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考總結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21:40: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段考總結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段考總結作文

篇1

段考后的總結

星期五上午,老師發了段考的測試卷,這次試卷題很簡單,我想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結果我拿到試卷的時候大吃一驚,我只考了89分,再一看我的同桌成績比我好,我非常難過,我看了卷子上的錯題,是因為沒有認真讀題和計算而扣分的,回到家,我認真的訂正了錯題,和媽媽一起分析出錯的原因,媽媽告訴我,好成績來自于好習慣,考試時要一看,二想,三算,四檢。這四個步驟缺一不可,簡單的題不能粗心,難題更要認真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我以后一定要改掉馬虎的壞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期末考試馬上就要到了,我要根據我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制定一份復習計劃,并按計劃分類復習,勞役結合,考出好成績。我相信我能做的到。

篇2

目前,令肩負九義教育重任的老師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轉化差生,教好差生。我認為要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在于樹起差生的自信心。

如何去樹立差生的自信心呢?這必須了解、把握好差生的心理特征。我從十多年的教學工作中觀察得出:大凡差生,其自卑心理都很重,他們幾乎都認為同學們看不起他們,老師更看不起他們,甚至討厭他們。于是,逆反心理使他產生“破罐破碎”的心理,或者以各種反向行為來引起老師、同學的注意,以彌補其因“差”而產生的缺失感。其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不學習、不聽老師的話,老師指東,他偏向西,故意搗亂,以引人注目。這是差生自卑心理導致的惡果。我們應該首先了解差生的這些心理特點,才能教會差生去正確面對現實。想方設法幫助其排除自卑心理,我覺得這是解決“差生”問題的首選佳徑。再說差生有自卑心理,這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這么肯定自卑的意義:“自卑感是改善人類地位的原因”,“人們在自卑的同時,也可能意味著可以激發更為驚人的創造,獲得某種真正的自卑的超越。”可見,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自卑中奮起,應象阿德勒說的那樣超越自卑。因此,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差生的這種自卑心理作為幫助他轉化他的切入點。因為差生實質上更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信任、尊重和喜歡,得到同學的仰慕,即像阿德勒說的那樣他們比一般的學生更希望超越自己的自卑,只是苦于沒有機會。做老師的必須給予這種機會,甚至為他們制造這種機會。

如何“給”?如何“制”?這得講究一些竅門。首先,老師要想方設法去發現差生的優點(因為汪廣仁教授說天底下絕對沒有全差的差生),甚至老師要給他們“制造”一些優點。接著,老師必須趁熱打鐵,因勢利導,想方設法敞開他的心扉。比如說,你可以帶著欣賞的表情(即便裝也要裝出來),私下朋友式地跟他談他的優點,盡量讓他感到自己的價值,了解自己在老師的心目中原來也有很多好的地方,老師并非瞧不起自己。然后,千方百計“幫”同學們去發現這些差生的優點(盡管有些優點是老師幫其“制造”出來的)。這樣,差生在同學中才有種“抬得起頭”的感覺。這些感覺是差生樹起自信心的基礎,是首要的,必不可少的。

我舉個實例吧。2004年我接收的新生中有個姓辜的學生,就如人們所說的那種“什么都差”的學生,人長得牛高馬大,在班中頗有煽風點火、推波掀浪的能力。只半個學期,其它科任老師對他的教育已感到黔驢技窮,發出“辜某某若不來了,我買十萬炮來放!”……當時作為班主任的我著實為這個學生惱火。但“九義”“九義”,我明白這種學生不想教也得教,而且得教好,否則,整個班級將無法收拾。一次又一次的談話,都收效甚微,最后只得找其家長、小學時的老師、同學,以了解他在家、在小學時具體表現及在校外的平時表現。而從他們的反映看,他似乎確無什么優點。但我從中了解到他家養牛蛙,于是我便和他大談牛蛙的好處,問他一些養蛙的經驗、銷售方式,還移花接木式地贊揚他養蛙的成功(其實是他父親養的,他只是幫手而已),后來布置作業時又故意針對他養蛙的經驗,讓學生以“我曾經……”為題寫篇作文,他表現得相當積極,第一次按時交作文,盡管那篇作文錯漏百出,我還是頗費一番心機,幫其精心修改。在作文總結時,我表揚他寫得好的方面(盡量挑出其好的方面,那怕是極微小的),并范讀了他“寫”的那篇作文(其實這個過程便是發現其優點,甚至幫其“制造”優點的過程)。此后,每次作文我都有意精心幫其修改,并多次在總結時范讀他的文章。同學們開始覺得他寫作文“還有一手”,連班上幾個作文稍差的學生也仰慕他的作文能范讀(其實這就是幫助同學們去發現差生優點的方法之一)。他從此也漸漸從同學和老師那里尋回一些自信,找回自尊。從此,我上的語文課,他不再像以往那樣搗亂,聽課也認真多了,而且特別喜歡寫作文。其它老師效仿此法,效果也不錯。當學期,這位差生的考試成績竟從段考的班上第59名,提到期考的班上第32名,第二學期又提到25名,紀律上也不用老師頭痛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想教育好差生,就必須先樹起差生的自信心。難怪張伯伶在其《教育言論集》中這么說:“學校正如一小試驗場,場內之人皆有信心,具有改造社會之能力,將來入社會改造國家,才有成效。”能否轉化差生,教好差生,是我們班主任能否帶好班級的關鍵,甚至可以說是我們的九義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而能否樹起差生的自信心則是這些關鍵中的關鍵。

篇3

我覺得要使師生間的交流有效果,講究交流的智慧注重交流方式的選擇很重要,恰當的交流方式往往可以使得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下面我談談我常用的幾種交流方式。

1.“班會輔導式”

這種方式主要針對處于不同年級時班級多數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與心理等各方面的問題,進行有系統、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專題性輔導。例如在初一階段,學生剛剛進入中學,學習科目一下子增加好多,晚上又多了晚自習,處于轉軌階段,如何使學生很快適應中學的生活?針對這些問題,我會開展一系列的“好習慣與我同行”的主題班會,從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到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讓學生明白“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初二階段,學習的難度增大,班級里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有部分學生的成績會明顯落后,因此初二階段的班會課我主要開展“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為主題的前途理想的教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樹立不同的理想,明白“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皆能成才”的道理;初三階段,學生面臨中考的壓力,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應對考試,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等等,這些就成了初三班會課的主要內容。當然了,除了這樣根據年級特點開展班會課和學生交流之外,平時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班會課。

2.“閑聊式”

這是我在班級管理中幾乎每天都在用的交流方式,這里的“閑”是指談話的地點和內容、對象的隨意、自然,這類談話看似漫無邊際,實則有的放矢,它更體現班主任的智慧,它可以和一個學生“閑聊”,也可以和一群學生“閑聊”,通過閑聊,能消除了學生心中對班主任的戒備,使學生感到班主任是個平易近人的老師,同時還能較好的建立起師生間的感情和友誼。孩子們單純善良,當他們意識到我這個班主任可親、可信、可敬時,便視我為知己,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正是這樣自然樸素的情感交流、思想溝通,使我能較好地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詳細掌握學生的現時思想情況。隨時反思調控自己的教育行為,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記得2005年9月,我接了一個新生班,這是一個由一群不懂事又愛鬧事的小鬼們組成的集體,由于孩子們的行為習慣較差,常讓年青的科任老師生氣,我每天忙著“撲火”,常板著面孔,給全班同學講大道理,制定各種規章制度,班級總算安靜了些。不知不覺段考成績出來了。我看著年級組長發的分析表,心涼了半截,我班是整個年級唯一一個沒有學生平均分上90分的班級。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天閃現在眼前的只有三個字“怎么辦"。我仔細觀察著這些孩子們,發現他們表面上安靜了,可心并沒有靜。憑著自己的經驗,我決定采取“攻心戰術”,采用師生閑聊方式,打開學生的“心鎖”。

從此,我留心利用身邊的“邊角”時間,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幾乎與全班的同學都“閑聊”了一次(有些同學還不止一次),與孩子們聊他的朋友、家人、對班集體的意見,同時也聊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趣事,聊李嘉誠、包玉剛等一些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不管了什么都在閑聊過程中始終鼓勵他們培養自己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由于經常與孩子們閑聊,他們消除了對我的戒備心理,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從心里接受了自己。這時,我又充分利用其他的零碎時間,不失時機的與他們聊學習上的事情,幫助他們分析段考失敗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學生們在慢慢的被我感動,班級的各方面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在期考的復習階段,全班學生斗志高昂,最后在期考中取得了較滿意的成績,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都有較大進步,平均分上90分的人數也由原來的年級倒數第一變為正數第二,半個學期來的“閑聊”“聊”出了好的結果。

3.“書面交流式”

這種方式是指班主任通過學生的周記或作文、總結或班級值日日志或者QQ聊天、 QQ空間的心情更新、寫作等來了解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自己的分析與判斷,寫出對學生存在問題的看法與建議,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學生也可以寫出自己的見解與想法及體會,形成師生之間在書面上的雙向交流。

我是語文老師,每天批改學生的作文和周記是都能發現一個有一個的交流契機,現在正帶著的084班,家長工作都很忙,對學生的關心不夠,在初一時處于轉型期的學生又非常希望的得到家長的幫助和鼓勵,因此很多學生在周記中都反映了他們的苦惱,說爸媽不關心他們,甚至有的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讀到這些周記,我知道我應該讓周記成為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的一座橋梁,所以我在學生的周記里替他們的父母說好話,在周記中寫上“其實你爸媽很關心你,只是工作太忙,老師知道你是個善解人意的孩子,你會體諒父母的,對嗎?”“父母工作是為了給你一個更好的家庭,他們很愛你的,今天還和老師通電話了解你的情況了呢”等安慰學生的話,之后我還利用家長會,將學生的周記發給家長看,讓他們讀到學生的心聲和老師留在周記上的批語,家長們讀后都很受觸動,并從今以后更關心孩子更支持我的班主任工作。類似于周記這樣的書面交流,給班主任和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又搭建了一個平臺。

篇4

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的生命不僅在于能深刻地表現人生和真實地宣泄情感,還在于能陶冶品格,熏陶思想,提升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然而在平時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對它望而卻步,覺得語文學習是慢功,學起來不易,進而漸漸地失去興趣。在此,我想告訴同學們,語文,想說愛她也容易。說這句話的前提是,你要會學語文。

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前提。一個高中生,首先必須做好語文積累。簡單地說,積累方法有二。

一、在閱讀學習中積累

沒有過多時間廣泛閱讀古今文化名著,誦讀文質兼美的優秀詩文,也應該有意識地從課本、從練習、從各種信息資料中積累語言,汲取思想,豐富知識儲備。

比如,要關注教材中,尤其是注釋中出現的比較生疏的字詞的讀音、字形、語義。要能夠準確無誤地掌握要求背誦的名句名篇以及重要的文學常識。要廣泛積累教材中精彩的短語、句子和段落。學習現代文時,要做有目的性的分析,學會規范化的表述。比如,簡析某個詞的表達效果;概括主題或段意;分析開頭段、結尾段、過渡段的作用;看景物描寫的作用;體會敘述或議論運用的表達手法及其作用等等,這些訓練都要強化。學習文言文時,老師常常歸納整理出教學大綱規定的120個文言實詞和考試說明規定的18個文言虛詞的基本用法,對此要認真領會記憶,最好在每個詞的每種用法后面附上典型的例句,使之形象可感,印象深刻。一些實詞密集、句式特殊、內涵豐富的重點句子要重點翻譯,做好筆記。

除此,要不疏忽教材附錄,還要對學過的文章做好寫作素材的提煉和整理工作。比如,“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諂媚污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段考場作文所用的事例材料便來源于課本。如果能對課文涉及的相關事例進行概括材料和多角度立意的工作,便能在作文中有的放矢了。增加學以致用的意識,學習不就有了目標,有了樂趣嗎?

