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審計工作為經濟服務

時間:2022-01-09 05:03:00

導語:做好審計工作為經濟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做好審計工作為經濟服務

審計機關作為政府部門的監督機構,具有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縣審計部門在新形勢下,依法履行監督職責,發揮“免疫系統”功能,加強和改進審計工作,積極服務龍川經濟社會發展。

多年來,縣審計部門共實施完成各類審計項目150個,查出管理不規范資金13905萬元,查出違紀金額378萬元,上繳財政378萬元,審計挽回損失110萬元;向縣政府提交綜合報告多份,發出審計決定書4份、審計報告書150份,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98條,被采納42條。彰顯了審計工作為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領導決策的參謀作用。審計質量和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審計執法力度得到進一步的加大,審計工作不斷上新臺階。

雙管齊下提高審計服務能力

縣審計局一方面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做好財政和地稅系統的審計及其他財務收支審計,提高審計工作服務政府的能力。預算執行審計是審計法賦于審計機關的重要職責,也是審計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該局根據《審計法》、《廣東省預算執行審計條例》和上級審計部門的具體要求,樹立“大財政審計”理念,整合審計資源,構建大財政審計格局,以促進財政體制改革、規范預算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加強對預算收入真實性、預算分配和資金撥付使用的合規性和時效性以及非稅收入征管情況、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執行情況的審計,重點指出預算資金管理、專項資金管理和投資項目管理中存在的預算分配、非稅收入管理不夠規范以及財政資金投向不夠合理等問題,注重站在體制、機制、制度的高度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近年來,突出抓好政府投資審計。在摸清工程建設和資金使用情況的基礎上,關注質量效益、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問題,促進減少損失浪費和節約資源。前移監督關口,大力推行和積極探索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制度,幫助杜絕項目建設中的高估冒算、擠占挪用和損失浪費行為,促進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對經濟社會發展中“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跟蹤審計,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和政策法規的完善提供依據,狠抓專項資金審計工作,促進財政性資金發揮更大效益,已完成專項審計28項。同時,提出可操作性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共25條。審計服務政府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加強對民生資金的審計,提高審計服務群眾的能力。隨著不斷改善民生力度的加大,以保證民生資金安全完整和使用效果,維護群眾根本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狠抓關系民生資金審計工作,規范資金的正常運行。縣審計部門對于涉及民生、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資金進行嚴格的審計,讓這些資金真正用在群眾身上,讓百姓受益。近年來加強對農業資金、民政救災資金,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移民資金和教育專項資金及社保資金專項審計等關系民生的資金審計力度,督促管好用好公共資金,有力推動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

加強經濟責任審計促進廉政建設

當前經濟活動的多元化,對領導干部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規范財務管理,有利于推動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有利于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據此,縣審計部門積極抓好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對權力的制約監督,大大提高了黨政領導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和履行經濟責任意識,收到良好效果。

根據《審計法》,縣審計局把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作為工作的重點,按照組織部門委托和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的要求,嚴格按照“積極穩妥、量力而行、提高質量、防范風險”的十六字方針,認真執行《審計法》和中辦、國辦兩個暫行規定,做到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注重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對公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充分發揮審計“免疫功能”的預防作用,進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建立健全審計風險防控長效機制。積極探索有效的審計組織方式,把經濟責任審計與財政審計、專項資金、企業審計結合起來,積極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化、規范化、正常化;不斷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在評價標準和審計方法等方面,更多地與績效審計相結合,促進建立以黨政領導干部及縣直部門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和以提高行政效能為目標的政府部門績效評估制度,積極推進任中審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約束和監督,實現審計監督“關口”前移,維護經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從2008年開始逐步推行任中審計和鎮長、書記同時審計,任中審計監督面從2008年的10﹪提高到2010年30﹪,查出管理不規范資金4521萬元。以上做法,規范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為縣委、縣政府正確使用干部提供了有力依據,進一步增強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意識,已完成65項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得到縣領導的重視和委托部門認可,有效地促進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和對權力的制約監督,從而提升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也促進了廉政建設。

著力打造高素質的審計隊伍

“打鐵還需自身硬”。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政府對各領域的投入大幅增加,審計的任務越來越重,對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要做好審計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就要進一步加強審計人才培養和干部隊伍的建設,積極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審計隊伍。

該局堅持依法審計與以德審計相并重,抓好干部隊伍建設。近年來,以縣紀委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為契機,并結合上級審計部門關于開展審計紀律教育活動和審計人精神文明建設及弘揚傳統文化建設平臺,扎實、有效地開展各項活動,首先是用傳統的思想道德規范來教化人,從思想意識上、行動上、制度上著手,整改、糾正不良思想、不良作風和不良行為,弘揚審計人“六種精神”。其次,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模范先鋒和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廉潔自律各項工作,做到依法從審、廉潔從審,干凈干事,認真學習、領會《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實施辦法》和五十二條廉政規定,健全和完善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考核制度,成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制訂了《審計局黨風廉政建設實施辦法》等,并把它貫穿于日常的審計工作中,全面提高審計人員拒腐防變的能力,提高了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真正把紀律教育活動落到實處。近年來,未發現審計干部有“吃、拿、卡、要”現象和不廉行為。通過教育活動,形成了風正氣順、團結鼓勁、干凈干事、開拓創新的創業氛圍,樹立了審計人新風貌。

另外,重視“人、法、技”建設,全面提高審計隊伍整體素質。縣審計局黃輝星局長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并根據審計人員素質,開展符合各自專長的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抓好審計隊伍建設。一是端正學風,推動學習型機關建設。該局不斷提高審計干部的學習能力,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該局黃輝星局長帶頭學習,他倡導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他本人有多篇作品在省級刊物上發表。二是加強培訓工作。積極輸送審計人員參加省市審計機關舉辦的理論知識和業務培訓班,近年來平均每年派出20人次參加各種理論知識和業務培訓,根據審計工作和審計人員現狀,加強審計“人、法、技”建設,加強審計隊伍及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技能水平,不斷總結經驗,轉變思維方式,豐富實踐經驗,提升實踐能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廉潔高效、充滿活力的審計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