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tǒng)學習十七大精神心得體會

時間:2022-08-25 10:20:00

導語:教育系統(tǒng)學習十七大精神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系統(tǒng)學習十七大精神心得體會

十七大報告中,教育被當作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之首,以相當大的篇幅給予了重視。其中又再次突出強調了教育的公益性,并表示將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無可否認,教育在最近幾年確實取得了相當大的發(fā)展。農村義務教育即將實現(xiàn)免費;高等教育在學人數(shù)已達2500萬人,毛入學率提高到22%;貧困家庭學生可以申請各種助學貸款等等。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這本是教育的應有之義。

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就必須正視當下教育所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高學費讓教育門檻依然偏高,教育的公益性不時面臨著教育產業(yè)化的誘惑。有調查顯示,20年前,大學學費只有200元,現(xiàn)在已高達5000元,漲幅達25倍。一名農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學生。教育作為稀缺的資源,仍然沒有普及到全社會。正是因為教育中存在著這些問題,所以強調要堅持教育的公益性質就顯得十分必要。保障教育的公益性,關鍵是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數(shù)據顯示,去年,全國財政安排農村義務教育經費1840億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區(qū)和部分中部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階段5200萬名學生的學雜費。今年,這一范圍將擴大到全國農村。在部分省份,比如廣東省,不但農村學生免學雜費,連城市學生也加入到了這一行列。

這些都表明,在教育事業(yè)上,政府投入逐年增加。但盡管如此,也應看到,我們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還有待提高,3%的比例與實際需要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因而,報告中提到的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無疑是教育的最大福音。

事實上,教育的公益性還體現(xiàn)在它的平等性上,不能將公民分為三六九等、提供不同的教育,而是要一視同仁。因而,必須確保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民眾更期盼著這些保障性措施能夠擴大到高等教育。面對著大學高學費的現(xiàn)狀,雖然教育部專門表示,高等教育學費5年內不漲價,可是公眾盼望的恐怕不只是。不漲價,還希望把那些不該漲價的降下來,畢竟作為公益性的教育事業(yè)是不能隨意漲價的。

從國務院總理xxx的窮人教育學,到十7大報告強調的教育公益性,我們有理由相信,“讓所有的孩子都上得起學”的目標,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公務員之家:

某教師改寫后如下: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07年10月15日上午,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十七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總書記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身為教師,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對教育的關注與重視,看到了教育發(fā)展前景和民展方向。

在十七大報告中,教育被當作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建設的六大任務之首,以相當大的篇幅給予重視。其中又再次突出強調了教育的公益性,并表示將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無可否認,教育在近幾年確實取得了相當大的發(fā)展,農村義務教育即將實現(xiàn)免費,高等教育在學人數(shù)已達2500萬人,貧困家庭可申請各種助學貸款。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讓每一個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這本是教育的應有之義。

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現(xiàn)代化水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生統(tǒng)合素質。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實際送來的是一顆希望的種子,學校是一塊寶地,是育才育人的基地,承載著許多家庭的未來和希望。相信我校以后的日子會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