二、在交流運用中積累

一方面,在學習時,要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善于和老師溝通交流,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學會質疑。另一方面,在訓練中,要善于積累體會,記下做題失敗的教訓,以豐富做題經驗。課堂內外,生活處處皆語文。寫個請假條,發個通知,登個啟事,做個演講,來個會議開場白、節目串詞……都會涉及到語文考查點,要知道怎么應對。訂正練習或試卷后,要分析自己答題時哪些要點疏漏了,哪處表述不合理,哪里做得不規范,之后認真面對,梳理知識,積累經驗,防止重蹈覆轍,學無所用。

還有就是多關注身邊及社會變化,積累與語文相關的素材,并能辯證地分析問題。比如感動中國人物事跡,震災旱災中涌現的英雄事跡,奧運會,世博會,文理分科以及中學校長自主推薦制的討論,“孩奴”現象,科技發展,環境保護,80、90后話題……諸如此的新聞熱點都應該成為積累的對象。只有廣泛積累,見多識廣,才能培養自己對漢語的感受性,才能在學習過程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語文學習不再機械和刻板,興趣不就有了嗎?好多學生答題不知所措,是因為積累不夠,而積累不夠往往是態度不端正,方法未到位。

態度不端正,首先是對語文課本的重視不夠。所謂“課本”,即一課之本。許多同學,尤其是高中學生,認為現在高考的閱讀分析材料、語言表達題都是課外的,覺得學課本沒用,故而對課本不聞不問,置之腦后,認為老師的講解聽不聽沒什么,課文學不學一個樣。其次是對課堂學習重視不夠,學語文就是有題做題,做時也不深入思考,憑著感覺草草一寫了事,沒有功課時就不知道干啥。再次是不注重把握語文知識的內在規律,不善于領會運用相應的答題技巧。態度不端正,做不到積極向學,也就無耐心體會方法了。

其實,以上這些都可以歸為一句話:不會學習。學會學習,語文就是你縱情馳騁的天地。她能讓你豐富知識,增加閱歷,能教你為人處世,提高思想修養,也能讓你放縱性情,釋放心靈。

學會學習,重在積累。要積累更多的知識和增強學習能力,就得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課內學習習慣。預習――聽課――復習――作業――考試,這是課內學習的主要過程,不要陷入“學不學都差不多”的思想誤區,懈怠學習。課內法,課外路。語文知識“零零碎碎”,要把學過的知識經常做整理,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2.課外學習習慣。 現在,語文大多是“試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內”,還有其社會性、時代性的特點。要考查的不僅有基礎知識,還有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認識,包括對生活、人生、生命價值的態度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要勤讀課外書籍,多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堅持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鮮活素材,學習寫日記做點評。

篇5

述職報告就是把自己履行職責是否稱職的情況寫成書面文字所構成的文體。具體一點是,機關負責人就任職一定時期內所做工作向任命機關或機關群眾進行匯報并接受審查和監督的陳述性文案。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七年級教師年度工作述職報告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教師述職報告1時間過的真快,轉眼有一學年過去了。驀然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回顧這個學期,感覺自己已然成熟了許多。為今后更好的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述職如下:

一、錘煉業務

本學年我擔任初中一年級二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方面,首先按常規做好課前備課,認真鉆研教材,努力創設適合高年級教學的活動形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新欲望,使學生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學中嘗試進行語音滲透,課下組建興趣小組,拓展語音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輔導的學生,參加淄博賽區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獲得一二三等獎。課后,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對作業嚴格要求,對學生做錯的題,做到及時糾正。在家庭作業方面,采用教師,家長,學生三者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達到學生作業有人看,學生作業天天查的目的,督促學生完成課文預習、復習這一環節,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為高效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二、虛心學習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了眾多問題。問題的解決需要細心的請教,勤奮地讀書、不斷地反思和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一年來,我通讀了《生命教育—一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育生活》、《第五項修煉》《班主任工作漫談》等教育專著。另外,通過向指導老師請教,聽課,外出學習等,開拓自己的思維,汲取別人的優點,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并在本年度取得了些許成績,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擔任了張店區小學英語五年級教材備課會主講并執教研討課一節,參加區英語優質課比賽,區小學英語學科“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比賽,全國第四屆“新標準杯”英語教案課件大賽中均獲一等獎。

古人云:“飛瀑之下,必有深潭。”這“深潭”是“飛瀑”長年累月沖擊地面而成的。同樣,教學經驗和方法也是靠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注意對自己的知識進行分類、比較、歸納和提煉,總結了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更注重研究如何啟迪學生智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揚長避短,更好地教書育人。

三、勤奮工作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教師,我時刻牢記黨旗下的誓言,保持一顆平常心,力求做到無欲而剛,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并記好學習筆記,心得體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工作中,不計較個人得失,吃苦在前,做事在前,輔助大隊輔導員的做好各項工作,參與校報校刊的編審。在這一年中,我做到了不遲到,不曠課,不早退,嚴格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課時足,滿工作量,圓滿地完成了本學年的各項任務。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有成績也有不足。我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斷的反思——改進——再反思——再改進的過程中不斷的發展進步的,我相信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能不斷地加以克服缺點,我也將一如既往地盡自己的努力,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

總之,在20____-20____學年度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與全體同事共同努力,為我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特別是我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取得了一點成績。同時,自身肯定有諸多不足之處存在,“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

七年級教師述職報告2自任職以來,擔任了兩年八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并任班主任,四年的畢業班數學教學工作。我始終把“愛學生,愛事業”當成自己做為教師的境界,更將其做為一名現代教師的要求。以滿腔的熱情在教書育人這片熱土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篇章。回首這幾年的工作經歷,收獲頗豐,現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積極上進,愛國愛黨

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認真參加政治學習,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不斷加強修養,積極參加學校及有關部門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政治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尊重領導,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守法律法規,恪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熱愛教育事業、盡職盡則、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熱愛學校、關心集體、團結同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為人師表。

我認為教師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二、在教育教學上,敬業愛崗,嚴謹治教

我堅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認真學習《初中數學課程標準》,領會課標精神,貫徹新課標運用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并用新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符合新的教學理念的要求。研究課程改革,探索新課程教學方法。積極參加聽評課活動、論文評比活動等。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的心愿、的榮譽。當老師不僅能熟練地駕馭教材,還一定要有創新意識。教學不能總是一成不變、千人一面。老師能讓枯燥、乏味的課業變得生動而有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作業要少一些,多增加一些實踐性、活動性、游戲性的作業。使學生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一節課就是一次挑戰、一節課就是一次收獲!”我并不覺得自己是在奉獻,因為從中我不斷品味著創新的快樂、收獲的喜悅。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數學教師,努力更新教學理念、刻苦鉆研。努力把每一節課上得生動而有趣,抓住學生的興趣,打造出了自己獨特的上課風格。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特別是我現在擔任畢業班的教學工作,深感肩負責任之重大,雖工作繁雜,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負家長和學生。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課前,我認真仔細的進行備課,根據本班學生特點,對教案進行認真的修改,課后布置的作業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堅持課前預習,讓學生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上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再次,在教學中滲透本班的德育課題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好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等教育。

三、在出勤上,惜時如金,以校為家

我深知沒有時間作保證的教學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因此我堅持出滿勤出全勤,絕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學生的一分一秒。多少個寧靜的夜晚,我忍耐寂寞,為了備好一堂課,我認真鉆研教材好幾遍,我翻閱大量書籍。有時,為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我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

我深知自己當教師的處境,我努力搞好教學,苦練教學基本功,業余時間沒放棄過自學。時光荏苒,我每天一如往日的穿梭于教室與辦公室之間。我的心血沒有白費,在各級組織的考試中,我所教學科的成績均名列前茅,受到了上級領導、學校和家長的好評。

四、在成績上,辛勤結碩果,桃李芬芳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辛勤的付出終有了回報。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教過的一名學生今年考入了國家重點大學。在專業工作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____年教學案例《用課堂知識沖擊學生的情感》榮獲秦皇島市中小學教學案例、教學隨筆評選三等獎;20____年中考中獲全縣中心初中數學學科第八名;20____年班主任素質大賽中獲縣級優秀獎;我所講授的《一次函數》獲秦皇島市優秀示范觀摩課;撰寫的論文《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在省級刊物上發表。20____年參與的課題《優化數學創新題目設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探索與研究》經過省級部門鑒定準予結題。在20____年中考中獲全縣中心初中數學學科第七名;所撰寫的論文《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設條件》在刊物上發表等等。

總之,任現職以來,自己認真履行教師職責,模范地帶動新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幫助新教師成長。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滿腔熱忱地投入本職工作。我也深深的知道成績只屬于過去,我將繼續努力,盡自身的微薄之力,為祖國為家鄉的教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七年級教師述職報告3本學年,我擔任七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我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老教師和其他同事學習。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獲取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學到了實用的教學方法。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工作匯報。

一、要針對不同的班級進行課堂教學

每一個班級就像每一個人,性格、脾氣、稟性各有不同。所以我針對我教的兩個班級進行教學設計:210班的同學思維比較活躍,回答問題積極,但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上課時我弱化難點,強化重點,照顧到了大部分同學;而211班的同學偏向沉穩,積極性有些欠缺。雖然有尖子生,但由于后進生比例較大,不足于帶動整個班級。所以,對于尖子生我鼓勵他們要有“超前”意識,人家沒看到的,沒做到的我已經完成了,而對于差生則鼓勵他們把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單詞,句子弄懂。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教學效果比上個學期有了進步。

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二、備課充分,事半功倍

古人說過,“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也是一樣,不上無準備之課。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并且針對七年級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訓練認讀單詞的能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對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三、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上課時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基本做到了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我講得盡量少,讓學生有更多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四、貫徹教學大綱的聽、說、讀、寫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將英語分成聽、說、讀、寫幾方面進行教學。

聽:平時放錄音,讓學生跟錄音讀,訓練學生的聽力,并且利用撐握英語進行訓練,還找一些專題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

說:充分利用早讀,鼓勵學生大膽讀書,平時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說英語,課堂上多讓學生進行work inpairs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讀:讀方面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先教識學生怎樣做這些題目,平時讓學生多做一些閱讀理解的短文,專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寫:貫徹新題型和新課標的要求,作文教學主要傳授寫作方法,進行一些針對性的短文寫作,強調字數和書寫這些硬件的東西,平時提倡學生利用時間用英語寫一些簡短的文章,從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認真批改作業

布置作業做到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培養小組長幫助我檢查其他學生朗讀、背誦課文。

六、加強自學,不斷積累知識。

由于本人在英語教學方面經驗不足,自己的知識又有限,在教學的同時,時時虛心向資歷深的教師請教,和我們英語組的同事一起學習有關英語方面的教學教法,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擴大視野;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實例,不斷領悟新課標精神的實質,力爭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做出不懈的努力。

總之,這一學期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會在以后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多問,多想,多向老教師和同事學習,更好的為英語教學服務,力爭在今后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七年級教師述職報告4尊敬的領導:

這學期已悄然已過,一學期來,本人擔任八年級6至11六個班歷史教學。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把新課程標準的思想、理念和課堂教學的新思路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收到很好的效果。現將一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述職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

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嘗試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從點滴入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教法切磋,學情分析,讓學生進行學法交流,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班上抓單元驗收把學生分層聯包,優生每人跟蹤一名差生督促完成學習任務。強調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優化題目的設計,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及時查漏補缺,培優輔差,立足課堂,夯實雙基。

二、落實基礎知識,重視改進教學方法

由于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并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余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通過講授選學內容和組織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滿足他們的學習愿望,發展他們的歷史才能。嘗試新教學方法,實施三步式教學步驟。

第一步,教師在課前先布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并布置與課本內容相關、難度適中的嘗試題材由學生先自學完成。第二步,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再設計提高題由學生進行嘗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激勵學生自我編題。努力培養學生發現、得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將實際問題上升為歷史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第三步,課后復習,及時查漏補缺,加強輔導。

