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測驗全真模擬試卷參考答案詳解
時間:2022-03-16 05:14:00
導語:行政測驗全真模擬試卷參考答案詳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1.C【解析】首先,“山下”在前,“山上”在后與前文形成呼應;其次,由于山的遮擋,山下應該比山上更黑暗,所以才是“山下照亮”,而“山上照淡”,這符合事理。且后邊的“淡”應是緊承前文而來。本題選C。
2.A【解析】這是孟德斯鳩寫的一段文字,強調地理環境、氣候狀況等外在因素對民族、社會制度的根本作用,是一種唯心主義觀點。
3.D【解析】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但是要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供過于求,價格低于價值,可能賠錢。供不應求,價格高于價值,可能賺錢。故選D。
4.A【解析】作曲家創作的是音樂,創作的時候是用音樂在進行表達,由“啟示”可知B、D錯誤,c將本體“作曲家創作”偷換成“音樂”,所以A正確,答案選A。
5.D【解析】全段意在強調廢墟的意義,承前“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當然應該說“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而不能把話倒過來說;第二空,承前把坐落在大地上的“廢墟”說成“課本”,當然應該是由“地理”去讀“歷史”;第三空,“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決定了后面應接的句子是“廢墟是起點”。故選D。
6.D【解析】原文是在肯定“勞動力無限供給”理論成立的前提下,探討其于現實中遭遇的實際問題,依文意可知A、B、C正確,D錯誤,答案選D。
7.A【解析】古今學習書法盡在模仿外在,而失去了其內在的神韻,而內在的神韻卻需要創新,這是“書法古今妙處已亡”的原因。B、C、D與題干構不成因果聯系。故選A。
8.D【解析】文章的重點是最后一句,前三句分別是對分稅制的采用現狀、實質內容、主要作用的介紹,目的在于引出末尾句。所以答案為D。
9.C【解析】從“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監督力量有機地結合”這句話,即可排除A、B、D三項,并肯定C項。
10.C【解析】第一句指出讀書要生疑,“但是”后的句子則指出懷疑要有原則性,所以C項是最準確的概括。
11.B【解析】片段主要講了商品文化的內涵,其內涵是文化特色和附加值,因此選B。
12.B【解析】片段前半部分主要說明《紅巖魂》在展出城市引起的轟動,后半部分是對轟動的進一步解釋,即展覽時間一再延長,展廳內依舊人如潮涌。故選項B正確。
13.c【解析】通過“蓋兩床被子再壓一件厚衣服還覺得冷”,可以得知武漢的冬天比南方冷,這是片段一開始就提出的觀點,后面的敘述是為了證明前面的觀點。故選C。
14.c【解析】這段話第一句說明現代科技成果樹立了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第二句說明現代科技成果樹立了新的經濟觀念,第三句說明現代科技成果使人們形成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線,三句話構成并列結構。C項概括了這三句話的意思;A、B項原文雖有提及,但不足以概括全部內容;D項原文沒有提及。故正確答案為C。
15.D【解析】通過陳述可推出中國的總生產能力很高,B項明顯錯誤,A、C不符合題意。
16.A【解析】這段話通過出版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流動來說明市場是合理配置資源的有效機制。選項B、C、D只指出了現象,未指出實質,故A為正確答案。
17.C【解析】這段話第一句說明電子期刊網絡出版的興起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期刊出版模式。第二句說明電子出版物將逐漸取代傳統的期刊出版方式。原文將電子期刊和傳統期刊進行了比較,所以答案中也應該提及兩者,故可排除A、B。原文中沒有提及生命力的問題,綜合兩句話的主要內容可知,電子期刊網絡出版的興起對傳統期刊提出了挑戰。故正確答案為c。
18.C【解析】原文第一句指出一系列由遺產引起的不好的社會現象。第二句是提出開征遺產稅的必要性,這句話也是原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故正確答案為C。
19.A【解析】這段話的核心意思在于第二句,即“出版市場建設必須以出版物市場為中心”,第一句說明的是原因。B、C、D項在文中都有所提及,但不能概括全文大意,故答案為A。
20.D【解析】這段話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權觀,指出了個人人權和集體人權的辯證關系,闡述了人權是個人權利和集體人權的統一。A、B、c項,只是復述文意,不能概括全文大意,故正確答案為D。
21.B【解析】這段話首句是一個“雖然……但是……”句型,這種句型強調的是“但是”之后的內容,即“仁、義、禮、智始終貫穿于中國倫理學的發展中”,選項c和D是對B的具體說明,所以答案為B。
22.D【解析】A、B很容易排除,C和D較難區分。但從這段文字的結構來看,第一句話實際上是論點也是主旨句,第二句話實際上是通過在理論上說明“法律需要普通人的制度化的參與”來進一步說明為什么“法律不能過于專業化”。由此可以看出,這段話是針對“由專業人員擔當法庭陪審員”來闡述的。所以,答案是D。這段話并沒有談“法律怎樣才會得到有效遵守”的問題,所以排除C。
