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4 17:06: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方寸之間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方寸之間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和意義

通過組織大學生志愿者,以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為平臺,對全縣農民工子女進行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輔導等一系列關愛活動,讓廣大農民工子女感受到黨團組織的關懷,從而提高農民工子女各方面素質、能力,促進農民工子女全面健康成長。同時也可以提升遠程教育的覆蓋面,推行遠程教育學用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活動內容

(一)當地志愿者個人活動

1、時間:xx年7月20日——xx年8月20日

2、地點:志愿者個人所在社區(qū)、村、屯

3、活動方式

首先,志愿者對自己所在社區(qū)、村、屯農民工子女情況做調查統計,通過家訪、學校走訪等渠道全面了解當地農民工子女家庭、生活、學習狀況,并建立本地農民工子女檔案。

然后,聯系自己所在地的遠教站點管理員,建立“農民工子女遠教小屋”,利用暑假時間,志愿者和農民工子女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結對關愛,并有計劃的組織農民工子女到“遠教小屋”,進行學習、心理等方面的輔導。(觀看內容:廣西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首頁——教育園地一欄中學習)

(二)集體活動

1、時間:xx年8月1日——xx年8月20日

2、地點:三石鎮(zhèn)巴王村遠教站點、東蘭鎮(zhèn)樂里小學遠教站點、武篆鎮(zhèn)鎮(zhèn)政府遠教站點

3、活動方式

組織志愿者到農民工子女相對較多的社區(qū)、村、屯,對農民工子女進行集體關愛活動。通過觀看遠教節(jié)目、知識競答、志愿者現場授課、游戲互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并舉行掛牌儀式。

三、活動總結

志愿者于8月1日前做好當地農民工子女情況的統計工作,活動開始后,志愿者一周做一次活動開展的情況匯報,并發(fā)送至xx電子郵箱。

四、活動保障

1、制作“農民工子女遠教小屋”牌、選定播放的遠教節(jié)目、互動獎品,獎品為學習工具(遠程辦負責)

2、準備知識競答問題、安排互動游戲(韋婧負責)

3、選定現場授課志愿者(教育類專業(yè))、(韋婧、黃萍負責)

3、活動的圖片、視頻資料收集,宣傳報道工作(遠程辦方磊負責)

篇2

1

2009年3月的一個黃昏,長發(fā)披肩、雙手抱著厚厚一疊教案的閔潔正穿行在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一幢辦公樓后的回廊里,迎面擦肩而過的校領導陡然冒出一句話:“閔老師,世博會門票設計說明會你咋沒參加呀?快去辦公室拷一份資料,說不定你的設計能入圍呢!”一直看好她的校領導對閔潔寄予厚望。

“世博會門票設計?”閔潔細長的眉毛忽地往上一挑:這可是中國首次舉辦世博會, 門票的意義已超出了它的功能,它將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它是一張中國的名片,也是上海世博會的第一扇窗。盡管只在方寸之間,但要傳遞的信息和要素很多,不僅要考究排版設計,還必須展現國際化語境。

太具挑戰(zhàn)性了!想到這里,對各種設計賽事從不在意的閔潔,頭一次有了莫大的興致。那天,從同事電腦上拷來資料后,已是晚上十點多,但閔潔沒有回家,而是坐進四樓辦公室,沖上一杯濃濃的咖啡,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工了。

查閱大量資料后,僅用了兩個小時,閔潔就拿出了兩套設計方案。遺憾的是,小樣打印出來后,她橫看豎看都不滿意。思路陷入僵滯,閔潔一連灌下兩大杯咖啡,起身踱步到窗前。

盡管已是午夜,窗外燈火仍然繁華,一點點,一條條,一塊塊,五顏六色,變化萬端,把夜上海勾勒得比白天更加美麗、生動,儼然光與影的海洋。

這些閃爍的點狀、塊狀圖案,不正好與我們的城市生活息息相關嗎?它們不僅代表了高科技和新技術,也體現著現代生活的節(jié)奏,而圖案的跳動閃爍剛好展現了城市生活的繁華。

“我不正好可以通過圓、點這些抽象元素,把城市的概念融入到設計中,來表現信息社會和數碼時代的特征,點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會主題嗎?”趴在窗臺前托腮凝視的閔潔越聯想越起勁,大腦皮層漸漸進入一種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

回到桌前,望著一張張草圖上隨意勾畫的圖形,3和7的圖形變得特別醒目。一個大膽而奇特的創(chuàng)意靈光乍現:世博門票設計參賽者很多,圖形語言卻能讓人一目了然,3和7的阿拉伯數字直觀明了,剛好可以表示世博會三次票和七次票的含義,再結合圓點和色塊的交錯,打造這次設計的創(chuàng)新亮點……

