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8 15:21: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火燒云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教學目標:
1、會讀“檀、廟、模、彤”4個生字,會寫“必、燦”兩個生字;會照樣子寫“abb”形式和用某種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詞。
2、抓住課文關鍵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火燒云以“變”為主線,突出火燒云不僅變化“多”與“快”而且顏色變化多的特點;體會排比句在課文中的作用。
3、感受火燒云的絢麗多彩,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在語言環(huán)境中,抓住重點詞語“燒、一直、變化”等品析,感受火燒云的瑰麗,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
教學準備:?課件、火燒云視頻?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
圖片導入:請同學們欣賞幾張圖片(紅霞)。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漂亮嗎?你能不能用你積累的四字詞形容一下你看到的景象呢?
其實自然界有許多這樣瑰麗的景象,有無數作家描繪過它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蕭紅筆下的《火燒云》。?板書:24?火燒云?2、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生質疑。
二、初讀全文,認識生字。?1.?初讀課文。
帶著剛剛的疑問,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在不好讀的地方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師:出示難讀的句子。
(1)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指名讀。什么是紫檀色?出示圖片。?(2)喂豬的老頭兒在墻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
長句齊讀一遍。(指名讀,再齊讀)
(3)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那么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zhèn)靜地蹲著。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1、要求:默讀課文,找一找什么是火燒云?用文章中的句子說一說。
課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了?出示: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學生讀,誰找到了?)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動詞用得特別好,把它找到圈出來。?師:你從這個“燒”字感受到了什么呢?生:?一個“燒”字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你能讀一讀嗎?
師再引導:天上的云是怎樣從西邊燒到東邊的呢?
一直在燒。“一直”圈出。你能讀一讀這一句話嗎?再齊讀。?一句話我們通過讀讀、圈圈、畫畫,就讀懂了什么是火燒云。
2、火燒云還有些什么特點呢?請大家默讀課文1-3自然段找一找。
板書:變化多、快。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特點:顏色變化多,變化快。(板書:顏色變化多、快)?從哪里體會出來顏色變化多呢??課文寫了哪些顏色?
師: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變化快呢?生:我從“一會兒”這個詞體會到的。
師:課文中四個“一會兒”構成了一組——生答:排比句。?師:火燒云的顏色變化不僅多,而且還很——生:(齊答)快。
師: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抽讀。?(課件展示火燒云顏色變化的錄像。)
從視頻中我們也看到火燒云顏色變化快、多。老師想跟大家一起讀,可以嗎?老師現在要給你們增加難度了,你能看著黑板跟老師配合讀嗎?(師生配合讀)師:這地方的火燒云顏色變化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師: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火燒云呢?生答。
師:讀讀這段話,比一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師:感情很充沛。
課文里邊顏色的詞語真多!你能仿照這些詞語的樣子再寫幾個嗎?
示題單:看一看這一類詞語有什么特點?再寫三個。如果遇到困難跟同桌同學商量。
第一類:ABB形式的詞。第二類:事物+顏色(像茄子一樣紫的顏色)。第三類:半什么半什么。
巡視寫得最多的,不同的進行補充。
3、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個詞,絕妙,它反復出現你知道是哪一個詞嗎?生:變成。?師板書:變。
師:什么變了?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人家的胡子。那到底是這些景物的什么變了呢?板書:顏色
出示排比句:?大白狗變成紅的了。
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______變成__________。?______變成__________。?______變成__________。
師:還有那么多的景物變了?
