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01 08:53:00

導語: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工作匯報

按照《中共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潤育工程”激發群眾脫貧攻堅內生動力的意見》要求和任務分工,現將我單位牽頭實施的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建好農牧民文化家園。以文化惠民工程為載體,集中力量推進貧困村文化室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補齊農牧區文化設施短板。實現貧困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體育設施和文化活動全覆蓋。1、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村級文化活動室土建部分由縣委組織部承擔,目前正在進行設備采購,已撥付設備購置資金90萬元。2、廣播“村村響”建設:今年將在25個村實施廣播村村響工程,共計75萬元, 目前正在進行設備采購,已撥付設備購置資金44.5萬元。3、電視“戶戶通”建設:今年將實施185套電視“戶戶通”工程,目前已完成73套建設任務,完成目標任務的39%,撥付資金16.5萬元。4、農家書屋出版物補充更新。今年5月,我局組織三個工作小組對全縣2018年、2019年脫貧村農家書屋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制定了圖書增補計劃。同時,為、、和七座寺廟,發放了補充更新圖書《系列重要講話讀本》、《藏藥古本經典圖簽四種·度母草本》等各90冊藏文及藏漢雙語圖書。5、免費開放工作:發揮圖書館職能,實行無障礙、零門檻進入,為引導全縣廣大干群愛讀書、讀好書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將12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為各鄉群眾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的免費場所外,還向群眾免費提供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設施設備;并免費開放了全縣128個農家書屋的圖書、光碟,滿足了求知農民的閱讀需要,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4月22日至28日,組織圖書館、縣新華書店,在廣場舉行了以“書香、全民閱讀”為主題的全民免費閱讀活動。并赴因都壩開展了送文化、送圖書、送電影下鄉活動。7月20日啟動了我縣暑期免費開放興趣班,共有93人次參加培訓。

(二)豐富農牧民文化生活。以深入基層為宗旨,組織文化館及藝術團演職人員開展經常性的“送文藝”下鄉等活動。1、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為貫徹落實文化工作“三貼近”原則,重心下移,深入全縣12鄉鎮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今年5月,我局還組織工作人員在海拔4300米的八日鄉主貢蟲草山開展“三下鄉”活動,為我縣的蟲草采挖群眾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寓教于樂的文藝演出;并在八日鄉日主貢草場開展為期近一個月的公益電影進草場活動,極大的豐富了草場上農牧民和駐山干部的業余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已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42場次;電影放映場次1135場次。2、開展并參加各類文旅活動。春節及藏歷新年期間,我局在廣場舉辦了迎新春游園活動、環城跑、拔河、籃球賽,并督促指導各鄉鎮開展豐富多彩的迎新春群眾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新年增添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展現了全縣干部群眾良好的精神風貌。6月安排工作人員參加了山地旅游節。7月20日,組織藝術團赴德欽縣參加首屆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弦子節。3、開展優秀文藝作品創作。今年創作了2曲歌《太陽的故鄉》、《鴿子飛》;1個舞蹈《弦韻》。

(三)凈化文化市場。

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我局堅持日常監管和專項治理相結合,聯合宣傳、公安、工商等部門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及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截止目前我局進行掃黃打非專項檢查共

次,聯合專項檢查 次,共出動50余人次。并出動80余人次對55家文化經營戶進行全面檢查,與鄉城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進行交叉檢查,促進了兩縣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

(四)建強配優文化隊伍。

為建強文化骨干文藝人才隊伍,今年共計安排了12人次參加省、級各類人才培訓。指導每鄉鎮組建了一支具有各區域本土特色的業余演出隊。為做好村級文化活動室及農家書屋管理、村級文體活動工作,今年我局在127個行政村開設了127個文化志愿公益性崗位。

二、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設備采購由局統一招標,存在設備不能按時到位,影響工程進度等現象。

三、下一步打算

1、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2、 待局統采的各類設備運抵我縣后,我局將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安裝,保證所有工作在10月底前完成。

四、特色亮點做法

《陽光政務》為政府、群眾架起溝通橋梁。為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媒體資源,搭建互動交流平臺,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切實解決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今年我縣推出由縣紀委、縣委宣傳部主辦,縣廣播電視臺承辦的一檔民生類互動式錄播電視專題節目——《陽光政務》。該節目通過邀請政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走進直播間,向群眾闡釋黨的方針政策、行業法規及工作職能,現場接聽熱線電話,或由主持人對觀眾關心的民生等問題解答群眾疑問,解決大家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已播出3期。每期節目時長達十至十五分鐘。通過自辦欄目、手機客戶端公眾號作為媒體載體,成為了我縣一檔暢通社情民意的有效載體,在政府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