三、做好培優補差的輔導工作

輔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歷史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要關注他們在歷史課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歷史學習中去。我先培優,以優幫差,層層輔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七年級教師述職報告5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年級(13)、(14)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以及七(13)班的班主任,七年級數學備課組長和級長教務助理工作。面對著千頭萬緒的繁雜工作,我以積極的心態、本著對學生負責,對老師們負責的工作熱情與創新的方法開展好我的各項本質工作,下邊將述職如下:

一、數學教師工作:

人對某方面的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有些人認為興趣是要靠培養的,只要有了興趣就能學好,我則不完全認為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只要有興趣是能學好,但是沒有興趣,只要提高這科的興奮點,學生學起來有勁,我覺得興趣自然而然會來,沒有興趣有興奮點就足以做好事情。再說,興趣不是一輩子的,而是階段性的,只要興奮點達到,必然能把現階段的事情做好,而事情做好就能享用一輩子。那么我沒有那么早給學生定論,說你在某科目上有興趣某科目上沒有興趣,從來沒有這么定論過,我只是上好每一節課,而每一節課都能夠挖出有用的知識,和生活緊密聯系的東西和學生講清楚。在教學導課上注重導,我深信,成功導課是成功有效課堂活動的最低起點。在設計自主學習上導,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在練習講解上導,讓學生擁有解決題目的思維和下手方向,而不是一味的講解記憶,而是聯系

知識點,應該用到哪些知識點來解決問題,時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形成一套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方法。最重要的還是在思解的轉折點上設導和學習方法上設導,這是幫助我能夠在26個班級當中,經常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總而言之,教師要能夠吃透教材,找準導的內容和方向,學生必然能夠學好。

二、數學備課組工作:

一個星期有兩次集備,在集備會上我們做到“三定三新”,有定時間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定內容;做到內容新、教法新、學法新。而我們的做法使開學初提前安排好課時計劃,把任務提前分配下去,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教案初稿寫好,這樣的做法有一定的時效性,確保不同的老師能夠在相同的時間里完成相同的工作量,一遍老師們能有更多的時間充分修改教案,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法和學法。我個人認為用一兩節課來討論一兩個課時,那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備,倘若這樣,時間不允許,將會使有更多的課時沒法討論,這就失去了集備的一一。因此我們的做法是把所有的教案都同時出爐,只要集備就備一個星期的課,談論一個星期的內容,真正意義上做到備內容,研究教法和學法。而且集備會上所有的老師都有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經討論修改后成定稿。

我們數學組的老師上課形式多樣化,有課前自主學習的,有課上自主探究式的,有引導式的,也有講練結合的等等,主要是由什么樣的內容來決定怎么樣的教法,但打不風的老師在進行課

改,而且不管是那種授課形式都緊緊圍繞著“引導”而開展,注重引導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引導學生如何掌握方法,引導學生地靠,引導學生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等,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

隨讓本學期只有三位老師開了校級公開課,但老師們相互聽課次數較多,特別是新教師聽老教師的課,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私下交流,取長補短,其中李國平老師聽課最多,經常聽平老師的課。全體老師都能達到學校的要求,在聽課方面做的很好。

由于七年級的特殊性,沒有安排周測,但每個星期都有周末試卷,讓學生在家獨立思考完成,且要求學生在規定的單位時間內完成,星期天返校時收齊檢查批改,而每到段考前都能確保至少有三份復習試卷,做到講練結合,講評有方,邊講知識點,邊分析題型。而命題老師要經過認真篩選題庫,精選題目,組好卷后有專門的審題人審核。做到資料不浪費,沒有偏題、怪題。

三、教務助理工作:

(一)建立學生基本信息表

開學初就有做了這項工作,而且對于新七年級來講,這項工作的量很大,由于有些學生是后跳進來的,還有部分縣區班的市區學生是要轉到縣區班,而市區班的縣區學生要轉縣區班的,由于班級建立的不穩定性,所以開學初這項工作很麻煩,需要三個星期才能穩定和確定人數以及學生的基本信息。而我們的班主任為了這項工作總共做了同樣地事情3次,人數和信息的核對不下

6次。

(二)教學常規檢查

每個星期的星期五都有抽查一個備課組進行常規檢查,檢查的內容有教案(集備案)、聽課記錄本以及作業批改情況。檢查的結果已以電子形式發給教務處。

(三)建立學生網絡檔案

在教務處的指導下,我級26個班級的班主任及時地完成學生的電子檔案。除了電子建檔外,還收集了每個學生的戶口本復印件與學生的學籍卡統一裝訂送往教務處存檔。

(四)第一次段考安排

1、在段考前一個星期,就已經要求各備課組長安排人員命好題;

2、安排學生考場號座位號以及班級粘貼物;安排教師監考場數;

3、安排教師監考場數;

4、召開考務會,嚴格按照中考的監考要求執行;

5、核算教師段考監考工作量。

(五)學生調查

認真配合教務處工作,由教務處隨機抽每班5名學生到報告大廳對科任老師、班主任做各項問卷調查。不過此項工作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點早了些,因為學生各方面都要適應,而且還沒有真正有過一次大型的考試,學生的各方面心理、分析或分辨力不強。

(六)段考質量分析會

段考結束后,隨即召開了質量分析會,整個流程是先由各備課組長對該科目的試卷、分數等作分析,找出不足和今后采取改進措施,然后由教務助理對整個成績橫向縱向作比較和分析,提出今后教學的主要方向。

(七)教師評價表

從各科優秀分、各科任老師的優秀分、班主任優秀分等方面作評價,從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以及差距做分析,所有要分析的表格都是我一個人去完成。

四、存在不足:

1、教學常規部分老師沒有填寫好日期和個數;

2、沒有時間深入到其他科目的課堂聽課;

3、培優補差工作沒有開展好;

4、學生的思想認識不到位,不能靜心去研究問題;

5、答題缺乏精確性和邏輯性,不能靈活地解決新情景下的問題;

五、今后工作重心:

1、注重基礎培養,精簡精煉;

2、加強研究、明確方向,訓練考點題目;

3、分類指導、分層引導,個別輔導;

篇6

工作總結涉及本單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能不分主次輕重,需要面面俱到并且抓住重點。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三語文教師工作總結,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高三語文教師工作總結1

從接高三教學的第一天起,自己就明白要承擔的責任,于是給自己制定計劃、暗下決心,一定要踏實努力的走好高三這一年。現在到了學期末,回顧自己這一學期走過的路,深感獲益匪淺。

一、深入研究《說明》,學習先進的經驗,將理論與經驗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導。

新課程標準不僅強調基礎知識,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作為標準和方向的《考試說明》,每年都會根據實際要求調整,這種調整或改動勢必會對高考起到一定得指向作用,從而要求各學科針對說明進行細致研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斷的結合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考點進行解讀,并分析比較與去年的差別,特別是結合高考試題分析,從而明確教學的側重點,為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導。

二、細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過程,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全部。

1、用好教材,注重雙基。

學生總是抱怨語文課本對考試來說沒用,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對的。教材是一個載體,它包含了高考說明中的所有基礎考點,熟練掌握教材就能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教材又是一個跳板,只有從教材中拓展、生發,就能夠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而高考試題正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用好課本我們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2、激發興趣,提高課堂質量。

只有步入高三的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緊迫性和肩負的責任感。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在每一節課都有收獲。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激發興趣絕不是一個故事或者笑料就足夠的。因此我根據每一節課的知識點做好準備。注重知識點與高考說明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它的重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和變通,讓學生“窺一斑而見全豹”。通過這些,讓學生明白知識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僵化的,要在使用中掌握知識,在理解中拓展知識。同時,再輔以課堂中的那些生成性問題,聯系實際生活和感悟,就使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使用知識的能力;不僅是課堂上的,還有生活中的……

3、突破重點,注重實效,抓好常規,注重平時積累。

高三的教學工作絕不是高一高二的簡單重復,特別是教材的復習,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所突破,緊扣大綱要求,對不同類型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如文言文教學,不僅是掌握基礎詞語、用法和現象,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有規律的歸納總結,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知識系統,這樣才能彌補原有的知識缺陷,掌握復習的重難點,從而有效的達到復習的目的。

對于專題專項復習要抓好常規落實。由于語文知識點多,分散廣,再加上記憶的遺忘性,就要求哦我們注意多積累,做好基礎知識和錯題的分類整理,為高考的最后沖刺夯實基礎。在落實上要加強課前練習,從字音字形成語標點語病詩詞鑒賞和名句默寫上做好,即對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起到警示作用,又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4、精選習題,優化訓練,上好講評課。

高三階段是專項復習與系統訓練相結合的時期,要將學生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做題中去,就要精選試題,主要選擇那些有針對性、典型性、創新性的試題,同時試題要緊密結合考試說明。

在講評試卷時,也要做到目的明確、重難點突出,要結合考綱分析出題的類型、方向和趨勢,甚至明白命題者的考查意圖。這樣也能增強學生對考試的認識。

同時,還要講究解題策略和方法,引導學生結合答案分析主觀題的答題步驟、術語和得分要點,全面提高學生的階梯能力,限度的避免失分。對于錯誤一定要分析原因,做到借鑒和學習。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提醒適當拓展,將那些同類但不同問法的試題集中歸納。

5、做好學情分析,對癥下藥。

通過定時練習來檢查我們在教與學上的不足和暴露出來的問題,對于這些,及時通過學情分析找準具體環節,然后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穩步提高的目的。同時,更多的是要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反應以及課后學生的作業上發現問題。這樣多管齊下,限度的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的創設是高三教學的有效保障。

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式整個教學環節的重點。故人所說的“教學相長”就說明了這一點,教師的“教”影響到學生的“學”,同時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也會促進教師的“教”,而且師生關系的融洽影響整個課堂質量。因此在教學中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多從自身反思,多與學生交流,以此來促進自己的教學。

其次,同事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可以補自己所短;多向老教師學習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增加教學經驗。而學校整個大環境上從硬件設施上給教師提供更大的便利,采取許多措施和提供很多的教師成長和專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些都是我們整個教學工作順利完成的保障。

當然由于自己的年青,經驗不足,也在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問題。如課堂上會因為時間的不足和學生反應慢而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機會少等,我將積極發現并改正缺點。

經過一學期的踏實努力,取得了一定得成績,雖然成績不是自己滿意的,但自己對這學期努力的過程是無怨無悔。感謝領導的信任和老教師的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學生給予自己的理解和配合,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一如既往的奉獻自己的才智和汗水。

高三語文教師工作總結2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20__屆高考早已塵埃落定,回顧過去一學年的工作,高三語文備課組在校長室和年級組的領導下,團結協作,群策群力,付出了心血,灑下了汗水,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成績不夠理想。現由我將過去一學年的工作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匯報如下。

一、立足考綱,明確清晰地把握備考方向。

在高考備考中,備課組首先認真學習、理解《考試大綱》、《考試說明》,了解、分析了高考信息,認真研究高考題型,從而對高考趨向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不僅教師關注、領會、理解,我們還要求學生也了解、明確,知道考什么、怎么考。我們將考試說明作為一種備考資料印發給學生,還專門用了一定的時間為學生進行解讀,使學生也能明確備考內容和方向。俗話有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花點時間讓學生認識理解考綱,我們認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制定方案,扎實有序地落實教學目標。

1、將大綱、課標、學情三者有機結合,體現科學性。

2、收集信息,與市、區高三中心組的備考策略取得方向上的一致,體現現實性。

3、我們把整個備考復習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重抓課本,夯實基礎。

以《核按鈕·教材梳理》為綱,完成對前面必修1—5冊教材的梳理復習,特別是對課本中經典文言文的復習,包括知識點的梳理、歸納、應用,同時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專題復習,注重課內與課外、專題與綜合相結合的復習訓練。本階段重點目標是夯實學生課堂知識學習基礎,進一步為提高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鋪墊。

第二個階段:專題復習階段。

以《核按鈕·考點各個擊破》為綱,系統梳理高中階段的知識,建立考點體系,明確復習重點,關注備考盲點,突破訓練難點。本階段的重點目標是使學生形成并逐步鞏固比較完整、全面的備考復習框架,掌握解題方法,促進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形成。

