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脫貧攻堅工作報告

時間:2022-07-26 04:07:27

導語:人社局脫貧攻堅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社局脫貧攻堅工作報告

2018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人社局按照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部門職責,以“擔當實干、馬上就辦”的精神實施好就業扶貧、健康扶貧、保障扶貧三大工程,為全縣的貧困群體實現脫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就業扶貧

我縣16-65周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總數為6395人,截至目前,全縣共建立了扶貧車間41個、就業扶貧示范點4個、開發扶貧專崗1405個(已啟用515個)、培訓貧困勞動力1364人,幫助2428名(其中縣城及園區企業吸納150人)貧困勞動力實現了就業,促進貧困人員增收。一是加強政策統籌指導。2017年,我縣出臺了《縣就業扶貧工作具體操作辦法》(縣府辦字〔2017〕216號),籌集資金345萬開展就業扶貧,為貧困戶就業創業及各項惠補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支撐。今年,我們又出臺了《關于做好2018年就業扶貧工作的通知》(精扶辦字〔2018〕11號),進一步強化扶貧車間建設、就業扶貧崗位開發、貧困勞動力信息管理,加強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扶貧示范基地建設,健全貧困人員脫貧機制。二是鼓勵建設扶貧車間。鼓勵鄉賢能人在圩鎮、村利用閑置土地、廠房等創建勞動密集型、專業合作社等類型扶貧車間,并落實好扶貧車間各項獎補,激發了鄉賢能人建立扶貧車間熱情,全縣已建立的41家扶貧車間帶動貧困勞動力326人就業,其中有3家扶貧車間享受補貼18746.5元、7個就業扶貧車間享受創業貸款150萬元。在工作中,我們還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利用閑置豬場轉場建設扶貧車間,其中白水下車村周林友利用閑置豬場轉場養殖海貍鼠、雙村桐木村鄧小平利用閑置豬場轉場為金蛋加工廠,兩個豬場轉場共帶動4名貧困戶就業,人均年增收10000元。2018年,按照“春季攻勢”活動的要求,我局要求各鄉鎮按照“五個一”標準對扶貧車間進行完善,并已申請的31個扶貧車間進行“五個一”建設情況驗收,從驗收情況來看,扶貧車間吸納貧困人員就業尚有不足,但基本按照“五個一”的建設標準進行建設。今年還有5個新建扶貧車間申報驗收,正在籌備并有意愿申請的還有十多家。三是開展貧困勞動力調查。我局再一次對全縣貧困人口就業情況開展摸底調查,全縣共7個鄉鎮已完成調查工作,縣就業局在調查資料精準識別的基礎上,根據農村貧困人口就業和保障需求,努力做好相關工作,實現“能轉盡轉”、“愿培盡培”、“能貸盡貸”的就業保障扶貧工作目標,并要求各鄉鎮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調整和補充信息。四是積極開發扶貧專崗。依據《縣就業扶貧工作具體操作辦法》(縣府辦字〔2017〕216號),2017年,我縣開發了就業扶貧專崗800個,已啟用515個扶貧專崗,帶動貧困勞動力531人就業,共有509人享受扶貧專崗崗位補貼42.96萬元,補貼資金已撥付到位,其2018年第一季度的相關資金還在收集資料擬撥付當中。2018年新增605個就業扶貧專崗,41個貧困村農家書屋管理員崗位已落實,新農村點保潔員已通知各鄉鎮盡快上交相關資料。五是推選就業扶貧示范點。鼓勵示范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實行動態管理,全縣有縣醪橋鎮三和店蔬菜種植基地合作社、省景旺精密電路有限公司、新時代皮具有限公司、縣千語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四個單位被認定為就業扶貧示范點。六是開展技能培訓。全縣2017年共培訓貧困勞動力1364人,其中:18個鄉鎮分別開展了一期扶貧車間及扶貧專崗崗前培訓班,共培訓346人,直接補貼貧困勞動力20580元。根據鄉鎮產業特點、培訓對象實際情況,以葡萄種植、井岡蜜柚種植、水稻病蟲害防治、家政技能等為培訓內容,開展了17期技能培訓班,共培訓1018人。2018年的培訓工作正在啟動之中。七是加強就業信息推送。2018年春節以來,縣就業局投入資金20余萬元、制作橫幅200余條、印刷用工宣傳單5萬余份、啟用電子顯示屏2個、群發短信30余萬條,并在電視臺飛播用工信息一周,全方位向貧困勞動力宣傳招工信息,此外,縣就業局還積極引導我縣園區企業舉辦各類招聘會,今年1-2月共組織48家企業舉辦勞務扶貧就業援助春季企業招聘會22場,提供就業崗位4000余個,幫助150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二、健康扶貧

截止到4月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住院就醫3905人次,住院總費用1862.17萬元,醫保統籌基金報銷1292.79萬元,鄉級醫療機構減免貧困人口住院起付線225600元,縣級醫療機構減免貧困人口住院起付線586400元。共有108名貧困人員申請大病保險補償,大病保險補償金額49.38萬元。商業補充保險按政策補償金額83.96萬元。一是落實免費參保政策。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對象19292人(包含已脫貧和未脫貧建檔立卡人口)由政府全額補助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80元/人);大病保險費40元/人由醫保統籌基金負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100%。二是提高城鄉居民住院和門診慢性病保障水平。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補償起付線。門診特殊慢性?、耦惻c住院基金最高支付合并計算,統一為35萬元,執行住院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按定點醫療機構級別比例報銷。Ⅱ類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統一為90%。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5000元。三是建立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制度。2018年起,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疾病商業補充保險,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180元,資金由縣政府通過統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予以安排。四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患耐多藥肺結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兒童苯丙酮尿癥、尿道下裂及地中海貧血等15種重大疾病,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由60%提高到70%,相差的10%由大病保險基金支付。五是繼續實施十類重大疾病免費救治。繼續實施“光明?微笑”(白內障、唇腭裂)工程、兒童“兩病”(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心?。⒛蚨景Y免費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費救治、婦女“兩癌”(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手術、兒童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及康復免費救治、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患者免費救治等重大疾病免費救治項目。六是提高大病保險補償比例。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住院在基本醫療保險補償滿5萬元后,5萬元至35萬元報銷比例提高到90%,不執行加重負擔,由大病保險基金支付。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年度累計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超過統籌地區大病保險起付標準的部分,提高5%的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55%起付線標準由13966元降低至6983元。七是提升服務能力。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一站式結算,并在縣、鄉二級醫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不收取住院預付金等惠民方便政策,進一步明確縣級醫院、鄉級衛生院、縣外醫院住院醫藥費以及慢性病報銷步驟,極大方便貧困戶患者就醫。

三、保障扶貧

2018年已由政府出資為10201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標準為每人100元,資金已經錄入個人保險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