23.D【解析】從這段話可以知道,三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通過獨立研究取得的成果使“人類戰勝癌癥的努力前進了一大步”,但并不是完全克服了癌癥,所以答案選D。
24.C【解析】片段中前大部分指出職業技術教育和市場經濟有直接關系,應根據市場的需求而調整,后部分則指出也有一些和市場經濟沒有直接關系的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故選C。
25.A【解析】本段開頭講述的是美科學家發現睡素因子,發現它是一種肽,并且證明它的作用。后段開始說明提取的過程,并且因為工作復雜,所以爭取人工合成。第二部分數量關系
一、數字推理
26.D【解析】2—1=1e2,6—2=2e2,15—6=3e2,31—15=4e2,56—31=5e2。(3e2表示3的平方)
27.C【解析】6=2e3一2,24=3e3一3,60=4e3一4,120=5e3一5,210=6e3一6。(2e3表示2的立方)
28.C【解析】從第3項開始,后一項都是前面所有項之和,即1+3=4,1+3+4=8,1+3+4+8=16,故第6項為1+3+4+8+16=32。
29.D【解析】此題中前5項的差分別為:3,6,12,24,構成首項為3,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因此第6項與第5項的差應為48,故第6項為48+47=95。
30.D【解析】后一項減前一項得到8,27,64,125(立方數列),括號內應填225。
31.C【解析】前一項減后一項得到25,16,9,4(平方數列),括號內應填115o
32.A【解析】此數列的規律為:前一項的平方加2得到下一項,依此規律,答案為A。
33.A【解析】該數列其根號的次冪成首項為3,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次冪內的數字依次為1、2、3、4、5的平方,依此規律,答案為A。
34.D【解析】80=9e2-1;62=8e2-2;45=7e2一4;28=6e2-8;9=5e2-16。(9e2表示9的平方)
35.D【解析】規律是后一項的第一部分是前一項的第一部分乘以√2,第二部分則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所以2√2×√2=4.√9=3.4+3=7.(√2表示2的平方根)
二、數學運算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圖形推理
51.B【解析】圖中橫線之間的形狀呈“白”“黑”“白”“黑”間隔排列的規律,且最兩邊兩條豎線段之間的距離都不小于橫線上的圖形所占的長度。所以正確答案為B。
52.A【解析】觀察該套圖可發現:圖形呈現順時針90度旋轉規律變化,依此規律可知選項A正確。
53.C【解析】不論其他元素如何變化,只需要考慮“<”逆時針旋轉90。即可,所以答案為c。
54.C【解析】前面四個圖形的變化規律是:正方體上的圖形個數,一個面是恒常的1,另外兩個面為遞減。即:第一幅圖:1、3、4;第二幅圖:1、2、3;第三幅圖:遞減規律;第四幅圖:1、0、1。綜上,第三幅圖的數量為:1、1、2。圖形的形狀不一,為“不考慮”的干擾因素。故符合此規律的答案只有C。
55.A【解析】圖形陰影部分面積相同,故正確答案為A。
56.B【解析】三個圖中含有星星和小球圖案是在不同層錯開的,故選B。
57.B【解析】第一套圖中三個圖的筆畫數分別為3,2,4,是等差數列2,3,4的變形。第二套圖中前兩個圖的筆畫數分別為5,3。可推知正確答案應為4畫。故選B。
58.A【解析】首先,紙板的兩陰影部分在折疊后是不可能連在一起的,B、C排除,而D中小陰影塊的位置顯然錯誤,因此也不能選。故選A。
59.C【解析】由圖形的折疊規律可得,C為正確答案。
60.C【解析】觀察左圖知:經折疊后,圖A、B側面排列順序恰好相反,因此A、B錯。在D圖的左側面中,黑色方塊應位于左上方而不是右上方,故D錯,所以選C。
二、定義判斷
61.D【解析】從范圍上來說,前三個選項都是建立在知識和經驗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而D項比較迷惑人的地方是“利用所學的知識”但是這種知識并沒有作為一種資產最終進入公司,也沒有體現出它比勞動、自然資源、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貢獻大的地方.故選D。
62.c【解析】選項A具有非競爭性,增加一名使用者不會影響其他人的使用,具有非排他性,不管是否付費都能使用它;選項B與選項A相同;選項C對于圖書館而言,具有非競爭性即在一定的讀者范圍內,增加一名讀者的成本極低,具有排他性,因為可以向讀者收費。選項D具有競爭性,增加一名消費者必須以降低別人的消費量為前提,具有排他性,只有付費才能使用。故選C。
63.B【解析】根據定義可知B正確。
64.A【解析】同一種老鼠藥對老鼠的毒殺作用降低正是老鼠對該種老鼠藥產生了耐藥性的結果。B中藥物不能治病是藥不對癥之故;C、D分別說的是對藥物的依賴性和藥物中毒,并非“對藥物的反應性逐漸降低或減弱”。故選A。
65.B【解析】A、D項易排除。合理使用有二三個基本特征:合理使用的客體僅限于已經發表的作品;合理使用的內容必須是少量和適當的;合理使用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由此可排除C,該項違反了第i點。故選B。
66.D【解析】D項未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就實施了犯罪,不合定義,其他三項均合定義,故答案為D。
67.C【解析】C項不是對“自然環境”的配比、布局等作出的規定。
68.D【解析】根據題干,選項A、C是不隨意注意;選項B是隨意注意;選項D是隨意后注意,因為它既有預定的目的義不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故選D。
