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線測量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4 18:27: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導線測量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指導思想、功能定位、綜合實訓室、制度建設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ine measurement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function orientation, according to it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to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ts purpose is to fully realize the talents t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guiding ideology,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room,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中圖分類號:TD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指導思想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應用人才,也就是企業所需的能“用得上;留得住”高級技術工人。因此對學生的實訓一定要與生產企業緊密的銜接,實訓室開展的實訓項目要緊緊圍繞企業應用的實際技能來設立。因此實訓室的建設要緊緊抓住煤炭生產企業所需的礦山測量技術這一主線來展開建設。
二、功能定位
實訓室應具備哪些功能,讓學生熟練的掌握哪些技能,必須以煤礦生產企業的需要為根據。我們通過深入煤炭企業進行調研,與企業的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座談,明確了煤炭企業需要礦山測量人員目前需具備井下中腰線標定、激光指向儀安裝、井下導線測量、井下水準測量、一井貫通測量、一井定向、陀螺定向、礦圖繪制等實際操作能力。為此礦山測量綜合實訓室應具備完成井下中腰線標定實訓、激光指向儀安裝實訓、井下導線測量實訓、井下水準測量實訓、一井貫通測量實訓、一井定向實訓、陀螺定向實訓、礦圖繪制實訓等功能。
另外每一項實訓內容都需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學生在進行實訓前,教師需進行必要的講解,同時學生也需要查閱各種資料。因此實訓室具備資料查詢、理論教學、技能鑒定考核等功能。
三、礦山測量綜合實訓室的總體布局
為完成井下中腰線標定實訓、激光指向儀安裝實訓、井下導線測量實訓、井下水準測量實訓、一井貫通測量實訓、一井定向實訓、陀螺定向實訓、礦圖繪制實訓和資料查詢、理論教學、技能鑒定考核等內容,礦山測量綜合實訓室內部應包括模擬井巷、礦山測量儀器室、自動化成圖實訓室、多媒體教室、資料室。其建筑面積應不小于400 。
實訓室平面布局
回廊建成模擬井巷。中央實訓場地用
以完成儀器對中整平、水平角測量、垂直
角測量、水準測量等實訓項目。見圖4―1
實訓室長寬各20 。內部的儀器室、
自動化成圖室、資料室、多媒體室采用玻
璃半隔斷式結構。
資料室承載各類礦山測繪資料的分類
儲存功能。為方便學生查閱,資料室內應
有一定數量的桌椅。
自動化成圖室用來支撐礦圖繪制、數據
處理等專項實訓項目。室內的設備包括:30
臺計算機、1套交換機、30套桌椅、CAD/CASS軟件、投影儀等。見表4―2
表4-2 自動化成圖室
多媒體教室用來進行理論教學、實訓前學生探討和準備、實訓后總結之用。室內包括:一套投影儀、40套桌椅、一臺計算機、音響、耳麥等。見表4―3
表4-3多媒體教室
儀器室承載儀器的儲存、檢測與維護等功能。目前按兩個教學班80人,以4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實訓計算,還需購置6臺全站儀、12臺水準儀、一套RTK(1+3)、2臺陀螺定向儀、4套激光指向儀、2臺投向儀以及水準尺、三腳架、可伸縮垂球、礦掛羅盤、鋼絲等。見表4―4
表4-4 儀器室
四、 制度建設
為保證實訓項目的順利進行,必須加強和完善規章制度。包括實訓室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等。
(一)實訓室管理制度
(1)室內環境要明亮、整潔、有序;
(2)專人管理;
(3)嚴謹室內吸煙、就餐,保持室內衛生;
(4)嚴格執行安全用電,防火制度;
(5)實驗室配備消防器材,嚴謹周圍堆放雜物,嚴謹消防器材挪作他用。
(6)下班后和節假日應切斷電源,管好門窗,保管好重要儀器設備。
(7)做好實驗室通風和防護,保持良好的環境。
(二)測繪儀器管理崗位責任制
(1)熟悉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及各項法規、規程、規范;熟悉儀器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原理、操作規程、維護方法。
(2)負責實訓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對儀器設備做好各項記錄。
(3)對儀器設備發生的問題和故障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匯報給系部。
(4)做好儀器設備的檢測和校核工作,并及時匯報。
(5)做好儀器的使用記錄。
(6)參與本專業購置儀器設備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7)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
五、測量儀器的管理與維護
(一)儀器設備要統一編號,登記造冊,裝箱上架。
(二)儀器外借和歸還要做好登記。
(三)定期檢查儀器設備。
(四)儀器存放時,要注意防潮。在有暖氣、上水管的室內,要注意防水。
小 結:本文從實驗室建設的指導思想、功能、實驗室布局和制度建立等方面討論了礦山測
量實驗室建設的基本路徑。其目的是使礦山測量實訓與生產過程緊密銜接,通過模
擬實訓,讓學生能勝任礦山測量的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傅祥儒,韓明月編.礦山測量實習指導書. 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1992.5.
