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質量興市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19 03:55:00

導語:環保局質量興市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局質量興市工作匯報

實施質量興市戰略以來,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產品質量法》、《質量振興綱要》,認真貫徹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興省戰略的決定》,以確保我市市域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為目標,以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己任,把質量興市工作與環境監測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執行《產品質量法》貫穿到環境監測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我局質量興市戰略實施情況予以匯報。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減排工作成效顯著。年以來,我局采取多措并舉推動減排工作,提前完成了“十二五”減排任務。一是強化減排目標責任制考核。按照污染物減排統計、監測、考核三個辦法,對全市“十二五”期間所有項目開展考核,對每年度重點減排項目采取有效措施,搶工期,抓進度,強化企業減排責任,對重點減排項目實施倒排工期,建立定期調度制度。二是強化新增排放量控制。嚴格把握對“兩高一資”、產能過剩項目的環評審批,牢牢把好環保準入關口,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從項目立項、環評編制、專家評審、環評批復、“三同時”落實、試生產及驗收等各個環節加大對新增排放量控制,確保達標排放,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三是強力推進重點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重點抓好城市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減排工程,同時,大力推進管理減排。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執法監督、監督性監測、信息傳輸與統計能力建設。四是及時調整計劃,深挖潛力,積極尋找挖掘計劃外項目。五是加大環境監督管理,提高環保設施的運行率。對各相關企業通過增加環境監管頻次,加強管理,提高環保設施的運行率,做到增產不增污,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通過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加快節能降耗、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步伐,走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千方百計完成所分配的各項總量控制計劃和削減指標。五年來,全市共削減二氧化硫2173噸,削減化學需氧量2385噸。年7月份通過了環保部華南督察中心對我市減排情況的督察考核。

通過大力推進污染減排,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全市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年以來,我市工業廢水排放量上升19.25%,廢水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僅上升4.92%;工業廢氣排放量上升88.03%,廢氣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下降11.02%;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上升65.57%,排放量為0。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城市環境噪聲穩定達標,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在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5.2%,工業固廢處理利用率100%,重點工業污染源穩定達標率100%,減排目標順利實現。

(二)城區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十二五”期間,我市環境空氣質量達Ⅱ級“良”以上的平均天數達301,比“十五”期間增加19天;城市生活污水年集中處理率80%;生活垃圾產生量6.53萬噸,無害化處理量5.76萬噸,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2%;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100%,工業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100%。

(三)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當前我市集中式飲用水源13個,其中為長江取水點,石子嶺水庫、魯港水庫、火山口水庫、胡家畈水庫、善溪沖水庫為水庫取水點,顧家店和為地下其水點。經市環境監測站監測,均達到《地表水水質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區水域功能區水質監測工作主要是長江段水質監測,斷面為市自來水公司取水點,水質達標率為100%。

(四)環境噪聲達標區逐年提高。近年來,我市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科學劃定馬家店城區噪聲控制區域,較好地解決了居住、商業、生產之間的環境噪聲矛盾。同時配合公安、文化部門做好社會及文化娛樂噪聲監管,城區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各區域均達到相應的控制標準。2007—2009年城區整體聲學環境質量穩定保持在良好級別,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限值。其中城區晝間噪聲等效聲級均值逐年下降,2007年來,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為65.8分貝,低于70分貝的規定。

(五)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產品質量是一個民族振興的生命之源,環境質量是產品質量不可缺的重要保證條件,而環境監測質量又是確保實現這一重要條件的手段。近年來,我局在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工作中,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1、以計量認證為重點,狠抓監測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環境監測質量保證是環境監測中十分重要的技術和管理工作,為了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局環境監測站在1996年計量認證獲得通過基礎上,年以來連續三次通過計量認證復查換證。目前通過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的檢測參數為55項,涵蓋大氣、水、固體廢物、土壤、噪聲等環境要素。

在計量認證工作中,一是認真對待上級認證部門評審考核。圓滿完成了省環保專業評審組對監測站進行的實驗室資質認定復查換證現場評審工作。評審專家考察了監測實驗室,檢查了儀器設備,抽查了原始記錄、監測報告、人員技術檔案、內審與管理評審等相關記錄資料。二是針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和上級提出的整改意見和要求進行了整改,即針對突出問題制定了具體的技術力量配備、質量保證等措施,確保了《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完善,規范了報告編寫格式、強化了原始記錄。三是認真開展質量控制內審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對日常監測工作的各個活動過程進行質量檢查或抽查,對其中每個環節力爭做到每季度一次檢查,并進行記錄存檔。

