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之星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9 13:0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誠實守信之星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誠信守禮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一趙浩然,男,12歲,是鞍山市臺安縣實驗小學五年一班學生,是班級的班長,也是學校大隊部的大隊干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老師的悉心教導,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一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在家里,他是一個尊敬長輩,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好學、心系集體、愛戴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個人見人愛、樂于助人、誠信守禮、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一、信守承諾,待人誠懇。

他信守承諾,待人誠懇,從不撒謊,是同學當中誠實守信的楷模。老師良好的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使他獲得了廣博的知識和許多做人的道理。對家人、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他都能做到一諾千金。有一次,他答應和同學一起去科技館參觀,地點約在學校門口,時間是周六早上八點。誰知那天下大雨,同學沒來,他竟然在學校門口等了兩個小時。后來門衛大爺給班主任打了電話,知道那位同學因為天下大雨不來了,這件事讓那位同學慚愧不已,從此那位同學再也沒有失約過。他信守承諾的行為感動了全班同學,五年一班同學以他為榜樣,爭做誠信守禮的好少年。

二、知恩守禮,行動感染。

他文明守禮,待人誠懇。“對不起”、“沒關系”、“謝謝”是他的口頭禪,看到師長,他總會微笑打招呼,禮讓長輩先行。每天做完作業,他常常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爸爸倒杯水,給媽媽捶捶背,給爺爺奶奶揉揉肩。既是爸爸媽媽的好兒子,也是爺爺奶奶的開心果,更是老師的好助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他誠實守信,樂于助人,還用自己的行為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在他5歲時,正趕上2008年汶川地震,他看到爸爸媽媽為災區捐款,也拿出了自己的100元壓歲錢來到幼兒園捐給了災區,從小就懂得感恩。現在已經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入學的五年間,幫助過很多同學,包括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有一次,同學金航在操場上不小心摔傷了腿,他上前扶起,一直把金航背到了醫務室,累得滿頭大汗。還有一次,一名同學因病缺席了幾天的課,他利用課間幫助老師把同學所缺的課都補上了,所以說他是老師的好助手,他的行為也感染了同學們。

三、誠實守信,同學夸贊。

他講誠信,懂禮儀。早在讀二年級的時候,在放學的路上,他拾到了一個錢夾子,里面裝著錢和手機。他用這個手機找到了正在緊急尋找錢包的失主,后來失主找到了學校,寫了表揚信,感謝學校培養出如此優秀,如此拾金不昧的好學生,學校也召開了全校學生向他學習的大會,學習他這種誠實守信,拾金不昧的優良品質。

在本學期評選優秀團員的班級選票中名列第一。他是一位播種誠實種子,散發禮儀芳香的好少年。由于表現優秀,他連年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文明禮儀之星”,等榮譽稱號。所以他無愧于“誠信守禮”美德少年的榮譽稱號。他就像一棵沐浴在陽光下的小樹,平凡而普通,卻散發著米人的美德之光,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斷前行,進步。

誠信守禮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二一、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一)xx同學說出來的話,總是能做到。她家住在學校,班主任老師就把本班教室門的鑰匙交給她管理,要她早晨開教室門,放學后鎖教室門。她答應了。每天上學,總是早早趕到教室將門打開,放學后,堅持鎖好門回家,兩年如一日,其中有一個雙休日,她住在縣城新家,星期一很早她就催爸爸用摩托車送她到學校去開門。可是不巧,車壞了。她急哭了,這怎么辦呀?我遲到了,同學們怎么能進教室。她硬是找爸要錢打的趕到學校及時開了教室門,沒有失去對班主任的承諾。這件事雖小,但她能堅持兩年時間而不失一次信,就說明xx同學是個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好少年。

(二)xx同學讀六年級的時候,是這個班的班長,平時愛學習,守紀律,工作也很認真,是班主任老師的好助手。有一次,她班有個同學突發急性血吸蟲病,要住院治療。出院后,回家休養這段時間會耽誤學習,加上這個同學家離學校較遠,有五里多路,家長接送很不方便,家長和老師都很著急。這時候,xx同學主動站出來說:“老師、阿姨不要著急,我和學習委員宋敏每天放學后到他家給他補課。”可是宋敏不會騎自行車,xx就堅持每天騎單車載她去給這個同學補課,風雨無阻,堅持了整整一個月。這個同學病好了,學習也沒有耽誤。同學的母親很是感動,說:“迨靚這孩子真守信用,真的能堅持天天來給我家孩子補課,真是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二、誠實不欺,對人負責

xx同學平時與人交往,總是講誠守信。她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有時來不及給她做早飯,就給錢讓她到外面早餐店買早點吃。有一次,她到學校前面的米粉館吃早餐,由于吃粉的人太多,服務員阿姨忙不過來,忙中出錯,她給那阿姨10元錢,阿姨卻找給她98元,原來阿姨把10元當成了100元。迨靚急忙說:“阿姨,您多找錢了,這些錢得賣多少碗粉才能掙回來啊!”看著誠實儉樸的孩子,服務員阿姨非常感動。

三、誠信守則,實事求是

篇2

美德青少年事跡材料【1】魯xx,女,1999年11月9日出生,是平頂山市中心路小學六年級二班學生,中心路小學少先隊大隊委學習委員。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一顆顆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里,她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系群眾,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中,她是誠實守信,遵守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在家里,她從小就養成了自我的事情自我做的好習慣,每一天還協助大人做很多工作,幫媽媽一齊打掃衛生,給爺爺拿報紙,給爺爺讀報。和爸爸一齊收看新聞節目,并且討論實事政治。每一天的家庭作業都是自我獨立認真完成,這天的事情必須這天完成,決不留到明天。這是她對自我的一慣要求,因為她,家庭里充滿了快樂的笑聲。