第三個階段:綜合強化階段(高考前)

最后的綜合模擬階段。提升綜合解題能力,提高解題速度,強化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基本思路是:適量訓練,保持感覺;回顧總結,強化能力;穩定狀態,順利沖刺。

三、精選習題,高效優質地進行訓練。

在備考過程中,我們特別重視真題的選擇性訓練。往年的高考試題是精雕細琢的產物,它反映了對考試內容的深思熟慮、對設問和答案的準確拿捏、對學生水平的客觀判斷。所以,我們讓學生盡量多的接觸經典的高考試題,做經典的高考題可以讓學生體會哪些是常考點,哪些是必考點,積累做題感覺。

我們選擇備考資料的基本原則:

1、體例分明,簡潔明確;

2、例題典型,答案翔實;

3、適度拓展,利于發散。

“有效訓練”體現以下幾點:

1、針對性強,注重解決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

2、由點及面,構成系列,逐步推進;

3、引導思考,點撥規律,總結方法;

4、基本訓練與強化訓練結合;

專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結合。

四、強調規范,提高得分技巧。

備考中,我們反復強調,希望學生重視答題的規范,強化得分意識。比如做現代文閱讀題,如何答才是比較規范;作文寫作,如何體現文體規范。重視規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滿,這里的“規范”包括:1、答題思路的規范。準確把握題意,明晰答題要點;2、答題表述的規范。說得出來,講得準確;3、答題格式的規范。書寫工整,有條理,無錯字語病。

五、保尖扶中提差,分層落實,整體提升。

根據學生的情況,在以下專題的處理上,教師確立分工,做到分層落實,整體推進與個別輔導相結合:(1)古詩文閱讀;(2)現代文閱讀;(3)作文。

六、關注動向,掌握最新信息。

通過網絡及參加各類教學研討活動,留意備考形勢的推進變化,吸收各方的信息,并做好我們的備考計劃的適時調整。

1、積極參加區、市教研活動,從備考的上層動向了解相關的備考動向,吸收外校同行的備考經驗,確是一種很好而有效的方法。

2、主動參加區里組織的評卷工作,這有利于我們作更具體客觀的分析比較。

因為可以“跳出來”,因為對他人有所了解,看得清楚了,也就更能看清自己的問題。

3、科學分析每一次檢測結果,注意從相關數據的統計中既分析學生作答的得失情況,也了解相關題目設置的情況。

4、注重與外校的互動交流。

我們曾經到蘇南的橫林中學和張家港的梁豐中學參觀學習,到淮安市的龍頭老大淮中學習交流,從學習中,我們收獲了很多富有現實價值的復習迎考的建議和策略,并把這些建議和策略及時地運用到我們的備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七、精誠團結,分工合作,努力前行。

完整明晰的方案,切實具體的步驟,這一切的實施還需要一個敬業的、富有戰斗力的集體來貫徹、完成。我們備課組的18位成員,分工協作,發揮各自所長,整個備課組工作得到了扎實、有序的開展。

八、存在的問題。

1、對高考信息的把握還不夠準確。

例如:高考第一題是考察錯別字的,但在復習備考中,我們只是強調在作文中注意,沒有單獨去復習。

2、許多同志,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

學生在語文學習的時間投入上,基本上除平時課堂時間和課外適量的書面作業時間外,主動投入的時間和機會是極其有限的。在平時,學生可以花幾個小時做數理化,花幾十分鐘背外語,而每天的時間是額定的,于是等他們打開語文課本時,早已睡眼惺忪,往往是幾分鐘也輪不上。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漢語是母語,很多學生認為學習難度不大,不存在問題;二是在學生中普通存在著這樣一個觀念,語文學習往往事倍功半,投入的時間未必與最后的產出成正比,于是,秉著一個功利唯上的觀念,語文學科的學習自然處于可學可不學的尷尬境地。其實,我們應該糾正學生這個觀念,又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那只能是癡人說夢,一份耕耘才會有一份收獲。而學生之所以沒有收獲或收獲不大,不是田地的問題,而是耕耘的時間不足,或是耕耘的方法不當,那些語文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是因為他們天資聰穎,而是因為他們在語文學習上付出的比別人更多,他們的學習更得法。

3、對學生的語文基礎認識不足,致使語文教學槍口過高。

我們的學生只能是淮海的學生,他們不是淮洲的學生,更不是清中的學生,淮中的學生,他們在語文學習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習主動性不夠,學習習慣有待改進,對時間利用不夠充分,對語文學習重視不夠,具體表現在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普遍較差,課外閱讀量少,語言表達不夠流暢、精確,書寫不夠規范等等。

4、對個別考點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尋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

例如:文學類文本閱讀、作文教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前車之鑒,后事之師。20__屆高考語文的失利還有多方面的原因,相信20__屆高三語文備課組能夠從中吸取教訓,打贏20__屆高考語文的勝利,為淮海中學明天添光增彩。

高三語文教師工作總結3

轉眼間,高三上學期已經過去,回首一年的工作,感慨萬千。在這一學期里,我們組的組員團結一致、奮力拼搏,收獲了很多。先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研究,共同進步。

我們高三語文組成員大部分是年輕教師,所以,從開學初我們就定下工作方式:圍繞在高三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馮菊紅老師周圍,充分發揮年輕教師激情、努力的優勢,爭取取得好的成績。

因為是“新課改”第一年,所以高三語文的工作壓力非常大,需要帶領學生學習很多之前從沒有見過的知識點。為了更充分的備課,我們幾乎每天都是集體備課,認真研究每個知識點。每次開始一個專題的學習,大家都各展所長,尋找知識點理論知識、經典例題;備課時各抒己見,共同探討疑難點;課后不斷交流,相互學習課堂教學經驗。一學期下來,每個老師都收獲了很多,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教學能力。

二、科研不斷,模式初現。

響應學校高效課堂模式的探討,我們組經過不斷討論,提出了復習課“導練式”教學模式。為了驗證這個模式的可行性,我們組八位老師分別分專題進行了課堂實踐。如:馮菊紅老師的“作文專題”、王東銘老師的“病句專題”、張小敏老師的“文言文翻譯專題”、劉象乾老師的“詩歌鑒賞專題”、蘇芬芳老師的“語言文字應用題專題”、史小菊老師的“小說閱讀專題”、孫琰佩老師的“文學評論專題”,我的“傳記閱讀專題”。在這些專題復習課的課堂實踐以及課后反思、研討中,我們一次次修正模式各環節的名稱以及課堂使用時間,逐步形成了復習課三程式:

①研討型,其程序為:誦讀鞏固——歸納要點——展示交流——鞏固練習。(課本)

②探究型,其程序為:考點解讀——典例探究——重點訓練——反饋小結。(專項)

③情景型,其程序為:例文展示——師生研討——亮點突破——升格訓練。(作文)

在校領導的指導、指正下,我們的“導練式”課堂模式得到了認可;在實踐中也證明了,它可以有效杜絕老師“隨堂課”現象,提高了語文課的課堂效率,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三、提高課堂效率,規范學生答題。

為了提高復習課課堂效率,我們實踐應用了“導練式”課堂模式,而對于講評課,我們正在逐步驗證“15+25循環課堂”的模式,即:每次專題試卷學生課堂25分鐘左右完成,然后教師收起批改,下節課15分鐘講評。這樣有助于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答題情況,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在批改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卷面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生知道,幫助學生進行規范答題,以便于提高成績。

四、存在問題。

一測考試凸顯了幾個問題,如:學生卷面、答題時間的把握、答題步驟等方面仍舊存在問題,今后將在這些方面繼續強化。學生對語文仍舊存在輕視心態,在下階段要改變這種狀況。

總之,一學期以來,我們組的八位成員辛勤工作,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風,取得了一測的較好成績。下學期,我們將一如既往,揚長避短,爭取取得高考的好成績!

高三語文教師工作總結4

20__年高考已成過去,回顧過去一年的備考工作,真的感觸良多。談到高考備考,就讓我想起了前陣子唐吉民老師說的一番話,他說高考是三個人的游戲,四個人在玩。想想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認為,在我們的備考過程中,主要有三個因素影響著我們的備考,那就是方向、老師和學生。下面,我將就這三方面談談我們備課組的一些做法:

一、立足考綱,抓準方向,確保備考全面對路又重點突出。

(一)落實市教研室會議精神,認真研究考綱和考試說明,確保教學對路。

在開學初的市一輪會議結束后,我們針對20__年高考的新形勢,認真研究考綱和考試說明,深入領會,爭取把考試要求落實在每個專題中。整理歸納,精心選題,重點突出,忙而不亂,穩扎穩打。針對學生普遍基礎較差的實際情況,制定新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確保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教學工作踏實對路。

(二)積極參加教研,關注高考動態,廣泛搜集有效信息。

我們非常重視信息的搜集,積極參加各級舉辦的教研活動,充分利用手頭上的報刊,電腦網絡以及各地發來的資料。同時還與兄弟學校保持聯系,及時溝通,共同探討,不放過一條有價值的信息,讓有效信息能為教學服務。

(三)鉆研試題,精選練習,保證復習有效對路。

高三下學期,我們備課組認真研究了近三年的高考題、模擬題。通過熟悉考題,尋找命題的規律,站在命題者的角度去思考,對考點考題有了更清楚透徹的理解,對復習有了更好的把握;二是通過熟悉考題,提高選擇練習材料的把關能力,精選習題,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使我們的復習更有效。

二、立足本職,細化規劃,備課組群策群力又各施各法。

(一)備課組群策群力集體的智慧是保證備課組整體質量的前題。

在20__屆高三語文備課組組建伊始,我們全體人員就達成共識,盡自己每個人的努力,形成集體的合力,齊心協力,使學生的成績能夠有所提高。在集體備課中,我們強調“一人為主,多人著手,共同參與”的原則。根據備考的專題板塊和結合各位備課組成員的特長,將各專題板塊落實到個人。然后在各專題開始前,按照教學計劃讓該專題負責人確立好議題,備課時一人主講,大家討論、補充,明確該專題的復習重點、教學方法和課堂具體內容。備課時暢所欲言,形成教學設計必須嚴格執行,發現問題后及時提出和商討解決。這樣,大家經常溝通交流,互通有無,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二)備課組成員各施各法。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我們大家再根據每個班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施行教學。再加上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呈現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出來的課堂不僅不會如出一轍,而且還會各有特色。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團隊力量、集體智慧的優勢,有挖掘除了個人潛能。正是因為這種合作無間的關系,讓我們的教學成績得到共同的提高。

三、立足學生,及時調整,確保復習合理有序又落到實處。

(一)開學初,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行為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安排和教學思路。

高三一開始,我們認真分析了高二學期的學生成績,找出了本屆學生的薄弱環節與存在的問題,與學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與學雙方存在的問題。共同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鄧,制定出相對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思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因此,我們決定,高三一年,我們要回歸教材,夯實基礎,重點突出。高三不再側重于新知的傳授,而是對舊知的回顧匯總。使學生的積累由量變到質變,把握規律,加深認識。在復習時,我們并沒有丟掉教材。而是根據復習計劃,在單項訓練時把教材內容穿去,二者兼顧,融為一體。如在文言文部分,考點與教材聯系非常緊密。重點實虛詞都有教材內容。而且分項考查。所以我們要求學生把學過的課文再對照注釋,認真地看一遍,然后再通過練習檢測鞏固復習成果。并且師生共同歸納大綱要求掌握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讓學生利用熟悉的知識積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而且,教材內容講過撿拾起來就容易些,對于其中的重點也好把握,積累夠了,也促進了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高。

針對每個專題板塊,我們都能做到精講多練。讓學生在訓練中夯實基礎,提高能力。但是,在這么多板塊中,我們也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重點抓住選擇題和作文兩大板塊,強化訓練,重點突出。

