡報,明白紙、小雜志等多渠道進行宣傳,尤其是制作一事一議專題片,在電視臺播出;通過短信平臺向全縣部分人民發送介紹一事一議內容;在電視臺打滾動字幕宣傳一事一議政策。達到家戶喻曉。

3、資金到位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項目共落實資金8263.8萬元。其中:中央、省及縣配套資金5098萬元,村民自籌資金1776萬元,社會捐助180萬元,整合其它支農資金1680.8萬元。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項目管護資金69.19萬元已撥到項目管護的主體。

3、質量合格

每個項目從工前、在建、峻工的每環節都有“一事一議建設工程監督小組”監督把關,從而使每個項目工程都能達到質量要求,使群眾滿意、放心。

4、建后有人管

項目工程完工后通過移交、簽訂合同、落實管護主體和管護資金,全每個工程項目在峻工后都有單位或個人管理,真正做到一事一議項目工程有人建有人管。

5、資料管理規范

采取規范化管理模式進行管理,統一模式、集中審核、找差補缺,做到一事一冊。

三、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加強對全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領導,我縣成立了村級獎補工作領導小組,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分管農業副縣長任組長,縣紀委、縣政辦、財政局、農委等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分管農業副縣長任主任,財政局長、農委主任任副主任,辦公室設在縣財政局,并從縣綜改辦、財政局、農委等單位抽調人員專司其責,負責辦公室日常業務工作。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重心在縣,基礎在鄉鎮和村。要求各鄉鎮、縣政府有關部門在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密切配合,分工協作,狠抓落實。縣綜改辦積極做好牽頭協調工作,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財政部門負責財政獎補政策的制定,獎補資金的分配、管理和監督,指導鄉鎮開展財政獎補工作;農業部門加強對村民議事程序和農民負擔的監督,對村民一事一議過程進行全程監督;水利、交通、林業、環保等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好一事一議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和技術指導等工作,確保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符合規劃要求,保障工程質量;審計、監察部門大力加強對項目的審計和監督,確保項目資金的安全和質量安全。鄉鎮人民政府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領導班子,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制度建設,做好具體組織協調工作。村“兩委”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積極組織和發動農民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定項目規劃,具體組織實施。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相關部門互相配合的工作機制,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落實責任。二是把握政策,規范操作。從七個方面做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1、明確獎補范圍,在政策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工作。2、健全投入機制,形成政府獎補、社會捐贈、鄉鎮自籌和農民籌資籌勞相結合的公益事業建設投入新機制。3、統籌項目規劃,結合當地公益事業發展現狀,重點圍繞村內道路、小型水利、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確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4、堅持民主議事,尊重農民意愿,村民民主決策,自愿出資出勞,由農民自己決定議事項目。5、規范獎補程序,嚴格執行項目申報審批程序,合理確定獎補標準,及時兌現獎補政策。6、強化制度監管,建立健全獎補資金管理和公示制度,實行陽光操作,及時公開財政獎補項目的審批和資金的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7、做到建管結合,建立村內公益設施的管護機制,確保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制發文件、明確任務。自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以來,已下發了《利辛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抓緊作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利政辦〔2011〕20號),《利辛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村級公益設施管護的意見》(利政辦〔2011〕67號),《利辛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利辛縣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考評辦法的通知》(利政辦[2011]44號)等文件,規定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基本原則、操作程序、方法步驟以及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明確了工作任務和責任。與此同時,結合村干部培訓等,給村干部進行專題講課,重點介紹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有關政策、操作程序、資金管理等,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管理意識和操作技能,全面掌握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有關政策的規定,使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合法、有序、規范進行。目前,我們已經舉辦2期培訓,培訓村干部165人次。四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直接關系著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廣泛深入宣傳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重要意義,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積極捐資捐物支持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印刷了《村級公益事業政策問答》1000余冊下發到各鄉鎮、村,同時組織人員深入到村、組、農戶宣傳,確保財政獎補政策家喻戶曉。五是強化督查,嚴明紀律。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專門督查組,在11月5—10日對各鄉鎮及村級一事一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督查,對工作開展不力,程序不規范、成效不明顯的鄉鎮和村,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了批評,提出了整改意見。各鄉鎮也都加強了對村級一事一議工作的日常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縣綜改辦糾正、以便妥善解決。

四、存在問題

(一)工作進展不平衡,由于各種原因造成鄉鎮間、工程間的進度不一。

(二)資金籌集進度遲緩。由于我縣典型的人口大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加上工作任務重、時間緊,使村民的籌資籌勞工作進行有一定難度。

(三)是大部分鄉鎮干部群眾都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有關政策、操作程序、資金管理等有所了解,有所認識,但由于一事一議財政資金是“高壓線”,易出問題,加上政策性強,個別干部認識不到位,工作沒有熱情,不能給予充分的重視,造成工作進展緩慢。

(四)一事一議工作具辦人員電腦操作能力不一。

四、2012年的規劃

一是建好項目庫。建立好2012-2013年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工程的項目庫。

二是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廣泛宣傳,搞好培訓。

三是把握政策,規范操作,穩步實施。在總結2011年一事一議工作的經驗基礎上,使2012年的項目工程早謀劃、早安排、做到:議有序、報有據、做有果。力爭把這項民生工作從開始就科學有序的安排好,使該工作行動起來不急、不亂,不走彎路,有目標、有程序、有模式,既科學又規范。

四是加強督查指導,強化責任。努力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這項惠民利民的工作做好,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