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室主任黨性學習體會

時間:2022-09-12 05:11:39

導語:審理室主任黨性學習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理室主任黨性學習體會

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指出:全黨都要從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高度,從應對新形勢下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出發,充分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黨風問題,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和民心向背。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要深刻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內涵,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加強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必須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干部隊伍轉變作風的自覺性。因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不良的作風是受其思想觀念支配的。思想上的模糊,必然導致作風上的盲目、隨意和失控。只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才能有良好的作風,正確的實踐和行為。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作風不正,并缺乏轉變作風的自覺性,對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不足是一個基本原因。在他們認為抓發展大事的,而作風純屬個人修養和行為方式問題,即使有些不足也無損于大局。這種認識顯然是不對的、錯誤的、有害的。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身上存在著一些突出的作風問題,早已經超越了“個人”范圍,而成為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發展大局的大問題。我們如果對這些問題不警惕,不抓緊治理,任其發展,就會極大地影響黨群干群關系,影響黨和人民的事業。從我們黨的實踐證明來看,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建設和改革開放年代,作風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發揮出難以估量的巨大社會作用。“官”氣正則民風清,領導干部隊伍有好的作風,就能夠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使黨立于不敗之地;就能夠使科學理論同實際情況正確結合,推動黨的事業健康發展;就能夠使黨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和錯誤,始終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只有干部隊伍有好的作風,才能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形成共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力量;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才能從根本上做到防微杜漸,自覺抵御和消除腐敗現象的侵襲,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只有這樣認識和理解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才能在實踐中自覺地轉變作風。

二、自覺遵守,接受監督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要嚴格執行中央有關文件要求,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必須用來為黨工作、為人民謀利。深化作風建設要注重實際效果,解決突出問題。作風建設搞得好不好,要看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否得到進一步發揮,黨群關系是否得到進一步改善,機關工作是否得到進一步創新和發展。這就是說,作風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把優良的作風落實到推動各項工作中,體現在自己的學習上、貫徹到黨內生活里去。抓作風建設,要最大限度地啟發每個共產黨員的內動力,充分發揮每個共產黨員的自覺性。貴在自覺,嚴以律己,從我做起。只有當每個共產黨員都成為作風建設的自覺實踐者的時候,機關作風才會有根本的好轉,優良的作風才能鞏固和持久。要切實解決得過且過、敷衍塞責等責任心和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堅持實事求是,崇尚實干,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推動工作上。徹底清除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滿足于和自己比、和過去比等不好的作風。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抓住了制度建設,就抓住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根本。從嚴治黨,端正黨風的關鍵在于建立和鞏固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制度和機制,使黨的各級組織對黨員、干部實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及時發現矛盾、解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保持黨的的旺盛生命力。

三、認真履職,務求實效

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又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工作。良好的工作作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抓實干。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要以本單位、本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存在的問題切實加以糾正,摒棄諸如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只看眼前、不顧長遠,好大喜功、脫離實際等影響科學發展觀落實的不良作風。實現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就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避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要切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作規劃、定方案、抓改革、促發展。要使我們的發展成為科學的、協調的、可持續的,使廣大人民群眾自覺、踴躍地成為改革、發展的主力軍,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和發展的成果,不斷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要時刻不忘保持純潔性,以高昂工作的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樹立良好的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創新的精神,認真組織,積極參與,營造“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