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人民調解員工作紀實
時間:2022-03-23 09:19:13
導語:司法局人民調解員工作紀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矛盾呈現出多樣化和復雜化的態勢。縣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從實際出發,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開展了各項調解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統計:2010年以來,該縣共調處了各類矛盾糾紛1262起,調解成功率98%以上。主要做法是:
一、創新機制,健全調解網絡
縣現有11個鄉(鎮)調委會,82個村(居)調委會,8個企業調委會。為了加強這支隊伍的建設和管理,該縣先后創新和完善了以下五項機制:一是制定了一個村(居)人民調解主任目標管理責任制,對年終考核達標者發放崗位津貼,不達標者不發放津貼。這一做法既調動了調解員的積極性,也為司法所管理村(居)調委會和調解員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二是建立了一個“百名調解能手”激勵機制。全縣每年推選出“十佳調解員”,并對成功調解大案的調解人員給予獎勵。三是完善了人民調解的專業指導體系,建立了由法律專家和各行業專家組建的專家庫。四是縣于2011年6月成立醫患糾紛專業調解委員會后,及時推出了《醫患糾紛調處指導規則》,根據這一規則,又制作了《醫患糾紛調處流程圖》,促進這一專業調解很快在全縣推開,該調處規則目前已在全市推廣,并在全省綜治工作會議上作為經驗介紹。五是2011年底,“三調聯動”工作在全縣鋪開??h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對司法調解中的訴前、訴中、執行和治安調解的不同情況,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二、嚴把調解環節,全面發揮調解作用。
縣各級調委會之所以能夠每年成功調處近500件的矛盾糾紛,其經驗有:1、調解及時;2、事態控制得穩;3、案件定性準確;4、整合多方力量及時和到位;5、運用各種方法“巧”。2010年9月,馬埠司法所長在一方當事人拿不出錢賠償的情況下,以該當事人的名義向對方支付600元賠償款,事后,雙方當事人非常感動,最后化干戈為玉帛,雙方握手言和。縣水邊鎮經貿市場576戶住戶和店門所有人同開發商就房屋質量和辦證問題發生激烈矛盾??h司法局派員參與調解。至今日,大多數住戶已拿到等待十年之久的房屋產權證。縣司法局還經常派員協助政府調處因土地征收、房屋拆遷、企業改制、涉訴涉法信訪中發生的各種矛盾糾紛,有力地支持了水利樞紐工程、新農村建設和當地支柱產業的發展,受到了當地領導和群眾的好評。調委會在調處醫患糾紛中,做到了“調解、打擊與預防三結合”。2012年7月12日和2012年8月26日分別發生在縣中醫院和縣人民醫院的醫患糾紛中的醫鬧人員,受到了法律的嚴懲。同時,調解組對有的醫院提出了預防建議,并幫助醫院建立健全了責任追究制度。在“三調聯動”的實踐中,對金江鄉一起因相鄰關系需要拆除房屋的執行案件和水邊鎮一起十幾人共同賠償合伙人因砍樹受傷的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仁和鎮治安案件與人民調解相結合成功調處了幾起在當地有影響的案件。目前,縣人民調解已經形成了民間糾紛調解、醫患糾紛專業調解,“三調聯動”以及配合政府的矛盾化解的這樣一個大調解格局,為當地的治安穩定和社會和諧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提高隊伍素質,適應時展
縣司法局始終把培養一支高素質人民調解隊伍作為已任。該縣每年對人民調解員至少集中培訓一至二次,請本地或外地的調解專業人才和法官進行授課,還通對案例點評等互動形式提高人民調解員的實際辦案能力。2011年9月,在科級干部培訓班上,向全縣科級領導干部講授人民調解的基本知識。2011年6月,人民調解與醫患糾紛調解相銜接后,縣司法局對醫患糾紛調委會人員和醫院負責人員先后進行了兩次專業知識的培訓,并通過案例評析,實庭觀摩等方式,使受訓人員迅速提高了醫患糾紛調解和預防的能力。如今,該縣共培養出“調解能手”127名,并成長了一批調解專業人才。與此同時,縣調委會對醫患糾紛的調處和“三調聯動”新機制以及協助政府化解矛盾,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調委會制度等新課題,將作進一步地探索,以迎接更新的挑戰。
- 上一篇:司法局矛盾糾紛調解競賽匯報
- 下一篇:縣領導班子學法用法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