[2]瞿俊良 編,測量儀器與檢修,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m1984.6.
篇2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2+3”教育模式 控制測量課程 工學結合 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C-0083-02
控制測量是高職院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主要闡述控制網的布設、控制測量技術設計、衛星定位測量技術、導線測量、高程控制測量和控制測量技術總結等內容,是一門理論知識較深、數據處理量大、儀器操作性教強的課程。在中高職銜接“2+3”教育模式下,這門課的短板較為明顯,一方面中職學生沒有經歷3年高中階段的學習,理論基礎薄弱,理解能力欠缺;另一方面這門課理論知識深,數據處理多,需要學生具有很好的理論基礎和計算能力。
為了提高控制測量課程的教學質量,在中高職銜接“2+3”教育模式下,我們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把“工學結合”作為本門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適當弱化理論知識,加強實踐能力培養,引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相應改革,滿足“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要求。
一、控制測量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實踐教學體系運作過程中企業參與色彩不濃。工學結合的“工”強調的是實訓、實踐,其“精髓”就是把課堂學習和工作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可以在職業環境中強化實踐技能,提高綜合素質。控制測量課程的實訓、實踐往往只是在學校范圍內進行簡單的控制網模擬練習,實訓的外業環境,控制點布設,控制網精度、范圍和觀測數據處理等方面都無法跟實際工作中的控制測量任務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學生在實訓過后仍然達不到企業的要求,無法完成工作中的實際任務。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測繪企業的積極參與,學校只有與測繪企業密切合作,建立聯合辦學機制,由企業定期派遣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控制測量實訓指導,跟校內實訓教師一起完善實訓指導書,在指導書中引入真實的測量任務,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嚴格按照企業的工作制度、規章和相應技術要求完成實訓任務,達到學以致用,才能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快速適應測繪工作崗位,實現就業零距離對接。但由于目前行業、企業聯合辦學的體制機制還沒有理順,無法形成利益共同體,往往是學院積極想和企業聯合辦學,引企入校,但企I由于各種原因參與積極性不高,敷衍了事。
(二)教材內容脫離工作實際需要的現象比較普遍,理論性太強。教材是課程的記錄,更應該是課程的設計,體現教學設計思想。目前高職控制測量課程的教材是在本科院校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修改,內容以三角網理論為主,理論性強,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很高,不利于高職學生掌握,導致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很差。而且教材中介紹的測量儀器以J2型精密光學經緯儀和電磁波測距儀為主,這類儀器操作復雜,在控制測量外業中已經很少使用。隨著電子技術和空間技術的發展,常規控制測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目前測繪企業在野外控制測量中使用的儀器以全站儀和GNSS為主,布設的常用網型是導線網和GNSS網,數據處理以電算化為主,不需要很強的理論知識,只需掌握簡單的儀器操作和相應計算軟件即可。但這類知識在控制測量課本中很少被詳細敘述,只是作簡要介紹,一筆帶過。可見,教材內容沒有與時俱進,脫離了工作實際需要,導致學生畢業后在控制測量崗位上不能學以致用,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兼職教師數量過少,且教學時間不穩定。控制測量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內容包括控制測量技術設計書的編寫、野外控制點的布設、控制網的觀測、觀測數據處理和控制測量技術總結等,要講授好這些內容,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兼職教師正是最佳人選,他們都是測繪行業、企業里的技術骨干,長期在一線測繪崗位工作,對目前常用的測繪儀器和方法十分了解。通過他們的親身講授,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第一線的測繪技能,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入兼職教師還可以優化師資結構,加大“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兼職教師授課的待遇不如專職教師,且無法享受學校的福利,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兼職教師的授課積極性。有的兼職教師在企業的測量任務十分繁重,并經常需要去外地測量,無法長期兼顧學校的教學任務,因此師資隊伍里穩定的兼職教師數量過少,無法保證正常的實訓教學,這極大地制約了控制測量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
篇3
關鍵詞:實訓項目;工作過程;教學方法;模擬情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224-02
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是職業教育的首要目標,實踐教學是學生獲得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最佳途徑,建立正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對高職工科類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工程測量》是一門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并重,以應用為主的專業基礎課,在教學中針對高職學生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歸納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實現了行動領域與學習領域的結合,并幫學生獲取直接工作經驗,以較好地解決職業教育中理論與實踐二元分離的問題。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模擬情境實踐教學法可以很好地克服當前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合理設計、組織、實施、評價不但能啟發師生教學思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實訓與生產實踐之間的“時差”,以達到人才“零距離”上崗的培養目標。
一、當前《工程測量》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訓教學項目不能貼合實際工作需要。由于測量儀器不斷更新所帶來的新測量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已廣泛應用,一些實訓內容過于陳舊且脫離工作過程的實訓項目已面臨迫切的改革需要。如在高職工程測量實訓內容教學中仍有大量的測繪地形圖的內容,由于地形圖測量在在建筑類各專業實際工作中很少涉及,在實訓內容設計時可以刪減這些環節,騰出時間給予更多需要的貼近實際工作的實訓環節。
