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黨員先進心得

時間:2022-09-05 04:38:00

導語:稅務局黨員先進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務局黨員先進心得

記得黨的//閉幕不久,新當選的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書記處的成員來到河北西柏坡,回顧黨的歷史,重溫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教導,并在此發表了重要講話,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今年1月14日,同志《在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專題報告會上的講話》中,又把“堅持‘兩個務必’,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作為新時期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六條基本要求之一。

黨的總書記反復告戒全黨要堅持“兩個務必”,意味雋永,耐人深思。這個要求,道出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心聲,獲得了廣泛的擁戴。人們普遍認為,堅持“兩個務必”,不僅對保持黨的活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對我們的領導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種種弊病痛下針砭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那么,要做到“兩個務必”,最根本的應該抓什么?有人說,關鍵在于抓黨員干部隊伍的思想建設,這話一點不錯,但干部隊伍的思想建設,究竟應該從哪兒抓起?這就要求我們搞清楚,現在干部隊伍中存在的與“兩個務必”的要求相悖的弊端,其病根在那里?如果我們認真審視實際情況,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某些干部思想上的“驕”“躁”二字在從中作祟;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驕躁之氣不息,“兩個務必”難持。

“驕”字本義有褒貶之分,人們常用其貶義,我們這里說的也是貶義。“驕”和“傲”是“聯姻”,“驕傲”為做人之大忌;“驕”和“橫”是“兄弟”,“驕橫”為人們所痛恨;“驕”與“奢”臭味相投,“驕奢淫逸”為人們所不齒,而驕傲、驕橫、驕奢淫逸則同源于一股臭氣──驕氣。“躁”是不安靜、不冷靜的意思,《論語.季氏》中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提到“躁”字,人們馬上會聯想到躁動、躁進、急躁、浮躁,這些都含有急功近利的意思。不難理解,驕躁與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冰炭不相容的兩個截然對立的概念,一個充盈著驕躁之氣的人,怎么可能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呢?

綜觀我們的干部隊伍現狀,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同志能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勵精圖治、積極進取;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也確實有不少干部的思想受到了驕躁之氣的侵蝕,在滋長蔓延驕躁情緒的人群中,具體行為表現各種各樣,大體能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妄自尊大型。有的領導干部在某一個崗位上千了不幾年,也可能干出了些許成績,便自滿起來,自認為能力強,貢獻大,應該受到提拔重用。一不如愿,便怨氣十足,怨組織不長眼,怨時運多乖舛,尤其是看到自認為不如自己的人被提拔時,這種情緒會表現的更加強烈。這種人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拿自己和別人相比時,都是以自己的長處與自己位置高的人的短處比,從來不愿意正視在比自己位置低的人群中,強于自己的大有人在這一事實。二是剛愎自用型。驕字在頭腦中作怪的領導干部大多總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自以為是,喜歡逢迎,聽到不同意見便暴跳如雷。訂計劃、做決策慣于閉門造車,不去集思廣益,不深入調查研究,即便是調查研究,也是走一下形式,只是去印證自己的“英明決斷”而已。在這樣的領導干部主政的單位和地區,民主集中制變成了紙上空文,群眾變成了群氓和隨從。三是“山間竹筍”型。有些領導干部平時不愿意刻苦學習,政治理論水平不高,本職業務知識稀松,但講話或者作報告,卻可以云山霧罩地侃侃而談。若去視察工作,下車伊始,便可以哇啦哇啦地發表一通議論,以顯示自己的高明。但這種人的講話和報告,往往是讓人聽半天不得要領,更無法應用于現實工作,正象主席早就批評過的那種“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四是急功近利型。有些領導干部在工作中扎扎實實的真功夫不夠,卻熱中于快出政績,不顧實際情況的追求高指標,不顧現實的需要和可能,不惜民力地搞所謂形象工程,以期受到上級領導的青睞,加官進爵;還有的干部“進取”之心太急,干脆赤膊上陣,跑官要官。五是沽名釣譽型。不難在干部隊伍中找到這樣的人,周圍的人都知道他胸中的墨水并不怎么多,平時也未見其伏案辛勞,但文章卻一篇一篇的發,著述卻一本一本的出;也有這樣的領導干部,他那里的工作平平,或者某項有創意性的工作才剛剛開頭,卻見其典型材料、經驗介紹滿天飛。稍一追究,便見端倪,前者是捉刀,后者是杜撰作秀,無非是躁動心理支配下的沽名釣譽行為而已。六是自欺欺人型。有的領導干部從來不大讀書,不去學校上課,也未見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明顯提高,但卻隔不幾年拿到一個高一等的文憑;有的人外語一竅不通,碩士、博士卻到了手;甚至還有的領導干部越活越年少,去年已過了五十,今年倒變成了四十八。上述個中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七是及時行樂型。有的領導干部把手中的權力當成了及時行樂的本錢,心事不在工作上,熱中于迎來送往,吹吹拍拍;沉醉于燈紅酒綠,歌舞風情;鐘情于名山大川,觀光旅游;寄志于去日無多,及時行樂。八是鋌而走險型。驕躁情緒嚴重的干部把金錢、地位、名利看得很重,會不擇手段地索取,甚至于鋌而走險。比如:為了升遷,送禮行賄,賣官鬻爵,觸犯國法;當官無望,移情金錢,受賄斂財,貪贓枉法;比比大款,自覺寒酸,為求平衡,邁入歧途;依權仗勢,獵取女色,道德沉淪,驕奢淫逸。

