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民主政治 建設法治城市

時間:2022-07-21 03:54:00

導語:發展民主政治 建設法治城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民主政治 建設法治城市

黨的*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下稱《決定》)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稕Q定》把“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抓住了現代政黨治國理政的關鍵,是我們黨執政理念與時俱進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決定》精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對推動我市“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建設法治惠州,實現建設珠三角東部現代化經濟強市和我省現代石化數碼產業名城的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周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歷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選擇。*年的實踐充分表明,這一制度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色和優勢,體現了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本質,是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惠州貫徹實施*年來,取得了重要成果,各項工作制度不斷完善,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定職權的行使逐步到位,在全社會逐步樹立起國家權力機關的權威,在全市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的作用?!稕Q定》明確指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支持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使國家的立法、決策、執行、監督等工作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因此,不論從惠州發展的實際需要還是從貫徹《決定》精神的要求來看,我們都必須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載體和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力的制度保障,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努力創新發展。

(一)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努力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權利和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黨的領導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黨領導人民建立起來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這一制度的重要目標,依法治國是在黨的領導下由人大主導實施的治國方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人大要始終堅持和自覺維護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及時準確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善于把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變為國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覺行動。堅持服從、服務于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圍繞市委的重大決策確定人大的工作重點,依法行使職權,使人大工作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堅持黨的領導的基礎上,切實推動和保障人民群眾有序的政治參與,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深化依法治市進程,努力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二)始終把人民當家作主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加強黨執政能力建設的核心,關鍵要通過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權利來體現。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要立足于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基本原則,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尤其是當前,我們正處于既是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各類矛盾凸顯、危害社會事件多發的時期,能否贏得人心,在人民的支持下執政,必須在我們的執政基礎──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上做出成就。因此,必須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主要制度載體的作用,通過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卓有成效的工作,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在鼓勵和保護各方面發展積極性的同時,妥善協調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尤其是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做好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化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要關注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好群眾反映的問題,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民主權利,使人大在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的過程中,更好地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三)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各項職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要的是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充分有效地行使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真正發揮好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職能作用,切實負擔起確保憲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區域內實施的重大職責,加大對“一府兩院”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力度,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廉潔自律;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項決定權,推動地方重大事務決策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學化;認真行使人事任免權,實現黨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有機統一,保障干部隊伍的素質;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密切聯系群眾,認真聽取和正確對待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圍繞代表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提高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使人大工作更加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二、堅持依法執政,保障和促進執政能力的穩步提高

始終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我們黨執政55年的主要經驗之一,是黨探索執政規律的重要成果?!稕Q定》指出:“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边@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總體目標的重要內容。上述關于執政的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聯系總書記從執政理念、執政基礎、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執政資源和執政環境等七個方面所作的關于執政能力的闡述,形成了完整的執政理論體系。科學執政是提高執政能力的目標,實現科學執政又有賴于民主執政,只有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吸納各方面意見,保護各階層的利益,才談得上科學執政。無論是科學執政,還是民主執政,最終都要靠依法執政來保障。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是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實現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把各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

(一)充分認識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稕Q定》把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作為黨的六條執政經驗之一,并把“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高依法執政水平”作為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力的重要方面,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際需要,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六大又進一步賦予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新的含義,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確立依法治國方略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同時明確提出堅持依法執政,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反映了依法治國方略對黨的執政活動的內在要求。這是依法治國方略在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展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是基于我們黨的歷史方位發生的變化,從完成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任務出發,《決定》明確提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二)加強法制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民主的實現,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規律認識上的重大轉變。《決定》指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鄙鐣髁x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不可分割并相輔相成。堅持依法執政,不論對黨的領導還是民主制度建設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黨的建設,包括改革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要遵循依法執政的原則。另一方面,民主法制建設也必須適應依法執政的要求。因此,必須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確定一系列制度、規則和原則,尤其在國家民主制度、社會自治制度和民主治理機制方面,充分發揮法制的重要作用,使各項工作在法治的軌道上運作,使全社會的成員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使黨主要通過國家政權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施領導,黨的執政活動也相應地納入到法治軌道上來。要在逐步完善黨委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不斷健全其他各項工作機制,大力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和基層民主自治制度在惠州的貫徹實施,努力實現民主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三)努力推動依法治市工作的深入開展。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國在地方的體現,也是實現黨的領導方式從主要依靠政策到主要依靠法律轉變的重大舉措。我市從1996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工作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持續提高,各項工作不斷走向法治軌道,知法守法、依法辦事的社會氛圍逐步形成?!稕Q定》指出:“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高依法執政水平。”全體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在憲法、法律和法規范圍內活動,帶頭學法、守法、用法,帶頭嚴格依法辦事。強化公正執法,維護司法公正。加強法制建設,規范行政運作,并通過全面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行政方式,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擴大和完善基層民主,推進城市社區建設,完善農村村民自治,大力推廣惠城區惠環街道辦事處以民主管理和村務公開為核心內容的推行村(居)民小組議事規則的成功經驗,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穩定農村社會,促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三、加強監督,確保權力依法有序運行

加強對權力行使的監督,是發展民主政治的應有之義?!稕Q定》指出:“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各級黨組織和干部都要自覺接受黨員和人民群眾監督。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把權力運行置于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之下?!边@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環節,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歷史經驗一再表明,權力一旦失去制約和監督必將導致腐敗,只有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對權力運行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才能有效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遏制和減少腐敗現象產生。只有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從事執政活動,嚴格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才能防止和克服任何組織和個人擁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保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

(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解決好權力是怎樣來的、權力應當為誰服務、如何正確行使權力這三個基本問題。要十分明確,黨的執政地位、國家的一切權力都來自于人民,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我們的權力必須始終用來為國家和人民謀利益,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做到黨中央提出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和“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自覺做到為黨和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更好地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實現我市的奮斗目標。

(二)完善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監督機制。對權力的監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完善權力運行的各項制度,實現以制度管人、管事。構建權力監督的機制,是我們黨長期以來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也為此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的相關制度。為適應新形勢下加強權力監督的需要,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著力從決策到執行各個環節,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對權力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按照依法執政的要求建立規范、嚴密的權力運行程序,防止濫用權力行為的發生,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使權力行使始終處于有效監督之下,確保各項權力能依法有序運行。對權力的監督,還要堅持思想教育、規范制度、強化監督與違規追究并重,嚴肅黨紀政紀,堅決維護國家法制的權威,堅決查處違法違紀行為。當前,我市在黨風廉政責任制、執法責任制、錯案責任追究制建設等方面已經有了相對健全的制度,關鍵要落實有關責任制的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努力從制度上遏制腐敗,規范行政,確保權力依法運作。

(三)形成整體有效的監督合力。在監督形式方面,我們已經有了黨內紀檢監督、人大權力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行政監察監督、檢察監督、審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方面,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監督體系。下來要加強各種監督形式之間的協作與配合,形成監督合力,增強監督的實效。必須明確,監督的重點對象著重是黨和國家機關中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領導班子的主要負責人;監督的重點內容著重在那些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和環節,主要是資金財物管理使用、重大事項及重大人事任免監督。要把黨內監督和國家專門機關監督、派監督及社會監督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行政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審計機關、新聞媒體和廣大群眾等監督主體的作用,暢通監督渠道,并從權力的授予過程、權力的運行過程、權力的運行結果全過程加強監督,以保證權力正確行使,保證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清正廉潔、勤政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