2、以硬件建設為突破口,狠抓環境監測儀器的管理。

監測儀器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局質量興市工作的成敗。目前,環境監測站擁有固定資產198萬元,其中儀器設備資產126萬元,共56臺套,全部按時通過了檢定,并逐步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加強對檢測儀器的管理。為了管好用好這些儀器設備,首先,我們從內部著手,相對固定專人加強儀器管理,嚴把使用關,提高職工愛護、正確使用、存放儀器設備的自覺性。其次,從外部著手加強與技術監督部門的聯系,嚴把質量關。按要求主動做好儀器設備定期檢查和校準。近幾年來,監測站所有儀器設備均嚴格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使用、維護、記錄與設備檔案整理工作,并每年定期進行校準,確保儀器處于有效控制狀態,保證了儀器設備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再次是從檔案管理著手,加強儀器設備的建檔工作,嚴把“入用關”。對每臺檢測儀器均建立了檔案,對新購儀器必須通過驗收,檢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3、以提高職工素質為宗旨,狠抓持證上崗工作。為了確保監測人員技術業務素質平衡協調發展,針對職工監測技術業務參差不齊、職工隊伍新老交替的實際,為了使職工在思想觀念上牢固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思想,要求職工隊伍百分之百地做到持證上崗。通過采取上級環保部門集中培訓、專項監測項目培訓、業務骨干提高班培訓、鼓勵專業學習深造等措施,經過幾年的努力,監測人員技術業務素質全面提升。目前,監測站在編職工16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人,占職工總數的100%;持證人員16人,占職工總數的100%。

二、基本措施和經驗

(一)建立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和目標責任制,由單位領導親手抓、負總責,各科室在局領導班子的統一協調下,認真履行職責,抓好本科室的環保相關工作,互相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推進。

(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全市范圍內,采取媒體、板報、宣傳欄、宣傳單、公益廣告等各種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途徑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營造輿論氛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環保意識,形成全社會重視生態保護、廣泛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并開展生態教育、普及環保知識,將其意義滲透到生產消費各個層面和千家萬戶,為環保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三)、加強法制建設,依法行政。在工作中,必須進一步貫徹落實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條例。維護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的權威和嚴肅性。依法行政,加大對環保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督促企業在發展的同時生產和環保并重,治理污染源,從根本上確保環境質量的改善。

(四)、積極協調,解決困難,確保環境治理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幾年來,我們集中精力,強力推進,確保限期環境治理工程按時完工和投入使用,產生了較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

(五)培養職工隊伍質量能力,提升質量水平。為了從根本上驗證質量管理保證體系,我們每年堅持至少一次開展對職工進行盲樣、實際樣品操作、方法比對、人員比對、演示操作、現場考核等質量能力檢驗工作,使監測數據力求做到科學、準確。

(六)檢驗人與方法的結合能力,提升實驗室內控質量水平。每年堅持了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包括空白試驗、校準曲線核查、儀器設備的定期標定、平行樣分析、加標樣分析、密碼樣分析等。從中分析人、方法、設備議器對監測數據質量的影響程度,對癥下藥,不斷改進內部質量控制措施和技術方法。

(七)分析影響質量因素,提升質量判斷能力。盡管影響監測質量的因素很多,但為了確保監測質量,我們仍然有重點地針對每次監測,進行影響監測質量因素的分析。一是分析采樣質量的影響,包括采樣容器的材質、采樣的深度或厚度、樣品的儲存方法、氣象條件和采樣時間等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因這些過程的失誤造成監測質量事故。二是分析測試系統和儀器的影響,在樣品分析過程中,減少測試系統給分析結果帶來的誤差。三是分析測試環境的影響,嚴格按照樣品在測試過程中所要達到的溫度、壓強、濕度等,保證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四是分析方法的影響,不斷完善測定方法。五是分析人員素質的影響,不斷教育職工增強工作責任心、端正工作態度,克服因主觀判斷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我局要求監測站無論對項目驗收、環境影響到評價、突發事件的監測、污染源常規監測、監督性監測、大氣環境監測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觀念,以良好的服務質量服務于經濟,以良好的工作質量確保環境質量水平,使《產品質量法》、《質量振興綱要》得以順利執行和實施,促進了全市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幾年來,平均每年獲取各類監測數據萬余個,為環境管理決策、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穩定大局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存在的不足和主要問題

我們雖然在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工作任務繁重,人員少,在質量興市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一是經常性地組織學習《產品質量法》不夠,質量工作程序部分環節薄弱。二是實驗室內部控制采取盲樣考核以及平行雙樣、加標回收率的測定頻次偏少。三是樣品唯一性標識不夠規范。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進一步明確、細化,補充編制程序文件《質量監督員工作程序》;對實驗室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一步探索;對樣品唯一性標識問題,有重點對個別職工平時缺乏對新業務知識的學習掌握不夠進行補課,并重聲今后在采集樣品中,造成樣品標識的不規范現場學習整改,按規范完成;對原始記錄信息不夠全的問題,督促其加強工作責任心,導致原始記錄信息不全面的,組織進行儀器使用記錄、原始記錄及報告編寫格式的專門學習,直至做到報告格式、記錄規范,內容完善。

為深入開展好質量興市工作,我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一是集中力量抓好污染減排工作,確保年度減排指標順利完成。二是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打環境違法行為,確保工業企業達標排放。三是做好環境信訪工作,積極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四是進一步加強環境宣傳工作,營造質量興市環保工作的良好氛圍。努力實現我市“兩市一極”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