驕躁情緒的思想本源是私字當頭,個人至上;其價值取向是貪婪和索取。受驕躁之氣迷惑的領導干部,失去了自知之明,不能給自己工作、學習和生活以正確的定位,用自私狹隘的心態去看待和追求金錢、地位、權力、名利,最終的結局往往是既害己,又誤國,放眼現實,我們已經從李真、胡長清、徐國健等人的身上看到了這一點。受驕躁之氣迷惑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受驕躁之氣迷惑的國家難以長治久安,受驕躁之氣迷惑的政黨難以興旺發達,回顧歷史,我們可以從南朝的空談誤國、李自成的甲申飲十艮、甚至從蘇聯東歐政變的慘痛教訓中感悟到這一點。因此,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都把驕躁之氣當作修身養性的大敵。“滿招損,謙受益”這一古訓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圣人說:“吾日三省吾身”,這里的自省就有注意克服驕躁情緒的內容;我們的早就諄諄告誡全黨:“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他老人家在六十多年前就號召全黨認真閱讀郭沫若同志撰寫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以提醒全黨注意吸取李自成驕躁喪國的教訓,也是他老人家在西柏坡臨進城前就向全黨發出了我們決不學李自成的警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

在此次先進性教育的學習過程中,我也曾捫心自問過自己的身上有無驕躁之氣,當初感覺還好,頗有些心安理得,后來細想不盡如此,自己身上的驕躁之氣雖然沒有上述那么嚴重,但畢竟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的,值得反思和汗顏的東西還有。比如,在學習上,無論是政治理論學習還是業務知識學習,自我滿足,淺嘗輒止的現象是有的;比如,在工作中,冷熱不定、急噪發火的情況是有的,工作中出了一點力,或者有了一點成績,自我的陶醉感、自滿感便會不期而至的情況也是有的;比如,看到同學、朋友、熟人升官發財,尤其是自己認為出乎意料的,雖然還不至于嫉妒,更不至于去效仿,但在心底深處的不平衡感是萌發過的;再比如,在廉潔自律上,雖然心中常常警示自己戒貪戒欲,潔身自好,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知足常樂,大節有保,但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和黨的現實要求有差距,與老一輩黨的領導干部相比差距更大。

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欲做一個稱職的黨員領導干部,首先要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欲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首先要做一個好的人,我完全贊同這個說法。我想,要做官,先做人,無論做官做人,都要立足一個好字,在世多做好事,身后留個好名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旗添光加彩。而要做到這些,離開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不行的,“兩個務必”的要求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僅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身體力行的準則,也應當是每一個人修身養性的圭臬,

明朝洪應明所著《菜根譚》礪品篇中說:“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慮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消息”。這段話表面看來是說做學問的事,實際上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我作為參加此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一分子,決心努力吸取先賢圣哲的道德涵養,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省委和總局的部署和要求,以敬愛的“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的精神為榜樣,深入學習同志的講話和有關文件,緊密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躬身自省,認真檢點自我,擯棄驕傲與浮躁之氣,弘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以實際行動向黨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