(二)教學過程中,細心觀察學生學習情況并及時作出調整。

1、在教學中觀察發現,我們的學生存在學習能力不強而又心急想要蛇吞象的急躁心理。

針對這點,我們對學生課堂內容和課后作業進行了細致的安排。務求做到細化內容,化虛為實,化大為小。每節課要求學生干什么,都有明確的目標,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認真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力爭把學習落到實處。

2、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我們在練習的安排上也作了一番考量。

在練習上盡量做到訓練有序,合理安排各個考點的訓練思路、訓練內容,做到層層深入,不斷推進,反復強化,提高復習效率,把工作落到實處。

3、在復習過程中,總會發現學生跟原先我們設想的不一樣。

例如,開學初,在復習課內文言文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發現我們的學生在課外根本沒看課文,做檢測練習時也是翻書直抄,而不是回顧課文后進行自我檢測。經過了解發現,學生花在語文身上的課外時間是少之又少,其他各科已經把時間擠得滿滿的,學習效果不能立竿見影的語文自然成為犧牲品。針對這點,我們只好調整我們的復習計劃,放慢腳步,在課堂上多預留時間給學生看書。教學計劃是拖慢了,但是復習的質量卻是有了較大的提高。

(三)學生階段考試后,查漏補缺,及時調整教學重點

每次月考的結果出來后,我們都會充分利用好該次考試的數據,找準我們學生的知識短板,狠抓薄弱環節,挖掘新的增長點,向規范訓練要成績。例如,在增城統測后,我們發現作文是學生的弱點,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在接下來的復習中,我們以晚讀寫作訓練和系統化訓練為突破口,加大這方面的復習投入,很快有了起色,學生的成績取得了很大進步。又如一模結束后,從全卷各小題的得分情況分析中發現,我們的學生得分較低的點在于字音、文言實詞、文言文閱讀的理解文意和翻譯、理解句子涵義、實用類文本閱讀等地方。針對以上薄弱點,我們在堅持不間斷地對基礎前四題進行反復訓練,反復抓,抓反復的基礎上,還進行了相應的集中訓練,讓學生在集中訓練中總結規律,尋找做題的感覺。并對文言文閱讀的理解文意題和實用類文本閱讀進行了專題講解和專項訓練。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教學是否有效,關鍵還是在學生身上。只有立足于學生復習的實際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安排和教學策略,才能保證復習的合理有序和落到實處。

以上只是本人小結的一些粗淺的做法,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指正。

高三語文教師工作總結5

緊張忙碌的高三上學期即將結束。總結高三半年來語文備課組的工作,可用“落實計劃不折不扣,備教批考緊然有序。”來概括。

一、作好進度的安排

從20__年的9月份開始,高三復習就全面開始。高三開學之初,我們就依據學校的具體計劃安排,制定了這一學期的整體備考思路及計劃安排,劃階段、分層次、定目標、定任務。在備考相應階段,力求每一步備考都有章可循,按時而動。備課組把語文復習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進行語文基礎知識復習,高考古詩文復習。第二階段以課本為中心,夯實基礎,重點進行會考復習。會考后開始第三階段的專題復習。語文知識點和能力點聯成網絡,同時查漏補缺,準備最后的沖刺。高三語文課的課型分成知識傳授課、專題練習課、作文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等,不同的課型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

二、復習原則與策略

高考復習最關鍵的一點務求“命中”,求“效益”;否則,前功盡棄。

方向:緊扣《考綱要求》

充分領會《考綱要求》。要求還可以根據各部分題量及賦分情況合理地分配復習精力,安排時間,分清主次,大膽取舍,提高復習效率。

三、加強備課組內的教學研討活動

劉慧昭老師,潘文龍老師,孫津津老師上一屆高三的老師,高考復習有經驗。胡明遠老師是老教師。劉荷荷、陳淑微兩位老師是新教師。我們都需牢記住自己作為一名高三教師所具有的特殊使命。

首先,在備考工作進行中,我們依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復習思路,修訂計劃。有計劃的實施復習突破。針對作文訓練過程,開展深化立意訓練。

在高三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并沒有完全按部就班,而是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形式。重視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專題復習階段,我們要求將各個知識點的講解復習透。

四、復習策略

1、用好課本,夯實基礎。

高考試題不直接取材于課本,因而有人對課本的作用產生懷疑,對課文的教學不感興趣。其實,高考命題雖不取材于課本,但考查的知識大多是課本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內容,這一點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寫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默寫題,只要掌握課本和大綱共同要求背誦的篇目,就能拿滿分。因此,在高三我們重視課本的文言文教學,要求學生扎扎實實地復習,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我們試圖利用試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和各種必要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發展學生的文言知識遷移能力。

2、突破重點,注重實效。

我們要向語文教學本身要效率。我們要盡可能減少無效的低效的勞動,從而取得“短時、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學效果。

為提高高三語文的復習實效,我們把那些花時少、見效快的訓練點作為重點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語運用等,讓學生認真理解記憶便可準確掌握。

3、精選習題,優化訓練

針對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來越高的特點,高三復習加大訓練力度,讓學生做足夠量的練習題,是十分必要的。但訓練必須講求實效,那種不分試題優劣,不顧訓練效果,盲目搞題海戰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當前社會上濫編復習資料的現象十分嚴重,網上資源源源不斷,我們注意以精制濫,認真篩選,博采眾長,為我所用。高考試題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導向性,成為我們首選的訓練題。我們把近三年的高考試題印發給學生,讓他們訓練,然后認真評講,講命題依據,講命題特點,講命題思路,講解題技巧。

4、爭對會考,重點抓好備考指導思想和施教策略

從考綱要求、備考理念、備考方法、注意事項等及時交流。爭對我校情況,備課組兩次召開會議研討會考復習。

青年教師由于新接手高考備考,在解題、選題、命題方面經驗明顯不足,所以要求青年教師定期命一套規范化的試題,以更好的促進對試題的認識與研究。通過努力,青年教師的解題、選題、命題能力大為提高。本學期劉荷荷、陳淑微都參加了命題。

此外,新老教師互相間總結經驗,交流反思,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達到了共同提高語文教學能力的目的,這也是我們的共同愿望。

今后,在教科研方面還需加強交流、溝通與適當的指導,以促進青年教師教學、教研兩方面的發展。

五、下一步的打算與措施

目前高三應屆班也全面進入了二輪復習(考點復習)階段,這一階段的復習效果好壞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

1、向45分鐘要質量。

2、備課要大量參考多種資料,力求知識的新、全、準。

3、上課要注意方法的靈活多樣,多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多啟發學生主動去尋求答案,掌握原理。

堅決反對滿堂灌,填鴨式。

4、多布置作業,及時收交,及時批閱。

多鼓勵學生,保護他們的學習熱情。

5、還要適當布置口頭作業,及時抽查。

6、講評高考模擬試卷,一定要注意講清思路,教給學生方法。

特別是教給他們解讀現代文的方法。

說到不足,我覺得我們的教研條件還很簡陋,教研空氣還有待濃厚,教研生態還很閉塞,我們知道教學涉及到課堂,教師,學生三方,任何一方被忽視就不會有好的效果。而高三學生成天被數理化和英語的圍攻,已經無暇顧及早被邊緣化的語文。很少有學生在課外攻語文的。學生的功利意識是很強的,特別是在這個世俗氣息極濃的時代里。當然,這里有語文教師的責任。可是,當語文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作文喚不醒課堂上沉酣入夢的高三學子時,老師也是無計可施的!

篇7

關鍵詞:教學手段; 知識積累; 把握課堂; 閱讀能力; 特殊文體寫作

新課程改革對英語寫作能力要求提高,而且,寫作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所以,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教學的方式方法,強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讓學生活學巧用。用我自己“深入淺出”的手法,敲開學生“觸類旁通”之竅,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知識和方法的儲備,從而為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構建愉悅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因此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 學習英語,我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比如:把現代信息技術用于教學,利用上課前幾分鐘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手段之一。在高中Module 5 Unit 5閱讀課教學中,就是利用flash 動畫內容,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在做飯過程中被燙傷,從而引出本課話題:“如何進行燙傷急救”,動畫片的引入,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思維,學生立即展開了討論,課堂氣氛高漲,并且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也擴大了語言實踐的機會。

同樣,師生情感交流也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沒有情感或情感交流的課堂是沒有動力的課堂。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情感。如和諧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和目光交流,能恰當好處地作用于學生,給學生以鼓勵、勇氣和對教師產生的親切感、信賴感,從而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也能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

二、進行正確的知識積累,有目的地提升寫作水平

高中英語教學每一節課都離不開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就選好材料,但要讀的文章不宜過長、時間適中,即300個詞數,5分鐘左右,最長不超過10分鐘,其中文中語障(生詞)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些入選材料可以是課文、報刊、雜志上等,日積月累,學生詞匯量勢必大大增加。課前課后還可以延伸拓展,利用21stCentury、LEARNING ENGLISH 上的短文,教師要給學生準備常用佳句、經典句型,適時給予點撥,教給學生習得的方法。

如:短文An opportunity to learn

IRECENTLY heard a story about a famous research scientist Who had made several very important medical breakthroughs. What set him so far apart from others?

He responded that , in his opinion ,it all came from an experience from his mother that happened when he was about 2year old . He had been trying to remove a bottle of milk from the refrigerator when he lost his grip on the slippery (光滑的) bottle and it fell spilling its contents all over the kitchen floor.

When his mother came into the kitchen , instead of yelling at him, giving him a lecture , or punishing him ,she said :“Robert ,what a great and wonderful mess you have made ! I have rarely seen such a huge puddle(水坑) of milk . Well the damage has already been done .Would you like to get down and play in the milk for a few minutes before we clean it up?”

Indeed ,he did. After a few minutes ,his mother said :“You know ,Robert ,whenever you make a mess like this ,you have to clean it up at last and restore everything to its proper order . So ,how would you like to do that? We could use a sponge (海綿),a towel ,or a mop .Which do you prefer ?”He chose the sponge and together they cleaned up the spilt milk .

His mother then said :“You know ,what we have here is a failed experiment in how effectively to carry a big milk bottle with two tiny hands . Let’s go out in the back yard and fill the bottle with water and see if you can discover a way to carry it without dropping it .”The little boy learned that if he gripped the bottle at the top near the lip(瓶口) with both hands , he could carry it without dropping it .

This scientist then remarked that it was at that moment that he knew he didn’t need to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Wouldn’t it be great if all parents would respond the way Robert’s mother responded to him ?

教師及時指出:Words in focus

Grip n./vt .the act of grabbing or holding sth.緊握,握牢

Don’t loosen your grip on the rope or you’ll fall.

The little boy gripped his mother’s hand tightly.

Yell vi./vt.shout or say sth. Very loudly ,especially because you are frightened , angry , or excited 叫喊 ,大聲叫

She yelled to her friend across the park.

Effectively adv.in a way that produces a desired result有效地

Children have to learn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the classroom.

Remark vt. say sth, especially about sth you have just noticed 評論

He remarked that the movie was disappointing.