師:小孩子的臉變成?——生答。白胡子變成?——生答。小白豬變成?——生答。這么多景物的變化放在一起多么像一首小詩啊!齊讀——???師:可是課文中對小白豬的描寫可不是這樣的。
出示句子:(1)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
(2)喂豬的老頭兒在墻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
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進行對比,你覺得哪一句更好?為什么?(驚喜、喜悅、笑盈盈)?帶著笑意讀一讀第二句。
帶著剛剛的感受師領讀。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大白狗變成——,紅公雞變成——,黑母雞變成——。順勢接著讓學生把此段讀完。
把課文讀好了,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兩個需要寫的生字。?四、寫字。
1、“必、燦”怎樣寫才能做到規(guī)范、美觀?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對照例字認真觀察。
2、交流:提醒在寫哪個字的時候注意:結構、占格、關鍵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
3、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范寫強調“必?”“燦”。?4、學生在本子上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5、同桌互評。
五、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生字詞,了解了第一二三段的火燒云的顏色變化的特點。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看看火燒云還有哪些特點。
篇2
自主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充分體現了“以發(fā)展為本”的思想,適應教學新要求、符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實施自主性學習的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創(chuàng)設教學互動,營造自主氛圍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互動,營造自主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主動、大膽、真實地展現自己的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的火花不斷閃現,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師生互動。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目標,要求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提供足夠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把自己作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引導者和組織者,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如:我在教古詩《蠶婦》中就真正成功地做到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下面是一個教學片段。
【片段】教師應成為學生的朋友與伙伴
(師生共同朗讀。有的學生站起來讀給別人聽。)
師:同學們讀得這么高興,老師也想讀,行嗎?
生:(齊聲)好!
師:(范讀)老師讀得好嗎?
生:好!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老師再讀一遍!
(教師再讀。學生也有激情地高聲朗讀。)
看,平等地對待學生,真誠地征求意見,很在乎學生的評價,這樣的課堂充滿了親和力,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理想場所。
2.學生互動。發(fā)揮群體作用,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學習,使學生由被動地聽教師上課的客體,轉變?yōu)樽约褐鲃訉W習、研究、探索發(fā)現的主體。如:我在上《落花生》一課時,就以“合作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先采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高掛在枝頭美麗迷人的蘋果和埋在地下默默無聞的花生。然后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辯論:“現代社會,你想做蘋果那樣的人,還是做花生那樣的人?為什么?”學生興趣十足,根據自己的意愿分成蘋果組、花生組,實話實說,旁征博引,妙趣橫生,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3.人境互動。葉圣陶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覺親。”作者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孩子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師要善于把握課文內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觀景,啟發(fā)想象,步入情境。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一個“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在教學《雨點》時,通過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課文的情境,啟發(fā)孩子想象:“多么平靜的小池塘啊!小雨點睡得多香呀,它正做著一個甜蜜的夢呢!它夢到了什么?”……喚起孩子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淀,啟動情感。“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師要充分利用優(yōu)美的語句,精彩的片段,讓孩子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誦讀,讓語言所抒發(fā)的情感溢出紙面。