在學校,她努力的學習各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潛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著豐滿的自我。和同學們一齊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齊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班群眾這個團隊榮譽她倍加愛護,哪里能給群眾增加榮譽,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并且在團隊工作中,主動承擔職責,同學之間的友誼她個性珍惜。在學校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們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學習榜樣。魯思嘉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課余時光酷愛傳統的中國文化,熱愛書法、繪畫、剪紙,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市、區里的書法比賽,和別的學校的師生一齊交流進步,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多次被評為‘書法之星’。在市里舉行的‘清艷杯奧數比賽’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學校年年被評為優秀班干部,并取得了市新華區優秀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還酷愛語文朗誦,參加了平頂山晚報小記者活動。和她們一齊參加公益活動。為災區募捐、去敬老院慰問、和山區小朋友建立手拉手好伙伴活動,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了

熱情和自信。和同學們在互相幫忙中茁壯成長。

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磨練自我的潛力。增長自我的才干,在汶川地震中,她捐出了自我積攢的所有零花錢,還發起倡議,讓身邊的人也一齊加入到支援災區的行動中。在和貧困山區同學們的手拉手活動中,送去了自我為她們精心挑選的課外書,在敬老院里,給奶奶們梳頭,給爺爺們唱歌,畫畫。打掃衛生,讓孤寡老人們感到我們這個大家庭里面的溫暖和快樂。生活中的她,就是這樣,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漫長的,但她懂得不經歷風雨,怎樣能見到彩虹。她正用自我的正直、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用自我的理想和追求為筆,用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期望的畫。用自我的愛心、恒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完美的明天。

美德青少年事跡材料【2】董龍敏,12歲。渭田中心小學六(3)學習委員,學校少先隊大隊長,學校廣播站站長,303宿舍舍長。她是一個愛學習,愛勞動,愛生活,愛科學,勇于創新,樂于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孜孜不倦地進取,力求全面發展。多年來,各方面表現一直很優秀,特別在助人為樂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董龍敏同學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人們都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董龍敏同學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學校,她對待同學,總愛伸出援手,真誠付出,助人為樂。

學習上,六(3)班里有一個與她鄰居的同學,學習很不認真且粗心,常常把課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學校。她知道后總是把課本讓給同學,或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這種無私的精神感動了這位粗心的同學,促使他改變不認真和粗心的毛病,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班級里有幾名后進生,他們總是學習上不去,作為學習委員她總是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于是主動請求老師讓自己用課余時間為這幾位后進生補習功課。這幾名后進生在她的幫助下,成績全都趕了上來。

生活中,她一樣不忘時時刻刻助人為樂。董龍敏同學在學校是寄宿生,學校共兩百多名寄宿生,其中一二年級學生也占了不少。寄宿生同學遠離父母,遠離家鄉來學校寄宿,時不時就會碰到困難,只要他們一碰到困難,董龍敏同學就會及時出現在他們面前,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低年級的同學蒸飯,取飯有困難了,董龍敏同學二話不說就幫忙蒸飯、拿飯。碰上大熱天,飯很熱,一連幫忙十幾個小同學拿好飯要來回跑幾趟,既費時又把自己熱成了一個汗人。可是董龍敏同學從不喊苦不喊累,不怕自己遲吃飯,幾年如一日,從沒間斷過幫忙同學拿飯。還有不少同學,在生活中經常會丟失了錢或學習用品、生活用品,董龍敏同學知道了,也會無私的拿出了自己的錢財物品來幫助別的同學。要是碰上有同學生病了,董龍敏同學并立馬前去噓寒問暖,為生病的同學打開水,陪他們去衛生院看病,并親自為他們倒好開水吃藥。如果生病同學請假回家了,她還會等他們回來后,主動為她們補功課。夜里,303的幾位小同學經常會哭鬧,董龍敏同學并會用好話勸慰她們,細心照顧她們。半夜陪她們上衛生間,給她們蓋被子,有時還會為她們洗衣物。董龍敏同學在宿舍里的這種樂于助人的行為,慢慢在全體寄宿生中傳開了,同學們給她取了一個好聽的外號,親切的稱贊她為董媽媽。

不僅是如此,董媽媽在無論在何時都不忘助人為樂。有一個星期天,董龍敏從家乘車來學校,在大街下車后往學校走的路上,路中間的一個錢包把她吸引住了。她撿起來一看,里面除了一些證件外,現金就有好幾百。怎么辦?她左右一看,沒一個人影,她完全可以把錢包藏起來就走,或是先帶回學校上交給老師,就憑這幾百元,學校肯定是會表揚她的。可是她沒這樣做,她想,主人丟了錢包一定很著急回來找,所以她就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出現。等了很久后,主人依然沒出現。她就打開錢包看看能否從里面找到主人的相關資料或聯系方式。正巧,里面有身份證,還有一張名片。身份證和名片上的姓名正好是同一個人,董龍敏同學就找到一個有公用電話的地方撥通了名片上的電話。半小時候,主人出現了,當錢包主人問她叫什么名字時,她說她叫少先隊員,這是她該做的!主人拿了一百元人民幣獎勵她,她也拒絕了,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跑。主人追上來要送她回學校,她也不肯!主人無奈,只好在事后向學校反映了此事,學校幾經調查,才知道這件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事情又是董媽媽所為。