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時間:2022-01-01 10:01:00
導語:質監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在領導全國人民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進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它既是推動實踐創新的根本指針,又是深化理論探索的嶄新起點。在產品質量監督工作中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一個新的課題。具體到本處實際工作來講,目前在監督抽查中存在著一些對科學抽樣的重要性及正確的抽樣方法了解和掌握的還不夠,使抽樣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在我區還不同程度的存在,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積極改進。
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是從企業的出廠產品,包括出廠入庫產品和進入流通領域的商品中抽取樣品進行檢驗,抽驗的目的是對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作出判定。開展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既能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又能促進標準的實施和貫徹。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目標是逐步對有關安全和健康的產品、同群眾關系密切的商品、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實行監督檢驗。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的產品質量監督都是抽樣檢查,總是以部分推斷全體,對整批質量做出合格與不合格的明確結論,這就要求所抽取的樣本必須是隨機的。
隨機過程是一連串隨機事件動態關系的定量描述。隨機過程論與其他數學分支如位勢論、微分方程、力學及復變函數論等有密切的聯系,是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及社會科學各領域研究隨機現象的重要工具。隨機抽樣合理的方法就是從總體中的單位產品都是同樣的機會被抽取到樣本中,且每個單位產品是否被抽取到樣本中是互相獨立的。在實施抽樣時,我們要一方面盡量避免抽樣的系統誤差,即帶有傾向性的抽樣,另一方面要盡量減少抽樣的隨機誤差。隨機抽樣的方法有多種,例如簡單隨樣抽樣、分層隨樣抽樣、多級隨機抽樣、系統隨機抽樣、分段隨機抽樣、整體隨機抽樣等等。除了簡單隨機抽樣外,都是附帶有主觀限制條件的隨機抽樣,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采用某一個合適的隨機抽樣方法,也可以將某些隨機抽樣方法合理組合起來使用。隨機數的獲得可以采用擲骰子、查隨機數表、甚至抽簽等。
客觀地說,我們抽樣技術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長期沿用“百分比抽樣”法,先進的科學的抽樣方法要推廣、普及、應用還是較緩慢的。例如,100瓶水不能隨意抽幾瓶作樣品,要使這100瓶水中的每l瓶都有被抽中的機率。這里要把隨機抽樣與隨意抽樣嚴格區分開。隨意取點樣品,沒有任何依據,以為很客觀,其實全作憑抽樣者主觀地,習慣地抽取,看似隨意,不被指定,結果必有人為傾向,擴大抽樣的誤差可能性。隨機與隨意一字之差,卻有本質上的差別,絕對要分清,兩者之間不能劃等號。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各種隨機抽樣檢查方案和國內的抽樣方案(如GB2828—2003和GB2829—2003)的理論基礎來源于數理統計學。由于數理統計是以隨機取樣為基礎推演出來的科學,如果所抽的樣本不是隨機產生的,那么任何數理統計方法都完全無用。就目前情況看,很多產品質量監督人員對隨機抽樣認識不足,方法不當。他們認為不管怎樣,只要能按產品質量標準規定數量進行嚴格檢查就行了。其實不然,不認真抽樣或用錯誤的抽樣方法抽樣,往往會導致錯誤的結論。特別是在倉庫里堆碼成垛的體積較大較重的產品,像這樣的產品,往往我們的質量監督人員很容易與受檢企業達成協議,只抽表面或外層的產品,里層的產品便很難被抽到。在現場有的抽樣者自認為是在進行隨機抽樣,實際上卻自覺或不自覺地摻入了個人的主觀意識和習慣。于是每個人都各行其“意”,這樣就常常發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挑樣,使其不符合隨機性原則了??梢钥吹竭@樣的情形,當檢驗報告出現異議,我們檢查抽樣全過程時,很快推翻檢驗部門的結論。是檢驗部門水平低嗎?是他們的儀器精度差嗎?是他們的檢驗方法不正確嗎?不是。多數情況下是抽樣人員的抽樣方法不當,這就不能正確地判斷產品的質量。因此抽樣是非隨機性的,用這樣的樣本質量來推斷整批的質量是不科學的。此時要真正想做到隨機抽樣,其實也可以在生產車間定時抽樣,或在產品裝卸運輸過程中進行抽樣檢查,可以適當避免一些“隨意抽樣”的情況。
我們在與企業相關人員座談時,有人曾提出“隨便”抽樣也有可能是隨機抽樣。例如化肥廠出廠前磷肥攪拌得相當均勻,在這時盡管仍用表層抽樣,但都是符合隨機性的。因為總體中的每一體(或稱子樣)都有同等的機會出現在表層,也就相當于有同等的概率被抽中。隨機抽樣似乎很簡單,實際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特別是在現場,有時抽樣者自認為是在進行隨機抽樣,實際上卻自覺或不自覺地摻人了人的主觀意志或習慣,使其不符合隨機性的基本原則了。充分發揮抽樣人員的主觀對客觀認識的能動作用,這正是監督抽樣所要考慮的。所謂發揮主觀對客觀認識的能動作用,是建立在人們對客觀事物有所了解,或已有某方面信息的基礎上,在監督抽樣中完全應該而且必須充分利用已有的輔助信息,改善抽樣的組織形式,創造出更好的抽樣效果,提高樣本的代表性。例如,已知一批產品是由早,中、晚三班生產的產品組織而成,在抽樣時可以按班次分類,然后就每一班產品分別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單位,這樣抽樣效果就會好得多。但是,當抽樣計劃確定后,在具體抽樣時,就必須排除主觀因素的影響,保證隨機原則的實現。
我們質量監督人員要嚴格遵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新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管理辦法》內容,其核心簡而言之:抽樣時不能有意識地只抽好的或只抽差的;應從批中各部位抽樣;按比例抽樣。如果構成一批產品的原材料來源、生產期和生產班組等條件的不同可能對產品質量有較大影響時,應該把批分成若干層,并按相應比例在各層內抽樣。如何解決隨機抽樣的薄弱環節?途徑就是加強對抽樣原理、抽樣方法等專業知識和抽樣標準等法規業務的培訓教育,使這些知識能被質檢人員所掌握,并滲透和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同時,我們還要加大制定有關規范,力求隨機抽樣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有章可循、有序運作,減少失誤,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我們在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強化寓監督于服務之中,在提高產品質量監督為經濟發展服務功能上下功夫,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思想內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從而更加自覺、主動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實踐,不斷完善產品質量監督中隨機抽樣業務,確保監督抽查的科學與公正。
- 上一篇:人事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