一絲得意浮上她的嘴角,轉身回到電腦前,一套別具一格、巧奪天工的設計方案一氣呵成:手指代表指定日、太陽代表平日、月亮代表夜晚、3和7等數字代表次數;黃色代表陽光、紫色代表夜晚、藍色代表規(guī)范、綠色代表親和、紅色代表歡樂等,并以此加以分類;運用版式的橫豎及細節(jié)處理來區(qū)別票種,不僅美觀,而且便于門票的查驗……

2

這一創(chuàng)意打動了專家和評委,閔潔的設計方案在上海世博局監(jiān)察審計部的督察下從國內外海量方案中脫穎而出,順利入圍六強。此后的五個月,在激烈的競爭和較量中,一路過關斬將。

雖然修改過程繁瑣而艱辛,但每修改一次,閔潔對設計方案的把握就增加一分。她說,設計如同做菜,就是盡最大努力讓作品來適應大家的口味。自己做的菜自己總是愛吃的,但對于公眾未必如此,是否是好的設計,應該讓大眾來評判。所以,修改的次數越多,說明做的菜離大眾的口味越近,添加的佐料越精準,成功的機率也就越大。

閔潔簽訂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保密協議。設計的圖紙、文字都要妥善保管,為防止黑客盜圖,存有票樣圖片的電腦甚至都不能上網。她也不能對外透露任何關于門票的內容,哪怕自己的家人,“那時,我的家人只知道我在設計門票,至于設計成什么樣,評選進入到哪個環(huán)節(jié)一概都不能說。”

原先,世博會指定日普通票上有一個“手指”指向標志。專家評審時,指出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可能對這一手勢有不同理解,讓閔潔回家好好修改。那天中午回到家,閔潔一邊做菜一邊絞盡腦汁地思考解決的途徑,結果一盤土豆絲炒得水準盡失,丈夫和孩子一點食欲都沒有。

“寶貝,你看媽媽這土豆絲個頭兒切得真大,像個大箭頭一樣。”丈夫打趣地在餐桌前逗孩子。

“媽媽還忘了擱醋呢!”孩子和父親一唱一和。

“箭頭?”閔潔猛地一拍腦門,她想到了“手指”的替代物。顧不上吃飯,閔潔馬上打開電腦,將設計方案中的手指變成了箭頭。這樣,就不會產生歧義,世界范圍內都適用。

一個月后,專家和評委再次全面排選。六選三,三選二。隨后,閔潔的設計方案被送往總理的案頭。

二選一!沒有任何懸念。閔潔的設計方案最終被正式拍定,一錘定音。更為巧合的是,當閔潔的方案放到負責防偽的“中鈔”專家面前時,專家們眼前一亮,說點狀、數字應用及留白在功能上非常有利于防偽工藝和印刷,這讓完全不懂防偽技術的閔潔又驚又喜。

3

世上真有靈感嗎?閔潔一語道破天機:功夫在詩外,我的靈感來自我內存的積累。

1998年7月,大學畢業(yè)不久的閔潔在一家外資企業(yè)擔綱設計一個抽紙盒的方案。極富想象力的她由手中紙巾的干凈和柔軟聯想到了頭頂上的藍天和白云,三下五除二地就把方案提交到了領導辦公桌上。很快,閔潔被提拔成了設計部主管。一年后,她又被點名擔任藝術總監(jiān)。

就在她的收入和事業(yè)都“步步高”的時候,閔潔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辭職。領導高薪相留,她不為所動,決意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一方天空。

她選擇了旅游,先后去了亞洲、非洲和歐洲各國。不過,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無論何時何地,她都帶著那臺索尼相機。每一個有特點和創(chuàng)意的地方,都被她“咔嚓”一聲定格。

有好幾個黃昏,背挎旅行包、腳蹬旅游鞋的她來到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牛津城里樓房的尖塔在煙雨蒙蒙中若隱若現,高高的石墻上爬滿老藤,稀疏的綠葉中綻放著紅紅的花朵,全部成了她尋找創(chuàng)意的實物;劍橋大學里徐志摩詩中康橋邊“那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都成了她“當時用不上,以后肯定用得上”的寶貝,一一收納囊中。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飽覽古今中外著名設計的閔潔漸漸頓悟:世界上很多事物其實是相通的。要想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不露痕跡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而要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設計來,就必須向最有名的大師請教。

她決意在英國求學,潛心深造。

這年8月,閔潔興沖沖拿著自己的作品報考英國伯明翰設計藝術學院有名的設計管理專業(yè)。沒想到,因為雅思成績不夠高被拒絕。就在她垂頭喪氣準備離開時,“Miss Min!”一聲純正的倫敦音叫住了她。原來是系主任一眼看中了她的作品,要求親自面試她。

“可是我的雅思成績不過關。”坐在系主任面前,這個東方女孩不自然地低頭擺弄著裙角,很沒有信心。“沒關系,我們?yōu)槟憬迭c分數,你就可以通過了。”那個和藹的老先生笑著給她開了后門,“像你這樣專業(yè)成績突出的學生不錄取,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