69.B【解析】在對代位求償權的定義中并無有關標的金額的限定。故選B。
70.D【解析】D項不符合“非指派特定的事務,允許下屬自己決定行動方案”這一條件。
三、邏輯判斷
71.A【解析】Ⅲ是需要假設的,否則,如果目前產業界投入科研的資金量足以確保一系列新技術、新發明的產生,那也就沒必要增加科研投入。I是題干所假設的前提條件。Ⅱ是無關選項,題干并沒有假設。答案為A。
72.B【解析】如果B選項為真,對題干的結論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上述巖洞內地下河流的水比過去深。如果以前地下河流的水就比較深的話,那么水滴滴在巖石上就不會被積累,而是與其他水混合在了一起。故答案為B。
73.A【解析】A選項是必須假設的,否則如果在相當長的環境生態變化過程中,森林會演變為草原的話,那么題干就得不出“這些被發現的古代工具是史前人類而不是類人猿使用過的”的結論了,這樣在生活環境上沒有區別了。故答案為A。
74.D【解析】A選項削弱了題干的論證,是改善污染的有利條件;B選項削弱了題干的論證,盡量啟用不污染空氣的電車和使用燃氣的公交車;C選項也削弱了題干的論證,許多計劃購買豪華車的人轉為購買低油耗的小型車也能減少污染。只有D選項對題干沒有削弱作用,是無關選項。答案為D。
75.C【解析】本題題干處做了以下三個斷定:(1)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離赤道越遠,其白天的能見度越差。(2)白天的能見度越差,實施上述法律的效果越顯著。(3)目前世界上實施上述法律的國家都比中國離赤道遠。由(1)和(3),可得(4)“和中國相比,目前世界上實施上述法律的國家白天的能見度較差”。由(2)和(4),可得(5)“一般地說,和目前已實施上述法律的國家相比,如果在中國實施上述法律,其效果將較不顯著”。因此C項為正確答案。
76.B【解析】A選項起到的是削弱作用,c、D選項是無關選項,只有B選項起到了加強作用,醫務護理人員多,但是醫生少,所以在疾病治療方面受到的評價相當低。答案為B。
77.A【解析】本題題干斷定“要杜絕‘黑哨’,必須課以罰款,或者永久性地取消其裁判資格,或者追究其刑事責任,即如果不課以罰款,并且不永久性地取消其裁判資格,并且不追究其刑事責任,就不能杜絕‘黑哨”’。題干又斷定罰款無效,因此結論應該是“如果不永久性地取消其裁判資格,并且不追究其刑事責任,就不能杜絕‘黑哨”’。但是題干的結論是“如果不永久性地取消‘黑哨’的裁判資格,就不可能杜絕‘黑哨”’。要想這一結論從題干推出,需要加強條件。A項就是這樣的條件。依據這一條件,可得“如果不永久性地取消其裁判資格,就不可能追究其刑事責任,因而就不可能杜絕‘黑哨”’。因此A項為正確答案。
78.D【解析】本題需要解釋的是“為什么參加療養的教職工占全校教職工的比例下降了,但療養院的入住率反而上升了”。D項無助于解釋上述現象。而A、B、C項都有助于解釋上述現象。例如,如果A項為真,則說明雖然參加療養的教職工占全校教職工的比例下降,但因為教職工總數有較大增長,所以參加療養的教職工的絕對人數有增長,從而導致療養院的入住率上升。因此D項為正確答案。
79.D【解析】除了D選項以外,其余選項都是題干的論證中所暗含的意思。本題選D。
80.D【解析】D是無關選項。其余選項都是造成題干中現象的原因。故選D。
81.D【解析】經濟學家的論述沒有給出僅確定了某一個貨幣價值的上限,就可以計算那個貨幣價值是多少的想法的根據。D選項很好地解釋了題干中經濟學家的論述中所存在的缺陷。故選D。
82.A【解析】本題中,甲和丁的說法矛盾。這時,可以假設甲為真,再看乙和丙的話,乙顯然與甲矛盾,則乙也為假,這時假話就不唯一了,因此甲所說必然為假。故選A。
83.C【解析】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更重視自己的判斷,而不輕信廣告宣傳。這說明了許多廣告都是缺乏真實性,言過其實,所以消費者才會不相信。c選項正確。
84.B【解析】選項中只有B的推理與題干最類似。大家做這種題的時候,一般可以用對應和比較的方法。答案為B。
85.D【解析】s社會把收入和財富平等地分配給每一個人,但其代價是造成了人們在基本自由的權利方面不平等,因此S社會是公正的。正好與題干所描述的原則相符合,D選項正確。
四、類比推理
86.D【解析】南京:金陵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的關系,根據此關系A、B、D都符合要求,但題干還有一層關系是金陵是南京歷史上有過的名稱,而春城是昆明的別稱,穗是廣州的簡稱,只有薊是北京歷史上的稱謂,所以選D。
87.B【解析】分析題干我們可以看出,“謬誤”和“語法”是一種描述關系,“謬誤”可用來描述“語法”,而選項中只有“庸俗”與“文章”有此種關系,所以選B。選項D中“快樂”和“興奮”都是描述心情的,不能選。
88.A【解析】題干中的兩個成語都是寓言故事中來的,其余三項中,洛陽紙貴、孟母三遷、指鹿為馬、破釜沉舟、枕戈待旦都是典故,實有其事。
89.D【解析】題干兩項一為柔性,一為剛性,符合這種規律的是D。
90.C【解析】題干中前項是后項的必要非充分條件,A、B中的前項對后項而言,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條件。D項中的前項是后項的充分非必要條件。
91.D【解析】本題考點是整體與其構成部分,書籍內有文字;鋼筆內裝墨水。A項小學生和中學生平行;B項作文是寫作的產物;C項字典換成成語詞典并調換順序也對。應選D。
92.C【解析】企鵝:南極是動物與其一般生長環境的關系,北極:北極熊的關系是題干所給關系的顛倒,娃娃魚:陸地沒有任何關系,娃娃魚生長在南方的小溪中,熊貓雖然能在中國成長,但中國并不是它一般意義上的特定生長環境,只有海豚:大海是動物與其一般生長環境的關系,所以選C。