如何讓孩子進入“以我觀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呢?教師要調動孩子全身的感覺器官,讓孩子進入角色。在精美的動畫中,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孩子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跳起來,眉飛色舞、歡呼雀躍,仿佛覺得自己就是小雨點,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覺,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興奮地奔跑,在海洋里盡情地雀躍。這種情境教學互動,極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活動真正成了每個學生自己喜愛的活動。愉悅的情境成了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設新思維的最佳土壤。
二、根據學生特點,營造競爭氛圍
兒童的天性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好勝心強。因此,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競爭不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更重要的是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如在朗讀課文時,我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深刻;在總結課文時,還可以讓學生比一比誰的發(fā)言有創(chuàng)意。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排練課本劇,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學習的氛圍濃厚了,學生的積極性自然高漲,取得的效果當然也就明顯了。
三、尊重個性差異,營造自信氛圍
教育家呂型偉說:“一個人什么都好,那肯定是冒不了尖的,實施個性教育,就是要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有的在這方面成功,有的在那方面成功。”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要消除每個學生的差異性、獨特性,而是要使其最充分、最完美地顯露出來。因為,一個進步的、有生氣的社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一樣的思想,一樣的行動,而是在以各自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來為社會服務,從而構成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因此,教師應很好地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
篇3
踽踽獨行
就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我也曾懷揣著希望與夢想。誰知教書生涯的第一站竟來到了離家較遠的又偏僻又破舊的栗山小學。學校孤零零地寺廟般立在山腰,只有守校的夫妻倆做伴,附近村落的代課教師每天和學生一起早出晚歸。很多時候我一個人住校,晚上睡在空蕩蕩的學校里心里直發(fā)怵。學校沒有食堂,我常常是守校夫妻家的“飯客”。在這樣一個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經費奇缺的村小,除了課本和粉筆外,要找本參考書都得跟“完小”的教師拉關系,更不用說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了。學校有三間教室,六個年級總共100多個學生,生源來自深山旮旯的各個角落。那時學校采用的還是復式教學法。雖然讀師范時接觸過復式教學,真正進入實踐才倍感“紙上得來終覺淺”,一切都得“摸著石頭過河”。在這里什么都要教,語文、數學、音樂、勞技、體育……還得身兼數職,班主任、教師、總務……沒有清脆的鈴聲,上下課就用哨子代替。我骨子里雖不是個懶惰與消極的人,可學校的蕭條與冷落,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使我內心深處的孤獨、失落、散漫甚至不安分開始萌芽。但最終令我安下心來的重要原因,還是大山里孩子的淳樸,家長的真誠。每逢秋天,孩子們送來的柑橘在講臺上能堆成一座“小山”;臘月時節(jié),家長總會懇請你去吃“殺豬飯”;春節(jié)過后還有學生不惜帶給你“小香檳”……每逢這個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涌起一陣陣感動,亦如果園里飄飛的橘的馨香。“山里孩子讀書不容易,我不能輕易拋棄他們。”這樣想著,便這樣踽踽獨行,一日又一日……
蹣跚學步
經歷了最初的情緒掙扎,開始了教書生涯第二站。一年后,我來到了走馬中心小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時,我的教育之路才開始真正的蹣跚學步。
中心學校有著較為嚴格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有著濃郁的教研氛圍,處處充滿競爭與活力。以前的散漫、不安分隨之被勤奮好學替代。閑暇之余,我開始在《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一書中咀嚼教學的精髓,總是那么滋滋有味;工作之際,我虔誠拜師虛心學藝,總有一種“死纏爛打”的架勢……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在無數次的蹣跚學步之后,我的教學能力開始顯山露水,比如我的演講和朗誦,比如我的應變和創(chuàng)新。在一次區(qū)級優(yōu)質課選拔賽中執(zhí)教《周扒皮》,結果為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夢想伴隨著笑容茁壯。一路行來,我的足跡從閉塞的村級小學走向了縣級優(yōu)質課的展示臺,從對教師工作不安心到充滿熱情、積極探索,從對優(yōu)質課望塵莫及到縣級首場比賽一舉奪魁,這使我迎來了教學生涯中美麗的春天。那紅紅的榮譽證書,那情真詞切的激勵,就像春日里吐露馨香的花朵,浸潤著我沸騰的心……
昂首闊步