這篇短文共有338個詞,讀的最好的同學用時5分鐘,老師及時給予評價表揚。像這樣的訓練,老師提倡學生要晨誦佳作,記憶經典句型;要會學、樂學,巧學活用。閱讀是重中之重,英語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想在英語考試中取得優良成績,必須在平時加強閱讀訓練,這種訓練應包括下面幾個部分:

1、廣泛閱讀

要想學得好,首先要學得活。而要學得活,就要博覽群書,獲得各種知識,建構豐富的圖式框架。同時,要接觸和見識各種體裁的文章,比如記敘文、傳記、說明文、議論文、新聞和廣告等。 每一種文體都有自己的特點,掌握了各種文體的特點對閱讀的理解和速度都有很大幫助。

2、掌握閱讀技巧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是很必要和重要的,會有效地提高閱讀速度。首先,要改正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其次,要有意識地培養和練習使用各種閱讀技巧。

3、積累詞匯

要提高閱讀水平,詞匯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打個比方:造房子要磚瓦材料,詞匯就是閱讀英語的磚瓦材料,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匯,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所以要提高閱讀水平,我們就得學會積累詞語。

4、注重整體理解

如何學會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呢?首先,要重視文章的題目和文章的首句。因為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主題,文章的內容就是環繞主題展開。首句很關鍵是因為首句是文章的導人,點明作者寫文章的意圖,背景等。接著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為每段的第一句實際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題句,然后進行陳述或論述,逐步展開,給予例證,最后把該段內容用一句話來小結,所以每段的最后一個句子常常是該段的結論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5、樹立文化意識

語言和文化是分不開的。人們的言語表現形式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的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民族心理等的制約和影響。文化背景知識是培養閱讀素質的重要基礎.所以要樹立文化意識,了解文化背景。但文化意識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樹立起來的,而是在于積累。

三、學會收集各種文體素材,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心理學家赫伯特杰喬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會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自主學習的人。”學生除了在課堂上會學、樂學、善學英語外,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自己也要自覺地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要注意收集各種文體的各種素材,做到“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只有把英語學習融于生活,做學習的有心人,不斷地學習更新,才能學會學好英語。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 英語的寫作題材、體裁多樣,在體裁上主要有書信、議論文、看圖作文、通知,以及開放性作文和調查報告等。調查報告、日記、書信、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文體都是屬于應用文的范疇。應用文是與社會生活聯系最緊密的文體,它直接服務于社會,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追求實際應用效果;應用文也是高考英語書面表達的重要文體,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頻頻出現。因此,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高中階段考生寫作能力培養的重點。那么,我們班上有位同學,曾經把各種文體的模式,記在一個本子上。對此,我很高興,并向我所教班級推廣,在高考中取得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應用文是特殊文體,每一種都有固定格式,但需要記住許多冷僻的詞。比如寫調查報告的美詞佳句有:

1、A survey among……shows that ,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 research (carried out by……)調查 / 研究顯示

2、There was a universal worry over……人們普遍擔憂

There was a universal worry over body image and ability to fit in socially .

3、with ……naming this as their top …….(比例) 將此列為他們的最大的

4、The next biggest issue is …… 下一個最大的問題是…….

5、vary wildly 截然不同

The research also found that attitudes to food and weight vary wildly around the world .

6、…The main factor behind …… ….是……的首要原因

7、people surveyed 被調查人;admit 承認; claim 聲稱

Only 19 percent of the French surveyed admitted a fondness for fast food .

8、making ……second in the world’s ……. 使名列世界第二;

The their place went to …… 排在第三的是…….

About 44percent in the US claimed they would be unable to stop eating burgers …….,making the country second in the world’s junk food league .The third place went to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

四、總結應用文基本特點,有針對性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英語教師要不斷總結應用文的特點:

(1)應用性。這是應用文寫作最重要的特點,是應用文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應用文本身就是為社會生活服務的。

(2)時效性。

(3)工具性。應用文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的,所以處理和解決具體問題是它產生的前提。它是憑借文字為中介,傳遞各種信息,處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務。這在公文中體現尤其明顯。

(4)規范性。都有固定格式與習慣用法,便于寫作、閱讀和處理。

(5)簡明性。語言風格必須莊重、樸實、明快、簡潔。

英語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學生應用文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

1.學生應提高自身英語寫作能力

撇開應用文這一體裁的特殊性,學生首先應從自身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上著手,需要做到以下3點:

(1)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促進寫作技能的提高。

(2)重視寫作過程中上下文的連貫性。語篇是圍繞話題通過詞匯、語法、修辭手段和關聯詞語構成的有機統一體。

(3)多讀、多背好文章、范文。好的文章、范文是學生自己動手寫作的典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好的文章、語句,都應該多讀、多背,在增強語感的同時還能在適當的時候將句中、文中的好的表達方式據為己用。

2.掌握各種應用文文體的不同格式要求

(1)選材要切題;

(2看清題目要求;

(3)要用自己熟悉的句型結構和詞語;

(4)遇到一時想不起來的詞語要用同義詞或近義詞代替;

(5)因時間所限,要快速列出提綱;條理要清楚,文章要一氣呵成;

篇8

筆者在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一線咨詢工作中發現,高三學生作為特殊而癥候群顯著的人群是咨詢室的常客,筆者將學生來訪的各種原因、表現和咨詢情況進行記錄,以供經驗交流。雖然高三學生來訪的事由各有不同,但與其他年級的學生似乎大同小異,無非是學習困惑、情緒情感困惑、家庭關系緊張、人際關系敏感、應對事件困難等,然而成長性問題與高考不期而遇導致的心理困惑是壓倒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經原因分析和癥狀分類,筆者將高三學生常見心理困惑分為學習暫時性困難和因“學習失利”演變成的各種生活困擾。

一、學習暫時性困難

(一)學習動機不足

這類學生來訪的起因一般是察覺自己近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沒精神、無助。 “當學習分神時一般在思考些什么”“學習這件事情對于你來說意義如何”這兩個問題常常是咨詢中著重討論的焦點問題。

和學習動機不足的學生交流時,我們了解到他們往往因外部干擾力量過大而忽視自身價值和學習的意義。比如父母已經安排好了要考取的大學和專業,甚至將來從事的工作;從小到大都是教師心目中的“模范”學生,暫時迷失方向、惶惶不安……基于當前教育的特點,很少有學生能去探索求學的意義、進行自身生涯規劃,而聽過來人的所謂經驗和建議,久而久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便產生了核心問題:“我想要怎樣的生活(達到什么目標/哪里是盡頭)”“我為什么要那么努力地學習?”

遇到這類學生,第一步,和他一起尋找一直以來努力的原因,可以是為了父母、為了教師的肯定、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然后總結一句:滿足了父母的期許、獲得了教師的垂青,隨之而來是害怕失去,可見外部的動力來源是不穩定、不持久、容易失衡的。第二步,直面自己的需要,構建理想的生活方式,化被動為主動。“你理想的生活是怎樣的?”搭建一個理想王國,嘗試讓內在動力變成核心動力。最后,引導成就理想的生活模式,將求學進步變為發自內心的需要。

(二)對學習及相關事件的不當焦慮

學習焦慮,是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是學生感到現實的或預想的學習情境對自己自尊心構成的威脅而產生某種擔憂的心理反應傾向。高三學生的學習焦慮愈發強烈,他們會擔心每一次階段考和高考的表現。學習焦慮的學生將精力集中在自己擔心害怕發生的事情上,成績的暫時下滑加劇了他們的不自信,使他們陷入惡性循環,周而復始,疲憊不堪。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面對焦慮,適當的焦慮能調動積極性。面對焦慮不是去抗衡,而是學會與之共處,將焦慮具體成實實在在的事件。然后思考可以做什么,積極地緩解焦慮。

(三)學習方法不佳

高三階段的學習講究心態,更講究方法、技巧。超過一半的學生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很多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尋尋覓覓,部分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學習方法不當。學生方法不當主要有以下幾種。

1.學習知識刻板機械,不善于將原始學習資料個性化;

2.不善于規劃時間和學習內容,破罐破摔或顧此失彼;

3.儀式感太強,學習形式大于內容(如把筆記整理得很唯美,真正獲益不多);

4.不善于變通,平均用力多于漸強漸弱,單一復制多于靈活運用;

5.抱僥幸心理,只面對自己愿意看到、能承擔的不足,沒有勇氣、沉不下心梳理系統性知識薄弱點(害怕失敗、覺得不劃算);

6.意志薄弱,易受干擾:方式方法的初見成效需要時間,很多同學可能等不及驗證成效就自亂陣腳,特別是看到周邊同學成績提升比較明顯,迫不及待臨陣倒戈、盲目模仿,這類學生常伴有患得患失感。

(四)應考技能不成熟

在咨詢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每次階段性考試失利原因的總結,一般有以下幾種。

1.知識點不熟悉、答題困難或猶豫。階段性知識提取困難(舌尖現象),明明很熟悉的題型,卻思路空白或者只記得某片段。

2.情緒不穩:進入考試狀態慢,易慌張焦慮。

3.時間分配不合理,出現數學大題沒時間細看,語文作文寫不完,理綜或文綜某一科目時間不夠用等情況。

4.半路被難題卡住,尤其當難題在試卷中的位置靠前或居中時,深究沒信心,放棄不甘心。

5.反復(無效)檢查卷面,對題目不確定,對自己沒信心,習慣性檢查(強迫性檢查)。

6.受外界環境影響。

基于以上幾種歸因的應對方法。首先是鼓勵學生把知識學透、把方法學明,掌握應考知識點是最基本的。其次,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營造等效情景是訓練應考技巧的有效方式:模擬考試時間――可以適當縮短幾分鐘,這幾分鐘可能就是正式考試時突發問題的預留時間。模擬考試狀態――“模擬當大考,大考當模擬”,學生應嚴格在預設時間完成試卷、避免隨意中斷考試狀態,比如馬虎對待、中途休息、查閱資料等。在模擬中探索適合自己的答題習慣――每次模擬結束,除了分析得分、強弱項,也要用心感受自己考試情緒的變化,更要分析自己的答題習慣,如多久和如何更快進入考試狀態、試卷上每個板塊的時間分配、遇到難題的應對策略等。

(五)對成績起伏的慌亂無措

高三是一場持久戰,中間需要經歷一場場形勢各異的小戰役。談話中,筆者發現高三很容易產生極端“自怨自艾”“居安思危”兩種心態:當遇到學業瓶頸、遲遲不見成績提升時,學生會手足無措,自我懷疑;適逢成績攀升時,又有受寵若驚之感,沒有底氣而自我懷疑。成績的起落都是有因可尋的,先允許自己靜下來擁抱正常的情緒起落(哪怕是適當的情緒發泄);接著針對前一階段的學習狀態做針對性調整;最后一步非常關鍵――“行動,你將免于焦慮”,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履行每一個計劃,哪怕進展慢一點、進步小一點,暫時的龜速進步比無措的原地打轉更具效益。

二、冠“生活困擾”之名的學業失利

(一)家庭關系緊張

身處心理敏感期的高三學生常因學業壓力大而將不滿情緒轉移到家庭上,所以高三這一年不僅是學生的情緒問題高發期,也是家庭問題的集中爆發期,高三的高壓加劇了家庭矛盾,如家庭內部結構不良――單親、再婚、私生;交流方式欠佳――忽略冷淡、過分緊張、“雞同鴨講”等。

面對這類學生,第一,我們應理解、接納他們對家庭的不滿,筆者不建議咨詢教師過多留戀高三學生家庭問題的處理,雖然家庭問題是根源,但學習效能才是現階段的主要矛盾。第二,嘗試讓學生了解該階段出現的家庭關系緊張可能是自己學業壓力的轉移。第三,引導學生從家庭困頓中解放出來,看清家庭問題的本質,短期內能緩解的可以嘗試溝通,短期內解決不了先允許問題存在,學會與之共處。第四,和學生一起討論學習現狀,以肯定鼓勵為主,爭取中短期內見效,以提高成就感,實現自我認同。

(二)人際關系敏感

人處于高壓狀態時,同學和朋友的影響非常直接。出于安全感、情感寄托等需要,高三學子們總希望能在高中學業最后沖刺階段維持穩定親密的友情及和平友好的社交氛圍,即收益高于付出的社會支持系統。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維持關系需要花時間費精力,置之不理又害怕別人的眼光,因此人際關系緊張成為高三學生靜心研學的又一攔路虎。

自覺人際關系緊張的高三學生們,可以先思考幾個問題:

1.在你情感付出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期待的人際收益是怎樣的?收支基本平衡的大前提下,這種期許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2.當你處于高三學業情緒敏感期時,由于憂心忡忡,對朋友情感反饋的關注是否多了一些?這種關注會否讓你吹毛求疵?

3.你的朋友是否與你一樣也處于特殊時期,他是否同樣需要適當的情感寄托和宣泄?他這個階段的情感表達或許并不具有針對性,只是你對號入座了?

4.你感覺到的人際緊張是否有具體可供解決的基礎事件?還是只是你對現象的主觀猜測?