93.B【解析】歐幾里德和祖沖之都是數學家,哈維是醫學家,袁隆平是農學家,歐·亨利與施耐庵都是文學家,莎士比亞是文學家,李四光是地質學家,霍金是物理學家,徐霞客是地理學家,所以答案為B。
94.B【解析】題干中,李自成農民起義反對的是明朝,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符合這種意思的只有B。A項中劉邦應為贏政,C項康熙應為努爾哈赤,D項劉秀應為劉邦。
95.C【解析】題干中的兩項都是戲劇,C項符合題意,A中兩項都是小說,B中兩項為詩歌,D中《神曲》是敘事詩,《老人與海》是中篇小說。來源:考試大-公務員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
96.B【解析】本題考查行政訴訟案件的受理范圍。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1)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2)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3)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_丁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4)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A符合上述(3)項的規定,C符合上述(2)項的規定,D符合上述(1)項的規定,全部屬于不受理范圍。正確答案為B。
97.c【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合同法對不安抗辯權的規定。不安抗辯權,是指先給付義務人在有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或者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或者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以及其他喪失履行債務情況時,可中止自己的履行。但是,如果先給付義務人沒有確切證據而中止履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故答案為C。
98.C【解析】我國《行政處罰法》規定了在行政調查和行政檢查中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的權利義務,其中規定了先行對證據進行登記保存的制度。這種措施適用于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在實施中,須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并登記保存,并在7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由此,C項是正確答案。
99.D【解析】選項D說國家政策已經向西部傾斜的表述有誤,因為就我國而言,東部比西部發達,現在搞“西部大開發”只是為了讓全國能達到平衡,而不是傾斜產業政策,所以選D。
100.C【解析】佛教傳人中國已經一千多年,傳人后與中國本土文化儒道相結合,在中國還有禪宗、華嚴宗等派別,所以雖然源頭來自于印度,但已經有很多中國自己的特色,不同于印度佛教,選項A、B、D都是錯誤表述,故選C。
101.B【解析】商品結構復雜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革命使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制造業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農牧業;新型材料工業的發展,減少了對天然原材料的需求。這都是由于科技革命所帶來的影響。選項A、C、D都沒有說到重點,故選B。
102.C【解析】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或暫時失去工作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險制度,包括老年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社會救濟是指政府對收入存貧困線以下的居民和因自然災害遭受損失或發生其他不幸事故而生活困難者提供資金與實物援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福利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在享受基本生存權利的基礎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居民勞動報酬和基本生活保障之外的給付和服務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優撫是指政府或社會對現役、退伍、復員、殘廢軍人及烈士家屬給予撫恤和優待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其中最大項目是社會保險。故選C。