走進中心學校,使我有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更多的發(fā)展機遇。于是我更加勤奮于啃食書本、優(yōu)化教學、筆頭耕作。多少次的加班磨課,多少次的掩卷深思,多少次的挑燈夜戰(zhàn),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水漲船高,先后獲得教師基本功八項全能比武總分第一名,同時兩次包攬了普通話、即興演講、課堂教學、教學藝術四個單項第一,撰寫的《火燒云》教學設計也獲得了縣級一等獎,多次榮獲“縣級語文教學能手”稱號,并被評為縣州兩級“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文筆也突飛猛進,論文實現了零的突破,《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興趣》等多篇論文獲得縣級、州級一等獎,在全國第三屆語文教師范文寫作大賽中,《難忘的教訓》一文獲二等獎。
教科研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催化劑”,一簇簇小小的浪花,就能讓我在教育的路上昂首闊步,我內心涌動的激情與理想也在這些小小的浪花中散發(fā)出點點馨香,芬芳著我前行的旅途……
如履薄冰
帶著這些受用無窮的芬芳,我信心滿滿地開始了教書生涯第三站――因“普九”攻堅階段中學奇缺教師,作為全鎮(zhèn)“青年骨干教師”的我,于1999年9月被選拔到鶴峰縣走馬民族中學任教。踏上中學講臺的那一刻,我堅定地相信:我的課堂我做主。可是當我捧著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像往常面對活潑的小學生一樣施教于似熟而稚的中學生時,我找不到我的“黃金搭檔”,盡管我的提問精彩紛呈;我覓不到我的“得意門生”,盡管我的啟發(fā)角度多樣……我的口若懸河的講解只得到了只言片語的回敬,教得辛苦,學生學得沒效。我的一潭死水式的課堂開始于斯,我的如履薄冰似的教學之路開始于斯。半年下來,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級的成績始終排在倒數二三名……激情依然,敬業(yè)依然,可是竟呈現出如此心酸的風景,這究竟是為什么?疲憊的心裹挾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我?guī)缀跻罎⒘恕!澳隳檬裁醋C明你是骨干教師?……”校長如洪鐘一般的聲音時時響在耳際。我是個不甘落敗的人,我發(fā)誓:我要融化薄冰之路開始新的征程。冥冥苦思中,2001年春參加的縣教研室組織的一次語文新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為我窒悶的“教堂”照進一束耀眼的亮光:改革課堂!改變角色!讓課堂上一直擔當主角的教師――我退下,為“死水”注入源頭活水,讓薄冰化作甘雨……
砥礪前行
“既來之,則安之”。思考著,準備著。我開始潛心讀書,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讓我愛不釋手;《好課的標準》《說課藝術》《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等理論與實際的詮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合作性學習的原理與技巧――在教與學中組建有效的團隊》給予我新的思路;《教育新理念》《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等幫我更新了觀念。學然后知不足,吸取教學新養(yǎng)分后,我開始邊實踐邊摸索并“尋求”大師的幫助:研讀實錄,嘗試模仿。在研讀實錄的過程中,我記住了讓學生讀書,讀書,再讀書的于永正;我記住了以“三主”式(“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教學為綱的錢夢龍;我記住了“國寶教師”霍懋征;愉快著“愉快教育”的倪谷音……通過研讀這些大師的實錄,我掌握了一些微格技巧,我隱退了我的主角角色,我喚醒了無數充滿靈氣的生命,贏回了令人向往的生機課堂。我知道我需要的是學習、學習、再學習。“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執(zhí)著時的執(zhí)著!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深不可測妙不可言的藝術。在不斷的思索和探尋中,我更加勤于觀摩名師視頻課堂并沉醉其中。就在這些極具誘惑力的視頻課堂里,我感受到了“學長式教學”創(chuàng)始人胡明道老師課堂的刺激、靈動、有趣與和諧;我看到了余映潮老師教學的精巧細節(jié)和無限創(chuàng)意……“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通過大量觀摩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我積累了一些技術:讀的技術,問的技術,點撥的技術,放與收的技術……雖然這似乎只是專家、大師的極盡變化之能事。于我,抑或在向往中、追求中而碰觸了她,我竊以為她給我的課堂注入了不少生機,給我的學子們帶來了未曾有過的欣喜。我因此而快樂著、幸福著,也在不斷地思索著。在垂涎于杜郎口學校的改革成果后,我也企圖再次從改變教學方式入手,再次從技術上提高師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歌德說過:“最可怕的莫過于無知而行動。”在我通過網絡對杜郎口學校的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之后,在我撇開家長、同事懷疑的眼光之后,開始行動了。首先就是讓學生有“法”可依。即讓他們觀看杜郎口中學語文展示課并進行以“新課堂 誰主航”為主題的匯報交流活動來開啟新的學習之門。接著便是解放我和學生的手腳。方案一出,次天的語文課《醉翁亭記》一文的教學,在學生們自己主持的讀、說、演、寫的活動中,在“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方式中,在“學生引導學生,教師適當點撥”的形式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雖然他們的板書顯得有些零亂,雖然他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有些無序,雖然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還顯得有些膚淺……但是那課堂,是生動的;那學生,是激情四射的……“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放開手腳后的我豁然明白:砥礪前行,用心血才能澆灌出馨香的花朵。自2001年以來,我所任教的班級在同校同級中創(chuàng)造了很多第一:朗誦、演講水平第一,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第一,文風第一,學風第一,鋼筆字第一,學習成績第一,語文綜合能力第一。沒有令人垂涎的輝煌成果,也沒有耀眼奪目的美麗光環(huán),有的就是行走在教育路上的那份淡定與從容,那份堅定與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