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機關作風建設的調研與思考

時間:2022-04-27 05:27:00

導語:政府機關作風建設的調研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機關作風建設的調研與思考

近幾年,*鎮在農業結構調整、“三產”規劃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村級管理自治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從根本上講,這主要得益于有一支素質優良、作風扎實的黨員干部隊伍。

但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基層干部在工作作風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少數鎮村干部消極怠工的思想又有所抬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改革發展。今年以來,全鎮結合全區新形勢掀起了日光溫室建設熱潮,客觀上對基層干部的工作作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鎮黨委書記李林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會議決定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鎮村干部工作作風調研小組,開展調研活動,基本摸清了問題。

一、機關作風建設現狀

一是“一手硬、一手軟”現象依然存在。不少干部在認識上存在誤區,部署工作時只講經濟建設,評價工作時偏重經濟指標,解決問題單靠經濟手段。對于作風建設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現象,致使基層工作出現隊伍松散、陣地萎縮等問題;

二是部分干部思想道德素質滑坡。突出表現在:對形勢認識不清,集體觀念意識淡化,對當前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項目的緊張形勢態度冷漠,艱苦創業精神不強,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

三是作風建設浮在面上。活動和教育雖然搞了不少,但往往“熱在上頭,溫在中間,涼在下面”。作風整頓猶如“沙灘流水不到頭”,對政府的政策宣傳不到位,真正深入到干部群眾心中的不多;

四是作風整頓針對性不強,方法相對滯后,缺乏應有的滲透力和說服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風建設的環境、任務、內容和渠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鎮村干部在工作上陷入困惑,感到老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從而導致“規定動作”多,“自選動作”少的現象出現,即使是“規定動作”,大都僅僅停留在會議、文件上,造成了不切實際的“空對空”,致使有些工作部署和要求落不到實處。

五是有的干部服務意識不強,對群眾的需求關切度不夠。

二、抓住根本、落實措施,實現機關作風建設新突破

針對機關作風建設現狀,鎮黨委、政府進行了專題研究,一致認為:干部工作作風建設是個永恒的主題,要實現新突破,開創新局面,必須進一步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基于這一認識,全鎮將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納入“一把手”工程,成立領導小組,黨委書記為組長。針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研討,制定落實針對性的措施。通過定期檢查督促和編發《*鎮機關作風建設的簡報》,及時總結工作、推廣典型,在全鎮領導干部中掀起了轉變工作作風、一切為發展服務的熱潮。(一)加強教育,增強意識。一是加強系統培訓。將各村遠程教育站點作為村干部和農村黨員的教育培訓基地,定期、不定期開辦基層干部工作方法培訓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讓廣大黨員干部邊接受教育、邊實踐鍛煉。二是實行典型引路。以東河村黨支部書記李茂元、光明路村黨支部書記蔡存年為日光溫室建設的典型人物,在全鎮宣傳,營造了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良好氛圍,為有力的推進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項目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開展活動,搭建平臺。我鎮以鎮人代會重要精神為指導,結合實際,深入扎實地開展“服務三農促發展”活動。服務“三農”活動基本任務:首先,要求聯村干部研究各村情況,幫助所包村制定日光溫室發展規劃;其次,組織農技站面向農村適當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日光溫室種植水平;再次,要求包村干部自己先深入學習了解“三農”政策,然后再下村入組進戶宣傳“三農”政策,開展技術咨詢;四是要求干部多調查多發現致富典型,在包村過程中傳遞致富信息,引導農民科技致富。

(三)健全制度,創新機制。一是密切聯系群眾。鎮黨委、政府規定,領導干部每人聯系1戶貧困黨員、10戶農戶,包村干部實行幫扶,辦法自己想,措施自己拿,爭取盡快幫助貧困戶走上致富道路。要求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每天要求寫出民情日記,寫明發現的新問題、干部的新思路,以供黨委、政府決策參考。二是落實民主公開。在議事和決策上,明確議事決策的原則、內容和程序,重大問題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提高基層黨組織議事和決策水平。大力實施黨務、政務、村務和校務公開,凡涉及黨委政府重大決策問題、干部考核情況等內容都及時進行公開、公示,以提高黨務、政務工作的透明度。村務公開工作由鎮黨政辦每季度組織督促檢查,并將檢查情況納入村級綜合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得到有效落實。三是完善考核機制。完善了金字塔式的層級管理模式,村級對政府,機關干部對站辦所,站辦所對主管領導,黨政副職對黨政一把手層層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狀,加強對機關干部職工的工作督促。

三、作風轉變,百業俱興。

大力加強鎮村干部作風建設,振奮了精神,增強了活力,推動了各項事業發展。

一是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廣大基層干部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主動為群眾辦好事,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整體水平,贏得了群眾擁護和信賴。

二是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廣大基層干部注意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

三是經濟發展明顯加快。各部門以轉變基層干部工作作風為契機,按照“四化”戰略要求,將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項目作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求實創新,真抓實干,加快了經濟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