(三)情緒迸發,思維奔逸

壓力的釋放方式有很多,壓力內化的結果或轉化為動力或直接表現于思維情緒。筆者接觸過一類高三學生,他們來到咨詢室后滔滔不絕,思維豐富發散、邏輯尚清晰、講述內容真實,講到敏感話題時可哭可笑、情感豐富、情緒激烈但可控,主訴此情況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現,表現后得以恢復。筆者認為高三學生若有情緒迸發、思維奔逸情況不足為奇(前提是來訪學生有自知、思維邏輯清晰、無主觀臆想、情緒可控),這亦是釋壓的直接有效方式。咨詢教師可用心傾聽、理解接納,與來訪學生一起整理思路、釋懷執念,可同步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對話(簡易日記)、思維發散圖等方式自我釋壓。

三、思考與交流

讀完全文,大家可能會質疑:將高三學生的情況最后都落足于學習,是否過于片面?筆者并非將所有高三學生心理困擾的原因都歸結于學習,只是通過實踐發現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是處理高三學生心理困擾的有效思路。

首先,一名高三學生從學業中獲得成就感,自我力量提升,那么他應對外界干擾和自身困擾就更有自信。

其次,從事心理咨詢的同行都非常清楚,解決來訪者的根本問題歷時較長,對于高三學生而言時間成本高、收效低,更不利于重要事件――高考的準備。

篇9

關鍵詞:醫院藥學;藥師;教學培訓模式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藥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藥師是整個醫院藥學發展過程中的核心競爭力,藥學教學工作不僅要滿足藥學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目標,還需不斷改革與探索醫院藥學多元化服務、差異以優化患者治療結果的人才培育模式。目前,我國的臨床藥學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規范化培訓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一方面借鑒國外藥學實踐與藥學職業化人才培養模式[1],結合自身特點進行優化調整,但學術性教育轉型以及臨床藥學專業實踐能力還有待提高,致使人才培養的產出質量尚不能真正滿足醫院藥學實際工作的需求[2,3]。因此,職業化培訓與繼續教育已成為提升醫院藥學人才專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基于我國衛計委下發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4]、《醫院藥師畢業后教育大綱》[5]等系列工作文件要求,結合某院藥學學科博士授權點、北京市住院藥師培訓基地、首都醫科大學臨床藥理學學本科及多所院校的藥學本科生帶教基地等教學模塊,依托醫改前沿陣地的豐富資源與經驗優勢,將不同培訓對象的教學培訓經驗進行總結。針對教學方案實施細則不夠具體、教學對象缺乏學習主動性,教材不夠完善,教學實施過程尚存隨意性、師資自身能力與帶教能力有待提高、主觀性較強等實際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與改進,利用PDCA原理循環往復不斷改進的過程,初步探索出系統化與層次化的醫院藥學教學培訓模式。

1層次化的培訓目標

構建多元化的藥學人才隊伍才能滿足醫院藥學職能的不斷延伸和發展,除配備藥事管理和藥品供應保障的藥師以外,能夠提供臨床藥學服務相關的合格藥師。醫院藥學教育需從職業化教學為出發點,兼顧不同崗位的工作特點和知識技能的需求,制定適合自身職業化需求的教學培訓目標。醫院按培訓對象的差異性,將培訓對象分為5個層次:住院藥師學員、藥學研究生、藥學本科生、藥學進修生、藥學工作人員,見圖1。5個層次培訓所需達到的目標各有高低不同,但培訓過程與培訓要點互有交叉,共性的內容設置了普適性的藥學基礎培訓,包括各類人員都必須掌握的藥品基本藥理作用、不良反應,醫院藥學工作流程等內容,專業化的培訓課程則更多側重于臨床實踐能力的運用,包括參與患者用藥教育、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臨床實際用藥的指導與規范等內容。

2教學管理中的制度工具

注重發揮“管理出效益”的管理理念在教學工作的應用,從而加快教學成果的產出。首先,強化教學管理過程的制度化與規范化,日常管理遵照《北京地區專科醫師(藥學)培訓細則》《美國衛生系統藥師協會的藥房管理規范》《醫院住院藥師規范化培訓與考核制度》《休假與考勤制度》等相關規定執行。同時,按培訓對象的層次性明確培訓目標、培訓模式、培訓內容、考核方式、帶教師資與日常工作管理的相關內容,初步形成了針對不同教學培訓對象的教學規范與制度管理體系,為藥學人才隊伍的培養提供規劃化的制度保障。醫院組建了藥師培訓指導工作組,成員包括藥事部主任與各部門負責人,主要負責各級藥師的培訓計劃、監督及指導工作。藥師培訓指導工作組嚴格執行月度的例會制,階段性的總結與解決現有問題。另外,優化師資團隊的結構與質量,公開選拔具有優秀品質、較高專業水平、工作能力與帶教能力的藥師擔任師資。以藥師分級為依托,發揮績效考核與獎金分配體系在教學管理流程中的促進作用,細化績效考核標準與方案,將教學工作量、教學能力、教學成效、學員階段考核成績、學員滿意度作為績效考評的主體,實現教學工作的專崗專責與優勞優酬的績效模式,更合理地配置與發揮師資能力。通過上述舉措不斷加強教學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將醫改與科室發展經驗運用于基地建設與教學,完善教學培訓與輪轉的制度與內容,以科室大發展帶動師資與學員的能力提升,初步取得了基地教學水平與人員能力協同提高的共贏,做到教學相長。

3教學方法的臨床實用性

目前,藥師執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仍是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聯系不夠緊密,一方面來源于傳統的藥學教育課程設置中理論與實際缺乏結合,缺少醫院藥學工作技能與實踐經驗的指導。另一方面,很多新入職的藥師與學員從事醫院藥學一線工作時間較短、對藥學實踐缺乏感性認識、基礎不牢。因此,科學設計教學內容與計劃,從實例中提取典型的教學案例和實施要點,采用互動式教學有效引導學員思維方式,活躍教學氣氛,進而不斷鞏固教學結果。

3.1教學內容與計劃的科學性

藥事部通過“普遍提高、重點培養、勇擔責任”的舉措,建立了由“內”(科室、部門、組內培訓)到“外”(出國進修、外出進修學習)的全方位人才培養模式,更個性化與科學性地設計教學內容與計劃。首先,綜合評價藥學學員層次、教育與工作經歷、知識技能水平,以科室部門帶教師資藥師為主體進行設置培訓計劃,具體將培訓劃分為:全科培訓、部門培訓、精英藥師培訓,師資培訓與基地學員培訓、新職工入職培訓等專項。按照崗位目標、理論基礎、技能應用、藥學前沿四個層次設計教學內容,涵蓋必修項目與針對性的可選項目,涉及藥品調劑與用藥指導、臨床藥學服務、藥品風險管理、藥學科研等方面內容,初步實現自上而下、由大及小、由廣入微的教學模式。普適性的全科培訓適合于全體藥師,既包括醫改政策、國內外藥學現狀與進展的解讀、藥師基本知識與技能、藥學部門的管理經驗交流、個人能力與修養的自我提高、團隊建設與核心競爭力、藥事管理指標考核等內容。其次,各部門的基層培訓更加突出崗位特色,充分利用現有藥學實踐的環境與條件,在門診藥房、病房藥房、臨床藥學等部門的輪轉實踐中發現知識點,加強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和綜合能力,使參培學員更快地適應醫院藥學的工作內容[6]。例如處方點評、患者健康用藥大講堂、門診用藥咨詢中心,門診藥歷、藥訊專刊等形式多樣的藥學服務模式,鍛煉了師資與學員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發揮了基層培訓在藥學服務實踐能力的重要作用。精英藥師培訓主要針對住院藥師基地的帶教師資與研究生以上學歷骨干藥師的集中培訓,以講解題目的價值意義為突破口,進行重點掌握的知識點相關用藥案例模擬,著重圍繞臨床思維的培養。精英藥師培訓中加入醫院藥學學科建設、領導力與高效能團隊、時間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為學科發展儲備后續人才。新理念、新知識、新能力得以在各部門之間、師資之間、學員之間進行傳遞,起到小范圍的提高帶動大團隊整體提升。于此同時,入職后的崗前規范化培訓讓學員更快、更深入地了解醫院藥學的本質與功能定位,使之更順利地融入到實際工作[7]。崗前培訓一般采取活潑、生動的交流形式,內容更具引導力與親和力,由經驗豐富的藥師分別從職業心理、住院藥師規范化培訓相關細則、醫院與科室發展進程的人文教育、醫患溝通技巧等方面進行引導,使新學員充分認識醫院藥師的職責與任務,有效幫助學員更快地完成心理過渡期與適應期,使學員突破迷茫、發揮主動作為,有目標、有計劃地完成醫院藥師的培訓內容,完成自身的職業定位與規劃,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藥師做好充足的準備與積淀。為不斷提升團隊整體的教學培養水平,滿足新形勢下人才培養與科室發展的需求。藥事部兼顧“引進來”“走出去”的培訓策略,外派藥師參加院外多種形式的專業培訓與學術會議。同時,拓寬藥師與外界的交流渠道,邀請醫院藥學專家進行經驗的分享與指導,使學員更加深入了解醫院藥學的發展方向,更切合實際地制定職業規劃。積極與美國布朗大學羅德島醫院、英國德蒙福特大學等國外學術機構廣泛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培養學員完成培訓記錄、學習心得與科室建議的分享,將外部培訓式教學變為更深層次的解讀與歸納,借鑒國外醫院藥學管理與藥學服務的經驗,探索與國外醫科院校聯合培養高素質醫院藥師的新模式,實現學員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的快速提高,滿足新形勢下科室發展的需求。

3.2教學方法鞏固教學效果

目前,醫院的藥學教學方式主要以導師制教學和輪轉制為主。導師制教學方式主要針對科學研究型的本科、碩士與博士生的專項性教學,以導師的專業方向作為科研目標進行研究專項的培訓與學習,不斷完善專業方向的數據與研究基礎,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思維與能力。輪轉制的培訓主要針對住院藥師基地學員與畢業后剛剛進入藥學部門工作的藥師,以藥學部門的崗位職責與專業技術為教學內容,在崗位輪轉過程中,直接面對臨床與患者,培養與鍛煉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與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導師制教學和輪轉制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學生為中心、基于問題、綜合地、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學習,通過實際用藥案例,引導學員掌握藥學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并熟悉醫院藥學的基本工作流程與技能。課堂上的活躍教學氣氛是基于問題教學模式成功的關鍵,發動學員積極發表意見與建議,使大部分學員提高專注力,相比于以往傳統的以講課人為主要發言者的大課授課形式,教學模式更加靈活,互動交流機會更多,教學內容更具個性化,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帶教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學的主要實施者,發揮引導、示范與監管作用,師資的帶教能力也得以提升。醫院藥學教育過程中的核心部分是臨床藥學教育與人才培養,教學過程綜合體現導師制和輪轉制的教學。已有多所高校設立臨床藥學專業,特別是很多醫院作為衛生部臨床藥師師資和學員培訓的雙基地[8-10]。臨床藥師基地的同質化與標準化已成為臨床藥師培養與教學實施的重要因素。因此,醫院內部臨床藥學教學的規范性與實效性更凸顯緊迫性。我院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突出以臨床案例分析為引導的藥學監護教育,促進臨床藥師與臨床醫師的協作,提升多學科會診的藥學服務能力,努力實現培訓效果與衛生部臨床藥師師資和學員培訓雙基地教學初步接軌。