103.A【解析】根據解釋的效力,刑法的解釋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立法解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刑法規范本身需要明確界限,或者為解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刑法的原則性分歧而進行的解釋;司法解釋是由司法機關對刑法含義所作的解釋,解釋的效力只限于全國的審判工作和檢察T作;學理解釋是由國家宣傳機構、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專家學者從學理上對刑法含義所作的解釋,如刑法教科書、專著、論文、案例分析中對刑法規范的含義所作的解釋。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屬于正式解釋,具有法律約束力;學理解釋屬于非正式解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故選A。
104.c【解析】《憲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刑法》、《民法》、《婚嫻法》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等法律都是基本法律。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i次會議通過的,也屬于基本法律。所以答案為C。
105.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而對于“行政法規、規章或行政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抽象行政行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由此可見,我國行政訴訟的客體是具體行政行為,而非抽象行政行為。所以本題選B。
106.A【解析】我國的個人儲蓄存款有活期儲蓄、定期儲蓄、定活兩便儲蓄三種。活期儲蓄即活期存款,是不規定存期、客戶隨時可以存取款、存款金額不限的一種儲蓄方式。活期儲蓄的特點是:存款金額、時期不限,隨時存取,靈活方便。由于隨時存取,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社會閑散資金,所以答案為A。
107.B【解析】根據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所謂通貨膨脹,是指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由于紙幣過度發行,而引起的紙幣貶值和一般物價水平上漲的經濟現象。所以選B。
108.A【解析】改革就是要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一切體制,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放發展生產力。選項中的其他三個都是發展生產力帶來的結果。故選A。
109.B【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所有被剝削階級的世界觀,也不是歷代勞動者的世界觀,而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這是它的階級性,因此選項B正確。
110.B【解析】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承認物質第一性,用機械的觀點看問題。樸素唯物主義是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等同于物質本身,把物質個別等同于物質一般。
111.D【解析】法律制定也稱法的創制或立法,是指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或經授權的國家機關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依照程序制定、補充、修改和廢止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認可法律的一項專門性活動。所以答案為D。
112.D【解析】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合理確定政府職能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了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選項A和B明顯錯誤;選項C只是政府職能的責任,而不是依據。所以答案為D。
113.D【解析】據統計,血緣關系近的男女結婚,后代死亡率高,常出現癡呆、畸形和遺傳病。這是因為近親結婚的夫婦,從共同祖先那里獲得了較多的相同基因,很容易使對后代生存不利的有害基因相遇和集合(遺傳學上叫做純合),從而加重了有害基因對后代的危害程度,所以容易生出素質低劣的孩子。所以答案為D。
114.C【解析】冷暖空氣相遇,交界處形成鋒面,鋒面附近產生降水,梅雨就屬于鋒面降水,因此選C。
115.C【解析】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DNA分子的空間結構,生物學才真正開始了揭開分子水平生命秘密的研究歷程。分子牛物學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問相互芙系和作用的一門學科。故答案為C。
- 上一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真模擬試卷
- 下一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真模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