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工委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和體會
時間:2022-02-21 05:17:00
導語:關工委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和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穩步扎實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任務。中央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為新農村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基層關工委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增添了新的動力。
關工委是在同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以“五老”隊伍為主體,由各有關涉青部門和群眾團體負責人參加,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群眾性工作組織。濟源市關工委成立于1991年9月10日,今年是市關工委成立15周年。15年來,市關工委和各基層關工委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一支“素質較高、人數眾多、覆蓋面廣”的關心下一代工作隊伍。目前,全市有4000余名離退休老同志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作用好的有2100多人,有82個報告團常年活躍在農村、社區、學校、企業,每年做各類報告都在400多場,有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520多個,占到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0%以上。十幾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市關工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積極探索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路子,將關工委工作融于市委的中心工作之中,努力實現新時期關工委工作的新突破,為市委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務。具體來說,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我們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聯系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找準切入點
鄉風文明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軟件,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從2005年至今,市關工委在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把促進鄉風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作為關工委新時期的切入點,出臺了《開展創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村和先進社區活動的意見》,市委、市政府對此項活動高度重視,專門以“兩辦”文件批轉了活動的《意見》,要求各單位把此項活動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認真開展,務求實效。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各單位圍繞加強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五老”隊伍建設、實現青少年“四無兩有”(無犯罪、無賭博、無輟學、無不孝子女,青年人人有技術、少年人人有文化)等內容,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坡頭鎮坡頭村關工委有23名老同志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他們中間有老支書、老黨員、老英雄、老教師、老模范,他們在家里是長輩,在村里是前輩,在群眾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威望。他們從事關工委工作以來,辦了許多好事、實事,為促進鄉村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他們研究制定贍養協議,組織全村的青年婦女互相參觀評比,動員群眾力量教育不孝子女。他們組建老年網吧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到網吧巡查,有效杜絕了未成年人沉迷網吧現象。他們帶頭捐款興建圖書室、青年活動場所等,引導青少年追求健康向上的業余文化生活。他們積極協調村里不好出面解決的難題,架起村委、群眾、學校互相溝通的橋梁。他們手把手給青年傳授致富技術,推薦青年外出就業,使不少青年成為村里的致富能手。目前,坡頭村是老有所樂、壯有所為、青有所好、少有所學,呈現出一派風正、氣順、人和、勁足的良好局面。
二、立足新時期的特點找準結合點
中央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充分發揮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隊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正處于由生物成熟到社會成熟的過渡時期,其對主體價值、目標,尤其是對生命價值的關切,使他們在心理上經歷了一切價值矛盾和價值沖突的洗禮。如何引導青少年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用什么樣的價值觀來指導他們的行為決擇?這是關系到每個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現實問題,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課題。近年來,全市各級關工委圍繞這一課題,組織廣大老同志進校園、進社區、進村鎮、進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作出了突出貢獻。梨林鎮關工委老同志段同仁,在公安系統退休以后,就當起了義務普法宣傳員,每年都要到中小學校做報告上百場,被多個學校聘為法制校長、校外輔導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開展以來,他結合學習體會,撰寫了2萬多字的宣講材料,先后為學校做報告20多場,受教育人數達3萬多人,對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克井鎮關工委老同志范本英,是一名老教育工作者,退休后,他把村里的宣傳欄、廣播站作為宣講陣地,義務給村民辦黑板報、作廣播,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和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有關內容,深受村民的歡迎,大家親切的稱范老師為“播音員”。
青少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生力軍。各級關工委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同時,也特別注重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技術水平,滿足他們的致富需求,為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軹城鎮西軹城村關工委多年來強化對青年農民的科技培訓,使95%以上的青年都掌握了1—2套實用技術,先后組織村里30多名高中畢業生到天津、鄭州、洛陽等大專院校深造,系統學習機械、造紙、電腦、鮮切花生產、無公害蔬菜大棚生產等實用技術,為農村發展經濟服務。邵原鎮六主村關工委以村老農技人員為骨干,創辦科技培訓班,累計培訓農村青年200多人次,其中有12名青年通過了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考核認證,74名青年通過種植、養殖和外出打工等成為村里的致富能手,從而加快了全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圍繞基層組織建設找準拓展點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對于樹立黨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至關重要。目前,農村基層組織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主要問題是人的問題,是領導核心的問題,是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的問題。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90%以上都是老黨員,還有一大部分是原來的老支書、老村長,他們黨性強、覺悟高,在處理農村復雜事務中有一定的經驗和優勢。大峪鎮王拐村在搞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中,遇到過不少困難,有些村民不理解,當面指責村干部,干擾正常工作,關鍵時刻,關工委的老同志敢于站出來講話,為村委撐腰,幫助村委做思想工作。該村支書李發展深有感慨地說:“有關工委的老同志為村里保駕護航,我們村委的干勁更足了。”在2005年村支兩委集中換屆中,各基層關工委的老同志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他們走家串戶,妥善解決了難纏戶、釘子戶的問題,保證了村委換屆工作的順利進行,幫助黨委、政府真正把一批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干部選拔上來,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關工委老同志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學習,努力實踐,為青年黨員樹立了榜樣。同時,他們還挑起了政治宣講員的重任。他們不顧勞累、忘我工作,深入到各鄉鎮辦事處、市直單位、大型企業上黨課、作報告,一講就是幾個小時,有時一天還要作好幾場報告。為作好每一場報告,他們都要親自收集資料,撰寫講稿,常常忙到深夜。有人不理解,問他們圖個啥。用老同志的話說,就是啥也不圖,在有生之年,還能夠為黨做件事,心里高興。在他們的帶動和感召下,有些沒有入黨的老同志也主動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通過這些年的工作實踐,我們也得出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一是關工委不是處于熱線,相對冷清,所以我們更應主動工作,以有效的工作和成果取得市委、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廣泛理解。充分利用“五老”隊伍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教育的優勢,更好的為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務,為社會服務,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我們關工委存在和工作的價值,“有為才能有位”,這是近幾年大家總結并普遍認可的一句話。二是關心下一代工作也要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能總是按照多年不變的路子去搞教育或說教,時代變了,未成年人思想特點也發生了變化,我們也要適應時代的要求,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四有”新人、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堅持與時俱進。三是關心下一代工作,不僅要立足于眼前,更要放眼于長遠,不能只著眼于隊伍建設,更應著眼于社會效果。從這些年的工作實踐來看,凡是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出發,切實服從服務于當地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利用“五老”隊伍開展工作卓有成效的,那里的基層組織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就會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及社會的重視和承認。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除要繼續采用上述方式方法做好關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外,還將圍繞就農村建設制定新的工作思路,上下聯動,動員社會力量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在不斷總結現有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發揮優勢,正視不足,繼續努力,開拓創新,進一步開創我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