3.3評估工具對教學成果的驗證

發揮藥師培訓指導工作組的教學質量評估作用,著重強調對實踐能力與技能的考核,主要包括:入崗培訓考核、組內階段性的月度與季度考核、輪轉出組考核、出科考核,科室層面的年度考核,主要使用藥學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題庫,隨機選取試題的方式,全面考核藥師調劑能力、藥物咨詢和特殊劑型藥物用藥指導技能、藥事管理和藥品質量管理技能、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和評估技能及臨床藥學等關鍵技能。同時,通過模擬考場、應用案例教學方式重點考核審核、調配發藥、用藥教育、處方醫囑點評、不良反應報告、藥物的臨床合理使用等技能考核,從而確保“三基”培訓的成效[11]。對于臨床藥師專業的專項培訓更注重實踐能力的提升,多以現場提問等方式,定期檢驗藥學查房技能、檢查藥歷書寫情況,注重臨床的表現與應變能力,規范的步驟流程進行考察評估。利用崗位技能比賽與練兵、知識競賽、教學授課比賽等方式檢驗教學成效。每半年進行一次崗位技能練兵,并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藥學技能比賽,內容涵蓋藥事管理實例分析、臨床用藥典型案例討論、處方醫囑點評問題解析、藥品制劑調劑及質量檢驗等內容。使學員通過技能比賽更深刻地熟悉與掌握藥學相關的概念、用藥原理。以期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代訓的效果,促進藥師隊伍進一步提升技能水平。通過理論知識與技能檢驗相結合的方式更加科學地、全面地檢驗教學效果。

4藥師隊伍能力水平的逐步提升

通過上述舉措,針對不同層級培訓對象構建系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更為明確,教學方式更適合于醫院藥學綜合性和實踐性強的需求,藥師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藥師在處方干預質量、用藥咨詢、保障患者安全用藥以及宣傳合理用藥知識等方面的作用發揮了更為重要的“把關作用”,處方不合理率從2012年9月之前的超過15%降至目前的0.3%,體現藥師價值。2013年至2015年醫院藥師基地考核的通過率為100%。更多藥師的優秀能力得以展現,在2015年北京市“技協杯”藥師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優秀團隊、個人冠軍、亞軍的獎榮譽稱號,榮獲北京市藥學會“創新管理之星”、“藥學服務之星”和“臨床藥學之星”稱號、中國藥學會青年醫院藥學獎、北京市醫管局“青苗”人才培養項目等優異成績。醫院藥學培訓的模式經過嘗試獲得初步的經驗與成果,但在內部教學內容的銜接與側重點的確定、師資帶教經驗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醫院將不斷完善醫院藥學培訓體系,從教學培訓目標、培訓制度、計劃、考核等方面持續改進與優化,實現教學目標并提高教學質量,形成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的醫院教學體系,力爭為醫院藥學輸送更多業務精、技術好、素養高的優秀藥師。

作者:安卓玲 蘇曄 張東肅 劉河 劉麗宏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

參考文獻:

[1]MichaelF.Powell,張伶俐,全淑燕,等.美國醫院藥學教育與實踐[J].中國藥房,2015,26(13):1729-1735.

[2]程希印.不可或缺的醫院藥學繼續教育[C].中華中醫藥學會2013年藥房管理分會學術年會,2013.

[3]劉瑜新,宋曉勇,張永州.從醫院藥學角度對我國藥學教育的思考[J].中國藥業,2013,22(2):38-40.

[4]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部衛生部.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J].中國執業藥師,2011,8(3):41-44.

[5]吳永佩,顏青.醫院藥學畢業后教育的繼續藥學教育.中國藥師,2000,3(1):10-14.

[6]王晶,葛衛紅,張晉萍,等.醫院藥學部藥學實習帶教工作的思考[J].中國藥房,2012,23(8):767.

[7]張穎.醫院藥學人員崗前培訓內容與形式芻議[J].食品與藥品,2013,17(5):377-378.

[8]張婧,李丹露,胡寶榮,等.我院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帶教模式淺析[J].中國藥房,2015,26(12):1721-1723.

[9]朱曼,郭代紅,孫艷,等.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帶教模式和方法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5,12(1):53-56.

篇10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請笑納!

英語教學工作總結1本學期即將結束,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每一位英語教師的努力下,堅持以人為本,倡導創新精神。加強教學管理,優化課堂教學。總結本學期外語教研組的工作,我們一直朝著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改進的地方,現總結如下:

一 .強化觀念更新,創新英語教學

英語新課程標準對英語學科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理論,更新教學觀念和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要求。在教學中,我們要求每位教師努力做到"三創新"--創新課堂教學設計,主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由"教"向"學"轉變,真正提高45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創新教學手段,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遠程教育資源是創新外語教學的重要途徑。

二、抓好教學業務工作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1.團結協作,發揮集體備課組的優勢

備課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和前提。我們采取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的辦法。備課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統一(學目的的、統一重點、統一作業內容、學進度)。集體備課主要以各年級備課組為單位,由各個備課組長負責,每周二第八節課為集體備課時間。每次備課由1名教師選定一個單元并主講,明確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基本習題,參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級備課組教師進行討論,最后達成共識,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發揮備課組的力量,做到了教學資源共享。

2、抓好教研組活動這個主陣地,向45分鐘要質量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動的重要環節。教研活動的主要方向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和教學質量。因此,英語課堂教學在教研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學期我們每周四下午第八節課定為組教研活動。每周都有詳細的活動安排,本學期共按排了六位教師的公開課和兩位教師的師范課,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情況,提煉共性問題進行研討,進一步明確了對策建議,使廣大英語教師對一些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

3.認真落實“結對子”活動

針對英語教研組目前的現狀,結合學校的教研活動,在教研組內部廣泛開展了“結對助教”活動,由優秀教師指導年輕教師的教學,互相聽課、評課,分階段總結,開展了優秀教師的“示范課”,青年教師的“匯報課”活動。

三、努力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各種適合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的課外活動,可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興趣。本學期根據教研組的活動安排,根據不同年級掌握的知識水平,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四、大力提倡搞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我校的特點,多數教師都能積極地進行大膽英語教學研究,主動地申報研究課題,平時多觀察、多思考,能將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其它問題總結歸納并用文字表達出來。聯系實際積極撰寫外語教育教學論文,教學反思和教學設計。部分教師所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反思和教學設計還獲獎。

總之,一學期以來,外語組教師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深深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以及學校其他學科老師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取得的。我們還知道,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決心再接再厲,努力工作,為把學校英語教學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個新層次而奮斗。

英語教學工作總結2這學期是我任教的第一學期,我擔任初一級七班,八班的英語教學。由于教學經驗頗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但一開始我就碰了釘子。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為教學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測出來才知道不如人意。后來聽同學們反應,才知道我講的口語大部分同學聽不懂,而教學的部分內容同學們以前從來未接觸過。從而可知,我在上課前根本沒有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而八班的同學比較沉靜,學習欠積極性,雖然優良生比例大,但中下層面而也廣,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教授unit 3 . lesson 9 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如何詢問和回答時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到“half”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圓卡紙,把它剪成一半,告訴學生這是圓的一半,也就是half。講到”quarter”時,又把半圓剪成一半,那么剩下來的就是圓的四分之一,也就是”quarter”了。這樣學生就形象地明白了這兩個單詞。而講到如何表達時間時,我用了一個用紅卡紙做的大鐘,同學們一開始就被它吸引住了,顯得頗有積極性。用實物讓學生練習”what’s the time? it’s……”的句型,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原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幫助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盡量多講一些關于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近來更幫部分同學交上了”penfriend in america”,讓他們更了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因為只有英語水平提高,他們才能達到交異國筆友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英語教學工作總結3本學年,我擔任七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我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老教師和其他同事學習。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獲取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學到了實用的教學方法。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

一 要針對不同的班級進行課堂教學

每一個班級就像每一個人,性格、脾氣、稟性各有不同。所以我針對我教的兩個班級進行教學設計:210班的同學思維比較活躍,回答問題積極,但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上課時我弱化難點,強化重點,照顧到了大部分同學;而211班的同學偏向沉穩,積極性有些欠缺。雖然有尖子生,但由于后進生比例較大,不足于帶動整個班級。所以,對于尖子生我鼓勵他們要有“超前”意識,人家沒看到的,沒做到的我已經完成了,而對于差生則鼓勵他們把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單詞,句子弄懂。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教學效果比上個學期有了進步。

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二 備課充分,事半功倍

古人說過,“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也是一樣,不上無準備之課。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并且針對七年級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訓練認讀單詞的能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對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三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上課時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基本做到了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我講得盡量少,讓學生有更多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四 貫徹教學大綱的聽、說、讀、寫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將英語分成聽、說、讀、寫幾方面進行教學。

聽:平時放錄音,讓學生跟錄音讀,訓練學生的聽力,并且利用撐握英語進行訓練,還找一些專題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

說:充分利用早讀,鼓勵學生大膽讀書,平時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說英語,課堂上多讓學生進行work inpairs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讀:讀方面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先教識學生怎樣做這些題目,平時讓學生多做一些閱讀理解的短文,專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寫:貫徹新題型和新課標的要求,作文教學主要傳授寫作方法,進行一些針對性的短文寫作,強調字數和書寫這些硬件的東西,平時提倡學生利用時間用英語寫一些簡短的文章,從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 認真批改作業

布置作業做到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培養小組長幫助我檢查其他學生朗讀、背誦課文。

六 加強自學,不斷積累知識。

由于本人在英語教學方面經驗不足,自己的知識又有限,在教學的同時,時時虛心向資歷深的教師請教,和我們英語組的同事一起學習有關英語方面的教學教法,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擴大視野;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實例,不斷領悟新課標精神的實質,力爭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做出不懈的努力。

總之,這一學期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會在以后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多問,多想,多向老教師和同事學習,更好的為英語教學服務,力爭在今后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英語教學工作總結4去年我擔任初三級(4)班、(10)班的英語教學。由于教學經驗頗淺,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

一、備好課,備好學生,上好課。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這是很容易碰釘子的。在上課前要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較難適應。另一方面,(10)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而(4)班的同學比較沉靜,雖然差生比例大,但中等生也有一小部分,我備課時也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使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盡量多講一些關于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了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因為只有英語水平提高,他們才能達到交異國筆友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三、注重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英語是語言。因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本學期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復習,考試后進行學科總結。在中段考后的時間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兩班的差生輔導上,特別是(4)班,以縮短差距。另外,還發現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夠強,所以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輕松學,容易掌握。而期考結果證明,適當輔導后進生對班的整體發展有很大幫助。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英語教學工作總結5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素養

1、本學期要重點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英語課程標準》和《英語課程標準解讀》等有關課程改革的材料。

學習課程改革專著《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明確英語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四個基本任務,特別是要認真學習和理解課程標準中的"六個基本理念",并用這些理念來指導平時的課堂教學,

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加快信息技術學習進程。

針對本組教師年輕化的特點,組織本教研組全體英語教師學好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能熟練運用基本信息技術,從而推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組織有關教師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設計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組織多媒體教學觀摩活動等。

3、組織本教研組教師撰寫論文。

全體英語教師要通過理論學習,不斷反思、探索,并聯系實際積極撰寫英語教育教學論文。

二、狠抓教學常規落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進一步抓好"教學常規"的學習和實施工作。

組織本教研組年輕教師學習常規,學習校內外先進典型,加強檢查督促,使學習常規,實施常規成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

2、加強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為此,我校教研組要積極組織集體備課,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備課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統一(學目的、統一重點、統一作業內容、學進度)。集體備課主要以各年級備課組為單位,由各個備課組長負責,每周四第二節課為集體備課時間。每次備課由1名教師選定一個單元并主講,明確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基本習題,參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級備課組教師進行討論,最后達成共識,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發揮備課組的力量,做到了教學資源共享。

3、抓好教研組建設。

教研組要在落實常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規落實的檢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組織教學研究活動,圍繞相應的研究專題,組織相應的公開課、研究課、示范課,通過研討、觀摩、評議等形式,使英語教研組全體英語教師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三、加強初三班工作的研究,提高畢業班教學效率。

組織初三英語教師認真學習《課標》和《中考說明》,扎扎實實教好第一遍,要在基礎知識到位的同時,抓好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要重視學生口語表達、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

四、其他工作

1、精心組織,認真輔導,組織初一學生參加全市中學生英語口語競賽,并且獲得一等獎。

2、組織初一、初二學生的各種技能(默寫、寫作及口語)的校內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