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13 03:26:10
導語: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常態”已經成為當下討論經濟發展態勢使用頻率非常高的熱詞。指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穩定。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機遇,我們要在推進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格局中,主動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為,謀求新發展。
認識新常態,開拓新思維。進入新常態,意味著經濟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過渡換擋,意味著發展方式的轉變、增長動力的切換,老路子走不通了,舊模式難以為繼,轉型發展升級怎么辦?只有準確、全面、深刻地認識新常態的本質內涵、根本特征,才能把握規律、開拓思維,才能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適應并引領新常態。我們始終把學習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一段時間以來,緊扣中央、省委對“新常態”的分析解讀和工作部署,著眼于學習理論政策、更新思想觀念、提升本領水平,使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學有要求、學有動力、學有載體、學有成果。一是堅持領導帶頭、組織推動、專題培訓“三并進”,著力擴大學習覆蓋面。二是堅持向外學習來破題,不是只顧“埋頭拉車”,而是“抬頭看路”,著力厘清發展新思路。積極組織領導干部赴發達地區、先發城市學習,點對點看現場,面對面作交流,大家深刻感受到發達地區在新常態下始終保持較高發展速度,在總量擴張前提下追求質效的提升。通過對新常態的學習領會與實踐思考,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XX是一個既要“趕”、又要“轉”、更要“改”的地方,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堅持負責任發展之路,進一步樹立改革的思維、開放的思維、市場的思維、創新的思維和法治的思維,讓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腳踏實地、真抓實干,開明開放、助人成功成為XX干群的習慣和自覺,凝聚做大總量、轉型升級的強烈共識和不竭動力。
適應新常態,找準新路徑。新常態下,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如何謀劃?目標如何實現?
2015年全鎮工作的總體工作思路是: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省市縣重要會議精神為指引,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為契機,大力推進“一區一線一帶”(公塘生態旅游區、鳳凰至高塘快速通道線、禾河路堤與小城鎮結合帶)工程,實現“經濟強鎮、農業重鎮、城郊新鎮、旅游大鎮”的目標。
今年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財政收入翻番,公交流通稅收突破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完成招商引資2億元以上,新引進投資一個億元以上的入園項目1個,為園區企業招工400人以上;新增葡萄、大棚蔬菜種植面積500畝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以內;城鎮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謀劃產業致富新常態、打造公塘生態旅游區
XX葡萄產業發展越來越面臨著市場和土地要素的制約,為鞏固傳統產業優勢,拓寬群眾致富渠道,XX鎮以橫溪村和南隴村列為全國生態旅游重點村為契機,打造公塘生態旅游區為抓手,謀求村民致富新常態。一是重規劃,提升生態旅游品位。計劃投資10余萬元聘請有資質的設計院對公塘生態旅游區進行總體規劃和設計,重點突出古村記憶游覽區、葡萄園觀光區、旅游服務區、農產品貿易區等四區功能齊全的規劃與設計。二是重建設,打造生態旅游平臺。為打造好公塘生態旅游區這個平臺,我們將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來做文章。三是重發展,注入生態旅游持久動力。產業發展是生態旅游的載體。只有做足產業發展這篇文章,才能為生態旅游注入持久動力。一方面要大力發展XX葡萄產業。充分發揮XX葡萄合作社的作用,創新種植技術,鞏固現有品種,積極開發新的品種,延長XX葡萄上市時間。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唯有百花齊放,方能博人眼球。大力發展井岡蜜柚、高產油茶、火龍果等新興產業,彌補XX葡萄上市空白期,提升公塘生態旅游魅力,吸引游客眼球。
(二)抓好財政涵養
我們要抓好財政涵養,重點做好招商引資,增加財稅返還。一方面鞏固現有財源。繼續鞏固現有招商引資成果,全力做好先歌音響、中科鋰能、福園食品、宏鑫通訊和XX鼎端科技等落戶企業的跟蹤和服務工作,根據企業實際有針對性的采取幫扶措施,重點幫扶XX鼎端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和投產。牢固樹立“招工就是招商、招工勝于招商”的理念,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同時我鎮將招工工作納入今年的目標考核,實行獎懲,確保全年招工和突擊招工任務完成。另一方面挖掘新的財源。利用網絡、報刊、名片等資料加大宣傳,廣泛推介XX,擴大XX在外的知名度。廣泛收集全鎮乃至全縣有關的招商信息,認真篩選,提取含金量高的招商信息,加強跟蹤。實行走出去戰略,積極對外招商引資,主動對接對外招商團,主動出擊,力爭全年完成一個億元以上入園項目。
引領新常態,鍛造新作風。新常態不是一成不變的剛性規則,而是一種狀態、一種趨勢、一種方向。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升級,關鍵在人、在干部,在干部作風,既要黨員干部充分認識、主動適應新常態,又要善于引領新常態“服水土”,使發展與之相融共鳴。
一是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二是開展“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三是推行雙聯系雙服務制度,深入開展“三進三解三促”活動,四是開展“三嚴三實”教育活動,鼓勵做三種干部:做勇于探索、銳意創新的進取型干部;做腳踏實地、清廉務實的實干型干部;做開明開放、助人成功的胸懷型干部。同時,對干部提出“三個不算”、“四個不行”的新要求:“三個不算”,就是工作在抓,沒有成果不能算落實;取得了成效,但留下了遺留問題不能算落實;只解決了眼前問題,沒有解決后續問題也不能算落實。“四個不行”,就是做成了事,但個人不廉潔不行;發展了經濟,但污染了環境不行;規規矩矩,但為官不為、不干事不行;走進了群眾,干了事,但沒有讓群眾得到實惠、沒有讓群眾滿意不行。通過持之以恒抓作風,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新常態”,著力形成了“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百姓的幸福指數”良好風尚,使蘇區好傳統煥發出新魅力!
- 上一篇:領導干部干預工程建設治理方案
- 下一篇:在全鎮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大會講話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