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時間:2022-12-12 03:01:00

導語:一項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項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為適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去年9月以來,南寧市全面開展了以治理“五亂”為主要內容的“城鄉清潔工程”。我們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創新思路,明確職責,使這一工程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在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并非只是掃掃地、灑灑水,它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關系到城市的和諧和文明程度。開展“城鄉清潔工程”,旨在改善居住環境、衛生狀況,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群眾所需、民心所向。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開展“城鄉清潔工程”,要求我們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從一件件具體的事情做起,創造清潔、整齊、優美的良好環境,讓人民群眾從中得到實惠。把“城鄉清潔工程”與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群眾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完全符合我們黨的執政理念,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為確保“城鄉清潔工程”成為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我們求真務實,不走形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把“城鄉清潔工程”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效結合。文明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就是要以此為契機,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營造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保障。在開展“城鄉清潔工程”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良行為嚴管重罰,使“城鄉清潔工程”與改變陋習、提升市民素質相結合;通過整治“攤點亂擺、車輛亂停、垃圾亂扔、廣告亂貼、工地亂設”的“五亂”行為,使“城鄉清潔工程”與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改善城市面貌相結合;通過落實責任制,實施問責制,使“城鄉清潔工程”與轉變干部作風,提升干部隊伍形象相結合;通過理順體制、引進數字化管理技術,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使“城鄉清潔工程”與轉變觀念、改變重建輕管、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相結合。通過這四個結合,使“城鄉清潔工程”成為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有效載體,成為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關注民生,選好切入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們從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問題入手,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切入點,向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宣戰。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馬路市場、占道經營等影響市容、交通的問題,搬遷和整治了亭子圩、水街、菠蘿嶺、埌西等馬路市場,取締了地洞口等一批占道攤點,清理了一批夜市、早市攤點;針對我市竹排沖、朝陽溪、二坑沖等13條內河“臟亂差”現象,采取截污、清淤、改造、植被恢復等綜合整治措施,使內河治理工程成為城市管理的亮點,把城市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塑造優美、整潔、和諧的城市新形象。

屬地管理,上下聯動,確保“城鄉清潔工程”落實到位。我們依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原則,積極組織轄區內各機關、部隊、廠礦、學校、私營業主、個體工商戶和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對道路、街巷、綠地、廣場、單位庭院及每個家庭等進行全面清掃,做到每日一小掃,周末一大掃。重點清理各類市場、江河溝渠兩岸、城鄉接合部、城區與城區的交接地帶及企業內部等區域的衛生死角,對于造成“五亂”的不良行為進行勸阻、處罰,在鞏固和擴大治理市區“五亂”成果的同時,我們把“五亂”治理由市區向農村鄉鎮、村屯延伸,使治理工作不斷深入到各個角落。

科學整治,堵疏結合,確保“城鄉清潔工程”方便群眾生活。在整治“五亂”,還“潔、齊、美”于市民時,采取“引攤入市”、“引車入場”等堵疏結合的辦法,使“堵”有力,“疏”有法,做到既規范管理,又方便群眾。通過給予降低租金等優惠政策、開辟辦證“綠色通道”,引導鼓勵經營戶進入已有市場經營。在拆除和取締馬路市場之前,選擇閑置的空地、停工的工地作為臨時市場,引導經營戶入場經營。重新規劃建設一批新的農貿市場,方便群眾生活。并對下崗職工、殘疾人員等困難群體,落實特殊優惠政策。通過恢復和新建一批停車場,解決路內停車和路外停車的問題,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保證周邊道路暢通、有序。目前,已計劃恢復民族宮、百貨大樓、高峰商場等30多個大型公共建筑、寫字樓、賓館、市場等原有的停車功能。

全員培訓,全民參與,確保“城鄉清潔工程”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廣大群眾是主體。人民群眾既有享受城市藍天、綠地、美景的權利,更有建設和維護優美環境的責任。只有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才會產生“人心齊、泰山移”的能動作用。因此,在開展“城鄉清潔工程”過程中,我們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站,采取專版、專欄、專題以及漫畫、歌謠、小品、標語、口號等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廣泛宣傳,大造聲勢;以市民學校為陣地、以“百萬市民素質培訓”為抓手,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微笑•秩序•衛生”文明踐行活動、“文明交通‘四讓’活動”、文明禮儀教育培訓活動、“小手拉大手、清潔文明進家庭”活動,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教育、引導市民改變陋習,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不斷提高市民素質,提高市民參與意識。2006年12月15日,我們通過開展“百萬市民大行動”活動,120萬南寧黨政軍民走上街頭,一齊動手清潔城市環境,整治“五亂”現象,用自己的行動扮靚家園,為南寧塑造“潔、齊、美”的新形象,使“城鄉清潔工程”工作達到高潮。同時,把“城鄉清潔工程”向街道家庭延伸,向城郊接合部延伸,向農村鄉鎮村屯延伸,營造了家喻戶曉、全民行動的強勢輿論氛圍,使“城鄉清潔工程”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

建章立制,加強監督,確保“城鄉清潔工程”實現長效管理。開展“城鄉清潔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建章立制,嚴格依章辦事,才能確保“城鄉清潔工程”持久深入開展。一是實行領導干部聯系制度,將市內31條主要街道的治理分解落實到市四套班子每一位領導,負責協調、檢查、督辦責任路段的治理;各縣區也相應建立了“干部包街”責任制,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治理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建立“分片包干”制度。明確各縣區(開發區)政府對轄區內的“五亂”治理負總責,并層層簽訂責任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將有關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個鄉鎮(街道)、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和各部門各個單位、各沿街店面,實行分片包干,分段負責。三是建立兩級評比,一票否決制度。每月由市評議機構對各縣區、各開發區進行考評,各縣區評議機構對各街道、各社區、各單位考評,對后進單位掛流動黃旗警告,年終進行考核,任務不完成者,一票否決。四是建立聯動快速反應機制和快速反應信息反饋制度,要求每日定時匯報,及時快速受理群眾舉報。五是建立嚴格的問責制。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不重視、不努力、不作為的單位要追究領導人責任。六是建立健全嚴管重罰機制,根據有關法規,對“五亂”行為制定出教育處罰辦法。七是建立健全效能督查制度,確保工作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有監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