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黨內監督

時間:2022-07-31 01:05:00

導語:如何完善黨內監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完善黨內監督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向全黨印發了《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近83年,執政近55年來頒布的第一部專門性黨內監督法規。《條例》的頒布實施是黨內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宣傳、學習、貫徹《條例》,關鍵是把《條例》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運用到實踐中。具體要做到:

一、監督主體必須履行監督職責?!稐l例》規定,各級黨委、紀委、黨委委員、紀委委員、黨員和黨代表是監督主體,履行相應的監督職責?!稐l例》還規定各級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如何履行監督職責,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這是一個很實際的現實問題?,F行體制中,紀委受同級黨委領導,要發揮紀委監督同級黨委作用是不容易的。所以《條例》第八條規定,黨的各級地方紀委和基層紀委受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雙重領導,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加強對各級紀律機關的領導,改革和完善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全面實行對派出機構的統一管理?!边@是黨內決策、監督開始分離的一個標志。唯有改革現行紀律檢查體制,實行紀律檢查機關“垂直領導”或“雙重領導”,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的領導體制,才能進一步發揮黨的紀律機關的監督職能。

二、監督制度必須切實有效地得到落實

《條例》根據黨內監督的現實需要,著眼于解決黨內監督的突出問題而設定了十項監督制度。這些制度原來在《黨章》等黨內法規中都有體現,《條例》將其規定得更系統、更詳細一些。這些制度,如何操作,達到怎樣的監督效果,就要看抓落實的程度。《條例》規定的十項制度都是原則性的,還沒有具體的操作性較強的程序和辦法。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自覺認真地去落實有關制度,而不是搞形式,走過場。比如:民主生活會,不能依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有優點沒有缺點,更不會向別人提意見;述職述廉,也不能只說成績不擺問題,掩蓋不廉潔行為等?!稐l例》已經明確規定的,我們就要很好地去抓監督、抓檢查、抓落實,這樣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三、監督對象必須樹立受監督意識

《條例》規定的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長期以來,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由于身份、地位特殊,對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常常采取拒絕的態度。首先是錯誤地對待監督。有的認為自身素質高、坐得正、行得端,不需要監督;有的認為上級監督是組織對自己的不信任,同級監督是同志間鬧別扭,下級監督是在找毛病。其次是有意排斥監督。由于自身利益和家長制的影響,有的喜歡一言堂,大權一把抓,什么都是一個人說了算。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對這些位高權重的重量級人物來說,顯得蒼白無力。這些說明,在現有的監督機制還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素質教育,提高其思想覺悟,樹立監督意識,使之自覺接受監督,就顯得十分必要。這樣,對己、對人、對黨的事業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