2.實驗實訓教學方法單一,難以調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傳統的實訓教學方法大都遵循: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教師輔導,且測量實訓通常按小組方式組織,盡管有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項目任務的主角被這部分學生擔任,其他同學只擔當配角,久而久之使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散失,使實訓效果大打折扣。
3.測量實訓缺乏一定的情境。盡管情境教學模式被認為是非常好的實踐教學方式之一,由于測量實訓一般需在場外實施,一些高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場地和儀器設備使得一些項目的模擬情境實訓較難開展,不能達到理想的實訓效果。
4.測量實訓教學有時忽視了高職學生的特點。由于高職學生中有一大部分已經在中職教育中接觸了測量學的理論和基礎實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而一些學生是高中畢業后升入高職學習,并沒接觸過測量的理論和實踐。在設計實訓內容時有時會忽視了這種情況,導致由于學生基礎不同傷害一些同學的積極性。
5.實訓考核難以客觀準確地評定學生的實習成績。通常只通過小組提交的實習報告以及實習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實習成績。更多的突出的是小組為整體的成績,對具體項目中個人承擔的任務以及針對個人的考評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
二、基于工作過程組織《工程測量》實訓教學項目
實訓教學小組通過企業調查走訪、畢業生跟蹤調查、項目實施效果調研等方式,重新設計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實訓環節和教學方法。如表1所示。
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1.結合課程特征采取演示、輔導、啟發的DCE教學。對初次接觸測量儀器的同學,需要教師進行演示教學,如水準儀、光學經緯儀、全站儀、GPS等儀器的認識與使用,教師演示操作方法、注意事項、講解實訓目的等,學生通過“跟師學徒”的學習學會操作;在學習過程中根據高職學生特點分組實施,合理搭配實訓小組成員,由已有一定測量基礎的同學擔任輔導同組其他學生的任務,同時實行小組考核的成員連坐制,迫使優生必須輔導差生,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輔導;教師組織小組開展討論,按小組和個人分別寫出實訓總結。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一些核心基礎技能學習階段的實訓項目,以課間實驗項目為主,如表1部分實訓項目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結合工作過程采用MPDC項目驅動教學法。MPDC即任務、計劃、實施、檢查,由于測量理論教學中已闡述了解決項目任務的原理和方法,實踐教學時可以根據實踐場地情況合理創設情境教學的任務環境。這種教學方法適用與一些綜合實訓項目的實施,如表1;由教師提出工作任務,由小組學生擬訂計劃、編制工作目標、工作方案;教師審核實施方案并引導學生按計劃實施,學生運用實訓室已有的測量儀器設備完成外業的測量任務和內業的測繪計算工作;最后,采取自檢、互檢和專檢(指教師檢查)的方式實時檢查完成情況。
3.基于工作過程的模擬情景教學法。在近似真實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模擬完成一項完整任務,多適用于比較具體的建筑工程測量的任務。如在一塊假設準備開挖的建設場地周圍布設平面和高程控制,根據工程可能的實際需要和測量規范合理設置待求控制點的位置,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打樁并設置標記(防止開挖后水準點破壞的恢復)、成果整理,要求有誤差平差,在設置后續任務時可用前期測算得的控制點數據為基礎開展建筑物定位和地坪標高測設,將實訓場地情境和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過程科學地融合。
四、建立相對科學的實訓考核評價體系
為滿足實訓教學要求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操作積極性,構建相對科學的實訓評價體系是一項必要條件。以往只通過實習中學生的表現和實習報告來評價成績的方式看似合理實則缺乏操作的具體性。我們設計了多個方面因素綜合評價的考核體系,根據經驗對每個方面賦與一定的評價比重(如表2),并設置各因素的滿分值均為1。如某學生導線測量實習中,各因素表現為實訓
效果和精度0.7、出勤和學習態度0.8、儀器操作情況0.8、團隊協作0.6、計劃方案0.6、實習報告0.7,則該生本項成績為:100×(0.7×0.25+0.8×0.25+0.8×0.2+0.6×0.1+0.6×0.1+0.70.1)=72,按五級評定為“中等”。
通過設置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實訓教學項目,使課程教學與實際工作過程或模擬情境的工作場景相銜接,以達到人才“零距離”上崗的培養目標,切實實施“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意境。根據實訓項目和學生對象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通過構建相對科學的實訓成績評價模式,激發了學生參與熱情和提高其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默會地掌握了課程規定的職業技能、提高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用人單位也可用考核評價體系正確評價學生的職業素質能力,為用人單位選擇人才提供一定的依據,同樣學生也可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總之,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提高了我院高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實訓教學的效果,促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完善和發展,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淘建文.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探索[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3).
[2]崔怡文.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評價體系研究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1,(3).
[3]羅通興.用模糊數學評定建筑工程測量實習成績[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4]張竹梅.談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情境教學法對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J].黑龍江教育,2011,(3).
[5]張恒,劉群基于情景的高職《建筑工程測量》教學改革[J].甘肅科技,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