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國土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11-14 03:18:42

導語:法制國土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制國土建設工作報告

2017年,我局法治建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健全機制,豐富內容,扎實開展“法治國土”建設,全力推進國土資源系統依法行政工作,有效提升了系統干部職工和廣大人民群眾國土資源管理法治觀念,有力維護了國土資源領域社會穩定。現將我局法治國土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職能情況

1、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根據區政府統一部署,我局根據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和規章,按照權力類別,對現有權力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和規范,完成了權力清單編制工作,形成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8大類93項權力清單;整合全區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人員劃轉已全部到位,統一了登記窗口、辦公場所、檔案存放場所。

2、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審批服務。重新梳理行政審批事項和社會服務事項,編印便民服務辦事指南,簡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去除模糊條件和兜底條款,為深化行政審批標準化提供了保障。

3、強化國土資源保障和保護工作。充分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管控作用,重點保障“六大攻堅戰”等項目用地需求,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農地整治工作,重點保護基本農田和耕地。一是解決民生工程、基礎設施以及主攻工業重點項目用地938.1465畝,二是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將耕地保護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確保全縣42.583畝耕地保有量和35.493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同時,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劃定城市周邊基本農田1006.92畝。三是按照農地整治接續利用要求,全面推進南塘鎮石院村等2個村沙地鎮馬口村等3個村土地開發項目及五云鎮夏潭村等5個村土地整理項目等農地整治項目建設。四是依法依規做好土地供應。全縣全年通過公開招拍掛供應土地23宗1076.01畝,實現出讓收益16.4165億元。五是強化節約集約用地,處置批而未用土地46宗4227.9畝,在節約集約用地方面獲得第三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稱號。六是抓實土地執法監察。重典查處非法占用耕地案件,開展土地執法動態巡查108次,共梳理90條案件線索,立案查處68宗,面積8160平方米。七是全面完成“空心房”整治任務。2017年,全縣農村“空心房”整治拆除任務為101885平方米。八是全面實行不動產登記。全縣累計受理登記業務12978件,辦理辦結登記業務11869件,其中抵押登記件,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明5698份,實現融資抵押59.6億元;發放不動產權證書6590件。

二、推進了政務信息公開和行政執法監管

1、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機制。進一步壓實責任,理順了公開流程,進一步提高國土資源行政執法透明度。全年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和局門戶網站公開各類信息余280條。同時,加強督查督辦,嚴格按照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有關規定,依法依規及時答復群眾提出的信息公開申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滿意度。

2、開展了“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為了切實履行行政部門法定監管職責,促進我縣國土資源領域執法檢查和監管的公平、公正、有效、透明,推進國土資源依法規范管理,制定并印發了《國土資源局行政檢查“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實施細則》(國土資字〔2017〕207號)。建立了

“一單兩庫”,即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監管對象名錄庫,行政抽查人員名錄庫。

三、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情況

1、強化了規范性文件管理。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做到了先審查后經局長辦公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重大事項的規范性文件草案,均能夠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規范性文件規定的事項符合我局職權范圍,沒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沒有發現創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收費等事項,沒有違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

2、落實了重大決策集體討論制度。為進一步規范我局重大行政決策行為,促進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凡是我局重大開支、重大項目等重大決策事項均通過集體討論決定,增加了重大決策透明度。

2、積極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分別聘請了張兆明、鐘曉峰律師為縣國土局和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法律顧問。充分發揮了法律顧問職能,促進了法律顧問在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行政訴訟、處理疑難行政案件、提供法律咨詢認證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全面推進了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開展國土資源普法宣傳。充分利用3月份的綜治宣傳月、“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及“12·4”法制宣傳日的有利契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街頭宣傳、進村入戶、懸掛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專業法律法規。印發宣傳資料3000多份、張貼或縣掛橫幅標語180多條、接受群眾現場咨詢500多人次。

2、落實了執法人員持證上崗,推進了文明執法。全區國土系統執法人員通過考試辦理了執法證,實行了持證執法。

3、健立了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充分認識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重要性,開展了“兩法銜接”平臺建設,梳理了行政處罰職權、法律法規依據、辦理流程等,并在省兩法銜接網絡平臺進行了公開。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的縣國土資源局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職責和相關要求,建立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制度,從土地執法涉刑事司法移送的情形、移送程序、移送資料、移送交接、時間要求、工作監督等方面進行了規定,使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據可依,從而規范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有效地推動了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情況

1、維護社會穩定,做好國土資源信訪工作。嚴格執行信訪接訪制度,耐心理順群眾情緒,滿足群眾合理訴求,保障群眾權益。積極開展信訪積案化解活動,對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的疑難復雜問題和重信重訪問題,實行領導包案,確保問題得到化解。在化解矛盾糾紛的過程中,縣國土局還注重從源頭上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決辦法,達到標本兼治,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努力控制越級上訪,積極化解集體上訪,有效減少重復上訪。一年來調處信訪案件37件,其中辦結37件,接受政策性咨詢、解答200多人(次)。

2、深化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推動信訪工作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的部署要求,全面開展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工作,制定印發了《國土資源局信訪工作制度》、《國土資源局信訪維穩突發性群體性快速處置預案》、《國土資源領域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及主要依據》等規范性文件。

3、建立了行政調解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了國土所前沿陣地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化解成功率。一年來,成功化解涉土矛盾糾紛46起。

回顧2017年的法治國土建設工作,在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法治國土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普法宣傳手段創新不夠,普法工作受眾面有限;干部職工主動學法意識不夠強烈,依法行政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今后,我局將進一步加強重視法治國土建設,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依法行政為宗旨,全力推進法治國土建設,全力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不斷改進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國土資源,不斷把國土資源依法行政工作推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